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节(2 / 4)
唐希泰密函里密密麻麻所写都是岳冷秋议燕胡之事,宋佳读得津津有味,也可知岳冷秋对时事见解之深,在当世实为屈指数人之列。
岳冷秋的能力,林缚是从来都不否认的,岳冷秋对燕胡的见解之深,他从信里也颇有所得。
燕胡侵得北地已经有五年多的时间,河南、山东都成拉锯之势,难以经营,但在燕胡在晋中、燕蓟经营还颇为得力,而燕胡的军政结构大异于南越,使得燕胡在军事动员方面的能力非常的突出。
燕胡在北地逐渐实行军户之制,但燕胡所行的军户制跟越朝旧制有本质的不同。
越朝旧制,立军户以为屯田、征卒所用。官府配田以养军户,军户耕种得食,抽丁以备战守。越朝军户本身就地位低下,到后期军屯崩坏,军户常常受军役及劳役的双重压迫,苦不堪言。
燕胡军户,有正军户、副军户及附户之别,正军户常以本族丁卒任之,副军户多为投附汉军丁卒,附户则为掳民及北地民众。
正军户专司战事,配田最多,可役附户耕种;副军户得田自种,家无余丁,亦可使附户助耕作;附户则基本处在佃户与农奴之间的地位。
以二十年前的苏门案为起点,靖北边军崩溃,辽东之地及百万民众尽归燕胡所得,虏王叶济尔就试行此制经营辽东。
当时由于无没有大规模的降附汉军,故而仅有本族军户及附户之别,陈塘驿战事之后,燕胡屡次侵边,都以掳民为要,实际也就是补充附户之不足。
以崇观九年入寇为最,一次就从燕南三府掳走丁壮约四十万,还包括大量的牲口。
正因为这种特殊的军政结构,使得燕胡在大举进占北地之前就得以举族为兵。
及至燕胡侵得燕蓟等地,得大量的降附汉军,又于正军户与附户之间增设副军户(又称帖军户)以安置降附汉军。
这种从本质有别于越朝、类同于军事贵族的军户制度以及相应的配田、附户制度,首先对北地的生产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军事动员方面有着极高的效率。
燕胡战卒脱离生产、专司战事之时,其自备兵甲及养育家室都可以从剥削附户所得,而不用完全依赖于中枢财政。
“岳冷秋及张协等人,对燕胡了解很深,但对燕胡了解越深,心间恐惧则越难去,恰恰与李兵部走了两个极端。故而辽西之时,李兵部夺得松江城,仍知要徐徐图之,急进必败,而张协、岳冷秋等人则不切实际的想一举重挫燕胡……”宋佳也从唐希泰的转述上分析岳冷秋在燕蓟崩溃时的心态。
燕蓟崩溃之前,李卓率蓟镇军夺得松江城,虽说事后确知松江城之失是燕胡诱敌之计,但其时若能依照李卓部署,朝廷依旧能在辽西获得军事上的优势。恰恰是朝野的浮躁急于建功的心思,导致整个局面崩溃。
整个蓟辽战事,可以说燕胡领导层在战争指挥达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也可以说形势到那一步,实际上已经无法挽回,但林缚日后反思此战,依旧将张协、岳冷秋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使崇观帝夺李卓帅位为燕蓟崩溃的直接原因。
这件事也是林缚这时处置岳冷秋的心结所在。
林缚微微而叹,说道:“可惜是投机取巧之徒……”
崇观九年燕蓟勤王时,林缚就与岳冷秋相识。
其时岳冷秋督东闽,为封疆大吏,林缚仅仅得李卓、顾悟尘赏识得以将三千乡军为战,两人地位悬殊,有如天差地别。当是时,林缚与岳冷秋皆知济南是燕虏主攻方向,然而岳冷秋虽拥精锐闽兵,却不敢守济南,还暗中促使邵武军分裂——从这一桩事中林缚便认识岳冷秋投机取巧的性子,实在不是一个高风亮节的君子。
宋佳悉知这些年来淮东与岳冷秋的恩怨,林缚对岳冷秋有如此评价实在不叫人意外,笑道:“岳冷秋要如陈西言,是个谦谦君子,合辄你就高兴了?”也知道林缚如此评价岳冷秋,也是认为岳冷秋在崇观十二年深冬上书言辽西战事建议直取辽阳,更多出于博险的心态。
要非如此,岳冷秋用心就太深、太狠毒了。
事实上在北地崩溃之后,也有一种言论推测岳冷秋用心险毒,直指岳冷秋希望北地崩溃以便他当时以督江淮之位掌握南方。
不过岳冷秋在拥立宁王时犹豫不决,说明他在北地崩溃前后,实际上也没有定计。
林缚苦笑一下。
池州军在枞阳如此惨败,也非林缚事先能预料。
事先预料岳冷秋是投机取巧之辈,不会出死力阻奢家残部渡江,但没有料到池州军在北岸会如此惨败。
照着之前的计划,池州军不败,还叫池州军进击鄂东,以袭渡江之后的奢家侧翼,不使淮东军主力分散于荆湖,但是池州军在枞阳惨败,就叫之前的计划难以再执行下去。
便是淮东军内部也有声音,希望能借此良机将岳冷秋彻底的打倒,使其再没有起复的可能。林缚权衡利弊、决定也委实难下,倒是宋佳、高宗庭,包括江宁的宋浮都建议留下岳冷秋。 ↑返回顶部↑
