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404节(1 / 4)
而生物实验,就是用于研究这些问题的。
通过几年的生物实验研究,处死无数小鼠、比格犬、食蟹猴和猕猴,并且对它们进行解剖和器官研磨检验之后,人们才能大概了解到一种药物的基本的毒副作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浓度等等情况。
确定了这些关键点没有问题后,第一期人体试验就可以在经过审批后展开。这个过程中,研究机构主要需要了解的是人体对于这种试验药物的耐受程度和不良反应率。第二期临床人体试验则主要研究对比药物是否对目标有效。通过两期临床人体试验,确定药物前景颇佳后,才会进行第三期临床试验——这次的实验主要目的是对比新药和传统药物。只要新药达到了传统药物的效果,或者超过了传统药物,那就可以宣布实验和研发是成功的。
在这个“体外实验-生物实验-一期临床-二期临床-三期临床”的实验过程中,所有的步骤都有可能出错。一旦任何一个实验步骤上出现了巨大纰漏,那就可能意味着药物彻底没有了治疗前景。
药物研发和实验就是在用时间和金钱去堆一个未来,每一场实验都是一次豪赌。
这也就是为什么孙立恩会对张敏的病例分外上心的原因。和参加药物实验的那些人不一样,张敏使用的药物全都是非常成熟的临床使用药物。如果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那就意味着这些药物有“老药新用”的可能。
而作为已经成熟的临床药物,拓展使用范围是可以避开体外实验、生物实验和一期临床的。这能够极大加快对药物使用的审批速度。
“目前统计出来她最近这段时间用过的药物就是莫西沙星、更昔洛韦、多索茶碱,还有用于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甲泼尼龙和磷酸羟氯喹以及白芍总苷。”周策很快看完了大概的记录,并且从里面挑选出了最有“嫌疑”的药物。
“莫西沙星和更昔洛韦咱们现在都在常规使用,多索茶碱北五区没用过,但是icu有过使用记录。”袁平安对这些药物都很熟悉,他沉吟片刻后说道,“现在就是磷酸羟氯喹和白芍总苷这两种药物没有在病区里用过,这两个看起来比较有可能。”
第974章 连哄带骗
磷酸羟氯喹是一种典型的“老药新用”的例子。从上世纪中叶被发明出来应对越来越普遍的耐药疟原虫后,磷酸羟氯喹曾经一直是主要的抗疟药物。但是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这种药物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能力。
羟氯喹和糖皮质激素不同,它不会导致人体出现药源性库欣综合征,也不会严重扰乱人体内正常的代谢过程。同时,羟氯喹还能够减少激素用量、降低血脂,减少激素诱发的高血脂症等副作用的产生几率。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而言,羟氯喹可以参与黑色素代谢,增加人体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这一功能能够减缓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遭到阳光照射后产生皮损的概率。羟氯喹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以舒缓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的关节炎和关节痛。同时,羟氯喹还能够抗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从而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的血管损伤从而诱发的心血管事件。
光从描述上来看,羟氯喹简直是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尤其是治疗和激素水平有关自身免疫疾病的神药。但事实上,这种最古老的化学合成药物仍然有许多严重的副作用需要警惕——也正是因为这些副作用,磷酸羟氯喹才逐渐从治疗疟疾的行列里撤了出来,转而成为了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
多年的临床使用证明,羟氯喹有极低概率可能会导致视网膜病变,可能会导致使用者角膜比你版。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大疱疹甚至银屑病发作。羟氯喹对于胃肠道、中枢神经和肌肉系统也有影响。更麻烦的是,它对心脏也有副作用。
导致羟氯喹被撤出治疗疟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对心肌的毒性。羟氯喹在人体内有蓄积作用,而大剂量使用这种有相当不错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的药物,很容易导致蓄积过量。并且最后导致心力衰竭和心脏传导异常。
