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26.安华楼饭局(1 / 2)
凡是生在华禹大陆的人,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都有一个很奇异的共通点:大家都喜欢把‘正事’,安排在用餐的时候一起商讨;而且越是重要的大事,选择的‘饭点儿’也就越晚。即便是至圣先师也曾有‘食不言、寝不语’的教诲;但就连北燕的学生仕子们,一旦离开了书院的束缚、师长的监管,也经常会寻一间酒楼食肆,再约上几个知己同道,一起在酒桌之前会饮高谈、纵论古今。
今夜的安华楼之约,虽然是由四皇子周长安做东,但席间的菜式却十分普通,好在味道还算正宗;鲁东菜系的鲜咸适口,再加上产自三秦行省的杏花汾酒,真称得上是一顿能够真正填饱肚子的‘实席’。
“太初贤弟远道而来,周某本该备下名贵的珍馐佳酿,以尽地主之谊;但最近父皇提倡满朝文武奉行‘克勤克俭’之风,愚兄身为北燕皇子,自然更应体会父皇的一番苦心;万不得以之下,只得以酒淡菜寡的一桌‘残席’,怠慢了远来之友,还望太初你能够体谅愚兄的难处。再此,愚兄先自罚三杯……”
说到这里,周长安用他那拇指大小的酒盅,连饮了三盅‘洗尘酒’。而沈归也倒满了自己面前的酒杯,也回敬了对方三盅‘谢情酒’:
“百里兄说的是哪的话呀?‘成由勤俭败由奢’之言,古来有之。贵国皇帝陛下能够勤勉克己、无怠无荒,实乃北燕王朝之幸、北燕百姓之幸事!”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沈归不想跟他用场面话来磨嘴皮子,便借着吹捧对方父亲的话,直接把话风就此打住。果不其然,提到了北燕王朝和百姓之事,刚刚放下酒盅的四皇子,做出了一副犹疑不定的样子问道:
“太初贤弟,愚兄如今有一事不明,不知当不当问……”
“贤兄请讲……”
“愚兄素闻幽北三路寒冷清苦,但日前也曾听父皇提起过,贤弟不是刚刚才被那位新近登基的幽北兴平皇帝,加封为幽北中山王了吗?再有一点,太初你的老恩师,还是那位‘粮通天下’的东幽李家族长齐元公;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太初兄也该是个富贵至极的人啊……可贤弟今日这副打扮……恕愚兄驽钝,却不知其中有何深意呢?”
沈归一听他这话,恶趣味地拽出了两团脏兮兮的棉花,随手往窗外一扔,而后便晃着手中的一根筷子,满面狡黠地对四皇子说:
“富有四海、掌控八荒的幽北王朝,都尚且奉行勤勉节俭的朝堂风气;我们幽北三路这小家小户的,当然就要更加吝啬了呀!”
沈归这答复有些阴阳怪气,挤兑的四皇子直接站起身来,作势就要离席……
“百里兄百里兄,玩笑话莫要当真啊!…也罢!…既然你我弟兄同为圣人门徒,虽份属两家学派,但彼此之间也算是一见如故了!沈某的脾气一向直来直去,咱们当着明人就别说暗话了!所以,愚弟想先跟兄长讨几句真心话来听!”
往往在谈判之时,率先开口的一方,在气势上就会软弱三分;但沈归如今身在北燕王朝,本就已经被人占据了地利优势,所以这些细枝末节的‘心理战术’,也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周长安一听沈归之言,立刻的一拍桌子:
“就等你这句话呢!既然愚兄痴长你几岁,自当先行示君以诚了!直说了吧,如今你们幽北三路的日子不好过,我们北燕王朝的情况,也没外人看起来那么舒服!而这次两北通商互市的提议,也是愚兄的一番浅见!如果其中有什么疏漏之处,还望太初你能不吝赐教!”
被醇美的汾酒熏红了脸蛋的沈归,听过了周长安这一番所谓‘肺腑之言’以后,也满面飞扬激荡地站起了身子,并且在这安华楼上,反复踱起了步子……
表面上沈归仿佛是被周长安的‘挚真挚诚’所感动;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却是极为冷淡的。
华禹大陆上的谈判方式,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派:
凡是善用‘南派技法’之人,即便已经是腰缠万贯的豪商巨贾,在与对方谈判的时候,也会在极其微小的数目上锱铢必较。此事落在外人眼中,自然就带出了一种‘小家子气’的吝啬感觉;可一旦双方在利益分配方面达成了共识,并签订好契约文书之后,便会依照着之前的约定,一丝不苟的按‘规则’办事。这种人虽然不会贪恋本不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但如果在契约之外的纠纷,即便只是一个铜板的亏损,他也绝对不会接受。简单说来,这种人一切全凭利益说话,以书面契约的协定为准绳。
比如说曾经游学天下的李登,虽然是个土生土长的幽北人,但按照李家做生意的习惯和方式来说,就属于典型的南派商人。
而北派商人谈起生意来,对于利益相关的关键问题却很少触及。在外人听来,他们所谈的根本就不是生意,反而是人情交际。虽然在谈判的时候,双方都看似极为豪迈和气;可一旦在账目上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就会瞬间变成一笔说不清道不明的‘烂泥账’。因为凡是北派商人,大多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人,他们或是倒卖‘烟酒糖茶’等垄断商品的皇商、或是某些个人或团体的‘办事人’,他们的背后往往牵连甚广;你家领的是朝中某某大人的东,他家背后靠的就是边关大将的树;所以两位北派商人一旦顶上了牛,最终的结果,也都是看谁家的势力更庞大一些而已。至于说纠纷的起因嘛……根本也就无关紧要了。
北派商人典型,就是如今北燕王朝的‘盐铁局’了!
