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309.如梦幻泡影(1 / 2)
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沈归虽然口口声声、都说绝不会让关北斗死个明白;但关北斗心中这些未解的疑惑,其实也曾经纠缠了他许多个日夜。
早在沈归最初来到华禹大陆的时候,也曾对那个物资匮乏、民智未开的幽北三路,产生过置疑与蔑视的情绪。所谓的救世主情结,每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心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以沈归两世为人的“过人阅历”、以及郭、沈两家一颗独苗的身份来说,如果他想要带领幽北百姓、翻开历史崭新的一页,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有了姑苏沈家这棵大树、就有了源源不断的饷银供给;与东幽李家和亲、也就有了取之不竭的粮仓、以及广阔的人脉支持;再加上郭家的少主郭霜,被当时的幽北太子颜昼、以及御马监大太监陆向寅合谋害死;那么所有太白卫的老兵,也借郭云松这道梯子,与沈归都有了一份自然而然的从属关系。
如果再考虑到他与李玄鱼、林思忧两位大萨满之间的关系,萨满教也一定会赋予他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性”,轻易而举便可以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沈归平定幽北三路、继而挥军南下出关、一统中原腹地的道路;远比关北斗这个入世的老道更加轻松、也更加名正言顺。
十岁那一年,沈归与齐家兄弟离开太白山、一头闯入了红尘俗世之中。随着个人受到华禹大陆的影响越深,他便逐渐放弃了“改变华禹大陆”的念头。
其实,沈归放弃改变历史进程的根本原因,就只有两个而已。
生产力低下、民智未开。
只不过,这本就是风雨飘摇、英雄辈出的混乱年代。沈归放弃了影响华禹的念头、本打算纵情山水风月之间、挥霍金银、空耗时日,虚度这一世光阴;但世代的浪头,却将他卷入了这场风波之中……
玄岳道宫一门三杰,除了最小的张青牛、还能谨守本心之外;关北斗与陆向寅纷纷入世,拉开了华禹大战的序章。
在这场大战之中,无论是挑起战争的幕后元凶——关北斗、还是希望能够青史留名、压白衡一头的宋行舟;也包括了北燕、幽北、南康、漠北、三秦等等诸侯皇族、江湖草莽,都想在这片乱世之中,谋求自身的利益。
用句俗话来说,这就叫做浑水摸鱼;当然,对于参与者来说,这就叫“乱世出英雄”!
只不过他们这些人,出身非富即贵,社交环境也非常单一;就连那些悟道修行的玄门子弟,也因为关北斗的关系、享受着北燕王朝的宫廷供奉。这些人四体未必不勤、但五谷却一定不分。因为他们从出生以来、便没有为一餐一饭发过愁;更不知道填饱肚子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如何生长出来、又是如何进入他们饭碗之中的。。
对于那些大商团来说,粮食就是大宗货物的一种;平日价格起伏不大、利润不高,存储费力;可一旦时局即将发生变化、他们便可以大肆购入囤积、再以高价悄悄转手、以谋求利润的最大化。
而对于庙堂之上的决策者来说,粮食就是供养人口、或是发动战争的一种物资;每逢大灾大祸、粮食歉收的话,便会动摇民生基本,导致饿殍遍地、易子而食的惨状;而粮食丰收,便会用多余的粮食进行对外贸易,起到富国强兵的作用。
那么,富国强兵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粮食歉收、有人要死;粮食丰收,也一样有人要死。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粮食的本质,已经从果腹的食物、变成了一种基本工具。
而关北斗蛊惑宋行舟组建谛听,并选择以南康为“试点”,来实验自己理想当中的新王朝,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今时今日的南康,的确若他所愿、成为了华禹大陆财富中心、更是天下首善之区,看起来一切都如此完美,也令关北斗更加坚定信念。
蛇蜕皮、蝉脱壳之前,都会经历一个痛苦的时期;而他发动的这一场战争,便是华禹大陆重获新生之前的阵痛期。所以站在关北斗的角度来看,再多的牺牲,也同样是值得的。
然而,南康王朝的富庶,就犹如空中花园、海市蜃楼一般虚妄;如果他关北斗保持原状,南康王朝至少还能维持三十年左右的黄金时期;可如今他大发豪情、想要一战定江山;就连沈居这位原本的铁杆盟友、联合创始人,都根本不看好这个计划!
