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节(2 / 4)
再则,她也不愿让娘家人太过占婆家便宜。凌家帮着养两个弟弟,又替他们安排学业制艺,已人致义尽,哪还有帮养母亲妹子的道理。
于是徐璐说:“我打算在外头找个小院子,再买些人手服侍她们就是了。一律花用……就从我的账上扣,如何?”
凌峰说:“多养几张嘴还不至于穷到我。只是你与你继母也就是面子情,你尽到长姐的责任就是了。至于你继母嘛,她只是来京城定居,又不是来投靠你,想必她身上也带有足够的银子。你也不必凡事大包大揽。”以田氏的性格,帮助太多反面会帮出个米虫来,那可就麻烦。
徐璐明白凌峰的意思,所谓救急不救贫,继母又不是过不下去,自己着实没必要大包大揽。
凌峰又说:“去外头另住倒是不必,反正凌家还有不少空院。你随便收拾一间给她们住,离华馨苑远些就是了。一律花用,都挂在外书房的账上便是。”
凌峰这么做,确实是仁致义尽了,徐璐感动,但仍是有些踌躇,“这样,不大好吧?”虽说田氏一行人花不了多少钱,可到底是一项多出来的开支。
凌峰说:“没什么好与不好的,毕竟是亲戚,远到而来,也不能不安置。不过是多几张嘴吃饭罢了,又没什么大不了的,凌家还不至于养不起这些人。等你那妹子出嫁后,你那继母想来也不好意思再继续呆下去。”凌峰对于这些小事,从来都是大方的。
徐璐又去探武夫人口风,毕竟让自己的娘家人一股脑地住到婆家,徐璐本人也有些不好意思的。
所幸武夫人也是大方的,很是爽快地应了下来,“就把采芙院收拾出来吧。那儿离外院近些,只隔了一道墙,进出也方便,看望你两个兄弟也便宜。”
徐璐由衷地感谢武夫人。武夫人笑了笑说:“都是亲戚,能帮的自然要帮,更何况,也不过是些小事。”对于这个腹黑又蔫坏的媳妇,武夫人乐得做顺水人情。
能够留在凌家,又单独住一间院子,还有下人服侍,田氏高兴坏了,又拉着徐璐的手,让其替她感谢武夫人和女婿。她在武夫人这样的高门贵女面前,天生有种自卑心理,能不多见就不多见。
徐璐自然明白她的心思,笑着应了下来,但仍是叮嘱了不少事项。田氏这人在家横是横了些,但在外头还是颇有分寸的,徐璐说什么她就应什么,反正住在凌家,有奴仆服侍,又不花自己一文钱,何乐不为?想要长久住下去,肯定要遵守凌家的规矩才成。
……
安顿了娘家人,凌峰这边也有好消息传来,沈任行答应了凌峰的请求,准备许徐璐的兄弟去沈家族学上学。徐璐高兴坏了,赶紧把弟弟们叫来,仔细叮嘱了一番,又特地给他们做了几身直缀,不求华丽富贵,只求不丢份。
徐珏徐环晚上才从外头回来,徐璐迫不及待地问了他们,“如何?一切可还习惯?”
徐珏对徐璐作揖道:“有劳长姐关怀。老师学问很好,就是很是严厉,”
徐璐笑道:“严厉些才好,严师出高徒嘛。你同学与你相处如何?”
徐珏没有及时回话,徐璐心里一个咯噔,轻声问道:“怎么,他们可有欺负你?”