岳冷秋的能力,林缚是从来都不否认的,岳冷秋对燕胡的见解之深,他从信里也颇有所得。
燕胡侵得北地已经有五年多的时间,河南、山东都成拉锯之势,难以经营,但在燕胡在晋中、燕蓟经营还颇为得力,而燕胡的军政结构大异于南越,使得燕胡在军事动员方面的能力非常的突出。
燕胡在北地逐渐实行军户之制,但燕胡所行的军户制跟越朝旧制有本质的不同。
越朝旧制,立军户以为屯田、征卒所用。官府配田以养军户,军户耕种得食,抽丁以备战守。越朝军户本身就地位低下,到后期军屯崩坏,军户常常受军役及劳役的双重压迫,苦不堪言。
燕胡军户,有正军户、副军户及附户之别,正军户常以本族丁卒任之,副军户多为投附汉军丁卒,附户则为掳民及北地民众。
正军户专司战事,配田最多,可役附户耕种;副军户得田自种,家无余丁,亦可使附户助耕作;附户则基本处在佃户与农奴之间的地位。
以二十年前的苏门案为起点,靖北边军崩溃,辽东之地及百万民众尽归燕胡所得,虏王叶济尔就试行此制经营辽东。
当时由于无没有大规模的降附汉军,故而仅有本族军户及附户之别,陈塘驿战事之后,燕胡屡次侵边,都以掳民为要,实际也就是补充附户之不足。
以崇观九年入寇为最,一次就从燕南三府掳走丁壮约四十万,还包括大量的牲口。
正因为这种特殊的军政结构,使得燕胡在大举进占北地之前就得以举族为兵。
及至燕胡侵得燕蓟等地,得大量的降附汉军,又于正军户与附户之间增设副军户(又称帖军户)以安置降附汉军。
这种从本质有别于越朝、类同于军事贵族的军户制度以及相应的配田、附户制度,首先对北地的生产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军事动员方面有着极高的效率。
燕胡战卒脱离生产、专司战事之时,其自备兵甲及养育家室都可以从剥削附户所得,而不用完全依赖于中枢财政。
“岳冷秋及张协等人,对燕胡了解很深,但对燕胡了解越深,心间恐惧则越难去,恰恰与李兵部走了两个极端。故而辽西之时,李兵部夺得松江城,仍知要徐徐图之,急进必败,而张协、岳冷秋等人则不切实际的想一举重挫燕胡……”宋佳也从唐希泰的转述上分析岳冷秋在燕蓟崩溃时的心态。
燕蓟崩溃之前,李卓率蓟镇军夺得松江城,虽说事后确知松江城之失是燕胡诱敌之计,但其时若能依照李卓部署,朝廷依旧能在辽西获得军事上的优势。恰恰是朝野的浮躁急于建功的心思,导致整个局面崩溃。
整个蓟辽战事,可以说燕胡领导层在战争指挥达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也可以说形势到那一步,实际上已经无法挽回,但林缚日后反思此战,依旧将张协、岳冷秋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使崇观帝夺李卓帅位为燕蓟崩溃的直接原因。
这件事也是林缚这时处置岳冷秋的心结所在。
林缚微微而叹,说道:“可惜是投机取巧之徒……”
崇观九年燕蓟勤王时,林缚就与岳冷秋相识。
其时岳冷秋督东闽,为封疆大吏,林缚仅仅得李卓、顾悟尘赏识得以将三千乡军为战,两人地位悬殊,有如天差地别。当是时,林缚与岳冷秋皆知济南是燕虏主攻方向,然而岳冷秋虽拥精锐闽兵,却不敢守济南,还暗中促使邵武军分裂——从这一桩事中林缚便认识岳冷秋投机取巧的性子,实在不是一个高风亮节的君子。
宋佳悉知这些年来淮东与岳冷秋的恩怨,林缚对岳冷秋有如此评价实在不叫人意外,笑道:“岳冷秋要如陈西言,是个谦谦君子,合辄你就高兴了?”也知道林缚如此评价岳冷秋,也是认为岳冷秋在崇观十二年深冬上书言辽西战事建议直取辽阳,更多出于博险的心态。
要非如此,岳冷秋用心就太深、太狠毒了。
事实上在北地崩溃之后,也有一种言论推测岳冷秋用心险毒,直指岳冷秋希望北地崩溃以便他当时以督江淮之位掌握南方。
不过岳冷秋在拥立宁王时犹豫不决,说明他在北地崩溃前后,实际上也没有定计。
林缚苦笑一下。
池州军在枞阳如此惨败,也非林缚事先能预料。
事先预料岳冷秋是投机取巧之辈,不会出死力阻奢家残部渡江,但没有料到池州军在北岸会如此惨败。
照着之前的计划,池州军不败,还叫池州军进击鄂东,以袭渡江之后的奢家侧翼,不使淮东军主力分散于荆湖,但是池州军在枞阳惨败,就叫之前的计划难以再执行下去。
便是淮东军内部也有声音,希望能借此良机将岳冷秋彻底的打倒,使其再没有起复的可能。林缚权衡利弊、决定也委实难下,倒是宋佳、高宗庭,包括江宁的宋浮都建议留下岳冷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