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1 / 4)
第53章 传统艺能 临近午夜,大圆村的家……
临近午夜, 大圆村的家家户户抬出了大爆竹。饶是龙家捉襟见肘,在新岁旧岁交接之时,也按风俗提前买好了12个烟花, 寓意来年月月兴旺。如果有第几个不响,则被认为该月不吉利,到时候要谨慎避灾。
龙满妹站在厨房门口, 忍不住跟张意驰絮絮叨叨:“我知道你们年轻人讲科学,可有些迷信, 你不得不信。去年我们家放炮没放好,我让梅梅去找人破一下, 她不肯。果然我年头得了大病,花了好多钱咧。”
龙向梅翻了个白眼, 进进出出的搬着烟花。很快,一排12个烟花在院子里摆好。有些性急的人家, 已经忍不住放了起来。本地有抢放开门炮的习俗,认为谁家最先放, 谁家便最发财。但同时,无论是烟花还是爆竹,都必须连续放到第二年, 中间不能有停歇。所以放的越早,消耗越大。村里条件好的人家, 放足半个小时的都有。
龙向梅懒的凑那个热闹,掐着时间,用线香点燃了烟花。随着□□冲天, 一朵朵绚烂的烟花绽放。张意驰跟在她身后,举着手机直播起了烟花。
现在稍大点的城市都已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倒是各个偏远山区的居民能够在新年时分观赏着如此美景。央视春晚的主持人数着倒计时, 但越发激烈的鞭炮声掩盖了一切响动,整个村庄唯有鞭炮的轰鸣。
硝烟弥漫,把村落裹进了白色的烟雾里。灯火与民居都只剩若隐若现的轮廓。但穿透白烟,依然能看见夜空中的流光溢彩。
东风夜放花千树,是极致的喧闹,也是极致的浪漫。
咻——哗啦啦啦……最后一个烟花点燃,时间刚好走过了12点。烟花爆竹迎来了一波巨大的高.潮,声传数里,却又融在了无数村庄的响动中。
12点05分,鞭炮声渐歇。龙向梅握住门把,打开了院门,大声喊道:“开门大吉、动步生财!”
差不多的时间点,家家户户院门大开。龙向梅朝张意驰招招手,带着他走出院门,朝着太阳的方向出行。夜色墨黑,大家纷纷拿起了手机,打开了手电功能。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沿着石板路上了山,或拔或劈或砍的弄断能当柴禾的细小树木带回家中,寓意生财。
到这时,苗家的除夕才算过完。
城里早没了复杂的习俗,所谓过年,无非是在酒店或者家里吃个饭,然后各自上网看电视打游戏。直播间里很多年轻的网友都不知道过年还有这么多的仪式,看的津津有味。有些甚至大半夜的闲的没事干,在淘宝店上下起了单,也不在乎客服小哥会不会搭理。只想单纯的为努力的村民们,送上一份祝福。
凌晨6点,震耳欲聋的鞭炮又起,再没有人能睡的下去。龙家每间屋子都亮起了灯,经过调试的灯光全部点亮时,立刻成了村里最独特的风景。晨风吹过,屋檐下灯笼摇曳,与喜庆的春联窗花相映成趣。
龙满妹在堂屋里的桌上倒上了三杯温开水,笑着对两个孩子道:“大年初一喝杯清茶,一年清清泰泰,平平安安。”
等张意驰和龙向梅喝完了“清茶”,龙满妹又在他们杯子里各添上了一对雕工细致的小金鱼万花茶,开水注入,原本因粘上了糖霜而显得有些灰的小金鱼,再次变得翠绿鲜活。龙满妹准备的万花茶是柚子制成,清甜中带着柚香,纵然比不得超市里五花八门的饮料,也别有一番风味。
喝过茶,昨天合拢宴上剩下的米粉肉与蒸鱼摆上了桌。本地风俗,年初一要尽量避免劳累,以免一整年辛苦,再加上讲究年年有余,因此十分忌讳重新做菜,家家户户都只能吃剩菜。过去规矩严些的人家,剩菜要从初一吃到十五。不过经过村干部们年复一年的宣讲,很少有人再遵循如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剩菜顶多吃到初三作罢。
9点多钟,村里又响起了断断续续的鞭炮。因为过年去别人家走亲戚,一定要用鞭炮叫门。而主人家也同样需要点鞭炮迎客。因此从初一到初五,鞭炮几乎难停。
但龙家是没有什么亲戚的。龙满妹枯坐在堂屋里,看着桌上攒盒里的花生瓜子与糖果,不免低落的道:“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外甥郎。大年初一,你爸爸还是没有回来。”
龙向梅磕着瓜子,毫不在意的道:“你往好方面想,万一他死了呢?”