虽然看似是南派商人做生意的方式更加牢靠、但毕竟国情各不相同,再好的法子,也无法通行华禹大陆。盲目照搬的话,最终也只能落得个东施效颦、误国误民的结果。
而今日的四皇子与沈归,就生动形象地上演了一出‘北派谈判方式’:场面上都说得感人肺腑,双方也都是重情重义之人;但其实谁的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小秤!双方谁的嘴里,也都没有半句实话。
所以与北派商人谈生意,往往就像是一场豪赌!赔与赚的区别,就看谁能准确地猜到对方是什么底牌!
“百里兄,不瞒你说!我们幽北三路在最近的两年时间里,损失极为惨重!无论是之前与漠北草原的边境摩擦,还是与你们北燕王朝的‘一场误会’……都把幽北百姓推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而且,想必我们幽北内乱之事,兄长即便远在北燕,也能有所耳闻;时至今日,我们幽北朝廷,还欠着汇南钱庄好几百万两银子的外债呢!所以,贤兄提出重开两国商市,实在利国利民之良策!若贤兄此策能够付诸行动,不但是北燕百姓之福;对于我们幽北三路而言,也是久旱之后降下的一场甘霖呐!”
听完了沈归的话,周长安仿佛遇到了人生知己一般,迫不及待地‘请教’道
“那太初以为,这两北通商互市的细则,又应该如何制定呢?毕竟此事只是愚兄灵光一闪的空想,还未来得及细细思量……”
“依在下之见,两北双方应该共同出力、迅速重建东海关,并把这座天下第一凶光,建城两北之间通商互市的一座‘贸易之城’;不过,为了体现两北之间已经重新建立起了坚固的友谊与信任,让各路商人能够安心经商贩货,我们两家都不该向东海关增兵……” ↑返回顶部↑
今夜的安华楼之约,虽然是由四皇子周长安做东,但席间的菜式却十分普通,好在味道还算正宗;鲁东菜系的鲜咸适口,再加上产自三秦行省的杏花汾酒,真称得上是一顿能够真正填饱肚子的‘实席’。
“太初贤弟远道而来,周某本该备下名贵的珍馐佳酿,以尽地主之谊;但最近父皇提倡满朝文武奉行‘克勤克俭’之风,愚兄身为北燕皇子,自然更应体会父皇的一番苦心;万不得以之下,只得以酒淡菜寡的一桌‘残席’,怠慢了远来之友,还望太初你能够体谅愚兄的难处。再此,愚兄先自罚三杯……”
说到这里,周长安用他那拇指大小的酒盅,连饮了三盅‘洗尘酒’。而沈归也倒满了自己面前的酒杯,也回敬了对方三盅‘谢情酒’:
“百里兄说的是哪的话呀?‘成由勤俭败由奢’之言,古来有之。贵国皇帝陛下能够勤勉克己、无怠无荒,实乃北燕王朝之幸、北燕百姓之幸事!”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沈归不想跟他用场面话来磨嘴皮子,便借着吹捧对方父亲的话,直接把话风就此打住。果不其然,提到了北燕王朝和百姓之事,刚刚放下酒盅的四皇子,做出了一副犹疑不定的样子问道:
“太初贤弟,愚兄如今有一事不明,不知当不当问……”
“贤兄请讲……”
“愚兄素闻幽北三路寒冷清苦,但日前也曾听父皇提起过,贤弟不是刚刚才被那位新近登基的幽北兴平皇帝,加封为幽北中山王了吗?再有一点,太初你的老恩师,还是那位‘粮通天下’的东幽李家族长齐元公;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太初兄也该是个富贵至极的人啊……可贤弟今日这副打扮……恕愚兄驽钝,却不知其中有何深意呢?”
沈归一听他这话,恶趣味地拽出了两团脏兮兮的棉花,随手往窗外一扔,而后便晃着手中的一根筷子,满面狡黠地对四皇子说:
“富有四海、掌控八荒的幽北王朝,都尚且奉行勤勉节俭的朝堂风气;我们幽北三路这小家小户的,当然就要更加吝啬了呀!”
