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节(3 / 4)
伊海涛作为一名外来势力,尽管担任着常务副市长,但在青原市官场却没有根基,甚至除了王少磊之外,几乎连一个信得过的得力人选都没有。而唐逸夫是本土干部,在青原市官场的根基,非常深厚。
这其实也是伊海涛急于破格提拔楚天舒的原因之一。
走到这一步,伊海涛不由得有些后悔,从省交通厅下派到青原市担任常务副市长之后,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抓政府工作而疏忽了在青原抓自己的班底建设,原以为可以顺理成章地接任市长一职,但是,在朱敏文改任市委书记之后,省里不仅没有明确伊海涛为代市长,连个主持工作的名分都没给,只许了一个召集工作的名头。
一词之差,反映出其中难以琢磨的微妙啊。
不爽归不爽,伊海涛还是得面对现实,毕竟朱敏文是名正言顺的一把手,对于他提出的干部调整方案,伊海涛给予了足够的支持,他觉得在换届选举之前必须和朱敏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越是可能存在变数,越要争取朱敏文的支持。
大多时候,伊海涛在心里构架的是未来的蓝图,目前的一切都可以隐忍。
官场要诀之一,就是要能忍。不管你是多大的官,总还有比你更大的。该忍的,忍得下去的你要忍,忍不下去你咬着牙齿也得忍。
伊海涛认为,自己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在召集政府工作期间做出一些政绩来,重点是把沿江大道商贸圈和江北开发区两大政绩工程抓出成效,他心里非常清楚,市长名头没有扶正之前,还存在很大的变数。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国栋来宣布他召集工作就反复叮嘱过,一定要处理好市里领导干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市政府和市委之间的关系。
讨论完干部调整的方案,常委会的正式议程就算结束了,会场上的气氛相对轻松。朱敏文随口问了问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市委副书记郭鸿泽就通报了一下纪委监察二室对两封匿名信的调查结论。
朱敏文听完,十分严肃地说,看来干部的选拔任用还是要严格坚持组织原则和程序,不能随意破格提拔,否则,有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他这么说,暗指的就是楚天舒的任用问题,明摆着是不想让伊海涛在会上重提破格提拔楚天舒的事。
对此,伊海涛没有表态,其他人也都没有说话,会场上的气氛有点闷。
按照常规,普通科员三年方可升科级主任科员,科级主任科员满三年方可升任副处级,副处级满三年方可升任处级。
按照朱敏文的这个说法,楚天舒刚刚才干满三个年头,被提拔成正科级干部已经算是进步很快的了,要提拔到副处级岗位上来,至少还需要三年。
换言之,伊海涛要用楚天舒要等到三年之后。
职位上升不起来,伊海涛要重用楚天舒的意图就难以实现,其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
江北开发区的建设有王少磊主持自是可以放心,再让楚天舒在那里当个助理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必要,而沿江商贸圈建设把握在申国章的手上,总是感觉工作推动起来有难度,不是推动不了,而是申国章时不时会冒出一些跑偏的事情来,令伊海涛大伤脑筋。
依着伊海涛的想法,楚天舒级别升到副处之后,如果申国章在商贸圈建设项目上推进不力,就可以用楚天舒来取而代之。
伊海涛有点想不通,楚天舒的工作能力众所周知,从省里到市里破例提拔的人才太多了,也不在乎多楚天舒这一个。
在请示省委组织部之前,朱敏文是赞同破格提拔楚天舒的,传出绯闻之后,他跟伊海涛说的意见也是稍缓一缓,现在匿名信有了结论,朱敏文的口风却变了,伊海涛感觉得出,这是唐逸夫利用匿名信风波对朱敏文施加了影响。
这从某一个侧面也说明,唐逸夫在朱敏文面前的分量一点儿不亚于伊海涛,甚至有可能更重!
