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授官之深意(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唱名之后,便释褐授官。徐良骏、柳永、张唐卿皆授将作监丞,分别通判陕州、宿州、湖州,徐绶、徐翰海、张极授大理评事,州节度掌书记。随后苗振、任中立直到第十人,秘书省校书郎、知县。
  第十人之后,到一百名,乃是授两使职官,也就是录事参军、司户参军之类。一百名之后,到二百名,则是主簿、县尉,甚至是县里的六房长官,这得看那个县的大小如何,大县则授六房、小县就能当主簿。
  二百名到三百名,也能但主簿、县尉、六房,但在这官职前面加一个“试衔”。至于三百名开外的,在加上特奏名,就只能“候补”。过个几年没死的话,能去国子监、太学,或者别的什么县当个学官,运气好的人攀关系花钱还是能当官的。
  除了进士科,还有九经科,第一人国子监主簿,授知县,第二人授主簿、县尉,第二人之后授六房、或者“试衔”。还有锁厅试,这差别就很大了。参加锁厅试的,基本都是已经有了官身的,故而一般授官较高。
  但锁厅试更看背景,若是凭借祖上功劳荫补的官身,就看现如今的靠山高不高硬不硬,像陈善修参加锁厅试,便被授了河南府观察推官,可谓一步登天。若是背景差一些的,至少也是知县起步了。
  授官之后,宋绶带着一众考官,为这些新官摆宴送行。宋绶看着满堂的新科状元,脸色红润,显得十分高兴。
  举起一杯酒来,对众士子道:“本官在景德二年,便对天子问策,授大理评事,至今已有三十年了。三十年岁月,一晃而过,想起来颇为感慨。如今看到诸位,想到了当初临轩唱第之时。”
  李迪在一旁笑道:“宋相为官一生,自然有许多心得。眼下各位新科进士,即将赴远任职,宋相不如传授一点心得,也好让这些后生,知道怎么为官。这为官之道,在书本上可是学不来的。”
  宋绶点了点李迪,笑骂道:“李复古啊李复古,你这是在背后推本相。也罢也罢,相见便是有缘,本官便教你们一点。本官为官,只学五个慎字。”
  “慎独、慎言、慎行、慎始、慎终。君子慎独,哪怕独占大权,也不要贪墨一文钱。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慎之又慎。慎始慎终更不用细说了,大家都知道。”
  “这五个慎字,虽然无人不知,但能常常记在心中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望诸位常温圣贤之教导,勿忘为官之初愿。”
  堂堂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是简单的几句话,底下的人便抬头做仰望之状,也有人一副恨不得现在就施展抱负的样子。
  宋绶说得其实也很好,官场之上,祸福都是一个慎字,人人如履薄冰,不慎重的人早已摔成了八瓣。
  若说宋绶拜相之前,他的确做到了这个五个慎字,可拜相之后,官位已是走到了巅峰,这五个慎字,似乎就开始忘记了。
  李迪也说了一番,转头又指着陈初六道:“知应,你乃是举世闻名的状元,眼下这位新科状元徐良骏,又与你颇有交情,两个状元在此,本相想在场诸位,都想见识见识你们二位的本事,不如你也说几句如何?”
  徐良骏当下口称不敢,陈初六也推让了一番,奈何这宴席上大家都喝了一口酒,又趁着大笑,礼数有些放松,两人皆是没能推辞得过。
  这时陈初六也只好道:“李相有命,下官不敢不从。一首小诗,赠与诸位新科进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众人未及赞叹之时,徐良骏旋即回到:“下官也有拙诗,请陈学士指点。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英雄三百辈,附我步瀛洲。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为官须作相,端的是男儿!”
  陈初六讲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徐良骏为官须作相,短的是男儿,这一唱一和,尽显师生之情,这也是两个状元之间才能有的唱和,那些二百名开外的,只有羡慕的份了。
  这宴会之后,徐良骏、柳永带着这次授官的人,到了陈府,陈善修与陈初六早已在家等候了。刚才那宴会上讲的事情,差不多都是真的,但有些话在那种地方讲不了。这次授官还是有些深意的,陈初六需要给他们交代一下。
  官场之上,凡是给出来的理由,其实都是不重要的。比如陈初六中状元之后,并没有外放州县,而是留在了汴京。
  给的理由是,龙飞榜状元,连中三元,应当比别的状元待遇高。实质上就是赵祯想留一个信得过且用得上的人在身边,就算不是龙飞榜,随便找个别的理由,比如长得帅,就能留在汴京。
  这次柳永与徐良骏的文章不相上下,柳永却只能得榜眼,赵祯找的理由就算柳永长得不如徐良骏,实质是嫌他年纪大、又有一些令人印象不太好的前科。这次徐良骏授陕州通判、柳永授宿州通判,便可看得出来对两人的期许,完全不同。
  陕州位于西北,乃是西北边军之屯粮之地,这就好比太原府,乃是永兴军屯粮之地一般。派徐良骏前去当通判,这自然是希望徐良骏用在陈初六手底下学的办法,在陕州治出一个太原府第二来。
  宿州则是东南,坐落在大运河岸边,乃是富庶之地。宿州又是交通要道,南北都是文兴之地。柳永年纪虽然大了,若放在文教之上,定是能发光发热。
  于是陈初六嘱咐徐良骏,在陕州多屯粮查仓,又让柳永在宿州兴办学校,影响那边的士风,多为朝廷进贡一些有真才实学之人。
  两人的前途,也早定了。柳永再如何厉害,也只是礼部侍郎,徐良骏若是能做到陈初六一半的功劳,将来便可出将入相了。
  但比他们更好的,则是陈善修了。陈善修任河南府推官,便在洛阳。陕州控制西北粮饷,洛阳则是控制陕州的不二之地,这地方李迪曾任知府,现在乃是翰林学士夏竦在当知府。陈初六写两封信,让陈善修带去了。
  至于剩下那些知县,就没多少深意了,说了些勉励的话。做完这些,陈家出了一件大喜事,令汴京内外的人,无一不羡慕。
  陈善修与陈尧佐之女大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