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热血青年曹操曹孟德(1 / 1)
李琛得知了之后,告诉李辩,一定要结交糜氏兄弟,跟徐州糜氏打好关系,哪怕是生意上让利他们一些都无妨,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可能用得上糜氏的关系。
李琛对于未来的发展,现在还不是很清楚,接下来他也不知道自己可能下一步会去哪里,所以便让李家,把生意盘子尽可能的拉大一些,在各州都要布局,除了可以扩大生意之外,也趁着生意,多结交地方豪绅,为未来做准备打基础,这大概也算是未雨绸缪吧!
中平三年,李琛就在这种忙忙碌碌的日子之中度过,一年多下来,率领麾下的冀州兵四处征战,为王芬讨灭了冀州境内的不少叛乱活动,也让冀州的局势逐步稳定了下来。
通过这一年多来跟王芬的合作,王芬对于李琛也彻彻底底的放心了下来,感觉李琛不但勇于用事,而且为人忠诚,同时也毫无半分居功自傲,人品确确实实是他所见过的年轻一辈中的最好的一个。
而且李琛在军事方面堪称天才,除了武勇异常之外,同时还智计百出,从不打无把握之仗,不动则已,一动比如雷霆霹雳般的手段,一战定乾坤,必将敌军击败。
另外李琛也作为一员武将,还并不暴虐,除了在战阵期间,如同雷霆般毫不容情,但是一旦战胜之后,李琛却并不喜欢滥杀,即便是对待俘获的贼人,也尽量少杀慎杀,往往只惩首恶,对于从众,则尽量不杀,并且协助地方官府,对这些俘众进行安置,为冀州保存了不少人气。
有了李琛这样一个手下之后,王芬也就轻松了许多,不用为冀州境内的贼患天天忧心忡忡了,而且有助于他推行一些惠民的政策,安定冀州地方。
所以自王芬到了冀州赴任之后,在李琛的帮助之下,王芬在冀州收纳流民安置,并且安抚反叛,劝耕地方,兴修水利,这两年多来,冀州也逐渐的安定了下来,开始逐步的从黄巾之乱战后恢复了过来,这其中李琛可谓是功不可没。
王芬也没忘了李琛的功劳,屡屡在李琛讨灭叛乱之后,上表朝廷,为李琛请功。
再加上这两年李琛也不断的跟卢植书信来往,卢植对于李琛在冀州的表现也甚为满意,不断的在朝中为李琛说好话。
另外还有,自从李琛在冀州一鸣惊人之后,便引起了袁绍、曹操的注意,这两年来,也跟李琛多有书信来往,并且袁绍也时常派他的亲信手下到冀州以送信的借口,接近并且观察李琛的表现。
在王芬对李琛十分满意的同时,袁绍也同样对李琛的表现极为满意,李琛表现出来的各种素质,都让他很是看好李琛,特别是李琛的军事才能,更是让袁绍非常满意,故此袁绍也经常在京师之中,为李琛说话,推波助澜。
至于曹操,在黄巾之乱以后,他被擢为骑都尉,率领一支兵马入豫州增援皇甫嵩,协助皇甫嵩战败了波才之后,又率部在豫州跟黄巾贼作战了一段时间,积累下了一些战功,后来叙功之时,曹操便因功被拔擢为了济南相。
曹操在出任了济南相之后,在济南是大展拳脚,大力整饬济南的官吏,要知道济南乃是膏腴之地,济南王在济南势力很大,而且还跟阉党有所勾连,济南的官吏跟济南王勾结,而且跟地方豪强也多有勾结,贪赃枉法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搞得济南的百姓怨声载道。
曹操这个时候还算是年轻,他雄心勃勃的想要为大汉做一番事业,将身上因为祖父乃是宦官的烙印给洗脱,成为士人所尊敬之人。
所以这些年来曹操一直都在为了他的理想而努力,要不然当初他做洛阳北部尉的时候,也不敢用五色棒将蹇硕的叔叔给棒杀。
曹操起码在这个时期,还是一个非常热血的青年,有理想有抱负,并且终于汉室天下,想要一展所学,胸怀抱负,希望能做出一番事业,说白了曹操起码在这个阶段,乃是大汉绝对的忠臣,而且是热血满腔,不畏强权。
