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懵圈的周元(2 / 2)
周元愣住了,心中嘀咕道:“这算是拍马屁吗?很有潜力啊!自己要是学会了……”
很快,周元就被自己邪恶的想法给恶心到了,眼神不善的对李逵道:“你小子拍马屁用错了地方,你老师我是听了几句好话就找不到北的人吗?”
李逵直视着周元的目光道:“老师,您可不是这样的人。小子有一事不明,还请老师赐教!”
“呦呵,长志气了!”周元挑眉道:“说吧,又动什么歪心思了?”
李逵叫苦道:“老师,你错怪弟子了,弟子是真的有事不明,请教老师来了。”
对待学问,不敢马虎,周元正色道:“好吧,说说看。”
“老师,弟子突有奇想。假如有窑厂接到了大笔订单而收入倍增,比如说,窑厂每一个月能增加百贯的收入,木匠们也能得到相应的收入,是否对于本县来说,就增加了两百贯的收入?”
周元古怪的看着李逵,心说:这小子没病吧?这么简单的问题,他就不信李逵答不上来。
于是周元点头道:“没错。”
“但是这些都是用来包装货物的材料,那么货物自然价值数倍,甚至十倍于包装物,弟子所说没错吧?货物制作的材料,人工,都来自地方。所得到的收入也会消费在地方,一千贯的收入,花费九百贯合理不过吧?”
周元再点头:“没错。”
“作坊,窑厂,木匠们得到了上千贯的收入之后,必然要花钱。买肉就能让屠夫获得收入;喝酒也能让酒肆获得收益;有钱的商户,要扩大规模,修缮建造屋宇能够让瓦匠、窑厂、木匠和力工获得收入;货物收到青睐,就能引来各地的商人,商人需要入主必然会使客栈收入大增;商品需要运送,使得百姓除了土地还能找到一份运送货物的工,如此循环往复,每月我县将增加万贯的消费,一年就是十二万贯,商税六千贯,我县岂不是富足?”
“百姓有钱了,最重要的就是穿新衣,吃些好的犒劳自己。农妇织的布匹就能卖出,而农妇收入的增加同时也让农人有了更多的支配收入。其中各环节增加的税又是几何?”
“人人都有可以获得收入的工,本县的百姓是否已经算是脱贫了?”
李逵吧嗒吧嗒说了一大堆,这就是经济,产业经济,通过产业发展获得经济繁荣的一个典范。但是要说增加多少税收,这真不好统计。因为谁也说不清楚,这钱会滚动到什么样的地步。
但经济就是这样,只有钱滚动起来,才能变成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
周元是没有经历过这些熏陶的大宋官员,他听了李逵的话之后,自闭了,憋屈的想要清理门户。有这么祸害自己老师的吗?
拿一个根本就没有答案的问题来问自己,尤其是他还觉得李逵指出的方向似乎很可行,句句都是至理名言,可就让他心里不着不落的担忧。似乎,沂水先要富足简单的很,只要找到了那个让各地商人都为之动心的商品,沂水县似乎就能走向小康。
而且周元心中笃定,只要自己问李逵:“你觉得这样做沂水百姓和县衙能够得到什么好处?”
不用猜,李逵这厮肯定会装无辜,苦逼道:“老师,我要是知道还用问你?”
周元气地连发作都不敢,他哼哼唧唧了一阵,只能丧气道:“虽然这办法很好,但是李逵你要知道,这样的商品可遇不可求。禹州和汝州的瓷器都很好,窑厂窑工众多,窑工能吃上肉,穿新衣,住新房。但要说到钧瓷,首推这两个地方。此地的瓷器天下皆知,自然能够让百姓富足,商业繁荣。但沂水县不一样啊!”
李逵就差扑到周元面前,献宝似的将木盒子打开道:“老师,现在我们有了。”
“什么有了?”
李逵媚笑道:“雪花盐,比贡品更好的品质,您值得拥有!”
周元目光直勾勾的盯着盐罐,还有木匣子,他似乎有点懂了。
但他情愿这辈子都懵懂无知下去。
他甚至已经猜到,李逵这小子如此不遗余力的向他推荐,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挣钱,这生意多半是他的。
周元气地在心中咆哮:“你丫,为了整出个名头,挖了多大的坑给你老师跳!” ↑返回顶部↑
很快,周元就被自己邪恶的想法给恶心到了,眼神不善的对李逵道:“你小子拍马屁用错了地方,你老师我是听了几句好话就找不到北的人吗?”