副作用和它的益处同样明显,因此现在用羟氯喹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时,医生们总是会倾向于多种免疫抑制药物联合使用。这样能够同时减少羟氯喹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从而减少这两种药物所带来的严重副作用。
在张敏的案例中,她所使用的联合用药项目就是白芍总苷。
作为一种有较久远使用历史的中成药,白芍总苷的主要功效集中在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以及保护肝脏减缓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肝纤维化上。通过研究发现,白芍总苷同时也有解痉作用和抗血小板凝集的效果。在动物实验中,白芍总苷具有一定减缓心率,降低血压的功效
磷酸羟氯喹和白芍总苷都是主要针对免疫系统起到抑制作用的药物。但现在,同时使用着它们的张敏却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效果。这让医生们都很振奋。
但振奋,首先要讲个基本原则。总不能因为icu里症状最轻的患者可能提示某些老药有抗病毒作用,就不去管其他重症患者了。研究要搞,但日常的治疗工作也要做。
现在云鹤市传染病院icu中的患者们大多意识清楚,这是和以前在icu里区别最大的一点。
意识清楚或者基本清楚的危重症患者并不会对治疗带来什么帮助。这一点虽然听起来有些冷却无情,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这些低氧血症的患者很多都有躁动和烦躁的表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恐惧,以及对自己可能威胁到家人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加上躁动的“佐料”之后产生了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的结果就是他们对于治疗的不配合。
由于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中,大部分都有小气管痰栓。现在的治疗过程中,医疗组倾向于更加积极且频繁的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这个过程并不舒服,而且还需要把俯卧位的患者翻过来,总之,突出一个“麻烦”。
如果这些患者没有意识,那俯卧位和仰卧位的切换最多就是个力气活。患者没有意识,吸痰的过程还能顺畅一点。
但患者有意识,且不愿意配合……那换位吸痰就会搞的兵荒马乱,甚至让人气喘吁吁浑身是汗。
·
·
·
孙立恩喘着粗气,感觉自己像是已经被浸泡在了汗液里一样浑身湿溻溻的。 ↑返回顶部↑
通过几年的生物实验研究,处死无数小鼠、比格犬、食蟹猴和猕猴,并且对它们进行解剖和器官研磨检验之后,人们才能大概了解到一种药物的基本的毒副作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浓度等等情况。
确定了这些关键点没有问题后,第一期人体试验就可以在经过审批后展开。这个过程中,研究机构主要需要了解的是人体对于这种试验药物的耐受程度和不良反应率。第二期临床人体试验则主要研究对比药物是否对目标有效。通过两期临床人体试验,确定药物前景颇佳后,才会进行第三期临床试验——这次的实验主要目的是对比新药和传统药物。只要新药达到了传统药物的效果,或者超过了传统药物,那就可以宣布实验和研发是成功的。
在这个“体外实验-生物实验-一期临床-二期临床-三期临床”的实验过程中,所有的步骤都有可能出错。一旦任何一个实验步骤上出现了巨大纰漏,那就可能意味着药物彻底没有了治疗前景。
药物研发和实验就是在用时间和金钱去堆一个未来,每一场实验都是一次豪赌。
这也就是为什么孙立恩会对张敏的病例分外上心的原因。和参加药物实验的那些人不一样,张敏使用的药物全都是非常成熟的临床使用药物。如果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那就意味着这些药物有“老药新用”的可能。
而作为已经成熟的临床药物,拓展使用范围是可以避开体外实验、生物实验和一期临床的。这能够极大加快对药物使用的审批速度。
“目前统计出来她最近这段时间用过的药物就是莫西沙星、更昔洛韦、多索茶碱,还有用于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甲泼尼龙和磷酸羟氯喹以及白芍总苷。”周策很快看完了大概的记录,并且从里面挑选出了最有“嫌疑”的药物。
“莫西沙星和更昔洛韦咱们现在都在常规使用,多索茶碱北五区没用过,但是icu有过使用记录。”袁平安对这些药物都很熟悉,他沉吟片刻后说道,“现在就是磷酸羟氯喹和白芍总苷这两种药物没有在病区里用过,这两个看起来比较有可能。”
第974章 连哄带骗
磷酸羟氯喹是一种典型的“老药新用”的例子。从上世纪中叶被发明出来应对越来越普遍的耐药疟原虫后,磷酸羟氯喹曾经一直是主要的抗疟药物。但是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这种药物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能力。
