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黄泥巴掉裤裆(1 / 2)
次日。
陈初六刚来到大内,正准备对昭文馆中的那些吏员点卯,却听得底下的吏员,正在议论纷纷。
“听说了没有?昨夜陛下在福宁宫龙颜大怒,要抄度支司马解林马大人的家,!”
“还不是因为马解林,在吏部的时候,任人唯亲,听说他还掌握了朝中百官的一些罪证,握住了所有人的把柄!”
“这不是找死么?握住所有人把柄,这就能号令百官,这是想图谋篡位呀!”
“范讽带着御史连夜弹劾马解林,现在大内不知乱成了什么样子?”
陈初六在屏风之后听着,这时走出来,咳嗽了两声,叫来一人,问道:“你们刚才说马大人被人弹劾,可知马大人有没有上书弹劾别人?”
底下一名吏员恭敬地回到:“陈大人,马大人的确也上书了。下官还听说,若没有这本上书,陛下接到那些弹劾的奏折,也只会置之不理。可马大人这一上书,陛下顿时震怒无比。”
陈初六脸色凝重起来了,从外头匆匆赶来一人,乃是宋绶身边的一名官员,他走入堂中,道:“陈学士,宋相急召您过去,有要事相商。”
片刻之后,陈初六便跟着来到了政事堂。宋绶一人坐在政事堂中,有半堂的灯烛没有点亮,显得颇为昏暗。而点亮了的那一半灯烛,并非是在宋绶周围,反而是在次相所在的地方。
宋绶面前,仅一盏灯亮着,次相桌上,则有一盏灯不亮。这看起来就好像宋绶原本在次相桌上办公,只是提着这盏灯,走到了首相的位子上。
陈初六走上前去,拱手道:“下官陈初六,见过宋相公!”
宋绶将手中一本公文放下,瞥了一眼陈初六,道:“知应来了,无须多礼。方才陛下传旨中书,欲以夏竦判河南府,你掌知制诰,速你一份旨意来。”
陈初六听了,心中警觉顿生,李迪还未入京,若是任命了判河南府,定是又要耽搁一些时日。现在马解林和李谘,正斗得不可开交,这个时候李迪入京,才能收一个渔翁之利。
宋绶现在让陈初六写诏书,因为陈初六乃是翰林侍讲学士,掌知制诰,乃是内相。若是他写了诏书,就能绕过政事堂,也绕过吏部,直接下达旨意。
但陈初六岂会如他的意?
当下便回到:“下官虽掌知制诰,但任免知府,非下官之职位,此舍人之职也!”
舍人就是中书舍人,笔杆子,也是用来写诏书的。但他们写的诏书,必须通过政事堂才能奏效,也就绕不开吏部了。
宋绶不快,问道:“这是陛下的旨意,知应既然掌知制诰,就应当起草。这和舍人之职有何关系?这是依何典故?”
陈初六回到:“先帝在时,先是冯拯以兵部尚书判都省,帝欲加拯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召学士杨亿起草诏书。亿曰:“此舍人职也。若除枢密使同平章事,则制书乃学士所当草也。”
天子想要绕过政事堂发布旨意,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味道,故而一般来说,只有在罢相、拜相的时候,才会动用这一权利。杨亿乃是前朝非常有名的翰林,把他的名字抬出来,宋绶也不敢不尊敬。
陈初六接着又道:“学士承旨,唯有天子亲开尊口之时,方能起草。未免假传错传,其他人的转述,本学士一概不应,还望宋相公见谅。”
宋绶只得点了点头,强颜笑道:“知应果真博闻强记,既然你不写,那就找别人写,总有人愿意写的。本相问你,昨日马解林跑到昭文馆,将三本百官行述交到你的手里,你藏到哪里去了?!”
“什么百官行述?”
“还在装糊涂!”宋绶语气激动,气流让他面前的烛火摇摇晃晃,将他的影子投在墙壁上,影子也跟着张牙舞爪,显得狰狞至极,他接着道:“马解林任吏部知审官院时,偷偷将百官的大小过失,欲以此要挟百官。”
“范讽等御史发现此时,连夜向天子奏报弹劾。本相得知,昨日马解林到了你昭文馆,还了几本书,就是百官行述。”
“污蔑,这纯属污蔑!”陈初六大声道:“那三本书明明是《左氏膏肓》,旧唐书《旧唐书李世勣传》《旧唐书许敬宗传》,什么百官行述,本官不知道!”
其实这时候的陈初六,心里已经开始发毛了。昨天马解林匆匆还了书,陈初六还根本没有去看,让吏员直接还回去了。
如果那真是所谓的百官行述,这就是黄泥巴掉在了裤裆里,想解释都解释不清楚了。这百官行述,固然可以要挟百官,可要是公然说出来了,就只能成为众矢之的。
可马解林将这烫手的山芋交给陈初六做什么呢? ↑返回顶部↑
陈初六刚来到大内,正准备对昭文馆中的那些吏员点卯,却听得底下的吏员,正在议论纷纷。
“听说了没有?昨夜陛下在福宁宫龙颜大怒,要抄度支司马解林马大人的家,!”