龙满妹:“……”
“我说的没错啊。他回来干嘛?讨债嘛!?”
龙满妹嘴唇嗫嚅了两下,好半天才憋出了一句:“他毕竟是你爸。”
龙向梅呵呵:“那我新年大节祝愿他在外死的利索点,别受罪?”
龙满妹彻底无语了,深知自己女儿的脾气,再说下去怕是更难听的话都有,只得转移话题道:“我等下去给你奶奶拜年,你今年还是不去?”
龙向梅别有深意的看了龙满妹一眼,张意驰想起直播切猪肉那天的情景,忍不住插嘴道:“听说奶奶身体不好,大年初一的,我们去气她不合适吧?”
龙向梅噗嗤笑出了声:“我也觉得,大过节的大伯家还得看重播的春晚呢,我万一忍不住把人电视机砸了是不大好。”
龙满妹毫无威慑力的瞪了眼张意驰,道:“你别太惯着她。”
龙向梅十分不正经的道:“现在都流行娇宠文,妈,你落伍了。”
龙满妹没好气的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道:“我不懂什么落伍不落伍的,我只晓得你这样的,哪个阿婆娘不嫌?” ↑返回顶部↑
临近午夜, 大圆村的家家户户抬出了大爆竹。饶是龙家捉襟见肘,在新岁旧岁交接之时,也按风俗提前买好了12个烟花, 寓意来年月月兴旺。如果有第几个不响,则被认为该月不吉利,到时候要谨慎避灾。
龙满妹站在厨房门口, 忍不住跟张意驰絮絮叨叨:“我知道你们年轻人讲科学,可有些迷信, 你不得不信。去年我们家放炮没放好,我让梅梅去找人破一下, 她不肯。果然我年头得了大病,花了好多钱咧。”
龙向梅翻了个白眼, 进进出出的搬着烟花。很快,一排12个烟花在院子里摆好。有些性急的人家, 已经忍不住放了起来。本地有抢放开门炮的习俗,认为谁家最先放, 谁家便最发财。但同时,无论是烟花还是爆竹,都必须连续放到第二年, 中间不能有停歇。所以放的越早,消耗越大。村里条件好的人家, 放足半个小时的都有。
龙向梅懒的凑那个热闹,掐着时间,用线香点燃了烟花。随着□□冲天, 一朵朵绚烂的烟花绽放。张意驰跟在她身后,举着手机直播起了烟花。
现在稍大点的城市都已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倒是各个偏远山区的居民能够在新年时分观赏着如此美景。央视春晚的主持人数着倒计时, 但越发激烈的鞭炮声掩盖了一切响动,整个村庄唯有鞭炮的轰鸣。
硝烟弥漫,把村落裹进了白色的烟雾里。灯火与民居都只剩若隐若现的轮廓。但穿透白烟,依然能看见夜空中的流光溢彩。
东风夜放花千树,是极致的喧闹,也是极致的浪漫。
咻——哗啦啦啦……最后一个烟花点燃,时间刚好走过了12点。烟花爆竹迎来了一波巨大的高.潮,声传数里,却又融在了无数村庄的响动中。
12点05分,鞭炮声渐歇。龙向梅握住门把,打开了院门,大声喊道:“开门大吉、动步生财!”
