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节(1 / 4)
想到这里,他听从宗元的意见,当即派出一名亲信部将,出城前去与天渊军会面,先探探对方的口风。
其实,宗元并未把话说完,人家赵辉是主动向唐寅示好,而于涛是被*无奈在兵临城下的时候选择投降,二者自然不能相提并论,现在唐寅为了应对宁军,确实不会把于涛怎么样,但等到局势稳定下来,唐寅也就未必能容得下他了。
他不在乎于涛的死活,倒是希望通过他这话跳板,投靠到唐寅这边去。宗元现在是看清楚了,跟着于涛,一辈子也不可能有大的出息,而唐寅则不然,若想让自己出人头地、前程似锦,还得辅佐象唐寅这样的人。
于涛派出部将前去与平原军接触,萧慕青亲自接见,听明他的来意,萧慕青心中大喜,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淮阳,这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他对那名部将说道:“若是于大人深明大意,能归顺我家大人,一同讨伐逆贼钟天,我定会向大人多加美言,不仅保证于大人性命无忧,还会让他继续担任金光郡郡首一职!”
部将闻言,喜出望外,急忙连声道谢,与萧慕青告辞之后,急匆匆返回城内,将萧慕青的话转告给于涛。
于涛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是落了下来,再不耽搁,令人打开城门,迎接天渊军入城。
萧慕青所率的平原军来势汹汹,本来已做好要打硬仗的准备,谁知一箭没放,一兵未伤,便轻取淮阳。
在受到于涛隆重欢迎的同时,萧慕青也没被对方捧晕头脑,他很清楚,现在金华城那边已快与宁军展开决战,自己必须得立刻再赶回去。他在淮阳没敢多加逗留,留下平原军一个兵团镇守淮阳,他率领另外九个兵团立刻起程,返回金华城。
在临离开淮阳的时候,宗元主动找上门来,见到萧慕青后,他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想投入唐寅麾下做事。
随着天渊军在战场上连挫钟天和宁国的联军,唐寅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几乎天天都有前来投奔的人,对宗元,萧慕青也没放在心上,只是随意地应付着。
看出他没把自己放眼在眼里,宗元一笑,自信满满地说道:“我有破宁良策,不知萧将军有没有兴趣听听!”
“哦?”闻言,萧慕青一愣,随后咧嘴笑了,前来投奔天渊军的人是不少,但象宗元口气这么大的还没有。他又好奇又感觉好笑,问道:“你说说看!”
第241章
宗元慢悠悠地说道:“两军对战,杀敌为下,攻心为上!想以最小的代价全歼四十万的宁军,必须得先使其军心动荡。”
萧慕青不耐烦地摆摆手,这种话只要是个看过兵书战策的人都会说,哪用他来讲解。但没等他开口说话,宗元又继续道:“想让宁军军心动荡很简单,只要断其退路即可。”
说着,他看眼萧慕青,见后者来了兴趣,他说道:“若是天渊军在与宁军正面交战的同时再派出一支奇兵,不走官道,只行山路,悄悄绕过盐城,偷袭潼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定能一击成功。一旦把潼门打下来,这四十万的宁军可就是被隔绝在风地之内,进不能进,退不能退,不攻已自乱!”
“啊……”听完宗元的话,萧慕青倒吸口凉气,偷袭潼门,这个策略可够新鲜的,也够大胆的,不过也不失为一条出其不意的妙计。这时候,他对宗元不得不刮目相看,感觉此人并非只是个夸夸其谈之人。
萧慕青对宗元所说的计谋甚是佩服,所以在离开淮阳的时候,也就顺便把主动来投的宗元也一并带走了。若此人真是个人才,能得到唐寅的重用,他也算是立下大功一件。
平原军在顺利拿下淮阳后又原路折回,去与唐寅为首的天渊军主力汇合。
这时候,宁军已经进发到金华城境内,并与三十多万的天渊军展开对峙。
从整体军力而言,双方的兵力相当,战力也相差不多,没有存在明显差距的地方,这样势均力敌的会战对双方而言无疑也是最艰苦的。
现在要与宁军在平原上展开针尖对麦茫的会战,天渊军的营内气氛也是非常紧张,士卒们来去匆匆,忙忙碌碌,天眼和地网的探报如同走马灯一般不断将宁军的情况回传进己方大营。
唐寅也没有闲着,一天到晚的与麾下的众将们商议对敌之策。
邱真、张哲等谋士皆认为现在不应开战,毕竟己方战力最强的平原军正在赶回来的路上,应等平原军回来之后再与宁军交锋。不过他们想等,但宁军不愿等下去,自进入金华城境内以来,宁军气焰嚣张,连番挑衅,要求天渊军出营迎战。
上官元让与宁军交过手,也知道宁军的半斤八两,受到宁军的挑衅,他第一个坐不住了,请求唐寅给他一支人马,出营与宁军作战。唐寅心存顾虑,当己方守金华城的时候,有城墙可以依仗,以少敌多不成问题,但现在是在平地交战,无险可依,再想以少数的兵力抗衡大批的宁军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唐寅最终还是没有同意上官元让的请战,下令全军严守营地,不得出战。
如此一来,宁军以为天渊军怯战,气焰更盛,讨敌骂阵也更勤。
但唐寅是铁了心的要等平原军回归,闭而不战,宁军终于忍不住,发动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主动出击天渊军的大营。
天渊军的营寨扎的十分结实,又有三十多万的大军镇守,岂是那么容易攻破的?宁军只是派出前军试探一下,见天渊军的反击甚强,便草草撤了下去,而后继续每天叫阵,希望能把天渊军勾出营地再战。
三日后,以萧慕青为首的平原军返回天渊军大营。随着平原军的归来,天渊军方面才真正开始指定对敌作战的详细策略。 ↑返回顶部↑
其实,宗元并未把话说完,人家赵辉是主动向唐寅示好,而于涛是被*无奈在兵临城下的时候选择投降,二者自然不能相提并论,现在唐寅为了应对宁军,确实不会把于涛怎么样,但等到局势稳定下来,唐寅也就未必能容得下他了。
他不在乎于涛的死活,倒是希望通过他这话跳板,投靠到唐寅这边去。宗元现在是看清楚了,跟着于涛,一辈子也不可能有大的出息,而唐寅则不然,若想让自己出人头地、前程似锦,还得辅佐象唐寅这样的人。
于涛派出部将前去与平原军接触,萧慕青亲自接见,听明他的来意,萧慕青心中大喜,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淮阳,这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他对那名部将说道:“若是于大人深明大意,能归顺我家大人,一同讨伐逆贼钟天,我定会向大人多加美言,不仅保证于大人性命无忧,还会让他继续担任金光郡郡首一职!”