李逵直视着周元的目光道:“老师,您可不是这样的人。小子有一事不明,还请老师赐教!”
“呦呵,长志气了!”周元挑眉道:“说吧,又动什么歪心思了?”
李逵叫苦道:“老师,你错怪弟子了,弟子是真的有事不明,请教老师来了。”
对待学问,不敢马虎,周元正色道:“好吧,说说看。”
“老师,弟子突有奇想。假如有窑厂接到了大笔订单而收入倍增,比如说,窑厂每一个月能增加百贯的收入,木匠们也能得到相应的收入,是否对于本县来说,就增加了两百贯的收入?”
周元古怪的看着李逵,心说:这小子没病吧?这么简单的问题,他就不信李逵答不上来。
于是周元点头道:“没错。”
“但是这些都是用来包装货物的材料,那么货物自然价值数倍,甚至十倍于包装物,弟子所说没错吧?货物制作的材料,人工,都来自地方。所得到的收入也会消费在地方,一千贯的收入,花费九百贯合理不过吧?”
周元再点头:“没错。”
“作坊,窑厂,木匠们得到了上千贯的收入之后,必然要花钱。买肉就能让屠夫获得收入;喝酒也能让酒肆获得收益;有钱的商户,要扩大规模,修缮建造屋宇能够让瓦匠、窑厂、木匠和力工获得收入;货物收到青睐,就能引来各地的商人,商人需要入主必然会使客栈收入大增;商品需要运送,使得百姓除了土地还能找到一份运送货物的工,如此循环往复,每月我县将增加万贯的消费,一年就是十二万贯,商税六千贯,我县岂不是富足?”
“百姓有钱了,最重要的就是穿新衣,吃些好的犒劳自己。农妇织的布匹就能卖出,而农妇收入的增加同时也让农人有了更多的支配收入。其中各环节增加的税又是几何?”
“人人都有可以获得收入的工,本县的百姓是否已经算是脱贫了?”
李逵吧嗒吧嗒说了一大堆,这就是经济,产业经济,通过产业发展获得经济繁荣的一个典范。但是要说增加多少税收,这真不好统计。因为谁也说不清楚,这钱会滚动到什么样的地步。
但经济就是这样,只有钱滚动起来,才能变成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
周元是没有经历过这些熏陶的大宋官员,他听了李逵的话之后,自闭了,憋屈的想要清理门户。有这么祸害自己老师的吗?
拿一个根本就没有答案的问题来问自己,尤其是他还觉得李逵指出的方向似乎很可行,句句都是至理名言,可就让他心里不着不落的担忧。似乎,沂水先要富足简单的很,只要找到了那个让各地商人都为之动心的商品,沂水县似乎就能走向小康。
而且周元心中笃定,只要自己问李逵:“你觉得这样做沂水百姓和县衙能够得到什么好处?”
不用猜,李逵这厮肯定会装无辜,苦逼道:“老师,我要是知道还用问你?”
周元气地连发作都不敢,他哼哼唧唧了一阵,只能丧气道:“虽然这办法很好,但是李逵你要知道,这样的商品可遇不可求。禹州和汝州的瓷器都很好,窑厂窑工众多,窑工能吃上肉,穿新衣,住新房。但要说到钧瓷,首推这两个地方。此地的瓷器天下皆知,自然能够让百姓富足,商业繁荣。但沂水县不一样啊!”
李逵就差扑到周元面前,献宝似的将木盒子打开道:“老师,现在我们有了。”
“什么有了?”
李逵媚笑道:“雪花盐,比贡品更好的品质,您值得拥有!”
周元目光直勾勾的盯着盐罐,还有木匣子,他似乎有点懂了。
但他情愿这辈子都懵懂无知下去。
他甚至已经猜到,李逵这小子如此不遗余力的向他推荐,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挣钱,这生意多半是他的。
周元气地在心中咆哮:“你丫,为了整出个名头,挖了多大的坑给你老师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