第6节(2 / 4)
因宿谊并不记得落水之前的事,所以宿谊也无从得知那皇帝的嫡长子是如何成为活祭品,又是如何京中之人都不知皇帝还有一位嫡子的。
宿谊之所以确信别人不知,就是从皇帝敢光明正大的召他入宫,并让他在朝臣面前出现推测得知。
他的身份,对太子是威胁。而且嫡子沉江,对皇帝的仁德声誉也是威胁。
既然皇帝会让他生活在京城中,并且并不计较太子将权贵介绍于他,就说明深信不会有旁人知道。
还真是一件要命的秘密。
宿谊宁愿自己蠢点,没那么快推测出来。
不过或许推测出来,才更安全些吧。
至于宿谊为何知道自己是嫡子,当然是因为虽然没有原身落水前记忆,却一直牵挂着自己年幼的同母弟弟会不会被欺负。
虽然原身的记忆中,连弟弟的脸都记不清了。
第9章
太子走后,宿谊开始用午饭。
因太子的一番敲打,以及隔壁慕晏高调拜访的加成,仆人们对宿谊毕恭毕敬,厨子也拿出了浑身解数,来展现自己的厨艺。
但这个时代的浑身解数,也就那么回事。
水煮肉蘸酱,蒸肉蘸酱,水煮蔬菜蘸酱,蒸蔬菜蘸酱,宿谊吃一口就皱眉头。
在道观里吃粗粮刮喉咙的时候,宿谊心想,有顿细粮吃就谢天谢地了。
等现在大肉放在那,宿谊又开始矫情了。
这时候调料稀少,烹饪方式也很单调。所谓烹饪,也就只有蒸煮烤三种。午饭这点时间,自然是用蒸肉和煮肉居多。
而在蒸煮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白水蒸煮,然后将肉片好蘸酱。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的“脍不厌细”的字面意思,就是肉类要尽可能的切得薄。切得薄的肉,在蘸酱时才入味。
当然,这引申意思是在祭祀的时候,食物要尽可能的精细,这是符合“礼”的体现。但这也表明了当时的烹饪方式。
这个厨子不说多好,但也在水平线之上。他的酱料调的还是有点特色的,最开始宿谊吃的时候,觉得还挺新鲜。不过多吃几口,就腻得慌。
不只是因为宿谊本身就喜欢吃味重的,和食材也有关系。
就算现代人再怎么向往古代人的原生态,但实际上现在我们吃的品种,都是经历一代又一代饲养者的良种培育,才有了我们如今吃的品种。
就算是市面上卖的所谓放养的野猪肉,那“野猪”也是经过品种改良过的。真正的野猪,口感很柴味道很腥,对于吃不惯腥臊味的人而言,不加重调料,完全无法入口。
宿谊恰巧就是一个吃不惯腥臊味的人。以前吃野味都是烧烤,就算炖汤喝那也有各种调料提鲜去腥。这种吃法,他真不习惯。
也还好肉切得够细,沾满酱的话,倒是可以把腥味压一压,勉强能入口。但是羊肉,宿谊就完全吃不下了。
这个时代的羊肉自然比猪肉贵。羊肉那是富贵人家才能吃的。但是宿谊就是吃不惯羊肉的膻味。
至于白水煮的蔬菜……虽然不好吃,但也不至于难以下咽,勉强吃吃吧。
不过桌上也不是没可吃的。咱华夏民族对于食物的追求是从古至今的。在调味料和烹饪方式还不足以玩出太多花样的时候,我们可以选其他的。
比如面食。
这个时代的面食真是种类繁多,不带馅儿的带馅儿的带各种馅儿,面皮原味的各种味道的,形状更是五花八门。特别是桌上那道乳鸽汤饼,用好几种蘑菇和乳鸽熬汤,鲜的宿谊差点把舌头都咬了。 ↑返回顶部↑
宿谊之所以确信别人不知,就是从皇帝敢光明正大的召他入宫,并让他在朝臣面前出现推测得知。
他的身份,对太子是威胁。而且嫡子沉江,对皇帝的仁德声誉也是威胁。
既然皇帝会让他生活在京城中,并且并不计较太子将权贵介绍于他,就说明深信不会有旁人知道。
还真是一件要命的秘密。
宿谊宁愿自己蠢点,没那么快推测出来。
不过或许推测出来,才更安全些吧。
至于宿谊为何知道自己是嫡子,当然是因为虽然没有原身落水前记忆,却一直牵挂着自己年幼的同母弟弟会不会被欺负。
虽然原身的记忆中,连弟弟的脸都记不清了。
第9章
太子走后,宿谊开始用午饭。
因太子的一番敲打,以及隔壁慕晏高调拜访的加成,仆人们对宿谊毕恭毕敬,厨子也拿出了浑身解数,来展现自己的厨艺。
但这个时代的浑身解数,也就那么回事。
水煮肉蘸酱,蒸肉蘸酱,水煮蔬菜蘸酱,蒸蔬菜蘸酱,宿谊吃一口就皱眉头。
在道观里吃粗粮刮喉咙的时候,宿谊心想,有顿细粮吃就谢天谢地了。
等现在大肉放在那,宿谊又开始矫情了。
这时候调料稀少,烹饪方式也很单调。所谓烹饪,也就只有蒸煮烤三种。午饭这点时间,自然是用蒸肉和煮肉居多。
而在蒸煮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白水蒸煮,然后将肉片好蘸酱。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的“脍不厌细”的字面意思,就是肉类要尽可能的切得薄。切得薄的肉,在蘸酱时才入味。
当然,这引申意思是在祭祀的时候,食物要尽可能的精细,这是符合“礼”的体现。但这也表明了当时的烹饪方式。
这个厨子不说多好,但也在水平线之上。他的酱料调的还是有点特色的,最开始宿谊吃的时候,觉得还挺新鲜。不过多吃几口,就腻得慌。
不只是因为宿谊本身就喜欢吃味重的,和食材也有关系。
就算现代人再怎么向往古代人的原生态,但实际上现在我们吃的品种,都是经历一代又一代饲养者的良种培育,才有了我们如今吃的品种。
就算是市面上卖的所谓放养的野猪肉,那“野猪”也是经过品种改良过的。真正的野猪,口感很柴味道很腥,对于吃不惯腥臊味的人而言,不加重调料,完全无法入口。
宿谊恰巧就是一个吃不惯腥臊味的人。以前吃野味都是烧烤,就算炖汤喝那也有各种调料提鲜去腥。这种吃法,他真不习惯。
也还好肉切得够细,沾满酱的话,倒是可以把腥味压一压,勉强能入口。但是羊肉,宿谊就完全吃不下了。
这个时代的羊肉自然比猪肉贵。羊肉那是富贵人家才能吃的。但是宿谊就是吃不惯羊肉的膻味。
至于白水煮的蔬菜……虽然不好吃,但也不至于难以下咽,勉强吃吃吧。
不过桌上也不是没可吃的。咱华夏民族对于食物的追求是从古至今的。在调味料和烹饪方式还不足以玩出太多花样的时候,我们可以选其他的。
比如面食。
这个时代的面食真是种类繁多,不带馅儿的带馅儿的带各种馅儿,面皮原味的各种味道的,形状更是五花八门。特别是桌上那道乳鸽汤饼,用好几种蘑菇和乳鸽熬汤,鲜的宿谊差点把舌头都咬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