对于伊海涛的如意算盘,唐逸夫又怎么能看不透,所以,他要阻止楚天舒的破格提拔并不是对楚天舒的能力不认可,而是与伊海涛的市长之争的一个政治策略。
当然,唐逸夫施加的影响,正好也顺应了朱敏文要牢牢抓住干部选任绝对话语权的思路。
朱敏文在青原官场为官多年,也是一名权力运作高手,不动声色之中,就借用楚天舒的提拔一事,向在座的各位常委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干部选拨任用我说了算,名义上的候任市长伊海涛的推荐也不一定管用。
面对朱敏文的突然变卦,伊海涛很快找到了一个对策,他在对朱敏文的观点表达支持之后,提出将楚天舒调入市政府办公厅,理由很简单,伊海涛的秘书王少磊外派到开发区之后,其秘书人选还没有定下来,他将楚天舒调到身边来,虽然级别没升上去,但地位和作用却不亚于一个无足轻重的副处级干部。
副市长唐逸夫能把他的亲信黄如山调到市政府办公厅来当副主任,一个召集政府工作的常务副市长要给自己选一个秘书,这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朱敏文没有理由反对,也不会去反对,他乐意看到伊海涛与唐逸夫的暗中较劲,希望利用他们的竞争来稳固自己绝对权威的地位,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个科级干部的任用把关系搞僵。
朱敏文不反对,其他的常委就更没有谁会反对。
没几天,这一轮的干部提拔任用的公示出来了,众望所归的楚天舒名字不在其列。 ↑返回顶部↑
这其实也是伊海涛急于破格提拔楚天舒的原因之一。
走到这一步,伊海涛不由得有些后悔,从省交通厅下派到青原市担任常务副市长之后,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抓政府工作而疏忽了在青原抓自己的班底建设,原以为可以顺理成章地接任市长一职,但是,在朱敏文改任市委书记之后,省里不仅没有明确伊海涛为代市长,连个主持工作的名分都没给,只许了一个召集工作的名头。
一词之差,反映出其中难以琢磨的微妙啊。
不爽归不爽,伊海涛还是得面对现实,毕竟朱敏文是名正言顺的一把手,对于他提出的干部调整方案,伊海涛给予了足够的支持,他觉得在换届选举之前必须和朱敏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越是可能存在变数,越要争取朱敏文的支持。
大多时候,伊海涛在心里构架的是未来的蓝图,目前的一切都可以隐忍。
官场要诀之一,就是要能忍。不管你是多大的官,总还有比你更大的。该忍的,忍得下去的你要忍,忍不下去你咬着牙齿也得忍。
伊海涛认为,自己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在召集政府工作期间做出一些政绩来,重点是把沿江大道商贸圈和江北开发区两大政绩工程抓出成效,他心里非常清楚,市长名头没有扶正之前,还存在很大的变数。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国栋来宣布他召集工作就反复叮嘱过,一定要处理好市里领导干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市政府和市委之间的关系。
讨论完干部调整的方案,常委会的正式议程就算结束了,会场上的气氛相对轻松。朱敏文随口问了问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市委副书记郭鸿泽就通报了一下纪委监察二室对两封匿名信的调查结论。
朱敏文听完,十分严肃地说,看来干部的选拔任用还是要严格坚持组织原则和程序,不能随意破格提拔,否则,有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他这么说,暗指的就是楚天舒的任用问题,明摆着是不想让伊海涛在会上重提破格提拔楚天舒的事。
对此,伊海涛没有表态,其他人也都没有说话,会场上的气氛有点闷。
按照常规,普通科员三年方可升科级主任科员,科级主任科员满三年方可升任副处级,副处级满三年方可升任处级。
按照朱敏文的这个说法,楚天舒刚刚才干满三个年头,被提拔成正科级干部已经算是进步很快的了,要提拔到副处级岗位上来,至少还需要三年。
换言之,伊海涛要用楚天舒要等到三年之后。
职位上升不起来,伊海涛要重用楚天舒的意图就难以实现,其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
江北开发区的建设有王少磊主持自是可以放心,再让楚天舒在那里当个助理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必要,而沿江商贸圈建设把握在申国章的手上,总是感觉工作推动起来有难度,不是推动不了,而是申国章时不时会冒出一些跑偏的事情来,令伊海涛大伤脑筋。
依着伊海涛的想法,楚天舒级别升到副处之后,如果申国章在商贸圈建设项目上推进不力,就可以用楚天舒来取而代之。
伊海涛有点想不通,楚天舒的工作能力众所周知,从省里到市里破例提拔的人才太多了,也不在乎多楚天舒这一个。
在请示省委组织部之前,朱敏文是赞同破格提拔楚天舒的,传出绯闻之后,他跟伊海涛说的意见也是稍缓一缓,现在匿名信有了结论,朱敏文的口风却变了,伊海涛感觉得出,这是唐逸夫利用匿名信风波对朱敏文施加了影响。
这从某一个侧面也说明,唐逸夫在朱敏文面前的分量一点儿不亚于伊海涛,甚至有可能更重!
对于伊海涛的如意算盘,唐逸夫又怎么能看不透,所以,他要阻止楚天舒的破格提拔并不是对楚天舒的能力不认可,而是与伊海涛的市长之争的一个政治策略。
当然,唐逸夫施加的影响,正好也顺应了朱敏文要牢牢抓住干部选任绝对话语权的思路。
朱敏文在青原官场为官多年,也是一名权力运作高手,不动声色之中,就借用楚天舒的提拔一事,向在座的各位常委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干部选拨任用我说了算,名义上的候任市长伊海涛的推荐也不一定管用。
面对朱敏文的突然变卦,伊海涛很快找到了一个对策,他在对朱敏文的观点表达支持之后,提出将楚天舒调入市政府办公厅,理由很简单,伊海涛的秘书王少磊外派到开发区之后,其秘书人选还没有定下来,他将楚天舒调到身边来,虽然级别没升上去,但地位和作用却不亚于一个无足轻重的副处级干部。
副市长唐逸夫能把他的亲信黄如山调到市政府办公厅来当副主任,一个召集政府工作的常务副市长要给自己选一个秘书,这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朱敏文没有理由反对,也不会去反对,他乐意看到伊海涛与唐逸夫的暗中较劲,希望利用他们的竞争来稳固自己绝对权威的地位,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个科级干部的任用把关系搞僵。
朱敏文不反对,其他的常委就更没有谁会反对。
没几天,这一轮的干部提拔任用的公示出来了,众望所归的楚天舒名字不在其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