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一转攻势(1 / 2)
万民书的事情,继续引爆了整个汴京。太原府百姓现身说法,再加上太原籍的士子、书生四处宣讲,这下大家便已经知道,陈初六在太原府为百姓做了多少实事!
天子大朝,百官入殿。
都知道今天这一次朝会,必要围绕陈初六这两件事说,各自都低着头打腹稿,耳朵却没落下半点声响。
只见天子面向百官,开口道:“御史何在?”
底下一排人站了出来,只见天子指着他们道:“秦九出京月余,所到之处,民怨沸腾,尔等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朝廷设尔等言官何用?”
御史们不知赵祯忽然有这一问,当下便收回了袖中的弹劾奏折,齐齐请罪起来。
赵祯又道:“请罪?请罪能让死在秦九手底下的人活过来,能洗清被秦九手底下人糟蹋的女子?能让朕的民心回来么!尔等,枉食君禄,尸位素餐,手持弹劾之权,却只知恃强凌弱,摇唇鼓舌。空为党争之刀剑!”
这群清流御史,只知道纸上谈兵,空谈仁义道德。若是他们能作为表率,纠劾朝风的话,倒也有存在的意义。但现在的情况是,他们既不为赵祯掌握,做事也全系于了党争。
赵祯早就想收拾他们了。
只见这底下,吕夷简站了出来,启奏道:“陛下,秦九乃是内监,天子家奴,御史们有所顾虑,实属平常。还请陛下念起辛劳,饶他们一次吧。”
“哦?既然吕相求情,朕倒是可以考虑一下。”赵祯在桌上拿出一份奏折,道:“只是这里有一份请罪的奏折,乃是吕相你的门生写来的密折,不如就由你来念给大家听听。”
有太监将这请罪的密折,递给了吕夷简,只见他扫了一眼,便是脸色大变。心里道,这个袭承基,真是个蠢货,他些什么狗屁请罪书,朝廷这边都还没有定论!
其实,这请罪书是陈初六吓出来的。若是他不写,等到吕夷简在朝廷把水搅混,照样可以定陈初六的罪,而和他无关。只可惜,袭承基被吓破了胆。
也难怪他,袭承基这辈子只见过天子一面,还是先帝的时候。他以为天子真的一言九鼎,说一不二,又看到陈初六竟然私底下给天子数十万贯,于是就信了陈初六那坦白从宽的鬼话。
自己编了一些罪名,扣在自己脑袋上。
这一些罪名,正好也是这些御史该查出来弹劾的,却一个也没查出来。吕夷简拿着这份奏折,念也不少,不念也不是,只好对着那些御史破口大骂:“无能之辈,本相错为你们说话了。”
又转过头,向天子请罪,这时赵祯摆手道:“那群御史错了,与吕相何干?吕相乃是国之倚柱,万不可自责如此。吕相,你以为当如何处置这些御史?”
“既然是渎职,当夺职外放。”吕夷简叹了口气。
“好!就依吕相所言。”赵祯指着那些御史道:“来人,将他们官袍夺去,命他们自行去吏部拣官,放远点,不立大功,终身不得回京。”
“陛下,冤枉啊……”
“带出去!”
赵祯这一次是格外的强硬,瞬间就讲二十多名御史撤了。百官冷眼看着,心底却计较了起来。
这御史本就是天子用来监察百官的,有一个重要的职能,便是制约相权。现在赵祯一口气裁掉了二十多个御史,必定就要安排自己的人,这矛头对准的谁,大家心里都清楚。
于是不少人将自己袖子中的奏折,又往里塞了塞。吕夷简现在额头上也滑下来了冷汗,他和王曾不同,王曾可是先帝安排的辅臣,他则是赵祯提拔上来的。
面对赵祯的愤怒,吕夷简不得不怕。只是这时,外头忽然有人举着鸡毛血令箭上来,大喊边关急报。
百官俱是一惊,赵祯见了急报之后,拍在桌上道:“辽国见大宋用兵西凉,借口辽宋乃是兄弟之国,也出兵西凉。只不过他们出兵却往南走,似要逼近,放言让大宋出八十万贯军费,才肯退去。”
“什么?这不是打劫么?无耻之尤!”
“难不成辽国要撕毁和约,南下攻宋?完了完了,又要兴兵祸!”
