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两路大军 主帅人选(1 / 2)
打!
罗士信说的话简洁,却是最佳的解决之道。
这天下英杰辈出,并不仅限于他们汉人会有那些决胜千里的天纵之才,周边异族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了不起的人物。
大唐作为一个庞然大物,很多东西的隐藏不了的。让人发现弱点,找到不足之处也在所难免。
一个国家的发展也不可能永远的一帆风顺,只有经历的起考验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强大,不会昙花一现。
四国夹击,确实打在了大唐发展的死穴上……
大唐百废待兴,干耗下去,损失不可估量,而吐谷浑、高句丽、百济、日本他们是光脚不怕穿鞋,他们的经济本就不怎么样,打着消耗战,也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何况他们是占据主动的一方,想什么时候来攻,就什么时候来攻。
耗,大唐也不是耗不过。只是这一耗就是一次持久战,足以让大唐的经济走向下坡路。
唯一的办法就是打,直接打灭!让跳梁小丑知道。任何阴谋诡计在大唐面前,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不堪一击。
罗士信相信李世民就算在如何心大,在如何的急求发展,将手上的剩余的资金尽可能的投入发展中,也不可能不留下一个流动,不储存一些战略物资,以应对突发事件。
现在突发事件到来,那些存着的战略物资自当起了救命之用。
似乎正应了罗士信的话,罗士信说打的话音方落。
惜字如金的杜如晦说道:“不得不打,拖不得,慢不得,一举功成,将损失减值至最小,将利益获得最大。”
杜如晦作为大唐宰相,对于大唐的库存经济,比之罗士信更要清楚。
李世民与杜如晦深交十余载,对于他话中的意思,了然于心,听明白杜断这一句话饱含的意义。
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断,杜如晦最大的能力优点便在于总能在第一时间整理清楚错综复杂的关系,用最短的时间做出判断,找到理智的应对方法。
李靖已经看穿了四国夹击打消耗战的用意,就如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四国出招,大唐也没有理由不接!
如何接也无非两个办法,一耗,二打。
前者比经济消耗,四国自信能够耗得过大唐,认为大唐如春秋时期的楚国一样,面对孙武的疲敌战术,一筹莫展,被动以对。大唐这里却有耗得过的自信,他们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就算让四国占得先机,也未必能处于劣势。毕竟大唐不是楚国,四国更不是孙武、伍子胥,用兵可没他们那么神。只要耗的他们支持不住,大唐便能够轻易取得胜利。
后者破局,以强悍的实力,打破四面围击的僵局,只要破了局,一切难题都将解决。
两个办法各有各的优点弊端,耗,考验的是彼此之间的耐心耐力,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都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没有一方能够获得好处。打则简单实在,快刀斩乱麻,然而也是最危险的。不稳定是因素太多太多,万一失利将会把大唐推入一个万分危急的绝地,很有可能就走上杨广昔年的道路。
这也是保守与激进的选择。
罗士信、杜如晦率先表示了打的意思。
紧接着房玄龄这位李世民麾下的谋主,号称房谋的绝顶人物,也充分的展现了自己的智略。
“四国夹击,听起来可怖。实际上我们真正应对的只有吐谷浑、高句丽两国而已,只要攻打两国便可破局。至于百济、大和,我们可以交由新罗对付。百济、大和两国不与我大唐相邻,他们想要袭扰我大唐只能跨海而来。我们只要让新罗攻打百济,这百济实力本就逊于新罗,必不敢妄动,同时会向大和求援。而大和贪恋新罗一地,便如司马昭之心,他们不会放过这个攻打新罗的机会。新罗国有良将,便是面对两国来袭,最多也不过是损失惨重,不至于给打灭。新罗实力的消损,对我大唐在海东三国的控制也存着点点利处。”
房玄龄轻描淡写的说着,表面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罗士信听得是叹为观止,这玩政治的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这将别人卖了,还让对方给他数钱。直接将两国压力丢给了新罗,还想着新罗在实力大损之后,浑水摸鱼的尝尝鲜……虽然房玄龄说得有些婉转,但是谁听不出来这后背的意思?
