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部署隋唐之战(2 / 3)
“不错。”杨恭仁认同道:“我要是李渊,一定会干净利落的放弃荆襄,迁都巴蜀。然后将汉水防线的兵力凝成一体,对右仆射或发动猛烈攻势,以掩护朝廷安然入蜀;与此同时,另派一支精锐之师对南郡发动进攻。要是如药师所料,成功占据南郡,再分兵两部,一部攻占兵力空虚的荆州南部;一部迅速北上,占领安陆、永安,将我们的援军堵在义阳一带,为南下之军作掩护,虽然由于国力问题,他们最后也占不了这些地方。但却能够给我大隋带来巨大的麻烦,当我军重新将之收复,对方朝廷不但成功退入巴蜀,还通过此战获得大量喘息之机。”
“圣上”尉迟恭看向了杨侗,询问道:“段将军那边怎么办?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杨侗注定沙盘良久,沉吟片刻道:“我们现在做好三手准备,一是以信鹰通知段将军,让他做好大战的准备;二是让万均在淅阳朝对岸唐军发起小规模进攻,并营造出全面攻打襄阳之假象;三是出兵,右仆射所在的新野比我们去南郡近,让他分四万精骑星夜驰援南郡,供段德操将军调遣,从路程上说,也就两三天时间。李渊兵力虽众,但精锐之师少得可怜,全军上下士气萎靡、作战意志远不如我军将士,真要猛攻南郡的话,段将军只要坚守几天,四万援军已经抵达南郡。另外……”
杨侗看向了李靖,道:“药师率领第二军团、第十一军团前往南郡,到了南郡之后,全面接管南郡防务。”
“喏。”李靖连忙应命。
“杜伏威、薛万彻、谢映登、何潘仁、李正宝,你们六人随军出征。”
“末将遵命。”六将慨然应命。
待到六人入列,杨侗又说道:“罗士信、裴行俨。”
“末将在。”二将出列。
“你二人分别统率第一军、第三军前去新野,两大军团将领尽皆随军出征。”
看了下天色,杨侗又说道:“如今天色尚早,你们轻装上阵,立即出兵。”
“末将遵命。”
众将轰然应命,李渊虽有大军数十万,但这些人跟着杨侗一场一场的胜仗打下来,对他有一种盲目的信任感,觉得只要杨侗在,大隋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尉迟恭、苏定方,你二人为后军,统率步卒,押送辎重前往新野,程咬金、辛獠儿随军。通知全军,明日三更造饭,五更出征,不得有误!”
“喏。”
待众人离开之后,杨恭仁拱手道:“圣上,淮北七郡刚刚收复,境内还有不少土匪流寇,以及逃入山中的魏军逃兵,若不将之一一剿灭,一定会为祸地方。如今裴尚书远在南方,需要一员大将负责此事。另外,淮北七郡不仅三教九流混杂,而且大大小小势力遍布,关东士族虽在梁郡遭到陈智略重创,势力十不存一,然亦不可小视,而且淮北七郡乃是李密经营多年的地盘,民间藏匿的兵器足以武装一支数万人的军队,需要一名军政皆通的官员坐镇。”
杨侗说道:“左仆射,说说你的建议。”
杨恭仁说道:“微臣的意思是设立淮北行台尚书省,此之七郡皆归行台尚书省节制,等七郡恢复平静再将淮北行台解散。岑使君军政皆知,可任行台尚书令;邴郡守善于治理地方,可以兼掌行台民部侍郎,尧将军则负责掌军,圣上觉得如何?”