部将闻言,喜出望外,急忙连声道谢,与萧慕青告辞之后,急匆匆返回城内,将萧慕青的话转告给于涛。
于涛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是落了下来,再不耽搁,令人打开城门,迎接天渊军入城。
萧慕青所率的平原军来势汹汹,本来已做好要打硬仗的准备,谁知一箭没放,一兵未伤,便轻取淮阳。
在受到于涛隆重欢迎的同时,萧慕青也没被对方捧晕头脑,他很清楚,现在金华城那边已快与宁军展开决战,自己必须得立刻再赶回去。他在淮阳没敢多加逗留,留下平原军一个兵团镇守淮阳,他率领另外九个兵团立刻起程,返回金华城。
在临离开淮阳的时候,宗元主动找上门来,见到萧慕青后,他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想投入唐寅麾下做事。
随着天渊军在战场上连挫钟天和宁国的联军,唐寅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几乎天天都有前来投奔的人,对宗元,萧慕青也没放在心上,只是随意地应付着。
看出他没把自己放眼在眼里,宗元一笑,自信满满地说道:“我有破宁良策,不知萧将军有没有兴趣听听!”
“哦?”闻言,萧慕青一愣,随后咧嘴笑了,前来投奔天渊军的人是不少,但象宗元口气这么大的还没有。他又好奇又感觉好笑,问道:“你说说看!”
第241章
宗元慢悠悠地说道:“两军对战,杀敌为下,攻心为上!想以最小的代价全歼四十万的宁军,必须得先使其军心动荡。”
萧慕青不耐烦地摆摆手,这种话只要是个看过兵书战策的人都会说,哪用他来讲解。但没等他开口说话,宗元又继续道:“想让宁军军心动荡很简单,只要断其退路即可。”
说着,他看眼萧慕青,见后者来了兴趣,他说道:“若是天渊军在与宁军正面交战的同时再派出一支奇兵,不走官道,只行山路,悄悄绕过盐城,偷袭潼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定能一击成功。一旦把潼门打下来,这四十万的宁军可就是被隔绝在风地之内,进不能进,退不能退,不攻已自乱!”
“啊……”听完宗元的话,萧慕青倒吸口凉气,偷袭潼门,这个策略可够新鲜的,也够大胆的,不过也不失为一条出其不意的妙计。这时候,他对宗元不得不刮目相看,感觉此人并非只是个夸夸其谈之人。
萧慕青对宗元所说的计谋甚是佩服,所以在离开淮阳的时候,也就顺便把主动来投的宗元也一并带走了。若此人真是个人才,能得到唐寅的重用,他也算是立下大功一件。
平原军在顺利拿下淮阳后又原路折回,去与唐寅为首的天渊军主力汇合。
这时候,宁军已经进发到金华城境内,并与三十多万的天渊军展开对峙。
从整体军力而言,双方的兵力相当,战力也相差不多,没有存在明显差距的地方,这样势均力敌的会战对双方而言无疑也是最艰苦的。
现在要与宁军在平原上展开针尖对麦茫的会战,天渊军的营内气氛也是非常紧张,士卒们来去匆匆,忙忙碌碌,天眼和地网的探报如同走马灯一般不断将宁军的情况回传进己方大营。
唐寅也没有闲着,一天到晚的与麾下的众将们商议对敌之策。
邱真、张哲等谋士皆认为现在不应开战,毕竟己方战力最强的平原军正在赶回来的路上,应等平原军回来之后再与宁军交锋。不过他们想等,但宁军不愿等下去,自进入金华城境内以来,宁军气焰嚣张,连番挑衅,要求天渊军出营迎战。
上官元让与宁军交过手,也知道宁军的半斤八两,受到宁军的挑衅,他第一个坐不住了,请求唐寅给他一支人马,出营与宁军作战。唐寅心存顾虑,当己方守金华城的时候,有城墙可以依仗,以少敌多不成问题,但现在是在平地交战,无险可依,再想以少数的兵力抗衡大批的宁军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唐寅最终还是没有同意上官元让的请战,下令全军严守营地,不得出战。
如此一来,宁军以为天渊军怯战,气焰更盛,讨敌骂阵也更勤。
但唐寅是铁了心的要等平原军回归,闭而不战,宁军终于忍不住,发动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主动出击天渊军的大营。
天渊军的营寨扎的十分结实,又有三十多万的大军镇守,岂是那么容易攻破的?宁军只是派出前军试探一下,见天渊军的反击甚强,便草草撤了下去,而后继续每天叫阵,希望能把天渊军勾出营地再战。
三日后,以萧慕青为首的平原军返回天渊军大营。随着平原军的归来,天渊军方面才真正开始指定对敌作战的详细策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