沈归这答复有些阴阳怪气,挤兑的四皇子直接站起身来,作势就要离席……
“百里兄百里兄,玩笑话莫要当真啊!…也罢!…既然你我弟兄同为圣人门徒,虽份属两家学派,但彼此之间也算是一见如故了!沈某的脾气一向直来直去,咱们当着明人就别说暗话了!所以,愚弟想先跟兄长讨几句真心话来听!”
往往在谈判之时,率先开口的一方,在气势上就会软弱三分;但沈归如今身在北燕王朝,本就已经被人占据了地利优势,所以这些细枝末节的‘心理战术’,也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周长安一听沈归之言,立刻的一拍桌子:
“就等你这句话呢!既然愚兄痴长你几岁,自当先行示君以诚了!直说了吧,如今你们幽北三路的日子不好过,我们北燕王朝的情况,也没外人看起来那么舒服!而这次两北通商互市的提议,也是愚兄的一番浅见!如果其中有什么疏漏之处,还望太初你能不吝赐教!”
被醇美的汾酒熏红了脸蛋的沈归,听过了周长安这一番所谓‘肺腑之言’以后,也满面飞扬激荡地站起了身子,并且在这安华楼上,反复踱起了步子……
表面上沈归仿佛是被周长安的‘挚真挚诚’所感动;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却是极为冷淡的。
华禹大陆上的谈判方式,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派:
凡是善用‘南派技法’之人,即便已经是腰缠万贯的豪商巨贾,在与对方谈判的时候,也会在极其微小的数目上锱铢必较。此事落在外人眼中,自然就带出了一种‘小家子气’的吝啬感觉;可一旦双方在利益分配方面达成了共识,并签订好契约文书之后,便会依照着之前的约定,一丝不苟的按‘规则’办事。这种人虽然不会贪恋本不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但如果在契约之外的纠纷,即便只是一个铜板的亏损,他也绝对不会接受。简单说来,这种人一切全凭利益说话,以书面契约的协定为准绳。
比如说曾经游学天下的李登,虽然是个土生土长的幽北人,但按照李家做生意的习惯和方式来说,就属于典型的南派商人。
而北派商人谈起生意来,对于利益相关的关键问题却很少触及。在外人听来,他们所谈的根本就不是生意,反而是人情交际。虽然在谈判的时候,双方都看似极为豪迈和气;可一旦在账目上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就会瞬间变成一笔说不清道不明的‘烂泥账’。因为凡是北派商人,大多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人,他们或是倒卖‘烟酒糖茶’等垄断商品的皇商、或是某些个人或团体的‘办事人’,他们的背后往往牵连甚广;你家领的是朝中某某大人的东,他家背后靠的就是边关大将的树;所以两位北派商人一旦顶上了牛,最终的结果,也都是看谁家的势力更庞大一些而已。至于说纠纷的起因嘛……根本也就无关紧要了。
北派商人典型,就是如今北燕王朝的‘盐铁局’了!
虽然看似是南派商人做生意的方式更加牢靠、但毕竟国情各不相同,再好的法子,也无法通行华禹大陆。盲目照搬的话,最终也只能落得个东施效颦、误国误民的结果。
而今日的四皇子与沈归,就生动形象地上演了一出‘北派谈判方式’:场面上都说得感人肺腑,双方也都是重情重义之人;但其实谁的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小秤!双方谁的嘴里,也都没有半句实话。
所以与北派商人谈生意,往往就像是一场豪赌!赔与赚的区别,就看谁能准确地猜到对方是什么底牌!
“百里兄,不瞒你说!我们幽北三路在最近的两年时间里,损失极为惨重!无论是之前与漠北草原的边境摩擦,还是与你们北燕王朝的‘一场误会’……都把幽北百姓推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而且,想必我们幽北内乱之事,兄长即便远在北燕,也能有所耳闻;时至今日,我们幽北朝廷,还欠着汇南钱庄好几百万两银子的外债呢!所以,贤兄提出重开两国商市,实在利国利民之良策!若贤兄此策能够付诸行动,不但是北燕百姓之福;对于我们幽北三路而言,也是久旱之后降下的一场甘霖呐!”
听完了沈归的话,周长安仿佛遇到了人生知己一般,迫不及待地‘请教’道
“那太初以为,这两北通商互市的细则,又应该如何制定呢?毕竟此事只是愚兄灵光一闪的空想,还未来得及细细思量……”
“依在下之见,两北双方应该共同出力、迅速重建东海关,并把这座天下第一凶光,建城两北之间通商互市的一座‘贸易之城’;不过,为了体现两北之间已经重新建立起了坚固的友谊与信任,让各路商人能够安心经商贩货,我们两家都不该向东海关增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