长孙无忌低沉的道:“正如房相说得,四国来袭是一次考验,也许也是一次机会。吐谷浑位于西域门户,时常威胁我河西走廊安全。丝绸之路对我大唐极为重要,即将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何况要发展西域,必先将西域的门户掌控在手。次之是高句丽,高句丽昔年取我中原辽东一地。他们能够肆无忌惮的从各个方向入侵我幽州,只要我们能够取胜,西可以畅通无阻的开拓西域,东也能少了后顾之忧,不用在担心大后方出现危局。”
侯君集也跟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返回顶部↑
罗士信说的话简洁,却是最佳的解决之道。
这天下英杰辈出,并不仅限于他们汉人会有那些决胜千里的天纵之才,周边异族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了不起的人物。
大唐作为一个庞然大物,很多东西的隐藏不了的。让人发现弱点,找到不足之处也在所难免。
一个国家的发展也不可能永远的一帆风顺,只有经历的起考验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强大,不会昙花一现。
四国夹击,确实打在了大唐发展的死穴上……
大唐百废待兴,干耗下去,损失不可估量,而吐谷浑、高句丽、百济、日本他们是光脚不怕穿鞋,他们的经济本就不怎么样,打着消耗战,也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何况他们是占据主动的一方,想什么时候来攻,就什么时候来攻。
耗,大唐也不是耗不过。只是这一耗就是一次持久战,足以让大唐的经济走向下坡路。
唯一的办法就是打,直接打灭!让跳梁小丑知道。任何阴谋诡计在大唐面前,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不堪一击。
罗士信相信李世民就算在如何心大,在如何的急求发展,将手上的剩余的资金尽可能的投入发展中,也不可能不留下一个流动,不储存一些战略物资,以应对突发事件。
现在突发事件到来,那些存着的战略物资自当起了救命之用。
似乎正应了罗士信的话,罗士信说打的话音方落。
惜字如金的杜如晦说道:“不得不打,拖不得,慢不得,一举功成,将损失减值至最小,将利益获得最大。”
杜如晦作为大唐宰相,对于大唐的库存经济,比之罗士信更要清楚。
李世民与杜如晦深交十余载,对于他话中的意思,了然于心,听明白杜断这一句话饱含的意义。
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断,杜如晦最大的能力优点便在于总能在第一时间整理清楚错综复杂的关系,用最短的时间做出判断,找到理智的应对方法。
李靖已经看穿了四国夹击打消耗战的用意,就如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四国出招,大唐也没有理由不接!
如何接也无非两个办法,一耗,二打。
前者比经济消耗,四国自信能够耗得过大唐,认为大唐如春秋时期的楚国一样,面对孙武的疲敌战术,一筹莫展,被动以对。大唐这里却有耗得过的自信,他们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就算让四国占得先机,也未必能处于劣势。毕竟大唐不是楚国,四国更不是孙武、伍子胥,用兵可没他们那么神。只要耗的他们支持不住,大唐便能够轻易取得胜利。
后者破局,以强悍的实力,打破四面围击的僵局,只要破了局,一切难题都将解决。
两个办法各有各的优点弊端,耗,考验的是彼此之间的耐心耐力,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都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没有一方能够获得好处。打则简单实在,快刀斩乱麻,然而也是最危险的。不稳定是因素太多太多,万一失利将会把大唐推入一个万分危急的绝地,很有可能就走上杨广昔年的道路。
这也是保守与激进的选择。
罗士信、杜如晦率先表示了打的意思。
紧接着房玄龄这位李世民麾下的谋主,号称房谋的绝顶人物,也充分的展现了自己的智略。
“四国夹击,听起来可怖。实际上我们真正应对的只有吐谷浑、高句丽两国而已,只要攻打两国便可破局。至于百济、大和,我们可以交由新罗对付。百济、大和两国不与我大唐相邻,他们想要袭扰我大唐只能跨海而来。我们只要让新罗攻打百济,这百济实力本就逊于新罗,必不敢妄动,同时会向大和求援。而大和贪恋新罗一地,便如司马昭之心,他们不会放过这个攻打新罗的机会。新罗国有良将,便是面对两国来袭,最多也不过是损失惨重,不至于给打灭。新罗实力的消损,对我大唐在海东三国的控制也存着点点利处。”
房玄龄轻描淡写的说着,表面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罗士信听得是叹为观止,这玩政治的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这将别人卖了,还让对方给他数钱。直接将两国压力丢给了新罗,还想着新罗在实力大损之后,浑水摸鱼的尝尝鲜……虽然房玄龄说得有些婉转,但是谁听不出来这后背的意思?
长孙无忌低沉的道:“正如房相说得,四国来袭是一次考验,也许也是一次机会。吐谷浑位于西域门户,时常威胁我河西走廊安全。丝绸之路对我大唐极为重要,即将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何况要发展西域,必先将西域的门户掌控在手。次之是高句丽,高句丽昔年取我中原辽东一地。他们能够肆无忌惮的从各个方向入侵我幽州,只要我们能够取胜,西可以畅通无阻的开拓西域,东也能少了后顾之忧,不用在担心大后方出现危局。”
侯君集也跟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