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征北会战(1 / 3)
在后世,有个非常出名的app,徐梁在战争之余,就喜欢听罗小胖唠叨唠叨。
其中有一些论断,徐梁是非常认可,并坚定的实施的。
比如,人和人之间智商上的差距。
徐梁认为,一个人但凡是能有所作为,那么基本上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真正智商低的人,徐梁见过,非常少。
大多数还是普通人,而普通人就不能成功了吗?
非也。
在徐梁看来,普通人只要做事情有坚持,找到合适的方法,不断的训练自己,就能成功。
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必须找到合适的方法。
合适的方法,完美的路线,是成功的一半。
之前朝廷上下,很多都是经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为什么他们做事情那么不让人满意呢?
因为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学习到的工作技能和知识是一成不变的,但是社会是发展的,维稳他们或许做的非常好,但是应对巨大的社会变化却非常困难。
现在朝廷上下使用的工作方法,是徐梁自己慢慢培训的。
凡是自以为自己很厉害,天老大,我老二的那种人,绝对不能重用。
三国时期,关羽傲的不行,看不起身边的同僚,所以他死了。
张飞傲的不行,看不起手底下的战事,所以他死了。
魏延傲的不行,所有人都看不起,所以他也死了。
所以徐梁手底下都是那种做实事,诚诚恳恳的人。一个不听话的才子,绝对不适合徐梁的团队。
真正的天才,徐梁不是没见过,也不是不拥有。
这种人也很多,例如李岩,哪怕他给李自成出力过,徐梁也能接受他。
但是那么一个庞大的帝国,无数人都是砖头和螺丝钉,那些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就必须统一标准做事了。
筛选出能够符合标准,愿意做基石的人之后,就该要求他们专注了。
大明聪明人如过江之鲫,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专注。入仕之后,想要清廉刚正,却又不能抵御分润孝敬的诱惑;想要做些实事,却又深陷在人情网络之中;想要立点功业,却又瞻前顾后怕赔上仕途。
最终的结果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根本没法做好,大多数时间都浪费在副业上去了。尤其是一些官员更爱搞一些艺术创作,收点儿雅贿什么的。
到了明王朝中后期,国家陷入了漫长的党争时代。
各个党派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吵架,骂街,互相陷害。至于王朝的覆灭,他们根本不关心。
这也导致了君主不得不重用阉党和锦衣卫。
因为臣子很忙,没时间工作。
如此一来,国家还怎么运转?
徐梁做了皇帝之后,首先有一点儿好处,那就是抓紧了人事权,党争无所谓,用政绩说话,政绩不好,谁都不管用。
这也导致了各部门之间沟通频繁,一切友好的交流,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返回顶部↑
其中有一些论断,徐梁是非常认可,并坚定的实施的。
比如,人和人之间智商上的差距。
徐梁认为,一个人但凡是能有所作为,那么基本上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真正智商低的人,徐梁见过,非常少。
大多数还是普通人,而普通人就不能成功了吗?
非也。
在徐梁看来,普通人只要做事情有坚持,找到合适的方法,不断的训练自己,就能成功。
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必须找到合适的方法。
合适的方法,完美的路线,是成功的一半。
之前朝廷上下,很多都是经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为什么他们做事情那么不让人满意呢?
因为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学习到的工作技能和知识是一成不变的,但是社会是发展的,维稳他们或许做的非常好,但是应对巨大的社会变化却非常困难。
现在朝廷上下使用的工作方法,是徐梁自己慢慢培训的。
凡是自以为自己很厉害,天老大,我老二的那种人,绝对不能重用。
三国时期,关羽傲的不行,看不起身边的同僚,所以他死了。
张飞傲的不行,看不起手底下的战事,所以他死了。
魏延傲的不行,所有人都看不起,所以他也死了。
所以徐梁手底下都是那种做实事,诚诚恳恳的人。一个不听话的才子,绝对不适合徐梁的团队。
真正的天才,徐梁不是没见过,也不是不拥有。
这种人也很多,例如李岩,哪怕他给李自成出力过,徐梁也能接受他。
但是那么一个庞大的帝国,无数人都是砖头和螺丝钉,那些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就必须统一标准做事了。
筛选出能够符合标准,愿意做基石的人之后,就该要求他们专注了。
大明聪明人如过江之鲫,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专注。入仕之后,想要清廉刚正,却又不能抵御分润孝敬的诱惑;想要做些实事,却又深陷在人情网络之中;想要立点功业,却又瞻前顾后怕赔上仕途。
最终的结果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根本没法做好,大多数时间都浪费在副业上去了。尤其是一些官员更爱搞一些艺术创作,收点儿雅贿什么的。
到了明王朝中后期,国家陷入了漫长的党争时代。
各个党派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吵架,骂街,互相陷害。至于王朝的覆灭,他们根本不关心。
这也导致了君主不得不重用阉党和锦衣卫。
因为臣子很忙,没时间工作。
如此一来,国家还怎么运转?
徐梁做了皇帝之后,首先有一点儿好处,那就是抓紧了人事权,党争无所谓,用政绩说话,政绩不好,谁都不管用。
这也导致了各部门之间沟通频繁,一切友好的交流,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