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7亿和第二春[重生] 第4节(1 / 4)
杜莹莹笑起来,眼睛眯成月亮:这个时候,他对自己还是有爱情的,加上责任感和女儿,足以把他拉回家庭;12年过去,柴米油盐酱醋茶,荷尔蒙多巴胺转化为亲情,中年夫妻成了左手摸右手,痴心不改的红颜知己就占据上风。
于是她忽然好奇,提了一个蠢问题:“马浩宸,你能不能告诉我,苏慧雅什么地方吸引你?”
论容貌,对方和她一个级别;性格,听说苏慧雅娇滴滴的,堪称绿茶;其他,自己擅长做菜,喜欢阅读和电影,定期旅行,照顾家人,苏慧雅有什么过人之处?个人能力?不可能的,马浩宸家底殷实,足以养一个全职太太。
到底为什么,人近中年选择离开?
今天第一次,马浩宸有些迟疑,望着妻子坚定的目光,直觉告诉他“不该撒谎。”
“莹莹,她跟你不一样。她家里,就她一个,她爸爸去世了,只有她妈妈。”马浩宸望着路面,尽量不带感情色彩:“她出国那几年,她,她看我结婚了,一赌气,嫁给她同学了,生了个孩子。结果,那个人对她不好,还....还动过手。”
如果一个男人对一个爱慕自己的女人怀有怜悯,那么,日久生情并不令人意外。
杜莹莹紧紧握住车把,“如果你答应,今天我就可以办理离婚。我等你的回复,最多一个月,我认为,我和你之间,用不着走到诉讼那一步。”
说完这些话,她踏上车子,躲过一辆大车,顺着路边慢慢骑远,把12年前的丈夫留在原地。
当晚,杜莹莹让女儿在幼儿园多等了一会,跟着房产小年轻,去马家附近的两个小区看房子。
第一间是旧户型,客厅有点小,朝向也不好,被她pass了;第二套在4层,有点像后世流行的户型,客厅宽敞明亮,两间卧室是并列的,南北都有阳台,最别致的有一个小小的飘窗。
“这间还不错。”杜莎莎一进来就喜欢上了,摸摸米黄壁纸,把客厅里的冰箱打开,“多少钱一个月?”
小年轻打开空调,流利地报价:“这间是75平,月租2000块,押一付三,签合同要交4个月的,如果您愿意一次付清全年房租,房东可以打95折。”
她在脑子里计算,略一犹豫,“还是季付吧,房东是什么人?”
“是一对夫妻,外企工作,要求不能养宠物,不能影响邻居。”眼看能成交一单生意,小年轻高兴起来,“您看这小区,保安多好啊,离车站也近,走着就过去了。我就是没钱,要不然我也住这里。”
杜莎莎被逗笑了,在厨房、洗手间转一圈,拍了板:“好,就这里吧。”
小年轻笑成一朵花,“好好,杜姐,我给房东打电话,明天有空就见个面,把合同签了。”
几分钟后,温热夏风顺着敞开的吹进来,树木在脚下婆娑起舞。
杜莎莎开始期待,自己离开马家的生活了。
第4章
2008年7月,杭州
回到2008年的第二个晚上,杜莹莹是在研究手机中度过的。
没有微信,没有支付宝,没有微博小红书,没有豆瓣抖音b站,携程美团饿了么各大新闻客户端统统没有影子,沉甸甸一个手机,什么都做不了。
体验过4g浪潮、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杜莹莹一个头两个大,实在适应不来。
别说十多岁的女儿,就连她这个中年人,手机里也有一、两个颜色漂亮、操作简单的游戏,每天刷一刷,攒攒衣服,权当放松了。
唯一留存的是手机qq,系统古早,界面简陋,头像只有qq自带款,怎么看怎么别扭。她研究好一会,才慢慢适应。
27岁时的她,还没认识一大票女儿同学家长,同事只有杂志社的,朋友也还不多,qq基本都是同学,小学、初、高中、大学各有几个群。
小学同学a刚刚结婚,qq空间都是婚礼照片;初中同学b正晒儿子周岁照,自吹自擂“太帅了”;高中群也热闹着:“下月北京集结,十年大聚,能来的都来。”
奥运会啊?杜莹莹开始有真实感了:
上一次,她还没原谅马浩宸,百年难遇的盛世庆典却不能错过,父母、哥哥姐姐拖家带口,去北京看比赛。门票是马浩宸早就备好的,一家三口并肩而坐,成年人沉默而尴尬,只有小小的茵茵高兴得不得了。 ↑返回顶部↑
于是她忽然好奇,提了一个蠢问题:“马浩宸,你能不能告诉我,苏慧雅什么地方吸引你?”