所以他到了济南走马上任了济南相之后,便立即开始大展拳脚的大干了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整饬济南国的贪官污吏。
曹操上面有他老爹曹嵩照着,曹嵩乃是当朝的大司农,所以靠山强大,故此行事也比较冲动甚至堪称肆无忌惮,才不管这些地方官吏背后的靠山是谁,抓住他们的把柄,便立即弹劾他们,甚至于将一些官吏抓捕起来,一时间济南官场巨震,济南国十余县的长吏居然被曹操奏免了十之七八,另外还有大批从吏震怖,弃官而走纷纷逃离了济南国。
但是曹操这种不计后果的冲动做法,自然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其中自然也触动了济南王的利益,也触动了不少达官贵人的利益,特别是触动了一些阉党的利益。
于是没多久曹操便在一大批权贵的联合攻讦之下,被皇帝刘宏给免去了济南相之职,将其召回了洛阳闲置了起来。
曹操为此算是彻底看清楚了现如今汉室现如今真的是烂透了,在现如今的政治环境之下,像他这样的人,根本就没办法一展胸中抱负,不管他如何努力,都无法扭转现如今的大汉政局,于是备受打击之下的曹操,便消沉了下去,整日里借酒消愁,郁郁不乐。
曹操的父亲曹嵩看儿子如此备受打击,以至于意志消沉,倒也是很心疼曹操,于是便又想方设法的为曹操某了一个东郡太守的差遣,但是曹操却托病不受,回乡耕读隐居了起来。
因为曹操知道,就算是他去了东郡之后,也无法再大展拳脚,如果他还像当初为济南相的时候那样,在东郡励精图治,整饬吏治,照样干不长,就又会被奸臣阉党给撸下来,但是让给他跟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曹操却不愿意,所以既然明知道自己即便是走马上任,也没法再做出什么成绩,索性曹操心灰意冷之下,辞官不做回乡隐居了起来。 ↑返回顶部↑
李琛对于未来的发展,现在还不是很清楚,接下来他也不知道自己可能下一步会去哪里,所以便让李家,把生意盘子尽可能的拉大一些,在各州都要布局,除了可以扩大生意之外,也趁着生意,多结交地方豪绅,为未来做准备打基础,这大概也算是未雨绸缪吧!
中平三年,李琛就在这种忙忙碌碌的日子之中度过,一年多下来,率领麾下的冀州兵四处征战,为王芬讨灭了冀州境内的不少叛乱活动,也让冀州的局势逐步稳定了下来。
通过这一年多来跟王芬的合作,王芬对于李琛也彻彻底底的放心了下来,感觉李琛不但勇于用事,而且为人忠诚,同时也毫无半分居功自傲,人品确确实实是他所见过的年轻一辈中的最好的一个。
而且李琛在军事方面堪称天才,除了武勇异常之外,同时还智计百出,从不打无把握之仗,不动则已,一动比如雷霆霹雳般的手段,一战定乾坤,必将敌军击败。
另外李琛也作为一员武将,还并不暴虐,除了在战阵期间,如同雷霆般毫不容情,但是一旦战胜之后,李琛却并不喜欢滥杀,即便是对待俘获的贼人,也尽量少杀慎杀,往往只惩首恶,对于从众,则尽量不杀,并且协助地方官府,对这些俘众进行安置,为冀州保存了不少人气。
有了李琛这样一个手下之后,王芬也就轻松了许多,不用为冀州境内的贼患天天忧心忡忡了,而且有助于他推行一些惠民的政策,安定冀州地方。
所以自王芬到了冀州赴任之后,在李琛的帮助之下,王芬在冀州收纳流民安置,并且安抚反叛,劝耕地方,兴修水利,这两年多来,冀州也逐渐的安定了下来,开始逐步的从黄巾之乱战后恢复了过来,这其中李琛可谓是功不可没。
王芬也没忘了李琛的功劳,屡屡在李琛讨灭叛乱之后,上表朝廷,为李琛请功。
