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节(1 / 4)
京城这边的情况还算是好的,毕竟这里是整个大清的国都,百姓比旁的地方还要富裕。
所以不介意换一点纸币去商铺买打折物品。
倒是其他小城小镇可就不这样了,那里的百姓根本就不相信纸币,只相信手中的铜钱。
当然这种情况,敏宁也没有硬让百姓来换,改用纸币是大势所趋,眼下不能急,不然只会引起百姓的警惕,所以一切还要自然而然的推行。
等到几年之后,纸币稳固下来,相信百姓才能够相信,纸币真的能够替代以往的铜钱和金银。
眼下银行那边发行的纸币,敏宁也没敢发行多,只超发了一倍纸币。
也就是说,银行装库存了一万两银子,她也只发了面子两万两银子的纸币。
纸币超发,敏宁已经下了规定,绝对不能够超发储存黄金的三倍。
一旦超过三倍,市面上的纸币便会大规模贬值,势必引起民间的恐慌。
甚至百姓会弃用纸币重新改用铜钱,到时候市面上的铜钱不够,又会引发钱荒,整个社会甚至会倒退到一物换物。
这带来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就连朝廷都无法平息。
所以银行那边发行纸币都是有规定的,入库多少黄金,就发行多少纸币。
每年就算超发,也只是超发当年入库的黄金数量,往年的黄金绝对不碰。
不过今年是个例外,以前存的黄金,所发行的纸币都在今年爆发出来,所以就导致银行储存了大量纸币,银行里积压了一些压力,需要尽快将这些纸币兑换出去,换成民间储藏的铜钱,金银返回到总部去。
这种事情根本不是一家银行可以办到的,户部就下了水,不少官员在这个冬天全都赶到银行去加班,将这件事带来的影响尽量减到最低,就连报纸也开始有意无意地鼓吹用纸币。
总的来说,朝廷用全部的力气来使改用纸币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
银行跟户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先借着银行都快成了户部的编外部门。
可是敏宁压根没打算将银行交到户部手中,或许说她从来没打算将银行交到户部手中,她打算另设一个银行,这个银行不对外,只发行纸币,储藏黄金,将现在银行所拥有的发行纸币全剥夺到这家银行来。
将纸币发行权交到朝廷手中,这才能够是朝廷对于银行的警惕降到最低。
现如今这件事还没有说清,朝廷倒是将银行看成自己的了,卖力的当成自己的事情在做。
敏宁也乐意占这个便宜,到时候她改了口不还,就不相信那朝廷还能硬从她手中弄走银行不成?
新年了,过了年就得改用公元了,经过一年时间的核算,钦天监总算是弄出来一整套公元历法。
因为并用黄帝历,翻过年后不仅得称雍正二年,同样称为公元4413年。
也是从这一年起,大清正式年号历法并用。
腊月之前,敏宁手里就收到了新的日历,这是按照她所说的,将一年的每一日全都列出来。
因为今年赶得太急,所以也只在京城发售日历。
百姓们觉得用着挺方便的,小小一本日历不仅包含了每日的日期,还有星期、二十四节气、每日的吉凶,有了这本日历,也不用怕,不知道怎么使用公立。
虽然日历所用的纸非常粗糙,但是它便宜呀,小小一本只要两文钱可以用上一年。
基本上印出来多少,全都被百姓给哄抢。
这让不少商人眼睛瞄到了商机,反正这种日历不需要朝廷审核,他到别的城市找个书坊一印,直接就可以卖给当地百姓。 ↑返回顶部↑
所以不介意换一点纸币去商铺买打折物品。
倒是其他小城小镇可就不这样了,那里的百姓根本就不相信纸币,只相信手中的铜钱。
当然这种情况,敏宁也没有硬让百姓来换,改用纸币是大势所趋,眼下不能急,不然只会引起百姓的警惕,所以一切还要自然而然的推行。
等到几年之后,纸币稳固下来,相信百姓才能够相信,纸币真的能够替代以往的铜钱和金银。
眼下银行那边发行的纸币,敏宁也没敢发行多,只超发了一倍纸币。
也就是说,银行装库存了一万两银子,她也只发了面子两万两银子的纸币。
纸币超发,敏宁已经下了规定,绝对不能够超发储存黄金的三倍。
一旦超过三倍,市面上的纸币便会大规模贬值,势必引起民间的恐慌。
甚至百姓会弃用纸币重新改用铜钱,到时候市面上的铜钱不够,又会引发钱荒,整个社会甚至会倒退到一物换物。
这带来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就连朝廷都无法平息。
所以银行那边发行纸币都是有规定的,入库多少黄金,就发行多少纸币。
每年就算超发,也只是超发当年入库的黄金数量,往年的黄金绝对不碰。
不过今年是个例外,以前存的黄金,所发行的纸币都在今年爆发出来,所以就导致银行储存了大量纸币,银行里积压了一些压力,需要尽快将这些纸币兑换出去,换成民间储藏的铜钱,金银返回到总部去。
这种事情根本不是一家银行可以办到的,户部就下了水,不少官员在这个冬天全都赶到银行去加班,将这件事带来的影响尽量减到最低,就连报纸也开始有意无意地鼓吹用纸币。
总的来说,朝廷用全部的力气来使改用纸币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
银行跟户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先借着银行都快成了户部的编外部门。
可是敏宁压根没打算将银行交到户部手中,或许说她从来没打算将银行交到户部手中,她打算另设一个银行,这个银行不对外,只发行纸币,储藏黄金,将现在银行所拥有的发行纸币全剥夺到这家银行来。
将纸币发行权交到朝廷手中,这才能够是朝廷对于银行的警惕降到最低。
现如今这件事还没有说清,朝廷倒是将银行看成自己的了,卖力的当成自己的事情在做。
敏宁也乐意占这个便宜,到时候她改了口不还,就不相信那朝廷还能硬从她手中弄走银行不成?
新年了,过了年就得改用公元了,经过一年时间的核算,钦天监总算是弄出来一整套公元历法。
因为并用黄帝历,翻过年后不仅得称雍正二年,同样称为公元4413年。
也是从这一年起,大清正式年号历法并用。
腊月之前,敏宁手里就收到了新的日历,这是按照她所说的,将一年的每一日全都列出来。
因为今年赶得太急,所以也只在京城发售日历。
百姓们觉得用着挺方便的,小小一本日历不仅包含了每日的日期,还有星期、二十四节气、每日的吉凶,有了这本日历,也不用怕,不知道怎么使用公立。
虽然日历所用的纸非常粗糙,但是它便宜呀,小小一本只要两文钱可以用上一年。
基本上印出来多少,全都被百姓给哄抢。
这让不少商人眼睛瞄到了商机,反正这种日历不需要朝廷审核,他到别的城市找个书坊一印,直接就可以卖给当地百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