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将相会(下)(2 / 2)
白宣:“兄长可以挑选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筛选、归类、删定综合在一起编纂成书。至于百家学说如何取舍嘛,小弟以为应以道家为根基,儒家为主干,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学说为枝叶,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取各家之长而弃其短,以成一家之言。”
哈哈哈哈,吕不韦双手不停地拍击着桌案同时仰天大笑,很显然他高兴极了也满意极了,因为白宣的一番话不仅解了他的烦恼同时也给他画出了清晰地著书立说的总纲和脉络,在吕不韦看来白宣这一句话虽万金不能换也。
酒杯不断举起,哥俩喝的极其豪迈,吕不韦已经坐到白宣身边哥俩勾肩搭背已经不分彼此了。直到酒酣耳热之际吕不韦忽然泪如雨下,白宣忙问:“兄长为何悲痛?”
吕不韦:“想我一个商人子,如今不仅为大秦之相,还能著书立说名流史册,不韦此生无愧列祖列宗。贤弟,多亏有你,有了你为兄眼前再无任何艰难险阻。阿宣,再饮!”
哥俩喝一阵说一阵,酒越喝越多,感情越来越亲密。
吕不韦:“阿宣,哥哥求你一件事,这本书应该如何命名?”
白宣心中暗道:“孔子作春秋为儒家经典,兄长所著之书有过之而无不及,小弟以为此书既然出自兄长之手不如就叫做,吕氏春秋吧!”
“吕氏春秋?好,就叫做吕氏春秋!贤弟,可愿助我?”
“兄长,小弟的心思在哪你不是不知道哇,小弟的爵位从何而来你心里比谁都清楚吧,小弟有朝一日若是著书立说那也是兵法韬略,似兄长这般的奇书小弟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兄长,你就不要为难小弟了。”
白宣的态度让吕不韦心里受用极了,心情大好的吕不韦拍着胸脯说到:“阿宣,你我兄弟如同一家,今后大秦军政令皆出于你我之口,你我必得互相扶持才好。为兄绝不插手你的军略安排,一切由你自行决断。”
白宣:“先王临终嘱托犹在耳边,小弟只想率领大秦儿郎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兄长,晋阳之反微不足道,重要的是以此为借口逐步蚕食韩国为灭韩占据先机,还请兄长助我。”
吕不韦:“苍天可鉴,吕不韦也是先王托孤之臣,扫灭六国一统天下也是不韦心中所愿。先王以国士待不韦,不韦定位大秦死而后已。阿宣,从今以后,你要什么为兄就给你什么!”
“多谢兄长!”
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庄襄王子楚留下了一个军政分开的政局,这是大秦从未有过的局面,子楚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嬴政成年后能够顺利亲政。尽管子楚不愿意相信吕不韦会一手遮天架空嬴政,但是子楚也明白久居高位大权在握的感觉就好像在喝一杯美酒,越喝就越上瘾,到最后想不喝都不行。
在君王的眼中任何誓言都是空洞的,因此必须做出相应的安排,所以子楚选中的白宣,把年青的白宣推到了如此瞩目的位置上,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子楚心中白宣比吕不韦值得信任。子楚本来是想一步步地安排也有让白宣逐步取代吕不韦的打算,怎奈老天不给他那么长的寿命,所以仓促之下不得不如此安排。大秦的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军政分开,将相各自为政的局面。
可以说这个做法很大胆也很急躁,目的是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子楚时俩眼一闭双腿一蹬撒手而去,把一个大大的难题甩给了白宣和吕不韦。同时也甩给了大秦的重臣、世家。一个国家出现了俩实权人物,你不得选边站队呀,这两家虽说看起来同出一脉又好似势均力敌,但谁知道将来还会咋样呢?这对大秦的重臣和世家而言是一个非常要命的难题,选不好就有可能举族皆灭,因此子楚下葬之后各大世家都在观望中,朝中重臣类似王绾那样的,也只敢暗中做出选择。
而对于白宣和吕不韦而言需要处理的麻烦事比想象中的多得多,别的不说,军政之间如何衔接、如何区分主次、如何相互协调就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
在过去类似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相国一人把持朝政,无论军政诸事都由相国一人决断。也就是说,新王亲政之前相国才是一国的真正主宰,其实这对王族而言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万一这位相国想取而代之那是非常容易的的。如今军政分开把这个危险降低了一半,但却增加了治国理政的难度,白宣和吕不韦的这一顿酒其实就是为了相互间协调沟通为今后将相共治扫除障碍的。
可以说,白宣的目的达到了,吕不韦的目的也达到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问题,那就可以在今后慢慢解决了。
静竹居门前,咸阳百姓和很多有心人看到,大秦的将相相互搀扶着出了酒楼的门,哥俩一口一个兄长贤弟的叫得亲热,众人还看到白宣亲自将喝的东倒西歪的吕不韦背到他的车上,哥俩同乘一车高歌而去。
百姓们自然看不出什么道道,只知道大秦的将相亲如兄弟,百姓们也就放心了,至于那些有心人看得到是啥那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白宣将吕不韦送回他自己的府邸之后告辞回了九嵕山,在车上白宣低低的地说了一句:“蜜月期开始了。”
而与此同时,吕俯内宅里,正在给吕不韦擦拭身体的崔姬听到吕不韦的喃喃自语。
“原来,先王临去之前单独召见白宣,是要让他灭六国一统天下呀。先王,这件事不韦也能做呀。先王,您就放心的去吧,大秦就交给不韦吧。”
崔姬面不改色连擦拭的动作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直到吕不韦沉沉睡去,崔姬才站起身离开了房间。
也是在这个时候,赵高快步走进了六英宫。 ↑返回顶部↑
哈哈哈哈,吕不韦双手不停地拍击着桌案同时仰天大笑,很显然他高兴极了也满意极了,因为白宣的一番话不仅解了他的烦恼同时也给他画出了清晰地著书立说的总纲和脉络,在吕不韦看来白宣这一句话虽万金不能换也。
酒杯不断举起,哥俩喝的极其豪迈,吕不韦已经坐到白宣身边哥俩勾肩搭背已经不分彼此了。直到酒酣耳热之际吕不韦忽然泪如雨下,白宣忙问:“兄长为何悲痛?”