对于杨恭仁的方案,杨侗自然是由衷的赞同。他知道岑文本、邴元真皆是才华模溢之辈。
尤其是岑文本,是史上留名的大人物,他除了出色的文采之外,爱民之心和高贵品德更是他的一大亮点,史上的岑文本虽然当大官,但是依旧生活朴素,对于自己的母亲十分孝顺,面对那些混的不怎么样的老朋友,也从来不曾亏待过,一应礼数都非常周全。
如今邴元真已经得到任用,若是不把岑文本外放,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只不过岑文本在南方才名远播、名望非凡,而杨侗又受到《贞观长歌》的影响,认为岑文本是一个类似长孙无忌的权术高手,担心他在南方任职的时候拉帮结派,这才迟迟没有将他外放。
杨恭仁知道萧氏在南方影响力极大,皇妃萧月仙若是诞下公主也就罢了,要是的诞下皇子,南方人士为了自身利益,极有可能推动这位皇子对太子之位发动冲击,而岑文本是西梁吏部尚书岑善方之孙、隋朝虞部侍郎岑之象之子,不仅与萧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是南方士林领袖之一,要是有人心怀不轨,他极有可能被推举为南方派系的领袖。所以杨恭仁虽未曾和杨侗商议过,可心中也认为岑文本不宜在南方任职。
现在将岑文本安排到与他毫无关联的淮北七郡,既能发挥对方之才华,又不给予他拉帮结伙的机会,确确实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更绝妙的是纯粹武将尧君素属于军方,对朝廷忠心耿耿,而主管民政的邴元真是一个瓦岗寨的头目之一,他因为过去的经历,兢兢业业、独善其身尤且不及,哪敢与其他人拉帮结派?
“这是一个绝妙的办法!”杨侗说道:“今天正式成立淮北行台尚书省,节制梁郡、淮阳、谯郡、汝阴、彭城、下邳、东海七郡,行台省设在彭城郡彭城县,岑文本出任行台尚书、尧君素出任行台兵部和武部侍郎、淮阳郡守邴元真兼任行台民部侍郎。”
“微臣遵命。”岑文本、尧君素、邴元真躬身应命。
其实杨侗是中了所谓的历史大剧的毒,并不解真实的岑文本。实际上,岑文本是一个识进退、明时势、谨守人臣之道的人,除了出色的治政水平,最出名的是他对于权贵从不阿谀奉承,和魏征一样,是个敢于直言不讳的人。虽然在李氏王朝当中高官厚禄,深受李世民宠信,但他深诣明哲保身之道,觉得自己没有一点汗马功劳,只靠一点笔墨却做到了宰相之位,所以几次三番请辞。
其实岑文本最大的梦想是当一方父母官,造福百姓,这是他读书时的志向。然而投奔萧铣的时候,却天天呆在萧铣身边舞文弄墨、吟诗作赋,与自身之所长和理想都格格不入。
归降隋朝之后,初衷始终不改,心知淮北七郡商业凋敝、人口锐减,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杨侗如今将他任命为淮北行台尚书令,正与他的理想吻合。所以他感到异常激动,打算将这片被乱世蹂躏成千疮百孔的土地治理成大隋富庶之地。
————————————
感谢书友“谷小迗”大赏。 ↑返回顶部↑
“圣上”尉迟恭看向了杨侗,询问道:“段将军那边怎么办?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杨侗注定沙盘良久,沉吟片刻道:“我们现在做好三手准备,一是以信鹰通知段将军,让他做好大战的准备;二是让万均在淅阳朝对岸唐军发起小规模进攻,并营造出全面攻打襄阳之假象;三是出兵,右仆射所在的新野比我们去南郡近,让他分四万精骑星夜驰援南郡,供段德操将军调遣,从路程上说,也就两三天时间。李渊兵力虽众,但精锐之师少得可怜,全军上下士气萎靡、作战意志远不如我军将士,真要猛攻南郡的话,段将军只要坚守几天,四万援军已经抵达南郡。另外……”
杨侗看向了李靖,道:“药师率领第二军团、第十一军团前往南郡,到了南郡之后,全面接管南郡防务。”
“喏。”李靖连忙应命。
“杜伏威、薛万彻、谢映登、何潘仁、李正宝,你们六人随军出征。”
“末将遵命。”六将慨然应命。
待到六人入列,杨侗又说道:“罗士信、裴行俨。”
“末将在。”二将出列。
“你二人分别统率第一军、第三军前去新野,两大军团将领尽皆随军出征。”
看了下天色,杨侗又说道:“如今天色尚早,你们轻装上阵,立即出兵。”
“末将遵命。”
众将轰然应命,李渊虽有大军数十万,但这些人跟着杨侗一场一场的胜仗打下来,对他有一种盲目的信任感,觉得只要杨侗在,大隋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尉迟恭、苏定方,你二人为后军,统率步卒,押送辎重前往新野,程咬金、辛獠儿随军。通知全军,明日三更造饭,五更出征,不得有误!”
