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千金买马骨,先生真乃朕之张良(2 / 3)
“其实也不必借鉴后世的练兵之法,只需把戚继光那一套法子拿过来,也够用了。嗯,我得去找一找戚继光留下来的兵书。”
士兵们正全神贯注操练,突然出现一阵骚动。原来是长平公主骑着一匹马,握着一张弓飞驰进入校场,要加入到队列之中去。
“公主,当兵打仗是我们老爷们的事情,您不要为难我。”周遇吉劝道。
李存明走过去,叹道:“罢了,既然这丫头喜欢,就让她加入队列吧。周将军,在军中不管什么人都要一视同仁,你怎么训练别的士兵,也就怎么训练长平公主。”
“长平,吃了苦头,不许到朕这里哭鼻子!”
“知道了!”长平公主早已举着弓箭,跑到队伍里去了。
这一天傍晚,天气阴冷。臣子们都忙事情去了,县衙里显得有些冷冷清清的。
李存明四处逛了逛,推开前院一间偏房的门走了进去。衙里的书吏、差役们一般就在此处办公候命,但此时屋里只有一人,烧着一盆炭火。
此人很面生,以前没见过,相貌有些奇特,耳朵很大。他抬眼看了看李存明,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便埋头继续奋笔疾书。
“你在写什么?”李存明问道。
“奉了蒋尚书的命令,造册登记流民开荒的情况。”
李存明点点头,此项工作很紧要,便不打扰他,独自坐到火盆边烤火。
忽而想起昨夜临幸袁妃,恩爱缠绵之后,自己躺在床上一语双关叹息:“宁陵县小,屋里的床也小,朕施展不开手脚,展现不了雄风啊!”
当时袁妃就笑了,眉目含情娇嗔道:“皇上,您好坏!”
想到这里,李存明拨弄着炭火怔怔出神,自言自语道:“宁陵确实太小了,朕何时才能一展身手?”
“陛下要大展身手,倒也不难!”那个书吏道。
李存明回头看着他:“不知先生姓名,先生若有高见,还请赐教!”
“在下闫尔梅。”
“哎呀呀,你就是闫尔梅?”李存明惊呼一声,急忙站起来,笑容可掬道,“先生何时到了宁陵,又怎么成了个书吏?朕有怠慢之处,还请先生见谅!”
这一回轮到闫尔梅吃惊讶异了,问道:“皇上,您认识我?”
闫尔梅,复社巨子,是明末著名的大文人。但此人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文人,不只会舞文弄墨,还胸有策略。
南明弘光朝,史可法曾想过振作一番,趁李自成被建奴打得溃不成军时,积极调遣军队北伐。
高杰领兵到了睢州,却被暗中投降满清的许定国诱杀了,导致北伐蹉跎。高杰被杀,他的部下惶惶无主,闫尔梅劝史可法认高杰的儿子为义子,史可法不听。
闫尔梅又劝史可法收拢兵将,继续北伐西征,史可法又不听,只顾着逃回扬州。
最终的结果,就是高杰的几万人部下四散而逃,有的甚至投降满清,成了建奴南下的带路党。
后世的人因为史可法在扬州殉国,往往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其实史可法就是个迂腐无能的书呆子。
在李存明看来,十个史可法也比不过一个闫尔梅,就像三国时期的曹植那些文人一样,他们品行或许高洁,文章或许写得漂亮,却无论如何不能跟郭嘉、诸葛亮等人相提并论。
宁陵保卫战打赢之后,李邦华给闫尔梅写了一封信,招他来为国效力。信中说当今皇上有唐宗宋祖的雄才大略,皇上预言李自成守不住京城,建奴会入关。
李邦华知道闫尔梅有傲气,就跟他约定,可以暂且观望,倘若皇上的预言实现了,请他一定要到宁陵来,千古圣主难得一遇,怎能白白浪费胸中才华。
后来李自成果然在山海关大败一场,往西退逃,多尔衮带着满清铁骑入了关,正准备迁都。 ↑返回顶部↑
士兵们正全神贯注操练,突然出现一阵骚动。原来是长平公主骑着一匹马,握着一张弓飞驰进入校场,要加入到队列之中去。
“公主,当兵打仗是我们老爷们的事情,您不要为难我。”周遇吉劝道。
李存明走过去,叹道:“罢了,既然这丫头喜欢,就让她加入队列吧。周将军,在军中不管什么人都要一视同仁,你怎么训练别的士兵,也就怎么训练长平公主。”
“长平,吃了苦头,不许到朕这里哭鼻子!”
