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殿试中(1 / 2)
想清楚了,陈初六开始提笔写。用先皇的在天之灵维护太后的最高权力,想明白这个总的方针了,写文章就简单多了。
先皇弥留之际,把陈初六叫进了皇宫,在太后面前问过类似的事情。陈初六就答道,太后没了太子就虚,太子没了太后就弱。
如今,差不多只要将这文章,搬到这策文里面来,议一议何以为至士仁人,为谁而杀身成仁。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治能全焉。运启元圣,天临兆民,监行事以为戒,纳斯民于至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争做大宋天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哦,好像不能当接班人……随时准备为朝廷牺牲一切,杀身成仁!
从早上十点开始在这里开考,到晚上之前写完数千乃至上万字的文章。还要字字斟酌,不敢写错一个字,还是拿毛笔写,这件事其实是很难的。
(我就试过那键盘码一天,八点开始到晚上十点,也差不多就是一万六,还得文思泉涌。)
陈初六策文才写了一半,瞧外头的天已经是黑了。不少贡生,露出憔悴之色,如此长时间的思考和写作,不少人吃不消的。
省试好歹有五天四夜,可以睡一觉,休息一下。可殿试,就这么一天呀。
其实殿试的时间是没有仔细规定的,有时候到了晚上,还可以秉烛夜战。但大多数贡生都不愿如此,皇上和诸位大臣也顶不住。
但天子年少,且是第一次举行殿试,心中激动万分,不知疲惫,连午膳都在殿内吃了。
也许还有一个原因,他在这里可以完完全全享受至高无上,回到资善堂就得成为一个傀儡了。
看着底下奋笔疾书的人,皇上心说,这些都是朕的人。陈初六,不知道你的策文如何写的。
杀身成仁,你可愿为朕杀身成仁。唉,母后权柄甚重,也怪难为他的。不管怎样,初六是朕的人。
皇上一扫崇政殿内光线昏暗,便对身旁的太监招招手:“去取蜡烛过来,为贡生们掌灯。”
“是,皇上。”
冯拯丁谓见此,都是露出了笑意,皇上懂得收买人心,体恤臣民,极为不错。
正是以布衣造天子之廷,亲承大问,此君臣之交始也。一时议论所发,可以占平生也。
皇上见蜡烛被拿来了,掸掸衣角,起身来,亲自点燃了蜡烛,竟要亲自为场下贡生掌灯。
一见皇上起身了,底下的贡生,还有大臣们也不敢坐了,等皇上压了压手,他们方才坐下,继续作答。
皇上个子不高,毕竟才十四五岁的人。但穿着龙袍,那就有一种令臣民附身帖耳的冲动,是为人主的魅力。
皇上拿着蜡烛,为几个贡生点了灯,那贡生竟然当场泣不成声。那上面的几位大臣见了,眼眶也湿润了一下。
遥想当年,他们也是这般的懵懂,揣着鲤鱼跃龙门的梦想,登上这金碧辉煌的殿堂。
今时今日,又忘了多少当年许下的誓言?又埋藏了多少年少时的凌云壮志?
这些人闭上眼睛,回首往事,往事却不堪回首。
而这时,皇上已经拿着蜡烛来到了陈初六桌前。小皇上故意绕了一圈,让自己显得不是那么刻意。
他下来送灯,还不是为了近距离看看陈初六。
陈初六明白,伸手接过蜡烛,和小皇上对视一眼,继续伏案写着。小皇上也不停留,又给别的士子递蜡烛过去了。
渐渐地,有士子写完了策文,把卷上交,退出崇政殿。陈初六桌上的蜡烛,也已经换了七八根。
但听得谯楼之上,鼓打二更。陈初六也是落下最后一笔,看了一眼卷子,等到墨迹干了,方才放下心来。 ↑返回顶部↑
先皇弥留之际,把陈初六叫进了皇宫,在太后面前问过类似的事情。陈初六就答道,太后没了太子就虚,太子没了太后就弱。
如今,差不多只要将这文章,搬到这策文里面来,议一议何以为至士仁人,为谁而杀身成仁。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治能全焉。运启元圣,天临兆民,监行事以为戒,纳斯民于至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争做大宋天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哦,好像不能当接班人……随时准备为朝廷牺牲一切,杀身成仁!
从早上十点开始在这里开考,到晚上之前写完数千乃至上万字的文章。还要字字斟酌,不敢写错一个字,还是拿毛笔写,这件事其实是很难的。
(我就试过那键盘码一天,八点开始到晚上十点,也差不多就是一万六,还得文思泉涌。)
陈初六策文才写了一半,瞧外头的天已经是黑了。不少贡生,露出憔悴之色,如此长时间的思考和写作,不少人吃不消的。
省试好歹有五天四夜,可以睡一觉,休息一下。可殿试,就这么一天呀。
其实殿试的时间是没有仔细规定的,有时候到了晚上,还可以秉烛夜战。但大多数贡生都不愿如此,皇上和诸位大臣也顶不住。
但天子年少,且是第一次举行殿试,心中激动万分,不知疲惫,连午膳都在殿内吃了。
也许还有一个原因,他在这里可以完完全全享受至高无上,回到资善堂就得成为一个傀儡了。
看着底下奋笔疾书的人,皇上心说,这些都是朕的人。陈初六,不知道你的策文如何写的。
杀身成仁,你可愿为朕杀身成仁。唉,母后权柄甚重,也怪难为他的。不管怎样,初六是朕的人。
皇上一扫崇政殿内光线昏暗,便对身旁的太监招招手:“去取蜡烛过来,为贡生们掌灯。”
“是,皇上。”
冯拯丁谓见此,都是露出了笑意,皇上懂得收买人心,体恤臣民,极为不错。
正是以布衣造天子之廷,亲承大问,此君臣之交始也。一时议论所发,可以占平生也。
皇上见蜡烛被拿来了,掸掸衣角,起身来,亲自点燃了蜡烛,竟要亲自为场下贡生掌灯。
一见皇上起身了,底下的贡生,还有大臣们也不敢坐了,等皇上压了压手,他们方才坐下,继续作答。
皇上个子不高,毕竟才十四五岁的人。但穿着龙袍,那就有一种令臣民附身帖耳的冲动,是为人主的魅力。
皇上拿着蜡烛,为几个贡生点了灯,那贡生竟然当场泣不成声。那上面的几位大臣见了,眼眶也湿润了一下。
遥想当年,他们也是这般的懵懂,揣着鲤鱼跃龙门的梦想,登上这金碧辉煌的殿堂。
今时今日,又忘了多少当年许下的誓言?又埋藏了多少年少时的凌云壮志?
这些人闭上眼睛,回首往事,往事却不堪回首。
而这时,皇上已经拿着蜡烛来到了陈初六桌前。小皇上故意绕了一圈,让自己显得不是那么刻意。
他下来送灯,还不是为了近距离看看陈初六。
陈初六明白,伸手接过蜡烛,和小皇上对视一眼,继续伏案写着。小皇上也不停留,又给别的士子递蜡烛过去了。
渐渐地,有士子写完了策文,把卷上交,退出崇政殿。陈初六桌上的蜡烛,也已经换了七八根。
但听得谯楼之上,鼓打二更。陈初六也是落下最后一笔,看了一眼卷子,等到墨迹干了,方才放下心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