“还不是因为马解林,在吏部的时候,任人唯亲,听说他还掌握了朝中百官的一些罪证,握住了所有人的把柄!”
“这不是找死么?握住所有人把柄,这就能号令百官,这是想图谋篡位呀!”
“范讽带着御史连夜弹劾马解林,现在大内不知乱成了什么样子?”
陈初六在屏风之后听着,这时走出来,咳嗽了两声,叫来一人,问道:“你们刚才说马大人被人弹劾,可知马大人有没有上书弹劾别人?”
底下一名吏员恭敬地回到:“陈大人,马大人的确也上书了。下官还听说,若没有这本上书,陛下接到那些弹劾的奏折,也只会置之不理。可马大人这一上书,陛下顿时震怒无比。”
陈初六脸色凝重起来了,从外头匆匆赶来一人,乃是宋绶身边的一名官员,他走入堂中,道:“陈学士,宋相急召您过去,有要事相商。”
片刻之后,陈初六便跟着来到了政事堂。宋绶一人坐在政事堂中,有半堂的灯烛没有点亮,显得颇为昏暗。而点亮了的那一半灯烛,并非是在宋绶周围,反而是在次相所在的地方。
宋绶面前,仅一盏灯亮着,次相桌上,则有一盏灯不亮。这看起来就好像宋绶原本在次相桌上办公,只是提着这盏灯,走到了首相的位子上。
陈初六走上前去,拱手道:“下官陈初六,见过宋相公!”
宋绶将手中一本公文放下,瞥了一眼陈初六,道:“知应来了,无须多礼。方才陛下传旨中书,欲以夏竦判河南府,你掌知制诰,速你一份旨意来。”
陈初六听了,心中警觉顿生,李迪还未入京,若是任命了判河南府,定是又要耽搁一些时日。现在马解林和李谘,正斗得不可开交,这个时候李迪入京,才能收一个渔翁之利。
宋绶现在让陈初六写诏书,因为陈初六乃是翰林侍讲学士,掌知制诰,乃是内相。若是他写了诏书,就能绕过政事堂,也绕过吏部,直接下达旨意。
但陈初六岂会如他的意?
当下便回到:“下官虽掌知制诰,但任免知府,非下官之职位,此舍人之职也!”
舍人就是中书舍人,笔杆子,也是用来写诏书的。但他们写的诏书,必须通过政事堂才能奏效,也就绕不开吏部了。
宋绶不快,问道:“这是陛下的旨意,知应既然掌知制诰,就应当起草。这和舍人之职有何关系?这是依何典故?”
陈初六回到:“先帝在时,先是冯拯以兵部尚书判都省,帝欲加拯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召学士杨亿起草诏书。亿曰:“此舍人职也。若除枢密使同平章事,则制书乃学士所当草也。”
天子想要绕过政事堂发布旨意,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味道,故而一般来说,只有在罢相、拜相的时候,才会动用这一权利。杨亿乃是前朝非常有名的翰林,把他的名字抬出来,宋绶也不敢不尊敬。
陈初六接着又道:“学士承旨,唯有天子亲开尊口之时,方能起草。未免假传错传,其他人的转述,本学士一概不应,还望宋相公见谅。”
宋绶只得点了点头,强颜笑道:“知应果真博闻强记,既然你不写,那就找别人写,总有人愿意写的。本相问你,昨日马解林跑到昭文馆,将三本百官行述交到你的手里,你藏到哪里去了?!”
“什么百官行述?”
“还在装糊涂!”宋绶语气激动,气流让他面前的烛火摇摇晃晃,将他的影子投在墙壁上,影子也跟着张牙舞爪,显得狰狞至极,他接着道:“马解林任吏部知审官院时,偷偷将百官的大小过失,欲以此要挟百官。”
“范讽等御史发现此时,连夜向天子奏报弹劾。本相得知,昨日马解林到了你昭文馆,还了几本书,就是百官行述。”
“污蔑,这纯属污蔑!”陈初六大声道:“那三本书明明是《左氏膏肓》,旧唐书《旧唐书李世勣传》《旧唐书许敬宗传》,什么百官行述,本官不知道!”
其实这时候的陈初六,心里已经开始发毛了。昨天马解林匆匆还了书,陈初六还根本没有去看,让吏员直接还回去了。
如果那真是所谓的百官行述,这就是黄泥巴掉在了裤裆里,想解释都解释不清楚了。这百官行述,固然可以要挟百官,可要是公然说出来了,就只能成为众矢之的。
可马解林将这烫手的山芋交给陈初六做什么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