“知道了!”长平公主早已举着弓箭,跑到队伍里去了。
这一天傍晚,天气阴冷。臣子们都忙事情去了,县衙里显得有些冷冷清清的。
李存明四处逛了逛,推开前院一间偏房的门走了进去。衙里的书吏、差役们一般就在此处办公候命,但此时屋里只有一人,烧着一盆炭火。
此人很面生,以前没见过,相貌有些奇特,耳朵很大。他抬眼看了看李存明,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便埋头继续奋笔疾书。
“你在写什么?”李存明问道。
“奉了蒋尚书的命令,造册登记流民开荒的情况。”
李存明点点头,此项工作很紧要,便不打扰他,独自坐到火盆边烤火。
忽而想起昨夜临幸袁妃,恩爱缠绵之后,自己躺在床上一语双关叹息:“宁陵县小,屋里的床也小,朕施展不开手脚,展现不了雄风啊!”
当时袁妃就笑了,眉目含情娇嗔道:“皇上,您好坏!”
想到这里,李存明拨弄着炭火怔怔出神,自言自语道:“宁陵确实太小了,朕何时才能一展身手?”
“陛下要大展身手,倒也不难!”那个书吏道。
李存明回头看着他:“不知先生姓名,先生若有高见,还请赐教!”
“在下闫尔梅。”
“哎呀呀,你就是闫尔梅?”李存明惊呼一声,急忙站起来,笑容可掬道,“先生何时到了宁陵,又怎么成了个书吏?朕有怠慢之处,还请先生见谅!”
这一回轮到闫尔梅吃惊讶异了,问道:“皇上,您认识我?”
闫尔梅,复社巨子,是明末著名的大文人。但此人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文人,不只会舞文弄墨,还胸有策略。
南明弘光朝,史可法曾想过振作一番,趁李自成被建奴打得溃不成军时,积极调遣军队北伐。
高杰领兵到了睢州,却被暗中投降满清的许定国诱杀了,导致北伐蹉跎。高杰被杀,他的部下惶惶无主,闫尔梅劝史可法认高杰的儿子为义子,史可法不听。
闫尔梅又劝史可法收拢兵将,继续北伐西征,史可法又不听,只顾着逃回扬州。
最终的结果,就是高杰的几万人部下四散而逃,有的甚至投降满清,成了建奴南下的带路党。
后世的人因为史可法在扬州殉国,往往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其实史可法就是个迂腐无能的书呆子。
在李存明看来,十个史可法也比不过一个闫尔梅,就像三国时期的曹植那些文人一样,他们品行或许高洁,文章或许写得漂亮,却无论如何不能跟郭嘉、诸葛亮等人相提并论。
宁陵保卫战打赢之后,李邦华给闫尔梅写了一封信,招他来为国效力。信中说当今皇上有唐宗宋祖的雄才大略,皇上预言李自成守不住京城,建奴会入关。
李邦华知道闫尔梅有傲气,就跟他约定,可以暂且观望,倘若皇上的预言实现了,请他一定要到宁陵来,千古圣主难得一遇,怎能白白浪费胸中才华。
后来李自成果然在山海关大败一场,往西退逃,多尔衮带着满清铁骑入了关,正准备迁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