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算无遗策(1 / 2)
最近罗士信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接下来的战役应该如何来打。
依照目前的战局来看,大唐诸路大军一路而来都是所向披靡,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直指突厥汗庭。反而突厥早已没有那股草原王者的气派,连连战败,让大唐逼迫于王庭,被迫的陷入包围的绝地,士气低落。就如此发展下去,大唐获胜的几率是八成,百分之八十。在瞬即万变的战场,在依旧有着一定战斗力的突厥,百分之八十的胜率是相当的高了。
但是罗士信一直没有因此大意,一直在思考着打法。
李靖在指点他兵法的时候,曾给他说过一个道理:“败战要认真对待,胜战更要认真对待。”
说的是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就算军事水平再出色的人,在个别时候也会受到外在因素的限制,而陷入不利的局面,甚至于必败。面对这种情况,更需要统帅用心去打,能反败为胜,扭转乾坤自然是好的,就算是不能,能够减少哪怕是一人的伤害也是小小的胜利。同样的面对一片大好的形势,身为三军统帅,不能有自满之心,更不能大意。一来骄兵必败,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栽倒在这方面;另外也可以扼杀敌人反败为胜的机会。第三也是最关键的,能够减少己方的伤亡。
身为大将主帅,多想一些细节,多考虑一个方面,便能减少己方兵卒的伤亡数量,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是故即便胜券在握,罗士信也没有掉以轻心,反而认真的思考着接下来的战术打法。他们确实有着绝对的优势,但是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将这场战打的更漂亮,让己方的伤亡减少到最小,这个便是罗士信思考的关键。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突厥终究是北地最强的势力,手中有十万以上的突厥兵。兵力并不逊色大唐多少,真刀真枪的干起来,不管用什么战术打法都不可能不付出一定的代价。
困兽之斗的突厥就算士气什么的都不高,依旧能够爆发出强悍的战斗,给大唐形成危害。与此同时,汗庭周边的三十余万突厥百姓,也将成为不稳定的炸弹。
在如此情形下,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是无可避免的。
他们将会在突厥汗庭也会揭开这惨烈的一战。
然而李靖这一计却避免了这一点。
他成功的逼逃了突厥可汗颉利……
颉利这一跑,意味着他抛下了三十万的百姓。这些百姓在缺少主心骨的情况下,唐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将他们拦截下来,将他们俘虏,将他们拥有的他们所驱赶的牛羊马极为己有。同时,大军在溃逃的时候,很难组织像样的反击。
逃亡之兵是最好对付的,他们只会没命的逃,在逃亡的过程中造成兵卒大幅度的走私,造成士气过于低下而四散逃亡。只要他们唐军追击的紧迫,就算不正面决战,突厥大军也会不断的削弱,不断的放弃抵抗。等他们跑到西方,跑到阴山附近的时候,能有个三五万的兵马已经很不错了。
到时候养精蓄锐的李靖军在他们前方堵截,余下的两路大军再一次挡住颉利的退路。
以养精蓄锐之师对战亡命奔逃之旅,以士气高昂之兵的对士气败落之旅。发展到那个情况,唐朝取胜的几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除非天上跳下一个陨石,将李靖的五万大军砸灭,不然就无可能反败为胜。
在如此巨大的优劣势之下,唐军的伤亡至多不会过万……
比之大军围困颉利与王庭,耗费时间耗费心力的血战,将十数万的突厥兵拼光而取得的惨烈胜果,李靖这一打法明显高明的多。
围师必阙!
《孙子兵法》里就有这般说法,包围敌人的时候要给敌人留一线逃生的希望,防止敌人陷入绝望,拼死抵抗,给己方带来巨大的损失。
李靖故意造成三面包围的假象,让颉利以为毫无生机,逼迫他逃跑,从而露出破绽,给大唐可趁之机。这与围师必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将情况问题展现出来。
“可是万一颉利不是选择向西,而是向北而逃,北渡大漠,那又该如何是好?”罗士信疑问道。
李靖笑道:“作为我大唐的盟友,不管薛延陀是什么心思,但我相信他们是很乐意帮我一个小忙。现在他们的大军就在北面晃荡,突厥不可能得不到消息。”
罗士信大悟,指着地图道:“将大军藏身在赛因山也是防止突厥北遁的一个举措吧!”
