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总体战局(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主要就是,中国生产的四发重型轰炸机开始装备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而且首批飞行员都来自中国。
  在一九四一年的最后几个月里,德军组织了十多次大规模轰炸,几乎摧毁了半个伦敦。
  其实,这还是次要的。如果遭到轰炸的只有伦敦,哪怕整个伦敦都被炸成废墟,英国也能坚持下去。原因很简单,伦敦早就不是英国的工业城市了,因此伦敦遭受的损失对英国的工业生产没有太大影响。
  要命的是,德军轰炸的不仅仅是伦敦,甚至没有主要轰炸伦敦。
  随着对英轰炸行动升级,加上轰炸进行得比较顺利,德皇威廉二世再也没有对轰炸行动指手画脚,更没有横加干预。结果就是,帝国空军可以按照最优的方式来安排轰炸行动,即重点轰炸英国的工业城市。
  这下,英国的工业中心城市遭殃了。
  到一九四二年初,伯明翰、曼彻斯特、考文垂、利物浦、利兹、布里斯托尔等大型工业城市都遭到了数次、甚至是十多次轰炸,而且遭受轰炸的主要就是工业区、以及邻近工业区的居民区。
  根据英国当局的统计数据,仅在一九四一年,就有近五万人在轰炸中丧生。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产业工人。
  轰炸,还导致英国工厂的开工率大幅度降低。很多时候,一次错误的防空警报,就能让工厂停工半天。
  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在一九四一年的最后三个月,英国的工业产值明显下降了一大截。
  由此,产生了另外一个影响,即英国更加需要来自美国的援助。
  这下,问题来了。
  虽然美国已经参战,而且主要工厂都在全速生产,但是美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填补英国与红俄工业生产的缺口。对美国当局来说,这意味着要在英国与红俄之间做出选择,重点支援英国,就得降低提供给红俄的援助,而重点支援红俄,则英国就不可能获得足够的物资支援。
  当然,英国不会这么快战败。
  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英国能够坚持到一九四四年。除非中德联军在一九四二年击败红俄,让德军在一九四三年攻打英国本土,不然英国在一九四三年战败的可能性非常低,肯定能坚持到一九四四年。
  问题是,这还不是美国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到一九四二年初,日本已经在实质上战败了。
  虽然日本当局没有投降,但是随着中**队在一九四一年底跨过对马海峡,成功登陆本州岛,日本就已经战败。到一九四二年初,登陆本州岛的中**队已经推进到离神户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预计在年中就能攻占神户与大阪地区,在年底之前肯定能够把旗帜插到日本皇宫的房顶上。
  也就是说,美国必须全力以赴的打赢太平洋战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