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致命的问题(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
  李靖的事情,并没有给公司里带来多大的影响。第二天,公司里的人还是该干嘛干嘛,就像前一天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我找到子寒,转交权利。然后,开车,回家,睡觉。
  在那天的事情过后的接连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我的生活平静的如潭死水一般,每天过的规律至极,公司里里,家里,魔女的鑫皇,三点一线般的平静生活,让我得到了片刻的心灵上的安寂。我向往这种安静的直至寂静的生活,彷佛只有在这种生活里,我才能感觉得到我是真正的存在。
  不过这种生活对于我来说也有一点是不好的,而且是充满致命性缺点的。在这种生活中待得时间长了,我发现我对于车里的那种浮嚣的音乐也越发的厌恶了起来。最近的我,每听到那种狂躁的音乐,我都有一种冲过去砸了音响的冲动,再也没有了当年那样枕着一个功率大开的音响还能好好睡觉的感觉和状态。
  可能,我真的老了……
  根据一段时间的判断,我发现,lij问题很多……李靖这一档子事情,就是个例子,我必须要重新搞lij。
  一段时间来,我通过和管理人员的沟通,与客户的交流,以及到现场的了解,我发现问题真是不少,比我当初想象的严重得多。
  没有销售计划,也没有订单评审。目前的运作是业务部门接到订单,跟单主管子寒填上一张《生产计划单》下达给生产部门,我看过那《生产计划单》,哪是生产计划呀!所谓生产计划,是一大堆订单挤在一起,根据客户重要性、产能、资源等因素统筹分析,分出轻重缓急,这才叫生产计划,光一个订单填在一张表上下发,没有统筹安排怎么叫做生产计划?
  公司要求客户交期至少给足45~60天,即至少提前45天下订单,目前的客户80%都提前45天下单(我以前公司做终端产品的交期也只是1~2个月,而现在仅一个铝合金铸造零部件就要45~60天,客户怎么会不拉走模具)
  每个月被客户投诉5次以上,多的达到8次,投诉最多的是交期,其次是品质。业务部门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电话中不停地向客户解释、道歉。业务部抱怨生产部门没有出货的压力,生产部门则抱怨插单太多不合理。公司主要的技术掌握在老板臻能河、技术主任和技术副主任手中,特别是臻能河最熟悉,离开了他们,别人都不敢拍板。打样的产品和小批量的产品,光试模就5次以上,从试模到小批量试产需要一个月,个别产品2~3个月。
  模具制造也没有生产计划,模具制造的主管抱怨模具设计时间太长,做模的时间短,只有25~30天,比正常的做模时间少了10天左右,模具也没有检验的人员,导致试模次数多。
  技术、品质、生产三个部门沟通太差,由工程技术部门闭门造车编制加工规范和检验规范,品质部、生产部没有参与产品品质的先期策划,因为加工规范和检验规范都是工程技术部门提供的,工程技术部门没有人比生产、品质部门的人更了解现场,所以工程技术部门经常将样品做成精品,客户的品质标准则是精品的品质标准,而量产根本达不到这种标准。而且因为不是很了解现场,工程技术部门提供的规范就不清晰,客户的品质要求可能就不合理,技术文件也就不充分不全面,品质标准也无法细化,qc只能凭经验做,加工方法可能也不合理。因为部门间的横向沟通差,工程变更等信息更加通知不到位了。而技术部的主任、副主任则抱怨,别的部门出了什么问题都往技术部身上推。
  模具设计没有工艺工程师参加评审,导致很多细节上的缺陷,因而引发品质问题。模具的图纸也不标示清楚,导致模具制造人员随意发挥,造成品质问题。这就是目前典型的中小企业的特点,这种企业严格说来不叫企业,叫手工作坊,技术依赖于高层某几个人的经验,没有技术和经验的沉淀,而某几个人的经验也都是存在于脑中,有时一件产品如果一个细节没回忆到,可能就导致整个生产断裂,于是,任何一个部门,这种重复性的问题经常发生,这就是纯粹经验型的作坊式企业的管理,而老板说也说了,骂也骂了,依然于事无补,因为大家左耳进,右耳出,依然没有进行文件沉淀。连最基础的技术文件bom表,大家都没听过。
  我听到很多管理人员抱怨老板技术并不强,我后来分析,臻能河的思维是直线型的、灵感式的,而不是周密的,老板可能灵感一来,一个产品的设计新思路就出来了,但欠缺周密性,设计的任何一个细小缺陷都可能导致品质问题,没有产品先期策划,没有对产品的各个细节进行评估,这种产品就容易存在先天缺陷。再加上技术上又不进行文件沉淀和培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于是先天缺陷加上后天错误一起来,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老问题就不断发生了。
  ……
  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混乱无序的生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