吕不韦:“想我一个商人子,如今不仅为大秦之相,还能著书立说名流史册,不韦此生无愧列祖列宗。贤弟,多亏有你,有了你为兄眼前再无任何艰难险阻。阿宣,再饮!”
哥俩喝一阵说一阵,酒越喝越多,感情越来越亲密。
吕不韦:“阿宣,哥哥求你一件事,这本书应该如何命名?”
白宣心中暗道:“孔子作春秋为儒家经典,兄长所著之书有过之而无不及,小弟以为此书既然出自兄长之手不如就叫做,吕氏春秋吧!”
“吕氏春秋?好,就叫做吕氏春秋!贤弟,可愿助我?”
“兄长,小弟的心思在哪你不是不知道哇,小弟的爵位从何而来你心里比谁都清楚吧,小弟有朝一日若是著书立说那也是兵法韬略,似兄长这般的奇书小弟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兄长,你就不要为难小弟了。”
白宣的态度让吕不韦心里受用极了,心情大好的吕不韦拍着胸脯说到:“阿宣,你我兄弟如同一家,今后大秦军政令皆出于你我之口,你我必得互相扶持才好。为兄绝不插手你的军略安排,一切由你自行决断。”
白宣:“先王临终嘱托犹在耳边,小弟只想率领大秦儿郎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兄长,晋阳之反微不足道,重要的是以此为借口逐步蚕食韩国为灭韩占据先机,还请兄长助我。”
吕不韦:“苍天可鉴,吕不韦也是先王托孤之臣,扫灭六国一统天下也是不韦心中所愿。先王以国士待不韦,不韦定位大秦死而后已。阿宣,从今以后,你要什么为兄就给你什么!”
“多谢兄长!”
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庄襄王子楚留下了一个军政分开的政局,这是大秦从未有过的局面,子楚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嬴政成年后能够顺利亲政。尽管子楚不愿意相信吕不韦会一手遮天架空嬴政,但是子楚也明白久居高位大权在握的感觉就好像在喝一杯美酒,越喝就越上瘾,到最后想不喝都不行。
在君王的眼中任何誓言都是空洞的,因此必须做出相应的安排,所以子楚选中的白宣,把年青的白宣推到了如此瞩目的位置上,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子楚心中白宣比吕不韦值得信任。子楚本来是想一步步地安排也有让白宣逐步取代吕不韦的打算,怎奈老天不给他那么长的寿命,所以仓促之下不得不如此安排。大秦的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军政分开,将相各自为政的局面。
可以说这个做法很大胆也很急躁,目的是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子楚时俩眼一闭双腿一蹬撒手而去,把一个大大的难题甩给了白宣和吕不韦。同时也甩给了大秦的重臣、世家。一个国家出现了俩实权人物,你不得选边站队呀,这两家虽说看起来同出一脉又好似势均力敌,但谁知道将来还会咋样呢?这对大秦的重臣和世家而言是一个非常要命的难题,选不好就有可能举族皆灭,因此子楚下葬之后各大世家都在观望中,朝中重臣类似王绾那样的,也只敢暗中做出选择。
而对于白宣和吕不韦而言需要处理的麻烦事比想象中的多得多,别的不说,军政之间如何衔接、如何区分主次、如何相互协调就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
在过去类似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相国一人把持朝政,无论军政诸事都由相国一人决断。也就是说,新王亲政之前相国才是一国的真正主宰,其实这对王族而言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万一这位相国想取而代之那是非常容易的的。如今军政分开把这个危险降低了一半,但却增加了治国理政的难度,白宣和吕不韦的这一顿酒其实就是为了相互间协调沟通为今后将相共治扫除障碍的。
可以说,白宣的目的达到了,吕不韦的目的也达到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问题,那就可以在今后慢慢解决了。
静竹居门前,咸阳百姓和很多有心人看到,大秦的将相相互搀扶着出了酒楼的门,哥俩一口一个兄长贤弟的叫得亲热,众人还看到白宣亲自将喝的东倒西歪的吕不韦背到他的车上,哥俩同乘一车高歌而去。
百姓们自然看不出什么道道,只知道大秦的将相亲如兄弟,百姓们也就放心了,至于那些有心人看得到是啥那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白宣将吕不韦送回他自己的府邸之后告辞回了九嵕山,在车上白宣低低的地说了一句:“蜜月期开始了。”
而与此同时,吕俯内宅里,正在给吕不韦擦拭身体的崔姬听到吕不韦的喃喃自语。
“原来,先王临去之前单独召见白宣,是要让他灭六国一统天下呀。先王,这件事不韦也能做呀。先王,您就放心的去吧,大秦就交给不韦吧。”
崔姬面不改色连擦拭的动作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直到吕不韦沉沉睡去,崔姬才站起身离开了房间。
也是在这个时候,赵高快步走进了六英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