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歪曲历史(2 / 4)
刘若愚接过书籍,奉送到朱由检跟前,蓝底封面上用黑字写着《无挂小计》四字,署名本伟先生,这个署名朱由检听都没听过。
他仔细翻看着,上面是这个无挂先生的人记载的一些顺天府的事,前边几篇都是牢骚话,精彩的都在后边。
牢骚变成了对朝政的讽刺,比如其中一段:“崇祯四年春,帝举兵数十万征北,帝居广宁卫不动,调动民夫百万供给,顺天府至广宁卫,官道两侧尸骨成堆,百姓累死无数。”
再往后翻:“大军远征,瘟疫横行,炎炎夏日,一营兵马病倒一半,帝不退。”
后边还有:“帝急归,入慈宁宫,殿门紧闭,叔嫂行丑,贻笑万古。”
朱由检看不下去了,眉宇间闪烁着戾气:“这怎么回事?”
白翎抱拳道:“启禀陛下,最近几个月来锦衣卫办案常发现此类书籍,起先臣没在意,以为是几个儒生写下来发发牢骚,依法严办就是了。
最近一段时间这类书籍开始变多,仔细盘查发现很多儒生都在自己书中诽谤圣上,歪曲事实,臣不敢独断,请陛下圣断。”
“烧了去。”朱由检把本伟先生的大作丢给刘若愚,连连冷笑道:“朕给他们脸了。”
接过书的刘若愚不禁打了个寒蝉,天子这么笑又有人要倒霉了。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春秋时百家争鸣的时代就已经过去了,儒生们掌控了帝国话语权,哪个皇帝好,哪个皇帝坏,全凭儒生们那张嘴和笔杆子决定。
建立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秦始皇,开科取士、修隋朝大运河的隋炀帝,以及让汉人免遭灭绝的冉闵大帝,都被儒生们的笔杆子描绘成无道暴君。
儒生们的影响力从汉朝一直持续到满清灭亡,之前朱由检没注意过这个问题,白翎这本书让他意识到帝国安定的局面下还有儒生捣乱。
儒家权利在大明王朝空前之大,他们的影响力已经足以篡改历史,从某种角度上说,儒家已经成为一个不挂名的宗教。
道教还不能左右皇帝的意见,儒家早就可以了。
儒生们对外摆出一副圣贤的姿态,对国内百姓则变本加厉的盘剥压榨,来满足他们的自己利益,对他们而言能满足他们的利益才是他们笔下的好皇帝。
比如永乐帝之后的仁宗、宣宗两朝,被文人吹成仁宣之治的两个帝王,他们只是让永乐帝时期的底子不要流逝的那么快。
实际上他们除了养肥了一群吸血的蚂蝗,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功绩值得吹嘘。
再比如,正德皇帝朱厚照带着近十万明朝官军打出来的应州大捷,应州大捷之后好战的蒙古小王子再也不敢大举南侵,边境上只有小部分蒙古人偶尔犯边。
就是这么一场取得战略胜利的大战,《明史》和《鞑靼列传》中都没记载确切的伤亡数字,朱厚照出征时也没带一个文官去,以杨廷和为首的一帮文官搞出来的《武宗实录》里却有清楚的伤亡数字。
在《武宗实录》里双方十万多人在边境打了五天,杀死蒙古人16个,明军阵亡25个,还有五百多人负伤。
别说是十几万人,就是十几万头猪对相互对着拱五天也不止这点伤亡,儒生们连皇帝都敢黑,影响力可见一般。
如果朱由检不对儒生加以约束,他亲征北疆所取得的胜利肯定被儒生们描绘成跟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一样。
“把这个本伟先生送到菜市口,绞!”
“臣遵旨。”白翎一躬身,“陛下,这个本伟先生只是儒生们的一员,他本人只是个落魄秀才,处理他一个不足以震慑世人。”
“朕知道,对了,这种书是最近一段时间才变多的?”