徐珏赶紧说:“那倒没有,就是不曾理会我们,有时候主动搭话,也是爱理不理的。”徐珏也才十三岁的年纪,加上又寄宿在姐夫家,又还靠着姐夫的关系进入沈氏族学,父亲又只是地方官员,这些天之骄子们如何瞧得上。以前徐珏在福州书院时,因是知府公子的身份,那可是前呼后拥。没想到进入京城来,却是这般场景,如此巨大落差,一时间自然无法适应的。
徐璐还以为他们受了欺负呢,不由松了口气,笑道:“沈家那可是真正的书香世家,豪门宿族,沈家历代不知出了多少朝廷命官,如今又出了一个阁老,两个三品大员,还有数名进士官员,以及数不清的秀才举人。等闲之辈自然不会瞧进眼了。你们也不必灰心,只需做好自己的学问便是。他们不理会你,你们也不必多想,需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切不可因受冷落就自曝自弃,否定自身。也不得因身份上不如人就奴颜媚骨讨好他人。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了。”
徐珏拱手称是,“多谢长姐教诲,兄弟记下了。今后必不给长姐丢脸。”
徐环也跟着表示好好做学问。
徐璐又叮嘱了几句,拿出亲手做好的荷包给了他们,里头装了些碎银,又把一些海外来的新鲜玩意交给他们,“虽说他们不理会你,但你却不能有失礼之处。明日把这些带进学堂,分给同学。无论喜欢是否,都是你的一份心意。”
徐环连连称是。
徐璐又交代了好些事项,事无巨钿,凌峰在一旁看得好笑,等他们总算离去,这才笑道:“果真是长姐如母,瞧你训起兄弟来,还真有模有样。”
徐璐嗔道:“你少来笑话我,哪个做长姐的不关心自己的兄弟。我不过是尽长姐义务罢了。”
凌峰笑道:“是,有你这样的长姐,也算是他们的福份了。沈家子弟大都还是好的,就是有些傲气,也就是不理人。却还还不至于做出仗势欺人的事来。倒是别家子弟,却得注意了。”
沈家族学里不止集中了沈家最优秀的子弟,还有别的世家或官宦子弟,能够进入沈家族学,本身也证明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徐成荣只是外地官员,京官自有的优越感,自然使得这些人瞧不上徐珏兄弟,不过好在还有安国侯府这一招牌在,想来不至于做得太过份就是。
徐珏兄弟顺利进入沈家族学后,徐璐就让人备了四色礼品,让凌峰带去沈家,算是谢礼。又让人备了丰厚的礼品,交给徐珏的两位老师。
等徐珏兄弟习惯了沈家族学,徐璐又带着妹妹徐琳亲自去了一趟沈家,向沈老太君表示感谢。 ↑返回顶部↑
于是徐璐说:“我打算在外头找个小院子,再买些人手服侍她们就是了。一律花用……就从我的账上扣,如何?”
凌峰说:“多养几张嘴还不至于穷到我。只是你与你继母也就是面子情,你尽到长姐的责任就是了。至于你继母嘛,她只是来京城定居,又不是来投靠你,想必她身上也带有足够的银子。你也不必凡事大包大揽。”以田氏的性格,帮助太多反面会帮出个米虫来,那可就麻烦。
徐璐明白凌峰的意思,所谓救急不救贫,继母又不是过不下去,自己着实没必要大包大揽。
凌峰又说:“去外头另住倒是不必,反正凌家还有不少空院。你随便收拾一间给她们住,离华馨苑远些就是了。一律花用,都挂在外书房的账上便是。”
凌峰这么做,确实是仁致义尽了,徐璐感动,但仍是有些踌躇,“这样,不大好吧?”虽说田氏一行人花不了多少钱,可到底是一项多出来的开支。
凌峰说:“没什么好与不好的,毕竟是亲戚,远到而来,也不能不安置。不过是多几张嘴吃饭罢了,又没什么大不了的,凌家还不至于养不起这些人。等你那妹子出嫁后,你那继母想来也不好意思再继续呆下去。”凌峰对于这些小事,从来都是大方的。
徐璐又去探武夫人口风,毕竟让自己的娘家人一股脑地住到婆家,徐璐本人也有些不好意思的。
所幸武夫人也是大方的,很是爽快地应了下来,“就把采芙院收拾出来吧。那儿离外院近些,只隔了一道墙,进出也方便,看望你两个兄弟也便宜。”
徐璐由衷地感谢武夫人。武夫人笑了笑说:“都是亲戚,能帮的自然要帮,更何况,也不过是些小事。”对于这个腹黑又蔫坏的媳妇,武夫人乐得做顺水人情。
能够留在凌家,又单独住一间院子,还有下人服侍,田氏高兴坏了,又拉着徐璐的手,让其替她感谢武夫人和女婿。她在武夫人这样的高门贵女面前,天生有种自卑心理,能不多见就不多见。
徐璐自然明白她的心思,笑着应了下来,但仍是叮嘱了不少事项。田氏这人在家横是横了些,但在外头还是颇有分寸的,徐璐说什么她就应什么,反正住在凌家,有奴仆服侍,又不花自己一文钱,何乐不为?想要长久住下去,肯定要遵守凌家的规矩才成。
……
安顿了娘家人,凌峰这边也有好消息传来,沈任行答应了凌峰的请求,准备许徐璐的兄弟去沈家族学上学。徐璐高兴坏了,赶紧把弟弟们叫来,仔细叮嘱了一番,又特地给他们做了几身直缀,不求华丽富贵,只求不丢份。
徐珏徐环晚上才从外头回来,徐璐迫不及待地问了他们,“如何?一切可还习惯?”