论容貌,对方和她一个级别;性格,听说苏慧雅娇滴滴的,堪称绿茶;其他,自己擅长做菜,喜欢阅读和电影,定期旅行,照顾家人,苏慧雅有什么过人之处?个人能力?不可能的,马浩宸家底殷实,足以养一个全职太太。
到底为什么,人近中年选择离开?
今天第一次,马浩宸有些迟疑,望着妻子坚定的目光,直觉告诉他“不该撒谎。”
“莹莹,她跟你不一样。她家里,就她一个,她爸爸去世了,只有她妈妈。”马浩宸望着路面,尽量不带感情色彩:“她出国那几年,她,她看我结婚了,一赌气,嫁给她同学了,生了个孩子。结果,那个人对她不好,还....还动过手。”
如果一个男人对一个爱慕自己的女人怀有怜悯,那么,日久生情并不令人意外。
杜莹莹紧紧握住车把,“如果你答应,今天我就可以办理离婚。我等你的回复,最多一个月,我认为,我和你之间,用不着走到诉讼那一步。”
说完这些话,她踏上车子,躲过一辆大车,顺着路边慢慢骑远,把12年前的丈夫留在原地。
当晚,杜莹莹让女儿在幼儿园多等了一会,跟着房产小年轻,去马家附近的两个小区看房子。
第一间是旧户型,客厅有点小,朝向也不好,被她pass了;第二套在4层,有点像后世流行的户型,客厅宽敞明亮,两间卧室是并列的,南北都有阳台,最别致的有一个小小的飘窗。
“这间还不错。”杜莎莎一进来就喜欢上了,摸摸米黄壁纸,把客厅里的冰箱打开,“多少钱一个月?”
小年轻打开空调,流利地报价:“这间是75平,月租2000块,押一付三,签合同要交4个月的,如果您愿意一次付清全年房租,房东可以打95折。”
她在脑子里计算,略一犹豫,“还是季付吧,房东是什么人?”
“是一对夫妻,外企工作,要求不能养宠物,不能影响邻居。”眼看能成交一单生意,小年轻高兴起来,“您看这小区,保安多好啊,离车站也近,走着就过去了。我就是没钱,要不然我也住这里。”
杜莎莎被逗笑了,在厨房、洗手间转一圈,拍了板:“好,就这里吧。”
小年轻笑成一朵花,“好好,杜姐,我给房东打电话,明天有空就见个面,把合同签了。”
几分钟后,温热夏风顺着敞开的吹进来,树木在脚下婆娑起舞。
杜莎莎开始期待,自己离开马家的生活了。
第4章
2008年7月,杭州
回到2008年的第二个晚上,杜莹莹是在研究手机中度过的。
没有微信,没有支付宝,没有微博小红书,没有豆瓣抖音b站,携程美团饿了么各大新闻客户端统统没有影子,沉甸甸一个手机,什么都做不了。
体验过4g浪潮、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杜莹莹一个头两个大,实在适应不来。
别说十多岁的女儿,就连她这个中年人,手机里也有一、两个颜色漂亮、操作简单的游戏,每天刷一刷,攒攒衣服,权当放松了。
唯一留存的是手机qq,系统古早,界面简陋,头像只有qq自带款,怎么看怎么别扭。她研究好一会,才慢慢适应。
27岁时的她,还没认识一大票女儿同学家长,同事只有杂志社的,朋友也还不多,qq基本都是同学,小学、初、高中、大学各有几个群。
小学同学a刚刚结婚,qq空间都是婚礼照片;初中同学b正晒儿子周岁照,自吹自擂“太帅了”;高中群也热闹着:“下月北京集结,十年大聚,能来的都来。”
奥运会啊?杜莹莹开始有真实感了:
上一次,她还没原谅马浩宸,百年难遇的盛世庆典却不能错过,父母、哥哥姐姐拖家带口,去北京看比赛。门票是马浩宸早就备好的,一家三口并肩而坐,成年人沉默而尴尬,只有小小的茵茵高兴得不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