“喏。”
待众人离开之后,杨恭仁拱手道:“圣上,淮北七郡刚刚收复,境内还有不少土匪流寇,以及逃入山中的魏军逃兵,若不将之一一剿灭,一定会为祸地方。如今裴尚书远在南方,需要一员大将负责此事。另外,淮北七郡不仅三教九流混杂,而且大大小小势力遍布,关东士族虽在梁郡遭到陈智略重创,势力十不存一,然亦不可小视,而且淮北七郡乃是李密经营多年的地盘,民间藏匿的兵器足以武装一支数万人的军队,需要一名军政皆通的官员坐镇。”
杨侗说道:“左仆射,说说你的建议。”
杨恭仁说道:“微臣的意思是设立淮北行台尚书省,此之七郡皆归行台尚书省节制,等七郡恢复平静再将淮北行台解散。岑使君军政皆知,可任行台尚书令;邴郡守善于治理地方,可以兼掌行台民部侍郎,尧将军则负责掌军,圣上觉得如何?”
对于杨恭仁的方案,杨侗自然是由衷的赞同。他知道岑文本、邴元真皆是才华模溢之辈。
尤其是岑文本,是史上留名的大人物,他除了出色的文采之外,爱民之心和高贵品德更是他的一大亮点,史上的岑文本虽然当大官,但是依旧生活朴素,对于自己的母亲十分孝顺,面对那些混的不怎么样的老朋友,也从来不曾亏待过,一应礼数都非常周全。
如今邴元真已经得到任用,若是不把岑文本外放,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只不过岑文本在南方才名远播、名望非凡,而杨侗又受到《贞观长歌》的影响,认为岑文本是一个类似长孙无忌的权术高手,担心他在南方任职的时候拉帮结派,这才迟迟没有将他外放。
杨恭仁知道萧氏在南方影响力极大,皇妃萧月仙若是诞下公主也就罢了,要是的诞下皇子,南方人士为了自身利益,极有可能推动这位皇子对太子之位发动冲击,而岑文本是西梁吏部尚书岑善方之孙、隋朝虞部侍郎岑之象之子,不仅与萧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是南方士林领袖之一,要是有人心怀不轨,他极有可能被推举为南方派系的领袖。所以杨恭仁虽未曾和杨侗商议过,可心中也认为岑文本不宜在南方任职。
现在将岑文本安排到与他毫无关联的淮北七郡,既能发挥对方之才华,又不给予他拉帮结伙的机会,确确实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更绝妙的是纯粹武将尧君素属于军方,对朝廷忠心耿耿,而主管民政的邴元真是一个瓦岗寨的头目之一,他因为过去的经历,兢兢业业、独善其身尤且不及,哪敢与其他人拉帮结派?
“这是一个绝妙的办法!”杨侗说道:“今天正式成立淮北行台尚书省,节制梁郡、淮阳、谯郡、汝阴、彭城、下邳、东海七郡,行台省设在彭城郡彭城县,岑文本出任行台尚书、尧君素出任行台兵部和武部侍郎、淮阳郡守邴元真兼任行台民部侍郎。”
“微臣遵命。”岑文本、尧君素、邴元真躬身应命。
其实杨侗是中了所谓的历史大剧的毒,并不解真实的岑文本。实际上,岑文本是一个识进退、明时势、谨守人臣之道的人,除了出色的治政水平,最出名的是他对于权贵从不阿谀奉承,和魏征一样,是个敢于直言不讳的人。虽然在李氏王朝当中高官厚禄,深受李世民宠信,但他深诣明哲保身之道,觉得自己没有一点汗马功劳,只靠一点笔墨却做到了宰相之位,所以几次三番请辞。
其实岑文本最大的梦想是当一方父母官,造福百姓,这是他读书时的志向。然而投奔萧铣的时候,却天天呆在萧铣身边舞文弄墨、吟诗作赋,与自身之所长和理想都格格不入。
归降隋朝之后,初衷始终不改,心知淮北七郡商业凋敝、人口锐减,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杨侗如今将他任命为淮北行台尚书令,正与他的理想吻合。所以他感到异常激动,打算将这片被乱世蹂躏成千疮百孔的土地治理成大隋富庶之地。
————————————
感谢书友“谷小迗”大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