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亲自上阵(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首先让轰炸机与攻击机起飞,航母的甲板长度就太短了。
  事实上,中国海军航空兵中,最弱的就是舰载战斗机。
  “猛禽”在设计的时候,正值中国从德意志第二帝国引进bf-109e的生产专利,因此大量借鉴了这种在当时、甚至在大战初期都算得上极为出色的战斗机的一些设计特点,但是又有很大的区别。
  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猛禽”采用的是十二缸星型风冷发动机,机首较为粗壮。
  正是如此,从外形上看,“猛禽”与bf-109e几乎没有半点相似的地方。
  可以说,“猛禽”成功的地方是采用了十二缸星型风冷发动机,失败的地方也是采用了这种发动机。
  要知道,“蜻蜓”与“雪雕”采用的都是十二缸星型水冷发动机。
  事实上,当时最佳的选择,还是水冷发动机,但是海军却认为,舰载战斗机最好采用风冷发动机,因为航母上不会有太多的淡水。结果就是,沈飞不得不放弃了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的水冷发动机,冒险开发了风冷发动机。
  当然,风冷发动机的发展潜力肯定超过了水冷发动机。
  与“零”式战斗机相比,“猛禽”显得极为笨重,灵活性差了很多,只在高速俯冲性能上胜出。
  从某种意义上讲,“猛禽”更像是专门用来对付轰炸机的截击机。
  正是如此,海军才接收了“猛禽”,并且将其做为主力舰载战斗机使用。
  可以说,“猛禽”是合格的防空战斗机,但是做为护航战斗机使用,就远不如“零”战那么好用了。
  用二十四架“猛禽”护航,显然有点单薄。
  要知道,航空战队有四艘航母,就算每艘航母只搭载了二十四架战斗机,总共也有九十六架。
  事实上,第一轮攻击行动进行得并不顺利。
  战斗机顺利升空后,“汉武帝”号上出了问题,原本安排在第二顺位的俯冲轰炸机群就因为中队长的座机没能发动起来,不得不启用备用飞机,延迟了大约十分钟,俯冲轰炸机才陆续升空。紧接着,“汉高祖”号上也出了问题,两架鱼雷攻击机在起飞的时候因为调配不当发生碰撞,其中一架的机身被螺旋桨割裂,另外一架的机翼折断。结果就是,直到九点四十五分,“汉高祖”号上的鱼雷攻击机群才开始起飞,比其他两艘航母上的机群晚了大约十五分钟起飞。
  由此产生的影响是,三艘航母的出动的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根本没有合在一起。
  攻击机群没能集中行动,攻击力自然大大降低。
  如果仅靠这一波攻击,肯定无法击溃、甚至不可能重创联合舰队。
  所幸的是,李向龙手里不仅仅只有这些战机。
  九点半,也就是攻击联合舰队的战机还没有完全升空,攻击硫黄岛的机群就回到了舰队上空。
  可以说,当时西太平洋舰队上空乱成一团。
  要命的是,大部分返航战机没有剩下多少燃油,都急需降落,而航母飞行甲板上的战机还没有完全升空呢。
  可以说,如果拖到九点五十,就会有不少战机因为燃油耗尽而坠海。
  幸运的是,“秦始皇”号在九点半就放出了全部战机,开始回收返航的作战飞机。结果就是,有四架“汉武帝”号与六架“汉高祖”号上的战机因为燃油即将耗尽,降落到了“秦始皇”号上。
  到九点五十五分,返航战机全部降落到了航母上。
  李向龙没有让航空勤务人员闲着,立即让其他战机做升空准备,并且必须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
  当时,有一百一十四架战机返回,其中有一百一十二架能够再次升空,因此需要为这些战机补充燃油、挂在弹药等等。此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检修,正常情况下需要耗费一个小时左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