沈归的亲大伯沈居,不仅仅是长老会的会长!在沈归的父亲沈昂假死之后、更担起了沈家掌舵人的身份。他心里十分清楚,别看南康如今日新月异、红红火火;但每一亩土地能够产出的粮食、每一口百姓需要消耗的食物,较以往看来、并没有任何变化。既然粮食,原本是农民种出来的庄稼;那么财富呢?又从何而来、汇于何处?因何而兴、又为何而败呢?
所以,沈居忽然倒戈的原因,并不是出于私人情感;而沈归游戏人间、不想改变华禹大陆的前进的脚步,也同样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古往今来、纵观华禹大陆的历史,绝不仅仅只有这么几个聪明人而已。归根结底,北燕王朝与幽北三路,全部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也并不是他们愚蠢,不知贸易可以带来附加利益;而是他们知道,金银本身只是一种象征而已;但那些有真正价值的物资、却有产量与周期的严格限制。
换句话说,即便商业繁荣发达起来,但市面上也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货物可卖!或者说,本“不该”有那么多的货物可卖!
那么回过头来再看,南康王朝的巨额财富、究竟是从何而来呢?是关北斗推行的新南康律?还是初期极尽简化、眼下已日渐冗余的吏治环境?还是得天独厚的码头贸易?
其实,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就只有两个字而已
掠夺。
华禹大陆的王朝几经更迭、皇帝老儿也是迎来送往、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一时风骚;但无论朝代叫个什么名号,打的又是哪家的王旗;算起国库之中的税收比例,历来都是农税一项、牢牢占据着榜首位置。
而关北斗创立的新南康王朝,则反其道而行之;大幅度减少或是干脆免收农田税。这种鼎故革新、闻所未闻的巨大改变,很快便收割了南康百姓、与豪绅门阀的推崇;否则的话,当年南康想要划江自立,绝对没有那么容易。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得益于气候与地理的因素,南人普遍心思细腻、性格温和,生活水平也相对富足;再加上风景秀丽,水源丰沛、所以多出手艺精湛的能工巧匠、遣词酌句的文人骚客,极近风花雪月之能事。久而久之,华禹大陆整体的审美取向,也就更倾向于南派的精工细作、微中雕花;并以北派的大巧不工、粗狂豪迈为卑贱。
博学鸿儒、大多都会著书立传、传檄后人;所以读书人把持话语权与解释权、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久而久之,这些人的喜好与审美,历来都风靡华禹大陆。 ↑返回顶部↑
早在沈归最初来到华禹大陆的时候,也曾对那个物资匮乏、民智未开的幽北三路,产生过置疑与蔑视的情绪。所谓的救世主情结,每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心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以沈归两世为人的“过人阅历”、以及郭、沈两家一颗独苗的身份来说,如果他想要带领幽北百姓、翻开历史崭新的一页,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有了姑苏沈家这棵大树、就有了源源不断的饷银供给;与东幽李家和亲、也就有了取之不竭的粮仓、以及广阔的人脉支持;再加上郭家的少主郭霜,被当时的幽北太子颜昼、以及御马监大太监陆向寅合谋害死;那么所有太白卫的老兵,也借郭云松这道梯子,与沈归都有了一份自然而然的从属关系。
如果再考虑到他与李玄鱼、林思忧两位大萨满之间的关系,萨满教也一定会赋予他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性”,轻易而举便可以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沈归平定幽北三路、继而挥军南下出关、一统中原腹地的道路;远比关北斗这个入世的老道更加轻松、也更加名正言顺。
十岁那一年,沈归与齐家兄弟离开太白山、一头闯入了红尘俗世之中。随着个人受到华禹大陆的影响越深,他便逐渐放弃了“改变华禹大陆”的念头。
其实,沈归放弃改变历史进程的根本原因,就只有两个而已。
生产力低下、民智未开。
只不过,这本就是风雨飘摇、英雄辈出的混乱年代。沈归放弃了影响华禹的念头、本打算纵情山水风月之间、挥霍金银、空耗时日,虚度这一世光阴;但世代的浪头,却将他卷入了这场风波之中……
玄岳道宫一门三杰,除了最小的张青牛、还能谨守本心之外;关北斗与陆向寅纷纷入世,拉开了华禹大战的序章。
在这场大战之中,无论是挑起战争的幕后元凶——关北斗、还是希望能够青史留名、压白衡一头的宋行舟;也包括了北燕、幽北、南康、漠北、三秦等等诸侯皇族、江湖草莽,都想在这片乱世之中,谋求自身的利益。
用句俗话来说,这就叫做浑水摸鱼;当然,对于参与者来说,这就叫“乱世出英雄”!