差不多的时间点,家家户户院门大开。龙向梅朝张意驰招招手,带着他走出院门,朝着太阳的方向出行。夜色墨黑,大家纷纷拿起了手机,打开了手电功能。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沿着石板路上了山,或拔或劈或砍的弄断能当柴禾的细小树木带回家中,寓意生财。
到这时,苗家的除夕才算过完。
城里早没了复杂的习俗,所谓过年,无非是在酒店或者家里吃个饭,然后各自上网看电视打游戏。直播间里很多年轻的网友都不知道过年还有这么多的仪式,看的津津有味。有些甚至大半夜的闲的没事干,在淘宝店上下起了单,也不在乎客服小哥会不会搭理。只想单纯的为努力的村民们,送上一份祝福。
凌晨6点,震耳欲聋的鞭炮又起,再没有人能睡的下去。龙家每间屋子都亮起了灯,经过调试的灯光全部点亮时,立刻成了村里最独特的风景。晨风吹过,屋檐下灯笼摇曳,与喜庆的春联窗花相映成趣。
龙满妹在堂屋里的桌上倒上了三杯温开水,笑着对两个孩子道:“大年初一喝杯清茶,一年清清泰泰,平平安安。”
等张意驰和龙向梅喝完了“清茶”,龙满妹又在他们杯子里各添上了一对雕工细致的小金鱼万花茶,开水注入,原本因粘上了糖霜而显得有些灰的小金鱼,再次变得翠绿鲜活。龙满妹准备的万花茶是柚子制成,清甜中带着柚香,纵然比不得超市里五花八门的饮料,也别有一番风味。
喝过茶,昨天合拢宴上剩下的米粉肉与蒸鱼摆上了桌。本地风俗,年初一要尽量避免劳累,以免一整年辛苦,再加上讲究年年有余,因此十分忌讳重新做菜,家家户户都只能吃剩菜。过去规矩严些的人家,剩菜要从初一吃到十五。不过经过村干部们年复一年的宣讲,很少有人再遵循如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剩菜顶多吃到初三作罢。
9点多钟,村里又响起了断断续续的鞭炮。因为过年去别人家走亲戚,一定要用鞭炮叫门。而主人家也同样需要点鞭炮迎客。因此从初一到初五,鞭炮几乎难停。
但龙家是没有什么亲戚的。龙满妹枯坐在堂屋里,看着桌上攒盒里的花生瓜子与糖果,不免低落的道:“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外甥郎。大年初一,你爸爸还是没有回来。”
龙向梅磕着瓜子,毫不在意的道:“你往好方面想,万一他死了呢?”
龙满妹:“……”
“我说的没错啊。他回来干嘛?讨债嘛!?”
龙满妹嘴唇嗫嚅了两下,好半天才憋出了一句:“他毕竟是你爸。”
龙向梅呵呵:“那我新年大节祝愿他在外死的利索点,别受罪?”
龙满妹彻底无语了,深知自己女儿的脾气,再说下去怕是更难听的话都有,只得转移话题道:“我等下去给你奶奶拜年,你今年还是不去?”
龙向梅别有深意的看了龙满妹一眼,张意驰想起直播切猪肉那天的情景,忍不住插嘴道:“听说奶奶身体不好,大年初一的,我们去气她不合适吧?”
龙向梅噗嗤笑出了声:“我也觉得,大过节的大伯家还得看重播的春晚呢,我万一忍不住把人电视机砸了是不大好。”
龙满妹毫无威慑力的瞪了眼张意驰,道:“你别太惯着她。”
龙向梅十分不正经的道:“现在都流行娇宠文,妈,你落伍了。”
龙满妹没好气的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道:“我不懂什么落伍不落伍的,我只晓得你这样的,哪个阿婆娘不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