“陛下圣明,大都是在官绅一体纳粮制之后,儒生们不敢在外非议称朝政,就在家里写书抒发心中不满。”
“能抱怨说明人死的还是不够多,这事朕会让监察部处理,锦衣卫继续监察百官。”
“遵命。”
…… ↑返回顶部↑
他仔细翻看着,上面是这个无挂先生的人记载的一些顺天府的事,前边几篇都是牢骚话,精彩的都在后边。
牢骚变成了对朝政的讽刺,比如其中一段:“崇祯四年春,帝举兵数十万征北,帝居广宁卫不动,调动民夫百万供给,顺天府至广宁卫,官道两侧尸骨成堆,百姓累死无数。”
再往后翻:“大军远征,瘟疫横行,炎炎夏日,一营兵马病倒一半,帝不退。”
后边还有:“帝急归,入慈宁宫,殿门紧闭,叔嫂行丑,贻笑万古。”
朱由检看不下去了,眉宇间闪烁着戾气:“这怎么回事?”
白翎抱拳道:“启禀陛下,最近几个月来锦衣卫办案常发现此类书籍,起先臣没在意,以为是几个儒生写下来发发牢骚,依法严办就是了。
最近一段时间这类书籍开始变多,仔细盘查发现很多儒生都在自己书中诽谤圣上,歪曲事实,臣不敢独断,请陛下圣断。”
“烧了去。”朱由检把本伟先生的大作丢给刘若愚,连连冷笑道:“朕给他们脸了。”
接过书的刘若愚不禁打了个寒蝉,天子这么笑又有人要倒霉了。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春秋时百家争鸣的时代就已经过去了,儒生们掌控了帝国话语权,哪个皇帝好,哪个皇帝坏,全凭儒生们那张嘴和笔杆子决定。
建立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秦始皇,开科取士、修隋朝大运河的隋炀帝,以及让汉人免遭灭绝的冉闵大帝,都被儒生们的笔杆子描绘成无道暴君。
儒生们的影响力从汉朝一直持续到满清灭亡,之前朱由检没注意过这个问题,白翎这本书让他意识到帝国安定的局面下还有儒生捣乱。
儒家权利在大明王朝空前之大,他们的影响力已经足以篡改历史,从某种角度上说,儒家已经成为一个不挂名的宗教。
道教还不能左右皇帝的意见,儒家早就可以了。
儒生们对外摆出一副圣贤的姿态,对国内百姓则变本加厉的盘剥压榨,来满足他们的自己利益,对他们而言能满足他们的利益才是他们笔下的好皇帝。
比如永乐帝之后的仁宗、宣宗两朝,被文人吹成仁宣之治的两个帝王,他们只是让永乐帝时期的底子不要流逝的那么快。
实际上他们除了养肥了一群吸血的蚂蝗,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功绩值得吹嘘。
再比如,正德皇帝朱厚照带着近十万明朝官军打出来的应州大捷,应州大捷之后好战的蒙古小王子再也不敢大举南侵,边境上只有小部分蒙古人偶尔犯边。
就是这么一场取得战略胜利的大战,《明史》和《鞑靼列传》中都没记载确切的伤亡数字,朱厚照出征时也没带一个文官去,以杨廷和为首的一帮文官搞出来的《武宗实录》里却有清楚的伤亡数字。
在《武宗实录》里双方十万多人在边境打了五天,杀死蒙古人16个,明军阵亡25个,还有五百多人负伤。
别说是十几万人,就是十几万头猪对相互对着拱五天也不止这点伤亡,儒生们连皇帝都敢黑,影响力可见一般。
如果朱由检不对儒生加以约束,他亲征北疆所取得的胜利肯定被儒生们描绘成跟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一样。
“把这个本伟先生送到菜市口,绞!”
“臣遵旨。”白翎一躬身,“陛下,这个本伟先生只是儒生们的一员,他本人只是个落魄秀才,处理他一个不足以震慑世人。”
“朕知道,对了,这种书是最近一段时间才变多的?”
“陛下圣明,大都是在官绅一体纳粮制之后,儒生们不敢在外非议称朝政,就在家里写书抒发心中不满。”
“能抱怨说明人死的还是不够多,这事朕会让监察部处理,锦衣卫继续监察百官。”
“遵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