羟氯喹和糖皮质激素不同,它不会导致人体出现药源性库欣综合征,也不会严重扰乱人体内正常的代谢过程。同时,羟氯喹还能够减少激素用量、降低血脂,减少激素诱发的高血脂症等副作用的产生几率。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而言,羟氯喹可以参与黑色素代谢,增加人体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这一功能能够减缓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遭到阳光照射后产生皮损的概率。羟氯喹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以舒缓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的关节炎和关节痛。同时,羟氯喹还能够抗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从而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的血管损伤从而诱发的心血管事件。
光从描述上来看,羟氯喹简直是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尤其是治疗和激素水平有关自身免疫疾病的神药。但事实上,这种最古老的化学合成药物仍然有许多严重的副作用需要警惕——也正是因为这些副作用,磷酸羟氯喹才逐渐从治疗疟疾的行列里撤了出来,转而成为了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
多年的临床使用证明,羟氯喹有极低概率可能会导致视网膜病变,可能会导致使用者角膜比你版。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大疱疹甚至银屑病发作。羟氯喹对于胃肠道、中枢神经和肌肉系统也有影响。更麻烦的是,它对心脏也有副作用。
导致羟氯喹被撤出治疗疟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对心肌的毒性。羟氯喹在人体内有蓄积作用,而大剂量使用这种有相当不错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的药物,很容易导致蓄积过量。并且最后导致心力衰竭和心脏传导异常。
副作用和它的益处同样明显,因此现在用羟氯喹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时,医生们总是会倾向于多种免疫抑制药物联合使用。这样能够同时减少羟氯喹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从而减少这两种药物所带来的严重副作用。
在张敏的案例中,她所使用的联合用药项目就是白芍总苷。
作为一种有较久远使用历史的中成药,白芍总苷的主要功效集中在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以及保护肝脏减缓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肝纤维化上。通过研究发现,白芍总苷同时也有解痉作用和抗血小板凝集的效果。在动物实验中,白芍总苷具有一定减缓心率,降低血压的功效
磷酸羟氯喹和白芍总苷都是主要针对免疫系统起到抑制作用的药物。但现在,同时使用着它们的张敏却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效果。这让医生们都很振奋。
但振奋,首先要讲个基本原则。总不能因为icu里症状最轻的患者可能提示某些老药有抗病毒作用,就不去管其他重症患者了。研究要搞,但日常的治疗工作也要做。
现在云鹤市传染病院icu中的患者们大多意识清楚,这是和以前在icu里区别最大的一点。
意识清楚或者基本清楚的危重症患者并不会对治疗带来什么帮助。这一点虽然听起来有些冷却无情,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这些低氧血症的患者很多都有躁动和烦躁的表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恐惧,以及对自己可能威胁到家人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加上躁动的“佐料”之后产生了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的结果就是他们对于治疗的不配合。
由于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中,大部分都有小气管痰栓。现在的治疗过程中,医疗组倾向于更加积极且频繁的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这个过程并不舒服,而且还需要把俯卧位的患者翻过来,总之,突出一个“麻烦”。
如果这些患者没有意识,那俯卧位和仰卧位的切换最多就是个力气活。患者没有意识,吸痰的过程还能顺畅一点。
但患者有意识,且不愿意配合……那换位吸痰就会搞的兵荒马乱,甚至让人气喘吁吁浑身是汗。
·
·
·
孙立恩喘着粗气,感觉自己像是已经被浸泡在了汗液里一样浑身湿溻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