徐珏对徐璐作揖道:“有劳长姐关怀。老师学问很好,就是很是严厉,”
徐璐笑道:“严厉些才好,严师出高徒嘛。你同学与你相处如何?”
徐珏没有及时回话,徐璐心里一个咯噔,轻声问道:“怎么,他们可有欺负你?”
徐珏赶紧说:“那倒没有,就是不曾理会我们,有时候主动搭话,也是爱理不理的。”徐珏也才十三岁的年纪,加上又寄宿在姐夫家,又还靠着姐夫的关系进入沈氏族学,父亲又只是地方官员,这些天之骄子们如何瞧得上。以前徐珏在福州书院时,因是知府公子的身份,那可是前呼后拥。没想到进入京城来,却是这般场景,如此巨大落差,一时间自然无法适应的。
徐璐还以为他们受了欺负呢,不由松了口气,笑道:“沈家那可是真正的书香世家,豪门宿族,沈家历代不知出了多少朝廷命官,如今又出了一个阁老,两个三品大员,还有数名进士官员,以及数不清的秀才举人。等闲之辈自然不会瞧进眼了。你们也不必灰心,只需做好自己的学问便是。他们不理会你,你们也不必多想,需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切不可因受冷落就自曝自弃,否定自身。也不得因身份上不如人就奴颜媚骨讨好他人。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了。”
徐珏拱手称是,“多谢长姐教诲,兄弟记下了。今后必不给长姐丢脸。”
徐环也跟着表示好好做学问。
徐璐又叮嘱了几句,拿出亲手做好的荷包给了他们,里头装了些碎银,又把一些海外来的新鲜玩意交给他们,“虽说他们不理会你,但你却不能有失礼之处。明日把这些带进学堂,分给同学。无论喜欢是否,都是你的一份心意。”
徐环连连称是。
徐璐又交代了好些事项,事无巨钿,凌峰在一旁看得好笑,等他们总算离去,这才笑道:“果真是长姐如母,瞧你训起兄弟来,还真有模有样。”
徐璐嗔道:“你少来笑话我,哪个做长姐的不关心自己的兄弟。我不过是尽长姐义务罢了。”
凌峰笑道:“是,有你这样的长姐,也算是他们的福份了。沈家子弟大都还是好的,就是有些傲气,也就是不理人。却还还不至于做出仗势欺人的事来。倒是别家子弟,却得注意了。”
沈家族学里不止集中了沈家最优秀的子弟,还有别的世家或官宦子弟,能够进入沈家族学,本身也证明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徐成荣只是外地官员,京官自有的优越感,自然使得这些人瞧不上徐珏兄弟,不过好在还有安国侯府这一招牌在,想来不至于做得太过份就是。
徐珏兄弟顺利进入沈家族学后,徐璐就让人备了四色礼品,让凌峰带去沈家,算是谢礼。又让人备了丰厚的礼品,交给徐珏的两位老师。
等徐珏兄弟习惯了沈家族学,徐璐又带着妹妹徐琳亲自去了一趟沈家,向沈老太君表示感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