只不过他们这些人,出身非富即贵,社交环境也非常单一;就连那些悟道修行的玄门子弟,也因为关北斗的关系、享受着北燕王朝的宫廷供奉。这些人四体未必不勤、但五谷却一定不分。因为他们从出生以来、便没有为一餐一饭发过愁;更不知道填饱肚子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如何生长出来、又是如何进入他们饭碗之中的。。
对于那些大商团来说,粮食就是大宗货物的一种;平日价格起伏不大、利润不高,存储费力;可一旦时局即将发生变化、他们便可以大肆购入囤积、再以高价悄悄转手、以谋求利润的最大化。
而对于庙堂之上的决策者来说,粮食就是供养人口、或是发动战争的一种物资;每逢大灾大祸、粮食歉收的话,便会动摇民生基本,导致饿殍遍地、易子而食的惨状;而粮食丰收,便会用多余的粮食进行对外贸易,起到富国强兵的作用。
那么,富国强兵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粮食歉收、有人要死;粮食丰收,也一样有人要死。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粮食的本质,已经从果腹的食物、变成了一种基本工具。
而关北斗蛊惑宋行舟组建谛听,并选择以南康为“试点”,来实验自己理想当中的新王朝,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今时今日的南康,的确若他所愿、成为了华禹大陆财富中心、更是天下首善之区,看起来一切都如此完美,也令关北斗更加坚定信念。
蛇蜕皮、蝉脱壳之前,都会经历一个痛苦的时期;而他发动的这一场战争,便是华禹大陆重获新生之前的阵痛期。所以站在关北斗的角度来看,再多的牺牲,也同样是值得的。
然而,南康王朝的富庶,就犹如空中花园、海市蜃楼一般虚妄;如果他关北斗保持原状,南康王朝至少还能维持三十年左右的黄金时期;可如今他大发豪情、想要一战定江山;就连沈居这位原本的铁杆盟友、联合创始人,都根本不看好这个计划!
沈归的亲大伯沈居,不仅仅是长老会的会长!在沈归的父亲沈昂假死之后、更担起了沈家掌舵人的身份。他心里十分清楚,别看南康如今日新月异、红红火火;但每一亩土地能够产出的粮食、每一口百姓需要消耗的食物,较以往看来、并没有任何变化。既然粮食,原本是农民种出来的庄稼;那么财富呢?又从何而来、汇于何处?因何而兴、又为何而败呢?
所以,沈居忽然倒戈的原因,并不是出于私人情感;而沈归游戏人间、不想改变华禹大陆的前进的脚步,也同样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古往今来、纵观华禹大陆的历史,绝不仅仅只有这么几个聪明人而已。归根结底,北燕王朝与幽北三路,全部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也并不是他们愚蠢,不知贸易可以带来附加利益;而是他们知道,金银本身只是一种象征而已;但那些有真正价值的物资、却有产量与周期的严格限制。
换句话说,即便商业繁荣发达起来,但市面上也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货物可卖!或者说,本“不该”有那么多的货物可卖!
那么回过头来再看,南康王朝的巨额财富、究竟是从何而来呢?是关北斗推行的新南康律?还是初期极尽简化、眼下已日渐冗余的吏治环境?还是得天独厚的码头贸易?
其实,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就只有两个字而已
掠夺。
华禹大陆的王朝几经更迭、皇帝老儿也是迎来送往、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一时风骚;但无论朝代叫个什么名号,打的又是哪家的王旗;算起国库之中的税收比例,历来都是农税一项、牢牢占据着榜首位置。
而关北斗创立的新南康王朝,则反其道而行之;大幅度减少或是干脆免收农田税。这种鼎故革新、闻所未闻的巨大改变,很快便收割了南康百姓、与豪绅门阀的推崇;否则的话,当年南康想要划江自立,绝对没有那么容易。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得益于气候与地理的因素,南人普遍心思细腻、性格温和,生活水平也相对富足;再加上风景秀丽,水源丰沛、所以多出手艺精湛的能工巧匠、遣词酌句的文人骚客,极近风花雪月之能事。久而久之,华禹大陆整体的审美取向,也就更倾向于南派的精工细作、微中雕花;并以北派的大巧不工、粗狂豪迈为卑贱。
博学鸿儒、大多都会著书立传、传檄后人;所以读书人把持话语权与解释权、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久而久之,这些人的喜好与审美,历来都风靡华禹大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