再加上这两年李琛也不断的跟卢植书信来往,卢植对于李琛在冀州的表现也甚为满意,不断的在朝中为李琛说好话。
另外还有,自从李琛在冀州一鸣惊人之后,便引起了袁绍、曹操的注意,这两年来,也跟李琛多有书信来往,并且袁绍也时常派他的亲信手下到冀州以送信的借口,接近并且观察李琛的表现。
在王芬对李琛十分满意的同时,袁绍也同样对李琛的表现极为满意,李琛表现出来的各种素质,都让他很是看好李琛,特别是李琛的军事才能,更是让袁绍非常满意,故此袁绍也经常在京师之中,为李琛说话,推波助澜。
至于曹操,在黄巾之乱以后,他被擢为骑都尉,率领一支兵马入豫州增援皇甫嵩,协助皇甫嵩战败了波才之后,又率部在豫州跟黄巾贼作战了一段时间,积累下了一些战功,后来叙功之时,曹操便因功被拔擢为了济南相。
曹操在出任了济南相之后,在济南是大展拳脚,大力整饬济南的官吏,要知道济南乃是膏腴之地,济南王在济南势力很大,而且还跟阉党有所勾连,济南的官吏跟济南王勾结,而且跟地方豪强也多有勾结,贪赃枉法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搞得济南的百姓怨声载道。
曹操这个时候还算是年轻,他雄心勃勃的想要为大汉做一番事业,将身上因为祖父乃是宦官的烙印给洗脱,成为士人所尊敬之人。
所以这些年来曹操一直都在为了他的理想而努力,要不然当初他做洛阳北部尉的时候,也不敢用五色棒将蹇硕的叔叔给棒杀。
曹操起码在这个时期,还是一个非常热血的青年,有理想有抱负,并且终于汉室天下,想要一展所学,胸怀抱负,希望能做出一番事业,说白了曹操起码在这个阶段,乃是大汉绝对的忠臣,而且是热血满腔,不畏强权。
所以他到了济南走马上任了济南相之后,便立即开始大展拳脚的大干了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整饬济南国的贪官污吏。
曹操上面有他老爹曹嵩照着,曹嵩乃是当朝的大司农,所以靠山强大,故此行事也比较冲动甚至堪称肆无忌惮,才不管这些地方官吏背后的靠山是谁,抓住他们的把柄,便立即弹劾他们,甚至于将一些官吏抓捕起来,一时间济南官场巨震,济南国十余县的长吏居然被曹操奏免了十之七八,另外还有大批从吏震怖,弃官而走纷纷逃离了济南国。
但是曹操这种不计后果的冲动做法,自然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其中自然也触动了济南王的利益,也触动了不少达官贵人的利益,特别是触动了一些阉党的利益。
于是没多久曹操便在一大批权贵的联合攻讦之下,被皇帝刘宏给免去了济南相之职,将其召回了洛阳闲置了起来。
曹操为此算是彻底看清楚了现如今汉室现如今真的是烂透了,在现如今的政治环境之下,像他这样的人,根本就没办法一展胸中抱负,不管他如何努力,都无法扭转现如今的大汉政局,于是备受打击之下的曹操,便消沉了下去,整日里借酒消愁,郁郁不乐。
曹操的父亲曹嵩看儿子如此备受打击,以至于意志消沉,倒也是很心疼曹操,于是便又想方设法的为曹操某了一个东郡太守的差遣,但是曹操却托病不受,回乡耕读隐居了起来。
因为曹操知道,就算是他去了东郡之后,也无法再大展拳脚,如果他还像当初为济南相的时候那样,在东郡励精图治,整饬吏治,照样干不长,就又会被奸臣阉党给撸下来,但是让给他跟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曹操却不愿意,所以既然明知道自己即便是走马上任,也没法再做出什么成绩,索性曹操心灰意冷之下,辞官不做回乡隐居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