“然也!”李靖颔首点头道:“我便是要让颉利觉得往北逃毫无生机,只有西方才是他们的出路。如此也中了我们的算计,陷入翁中。”
罗士信相通这前因后果,想起先前李世绩露出那震撼敬重的表情,他亦是不得不服,心道:“原来,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这种惊世骇俗的能力真的存在……”
李靖这位名不虚传的大唐军神,在得到罗士信的战报的那一刻起就下了一部弥天大棋。
罗士信、李世绩虽不是他手上的棋子,而是下棋之人,但是他们下的每一步棋都在千里之外的李靖所预料之中。 ↑返回顶部↑
依照目前的战局来看,大唐诸路大军一路而来都是所向披靡,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直指突厥汗庭。反而突厥早已没有那股草原王者的气派,连连战败,让大唐逼迫于王庭,被迫的陷入包围的绝地,士气低落。就如此发展下去,大唐获胜的几率是八成,百分之八十。在瞬即万变的战场,在依旧有着一定战斗力的突厥,百分之八十的胜率是相当的高了。
但是罗士信一直没有因此大意,一直在思考着打法。
李靖在指点他兵法的时候,曾给他说过一个道理:“败战要认真对待,胜战更要认真对待。”
说的是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就算军事水平再出色的人,在个别时候也会受到外在因素的限制,而陷入不利的局面,甚至于必败。面对这种情况,更需要统帅用心去打,能反败为胜,扭转乾坤自然是好的,就算是不能,能够减少哪怕是一人的伤害也是小小的胜利。同样的面对一片大好的形势,身为三军统帅,不能有自满之心,更不能大意。一来骄兵必败,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栽倒在这方面;另外也可以扼杀敌人反败为胜的机会。第三也是最关键的,能够减少己方的伤亡。
身为大将主帅,多想一些细节,多考虑一个方面,便能减少己方兵卒的伤亡数量,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是故即便胜券在握,罗士信也没有掉以轻心,反而认真的思考着接下来的战术打法。他们确实有着绝对的优势,但是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将这场战打的更漂亮,让己方的伤亡减少到最小,这个便是罗士信思考的关键。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突厥终究是北地最强的势力,手中有十万以上的突厥兵。兵力并不逊色大唐多少,真刀真枪的干起来,不管用什么战术打法都不可能不付出一定的代价。
困兽之斗的突厥就算士气什么的都不高,依旧能够爆发出强悍的战斗,给大唐形成危害。与此同时,汗庭周边的三十余万突厥百姓,也将成为不稳定的炸弹。
在如此情形下,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是无可避免的。
他们将会在突厥汗庭也会揭开这惨烈的一战。
然而李靖这一计却避免了这一点。
他成功的逼逃了突厥可汗颉利……
颉利这一跑,意味着他抛下了三十万的百姓。这些百姓在缺少主心骨的情况下,唐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将他们拦截下来,将他们俘虏,将他们拥有的他们所驱赶的牛羊马极为己有。同时,大军在溃逃的时候,很难组织像样的反击。
逃亡之兵是最好对付的,他们只会没命的逃,在逃亡的过程中造成兵卒大幅度的走私,造成士气过于低下而四散逃亡。只要他们唐军追击的紧迫,就算不正面决战,突厥大军也会不断的削弱,不断的放弃抵抗。等他们跑到西方,跑到阴山附近的时候,能有个三五万的兵马已经很不错了。
到时候养精蓄锐的李靖军在他们前方堵截,余下的两路大军再一次挡住颉利的退路。
以养精蓄锐之师对战亡命奔逃之旅,以士气高昂之兵的对士气败落之旅。发展到那个情况,唐朝取胜的几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除非天上跳下一个陨石,将李靖的五万大军砸灭,不然就无可能反败为胜。
在如此巨大的优劣势之下,唐军的伤亡至多不会过万……
比之大军围困颉利与王庭,耗费时间耗费心力的血战,将十数万的突厥兵拼光而取得的惨烈胜果,李靖这一打法明显高明的多。
围师必阙!
《孙子兵法》里就有这般说法,包围敌人的时候要给敌人留一线逃生的希望,防止敌人陷入绝望,拼死抵抗,给己方带来巨大的损失。
李靖故意造成三面包围的假象,让颉利以为毫无生机,逼迫他逃跑,从而露出破绽,给大唐可趁之机。这与围师必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将情况问题展现出来。
“可是万一颉利不是选择向西,而是向北而逃,北渡大漠,那又该如何是好?”罗士信疑问道。
李靖笑道:“作为我大唐的盟友,不管薛延陀是什么心思,但我相信他们是很乐意帮我一个小忙。现在他们的大军就在北面晃荡,突厥不可能得不到消息。”
罗士信大悟,指着地图道:“将大军藏身在赛因山也是防止突厥北遁的一个举措吧!”
“然也!”李靖颔首点头道:“我便是要让颉利觉得往北逃毫无生机,只有西方才是他们的出路。如此也中了我们的算计,陷入翁中。”
罗士信相通这前因后果,想起先前李世绩露出那震撼敬重的表情,他亦是不得不服,心道:“原来,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这种惊世骇俗的能力真的存在……”
李靖这位名不虚传的大唐军神,在得到罗士信的战报的那一刻起就下了一部弥天大棋。
罗士信、李世绩虽不是他手上的棋子,而是下棋之人,但是他们下的每一步棋都在千里之外的李靖所预料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