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天子深意解读大会(下)(2 / 3)
为什么杨坚都当上皇帝了,却还怕老婆,被老婆欺负之后赌气的离家出走皇帝都不当了,却还要被大臣追回来回宫道歉?他那个老丈人独孤信的三个女儿为什么可以嫁给三朝皇帝?
为什么初唐自建立以来,打李渊开始一直到李隆基,就没有一次的皇权交替是靠父死子继的顺位继承?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太子都要造反?真的是因为好孝么?
说白了这套制度对皇帝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几乎是逼着所有的皇帝必须英明神武,水平稍微差劲一点,分分钟就会被推翻。
也就是唐朝,一连好几代都出了还不错的君主,君主不行的还有老婆顶上,这才在这套变了态的制度中生存到李隆基时期。(然后府兵制就瓦解改募兵制了,然后就军阀割据了)
眼下,在东汉,这群当世最顶了尖的脑袋瓜固然不知道四百年后发生的事情,但是基本的判断力还是有的。
天子的谋算之深,思虑之远,翻遍史书也找不出这样的人,或者说简直就不像是个人了,连他们都考虑到的问题,天子又怎么会考虑不到呢?
“本朝自光武以来,退功臣,进文吏,这固然也是善政,但实话实说,今时今日,礼乐崩坏,这祸根难道不正是那个时候就埋下的么?天子重爵,恐怕以后要反其道而行之了,咱们这些人管着朝中大政,这以后的侯爵,怕就全都是实权的侯爵了,收天下侯爵入河南,此确实是一妙法啊,现在趁着天子春秋正盛威望正隆的时候做,阻力也会小一些,至于这勋贵议政,天子会不会反其道而行之,最终进功臣,退文吏呢?”
杨彪闻言也道:“却是如此,曼城是忠义之士,所以才会尽去兖州祖地,举族迁往南阳,但天下豪强何其多也,尤其是荆、益、扬三州之地,家中人口比曼城家还多的,少说也有十几家吧?如何能保证人人都如曼城、太尉这般的公忠体国呢?便是曼城自己,又如何保障后代也如曼城这般呢?”
众人再次纷纷点头,却是李典脸红着苦笑了一声,道:“诸公,莫要再说了,说起来我现在也是都乡侯,这算是列侯了,勋贵之家也算我一个吧,南阳的田我不要了,仲达兄,还请为我家数万口的家人在河南另寻一处宝地啊。”
司马懿见状笑道:“曼成兄公忠体国,懿实钦佩之,自当为曼成兄令寻宝地。”
李典却是在心里骂了一句:又特么要搬家了。
我当上家主都没有两年,却特么搬家了两次?我这是好几万人的大家族啊!
却是荀悦道:“曼城莫要心感不忿,若真是进功臣而退文吏,对我等诗书传家之人是祸非服,对尔等军功之家,却是大好事了,你既首倡此义,难道天子还会亏待你么?在这里,确实要先恭喜你们才是了,也就是你们家恰好搬到了南阳,其他人想搬,还没这个机会呢。此举毕竟是从徙陵之法演变而来,河南的无主之地虽多,也是有限的,其他人家可不能让他们举族而来,将嫡系百余人搬来也就是了。”
刘备闻言却是笑道:“我看,不是曼城心有不忿,而是仲豫你心有不甘吧?仲豫你也休恼,我看进功臣是肯定的了,却也未必就要退文吏,当年光武行此法也是善政,天子远谋,绝不会如此不智,此策明显天子只说了一半,后面,必然还有后手,这却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揣度的了。”
众人纷纷再点头。
却见司马懿皱着眉道:“就算是只有这半策,恐怕,也还有第三层的深意啊。”
“哦?还有第三层?仲达又想到了什么?”
“勋贵直接参政议政,对咱们来说都是好事,咱们和咱们的后代子孙,怕都是勋贵么?但你们说此策对于大司马来说……难道也是好事么?比功勋,比爵位,颍川人也没有谯县人多啊。”
“嘶~”
这么一说,众人却是恍然大悟。
“是了,如此一来,倒是与上一条也对上了,天子特意命令家眷随军,却又让勋贵徙陵,这……好家伙,这是一套接着一套啊!”
如此一来,这不是讲谯沛武将集团,与曹操本人割裂开来了么?
夏侯惇、曹仁、曹纯、尤其是夏侯渊,这些人也都是侯爵啊,他们也是要参政议政的啊!这会每年开一到两次的话,难道他们十几年里的每一条政策提案都会和曹操一毛一样么?
长此以往,他的这些宗族,旧部,真的还会和曹操结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么?
也多亏了他们有司马懿这般聪慧,能勉强跟得上天子思路的能臣做分析,否则,他们还真没意识到。
恐怕曹操那头,根本就没意识到这两条计策已经要挖他的根基了吧?
天子的谋算……好,恐,怖啊!
却是关羽终于忍不住了,问道:“仲达兄大虑也,吾深感钦佩,那么这次咱们的用兵……要走随枣,这又到底又有何深意呢?”
