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作家 第16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将曾经的銮仪卫分成只掌管御驾仪驾的纯銮仪卫,以及负责暗处特殊任务的“粘杆处”。
  胤祀的职位倒是一点儿没变,明面上是内务府总管,从前与皇上兄弟关系就好,皇上上位后也信任的兄弟。而暗地里,则是粘杆处的执掌人。
  原先那些由各旗贵族安排来混日子,随随便便塞进銮仪卫里的歪瓜裂枣倒是都分出去了,还让他省心不少。
  “京城这地方严查之下暂时没有发现鸦片走私的迹象,”胤祀说道:“但是沿海地区,尤其是福建这等重要的海洋贸易港口,则已经出现了鸦片流入大清。”
  看过了鸦片战争的惨烈,胤禛对“鸦片”深恶痛绝。
  胤禛即刻下令禁绝鸦片,至于禁烟,“由于禁烟太过严厉,使得众多烟鬼不能得到普通的烟草满足,反而枉矫过正,反而造成了鸦片的泛滥”这一段记录于崇祯时期,提醒了他们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烟草早在明朝时就已经传入了中原,中原地区吸烟之人不在少数,直接一刀切反而会加深矛盾。
  不仅要明着查,暗访也要跟上,双管齐下,定要让鸦片彻底从这片土地上消失!
  胤禛在刚即位的那一段时间忙得飞起来,好在有个“难兄难弟”分担了一半压力,也因胤祀这边与他交接,算是完成了新掌权之后的过渡。
  民间因新帝继位,或许帝位还不安稳,白莲教又有活动的迹象,他得有所动作,证实他已然坐稳皇位,安定天下与民心。
  由于国库在外洋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加之京城已然稳定,不必再多花力气去整顿,这个在汗阿玛最后一年才确定继承人得来的皇位做得比他想像之中要安稳的多。
  汗阿玛在治理各地内政时主要采取南巡的方法,围绕吏治、河道、拉拢文人等是沿途要做之事,在位期间六次南巡,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却也带来各地治理繁荣与黄河水患的一时解决。
  待权力平稳过渡后,胤祀统合内务府的财务进账以及国库进账,告诉了胤禛一个不好的消息。
  “由于钱越堆越多,内务府的库房已经放不下了。”
  所以要不要再多开设一个库房?
  还是将投入内务府的比例调整,归一些进公库?
  胤祀道:“内务府之中钱太多堆积着也是个问题,具体要如何处置这些银两,还是需要皇上才决定。”
  毕竟本来就是以前汗阿玛的钱袋子,如今自然也归属于他的继承人。
  胤禛脚步匆匆得跑去内务府库房看,给那满满一库房的存银给晃瞎了眼。
  震惊!
  知道胤禟能赚钱,却没想到他能赚那么多!
  这就是为什么他不与胤禟那小孩子脾气的计较以前那些是是非非,这样的招财童子,供着可比得罪他好处多多了。
  除去眼前的这些银两,源源不断地还有新的银两涌进来,胤禛不好奢靡享受,后宫妃嫔及皇子公主知其脾性不敢肆意挥霍无度。最花钱的地方,也不过是修了个养心殿,修缮了圆明园,这些钱对于如今的内务府库存来说不过小意思。
  钱花不出去,怎么办呢?
  胤禛沉吟道:“将这钱折现成银票呢?”
  钱财堆积如山也是放着腐烂,唯有投入民间,才能让钱生钱,让国富、民富形成良性循环。
  “折现成银票,那也得把钱给花出去。”
  胤祀的系统升级后,被那人传输了许多比戏文更有用的东西,比如经济学的知识,比如何为市场经济。
  外洋贸易捞到了那么多钱,买卖他们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制品,买进其他国家的原材料,现在需要做的是要将那么多躺在库里的银两投入民间,以促进民间经济增长。
  胤禛又不肯放胤祀走了,他得吃透了经济为何,才能决定好之后的政策方针。这里的资料太珍贵了,所教之学问如同仙人在指点凡人,以前或多或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方经过三言两语的点拨直令人茅塞顿开!
  “朕决定效仿汗阿玛之南巡,以此方式将这些银两挥霍出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