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1 / 4)
大家死都不开这个口。
这话茬,官员可以不接,他们拼死还能挣个“流芳百世”的美名,更何况如果靠反对此令没了官职,卸职归家反而会得到家乡感恩,过几年同乡发达,自己就能出来做官了。
但司礼监不行。
掌印太监本来也是跟内阁站一边的,皇帝看自个儿的老棉袄也不帮忙搭腔,不得不开了金口,在内阁会议上,直说要削减万国博览会。
一旦皇帝开了口,司礼监他们是奴才,这事儿,他们必须接着。
至于怎么削减,怎么筹钱,怎么监督质量。这事儿自然也只能交给司礼监办。
王公公就是这么给派来的。
王公公在整个司礼监,大概算是曾孙辈儿,地位不高,掌印太监老祖宗去给皇帝洗脚按摩的路上,他都不够格给提灯笼。但毕竟也是司礼监的官儿,放在紫禁城外头还是能吓死人的。
王公公以为自己这来一趟苏州,四处要钱,估计要脱层皮。
但老祖宗似乎在北京替他把事情谈的差不多,他来了这儿的第三天,诸位豪绅就把各种“礼”送进了他住的地方,攒巴攒巴一百八十万两,虽然比预计少一点,但事情也算是办成个七七八八。
王公公就乐得享福了。
这笔钱里,王公公也贪了。但他出来办大事,不敢贪太多,他就拿了个位数零头,一百八十万两主要是到了这万国七司手里。
但他想不到。
万国七司管经费的多少官员都是南直隶出身的自己人,钱进了万国七司,转一圈,又回了诸位捐钱的豪绅自己手里了。
南直隶为数不多的几座钢铁厂,也大多在那些乡绅的管控之下,账目上对不上的钱全从这些钢材里出了。而且,皇帝非要削减预算,他们就让这事儿不停地碰壁,就让万国会馆出大问题,修不成。
反正管事儿的也是皇帝派出来的亲奴才王公公。
让豪绅捐钱这事儿,皇上没脸开口,自然一个字儿也落不到纸面上,回头万国会馆修不好,皇帝明知豪绅耍赖,都没办法找他们问责。
这样狠狠一巴掌,他们就要扇在皇帝脸上。
皇帝下次想插手南直隶的事儿,还真要掂量掂量自己手能不能伸这么长了。
为难的就是万国七司实际管事的一小派人了。
比如鲁监。
因为他们没法上报,这事儿既小也大,小是因为这不过是万国七司内部财务对不上——当然大明对不上账的部门海了去了。
这事儿也大,因为是皇帝亲口说削减万国会馆及万国博览会相关的预算,这会儿说万国会馆修不好,是说皇帝的旨意有错了?是说皇帝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他在朝中的朋友,就算是有头有脸的,也因为万国会馆相关的事情,和皇帝交锋过败下阵来,尘埃落定,皇上发话的事儿,再闹那真是没半点好处。他要往上递折子,压根递不上去。
俞星城听他说来这些背后的事儿,半晌道:“您最近跟王公公聊过么?”
鲁监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苦笑:“我怎么聊。我应天府出身,是天然的南直隶这一派。王公公觉得这事儿都是我搞的鬼呢!”
怪不得当时王公公话里话外,说鲁监不会办事。
俞星城:“那您找过钢厂那边的人么?好歹也算是半个同乡吧。”
鲁监:“南直隶这地界,对抗北京的时候,那是自成一派,抱团抱得紧;要对自己人,那……反正我去过,面上说得好好的,私底下又死都不改。他们知道我不敢把事情闹大,不敢发公文给他们。”
俞星城撑着脑袋:“倒也未必不是没有转机。主要是这其中有个关键人物,脑子没拎明白。” ↑返回顶部↑
这话茬,官员可以不接,他们拼死还能挣个“流芳百世”的美名,更何况如果靠反对此令没了官职,卸职归家反而会得到家乡感恩,过几年同乡发达,自己就能出来做官了。
但司礼监不行。
掌印太监本来也是跟内阁站一边的,皇帝看自个儿的老棉袄也不帮忙搭腔,不得不开了金口,在内阁会议上,直说要削减万国博览会。
一旦皇帝开了口,司礼监他们是奴才,这事儿,他们必须接着。
至于怎么削减,怎么筹钱,怎么监督质量。这事儿自然也只能交给司礼监办。
王公公就是这么给派来的。
王公公在整个司礼监,大概算是曾孙辈儿,地位不高,掌印太监老祖宗去给皇帝洗脚按摩的路上,他都不够格给提灯笼。但毕竟也是司礼监的官儿,放在紫禁城外头还是能吓死人的。
王公公以为自己这来一趟苏州,四处要钱,估计要脱层皮。
但老祖宗似乎在北京替他把事情谈的差不多,他来了这儿的第三天,诸位豪绅就把各种“礼”送进了他住的地方,攒巴攒巴一百八十万两,虽然比预计少一点,但事情也算是办成个七七八八。
王公公就乐得享福了。
这笔钱里,王公公也贪了。但他出来办大事,不敢贪太多,他就拿了个位数零头,一百八十万两主要是到了这万国七司手里。
但他想不到。
万国七司管经费的多少官员都是南直隶出身的自己人,钱进了万国七司,转一圈,又回了诸位捐钱的豪绅自己手里了。
南直隶为数不多的几座钢铁厂,也大多在那些乡绅的管控之下,账目上对不上的钱全从这些钢材里出了。而且,皇帝非要削减预算,他们就让这事儿不停地碰壁,就让万国会馆出大问题,修不成。
反正管事儿的也是皇帝派出来的亲奴才王公公。
让豪绅捐钱这事儿,皇上没脸开口,自然一个字儿也落不到纸面上,回头万国会馆修不好,皇帝明知豪绅耍赖,都没办法找他们问责。
这样狠狠一巴掌,他们就要扇在皇帝脸上。
皇帝下次想插手南直隶的事儿,还真要掂量掂量自己手能不能伸这么长了。
为难的就是万国七司实际管事的一小派人了。
比如鲁监。
因为他们没法上报,这事儿既小也大,小是因为这不过是万国七司内部财务对不上——当然大明对不上账的部门海了去了。
这事儿也大,因为是皇帝亲口说削减万国会馆及万国博览会相关的预算,这会儿说万国会馆修不好,是说皇帝的旨意有错了?是说皇帝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他在朝中的朋友,就算是有头有脸的,也因为万国会馆相关的事情,和皇帝交锋过败下阵来,尘埃落定,皇上发话的事儿,再闹那真是没半点好处。他要往上递折子,压根递不上去。
俞星城听他说来这些背后的事儿,半晌道:“您最近跟王公公聊过么?”
鲁监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苦笑:“我怎么聊。我应天府出身,是天然的南直隶这一派。王公公觉得这事儿都是我搞的鬼呢!”
怪不得当时王公公话里话外,说鲁监不会办事。
俞星城:“那您找过钢厂那边的人么?好歹也算是半个同乡吧。”
鲁监:“南直隶这地界,对抗北京的时候,那是自成一派,抱团抱得紧;要对自己人,那……反正我去过,面上说得好好的,私底下又死都不改。他们知道我不敢把事情闹大,不敢发公文给他们。”
俞星城撑着脑袋:“倒也未必不是没有转机。主要是这其中有个关键人物,脑子没拎明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