“这个……”司马懿这下为难了,却是摇头苦笑道:“这个,我实在是猜不出,我其实,不是很擅长于军略,天子用兵如神,远不是我所能揣度的啊。”
闻言,关羽顿时失望不已。 ↑返回顶部↑
为什么初唐自建立以来,打李渊开始一直到李隆基,就没有一次的皇权交替是靠父死子继的顺位继承?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太子都要造反?真的是因为好孝么?
说白了这套制度对皇帝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几乎是逼着所有的皇帝必须英明神武,水平稍微差劲一点,分分钟就会被推翻。
也就是唐朝,一连好几代都出了还不错的君主,君主不行的还有老婆顶上,这才在这套变了态的制度中生存到李隆基时期。(然后府兵制就瓦解改募兵制了,然后就军阀割据了)
眼下,在东汉,这群当世最顶了尖的脑袋瓜固然不知道四百年后发生的事情,但是基本的判断力还是有的。
天子的谋算之深,思虑之远,翻遍史书也找不出这样的人,或者说简直就不像是个人了,连他们都考虑到的问题,天子又怎么会考虑不到呢?
“本朝自光武以来,退功臣,进文吏,这固然也是善政,但实话实说,今时今日,礼乐崩坏,这祸根难道不正是那个时候就埋下的么?天子重爵,恐怕以后要反其道而行之了,咱们这些人管着朝中大政,这以后的侯爵,怕就全都是实权的侯爵了,收天下侯爵入河南,此确实是一妙法啊,现在趁着天子春秋正盛威望正隆的时候做,阻力也会小一些,至于这勋贵议政,天子会不会反其道而行之,最终进功臣,退文吏呢?”
杨彪闻言也道:“却是如此,曼城是忠义之士,所以才会尽去兖州祖地,举族迁往南阳,但天下豪强何其多也,尤其是荆、益、扬三州之地,家中人口比曼城家还多的,少说也有十几家吧?如何能保证人人都如曼城、太尉这般的公忠体国呢?便是曼城自己,又如何保障后代也如曼城这般呢?”
众人再次纷纷点头,却是李典脸红着苦笑了一声,道:“诸公,莫要再说了,说起来我现在也是都乡侯,这算是列侯了,勋贵之家也算我一个吧,南阳的田我不要了,仲达兄,还请为我家数万口的家人在河南另寻一处宝地啊。”
司马懿见状笑道:“曼成兄公忠体国,懿实钦佩之,自当为曼成兄令寻宝地。”
李典却是在心里骂了一句:又特么要搬家了。
我当上家主都没有两年,却特么搬家了两次?我这是好几万人的大家族啊!
却是荀悦道:“曼城莫要心感不忿,若真是进功臣而退文吏,对我等诗书传家之人是祸非服,对尔等军功之家,却是大好事了,你既首倡此义,难道天子还会亏待你么?在这里,确实要先恭喜你们才是了,也就是你们家恰好搬到了南阳,其他人想搬,还没这个机会呢。此举毕竟是从徙陵之法演变而来,河南的无主之地虽多,也是有限的,其他人家可不能让他们举族而来,将嫡系百余人搬来也就是了。”
刘备闻言却是笑道:“我看,不是曼城心有不忿,而是仲豫你心有不甘吧?仲豫你也休恼,我看进功臣是肯定的了,却也未必就要退文吏,当年光武行此法也是善政,天子远谋,绝不会如此不智,此策明显天子只说了一半,后面,必然还有后手,这却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揣度的了。”
众人纷纷再点头。
却见司马懿皱着眉道:“就算是只有这半策,恐怕,也还有第三层的深意啊。”
“哦?还有第三层?仲达又想到了什么?”
“勋贵直接参政议政,对咱们来说都是好事,咱们和咱们的后代子孙,怕都是勋贵么?但你们说此策对于大司马来说……难道也是好事么?比功勋,比爵位,颍川人也没有谯县人多啊。”
“嘶~”
这么一说,众人却是恍然大悟。
“是了,如此一来,倒是与上一条也对上了,天子特意命令家眷随军,却又让勋贵徙陵,这……好家伙,这是一套接着一套啊!”
如此一来,这不是讲谯沛武将集团,与曹操本人割裂开来了么?
夏侯惇、曹仁、曹纯、尤其是夏侯渊,这些人也都是侯爵啊,他们也是要参政议政的啊!这会每年开一到两次的话,难道他们十几年里的每一条政策提案都会和曹操一毛一样么?
长此以往,他的这些宗族,旧部,真的还会和曹操结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么?
也多亏了他们有司马懿这般聪慧,能勉强跟得上天子思路的能臣做分析,否则,他们还真没意识到。
恐怕曹操那头,根本就没意识到这两条计策已经要挖他的根基了吧?
天子的谋算……好,恐,怖啊!
却是关羽终于忍不住了,问道:“仲达兄大虑也,吾深感钦佩,那么这次咱们的用兵……要走随枣,这又到底又有何深意呢?”
“这个……”司马懿这下为难了,却是摇头苦笑道:“这个,我实在是猜不出,我其实,不是很擅长于军略,天子用兵如神,远不是我所能揣度的啊。”
闻言,关羽顿时失望不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