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照萧繇所说的,工事明年才能结束,最迟明年便能迁都。长安气候干燥,风沙多,冬日过于严寒,我担心你适应不了那边的气候。”
  “没事,我能适应的。风沙太多,届时将多打发一些人去种树。”长安风沙多,多半是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得过于严重,等他过去了,便下令禁止乱砍滥伐,多种树,提前千年就开始布局,子孙后代将不会再背负那么沉重的环境负担吧。
  “等天下一统了,将士们的负担就轻了,可以多拍些人去种树。”裴凛之说。
  “也可以。不过若是真一统天下了,还是将这些将士们陆续放回去吧,将士们够辛苦了,也该过几日轻松日子,这太平天下可都是他们打下来的,他们最该好好享受与家人团聚的生活。”萧彧说。
  裴凛之问:“你打算裁减兵力?”
  萧彧点头:“裁减一部分。不过主要还是换血,以后用义务兵役制,男子到一定年龄就去服兵役,入伍一定年限就退役。”
  等一统天下之后,萧彧打算改一改兵役制。现在是采取自愿制,因为每个入伍的士兵都要上战场拼命流血,他们为情怀为责任为家国在奋斗。
  天下太平后,就该让那些被保护的人出来,接过这些拼过命流过血的将士们手中的刀枪,让前辈们去休息。
  “如此也行。”裴凛之长期生活在军营中,是了解将士们的生活状态的,谁人不是血肉之躯,谁人不怕死,谁人不想家?
  不过是因为披上了战甲,握起了刀枪,便变成了一个个看淡生死的勇士,勇敢地冲在最前线。
  回归家园,做一个普通人,几乎是所有将士们埋藏在心底的渴望,所以他是赞同让这些将士们退役回去的,当然,得采取自愿原则,一步一步来。
  七月初,裴凛之作别萧彧,乘船渡江,前往豫州,替换数月前到边关的关山回京。
  原本他们还打算过几年再与东戎开战,但萧烨事件令萧彧和裴凛之意识到,东戎已经急了,他们不敢与安国硬碰硬,便妄图用不入流的手段来颠覆安国。偏生权欲熏心的萧烨居然还吃他们这一套,结果直接被东戎当成了弃子。
  第192章 出兵
  萧彧与众人商讨过了, 趁着士气还在,干脆就明年出兵,一鼓作气将东戎拿下。
  所以裴凛之才要这个时候去边关, 抓紧时间练兵, 开始备战。
  萧彧同样也很忙,朝廷刚刚清算了一批谋逆的世家大族, 不少官员都被处罚罢免, 空缺了不少职位, 目前正在重新考核提拔官员。
  要打仗,就要准备后勤补给,二三十万大军的衣食住行是个相当不轻松的任务。
  远在长安的萧繇在事发一个月后才得知萧烨已经伏诛的消息, 迫不及待地写信回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 万分遗憾没能亲手送萧烨一程。
  萧繇还传回来一个消息, 柔然派来使者, 要求在凉州的武威开设边市, 如此他们就无须穿越整个东戎跑到彭城去贸易。
  萧繇答应了,这样能加深与柔然之间的合作,也能切断柔然与东戎的联系。将来他们出兵东戎的时候, 柔然就得掂量一下要不要跟东戎合作。
  萧彧很赞同萧繇的做法,与柔然贸易, 能换取对方的毛皮、肉类以及马匹等,毛皮与马匹都是行军打仗所需的重要物资。
  这一年算得上风调雨顺,没有大灾大厄,庄稼收成良好,商业越发繁荣, 手工业也蓬勃发展着, 不少技艺都有所突破, 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态。果然利益才是促使技艺进步的动力。
  裴凛之在豫州待到年底,才抽空回来陪萧彧过了一个年,过完年又匆匆回了边关。
  太初十年五月,出使西域与波斯的队伍终于返回长安。他们不仅满载而归,还带回了一支庞大的队伍,有波斯商人,还有来自西域的鄯善、龟兹、于阗与疏勒诸国的使臣与商人,人数超过两千。
  这一趟往返耗费了一年多时间,为了疏通已经中断的商路,他们历经艰难险阻,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路辛酸与血泪自不必说。
  好在付出是有回报的,不仅沟通了商路,赚到了超出预期的财富,顺利完成了使命。
  萧彧见到使臣的时候,已是六月。他亲自接见了来自西域各国的使臣,了解西域的局势与风物人情。
  这些西域使臣言谈之中,对中原的文化物产充满了好奇与敬仰。即便上百年没有交流往来,中原王朝依旧是外族羡慕向往的所在,可见两汉对西域地区的影响还是十分深远的。
  萧彧接见完外国使者,忍不住琢磨,是否能够像汉唐一样,将西域也纳入安国的版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