“他们必是怕大宋收复了河西,对他构成夹击之势。这八十万贯是挑衅,若是不满足他,便会授予他口实,南下撕毁和约。”
“这军费给不得,这是割肉为虎,最终养虎为患啊。先派人去和他们谈,拖一阵,至少把这费降一些。” ↑返回顶部↑
天子大朝,百官入殿。
都知道今天这一次朝会,必要围绕陈初六这两件事说,各自都低着头打腹稿,耳朵却没落下半点声响。
只见天子面向百官,开口道:“御史何在?”
底下一排人站了出来,只见天子指着他们道:“秦九出京月余,所到之处,民怨沸腾,尔等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朝廷设尔等言官何用?”
御史们不知赵祯忽然有这一问,当下便收回了袖中的弹劾奏折,齐齐请罪起来。
赵祯又道:“请罪?请罪能让死在秦九手底下的人活过来,能洗清被秦九手底下人糟蹋的女子?能让朕的民心回来么!尔等,枉食君禄,尸位素餐,手持弹劾之权,却只知恃强凌弱,摇唇鼓舌。空为党争之刀剑!”
这群清流御史,只知道纸上谈兵,空谈仁义道德。若是他们能作为表率,纠劾朝风的话,倒也有存在的意义。但现在的情况是,他们既不为赵祯掌握,做事也全系于了党争。
赵祯早就想收拾他们了。
只见这底下,吕夷简站了出来,启奏道:“陛下,秦九乃是内监,天子家奴,御史们有所顾虑,实属平常。还请陛下念起辛劳,饶他们一次吧。”
“哦?既然吕相求情,朕倒是可以考虑一下。”赵祯在桌上拿出一份奏折,道:“只是这里有一份请罪的奏折,乃是吕相你的门生写来的密折,不如就由你来念给大家听听。”
有太监将这请罪的密折,递给了吕夷简,只见他扫了一眼,便是脸色大变。心里道,这个袭承基,真是个蠢货,他些什么狗屁请罪书,朝廷这边都还没有定论!
其实,这请罪书是陈初六吓出来的。若是他不写,等到吕夷简在朝廷把水搅混,照样可以定陈初六的罪,而和他无关。只可惜,袭承基被吓破了胆。
也难怪他,袭承基这辈子只见过天子一面,还是先帝的时候。他以为天子真的一言九鼎,说一不二,又看到陈初六竟然私底下给天子数十万贯,于是就信了陈初六那坦白从宽的鬼话。
自己编了一些罪名,扣在自己脑袋上。
这一些罪名,正好也是这些御史该查出来弹劾的,却一个也没查出来。吕夷简拿着这份奏折,念也不少,不念也不是,只好对着那些御史破口大骂:“无能之辈,本相错为你们说话了。”
又转过头,向天子请罪,这时赵祯摆手道:“那群御史错了,与吕相何干?吕相乃是国之倚柱,万不可自责如此。吕相,你以为当如何处置这些御史?”
“既然是渎职,当夺职外放。”吕夷简叹了口气。
“好!就依吕相所言。”赵祯指着那些御史道:“来人,将他们官袍夺去,命他们自行去吏部拣官,放远点,不立大功,终身不得回京。”
“陛下,冤枉啊……”
“带出去!”
赵祯这一次是格外的强硬,瞬间就讲二十多名御史撤了。百官冷眼看着,心底却计较了起来。
这御史本就是天子用来监察百官的,有一个重要的职能,便是制约相权。现在赵祯一口气裁掉了二十多个御史,必定就要安排自己的人,这矛头对准的谁,大家心里都清楚。
于是不少人将自己袖子中的奏折,又往里塞了塞。吕夷简现在额头上也滑下来了冷汗,他和王曾不同,王曾可是先帝安排的辅臣,他则是赵祯提拔上来的。
面对赵祯的愤怒,吕夷简不得不怕。只是这时,外头忽然有人举着鸡毛血令箭上来,大喊边关急报。
百官俱是一惊,赵祯见了急报之后,拍在桌上道:“辽国见大宋用兵西凉,借口辽宋乃是兄弟之国,也出兵西凉。只不过他们出兵却往南走,似要逼近,放言让大宋出八十万贯军费,才肯退去。”
“什么?这不是打劫么?无耻之尤!”
“难不成辽国要撕毁和约,南下攻宋?完了完了,又要兴兵祸!”
“他们必是怕大宋收复了河西,对他构成夹击之势。这八十万贯是挑衅,若是不满足他,便会授予他口实,南下撕毁和约。”
“这军费给不得,这是割肉为虎,最终养虎为患啊。先派人去和他们谈,拖一阵,至少把这费降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