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第107节(2 / 4)
掌柜的就拿出报纸,道:“你们看,就是今天早上出的。”
晋商刚来禹国,还没有看报纸的习惯,所以并不知道。此时接过报纸一看,发现上面确实写了禹国如今的发展,需要迁往一个其他的位置,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
不过这个新京都还没有确定,要在来年的三月万民大会上决定。
然后看这则消息的最后署名为:皇太女折青。
晋商:“原来如此,看来以后,这报纸也是要经常买的。”
而且这上面的字,都是禹字,晋商最近才学会这些字,看的磕磕绊绊,不过倒是不影响他理解这个意思。
于是,掌柜的卖东西卖的不专心,他们买东西买的也不专心。
掌柜的在想要不要跟着迁,他们在想要不要回去之前,跟禹国的官员好好打听打听,看皇太女殿下比较喜欢哪一州,他们这一次回去,就正好可以先行一步,在这些州里面,买点地皮,开个铺子,做点生意。
也就不用像现在这一般,因为做生意慢了楚商秦商等一步,闹得最后,根本没有他们的位置。
于是也不急着买东西了,也不急着回去了,只一味的开始找关系。
他们能想到的事情,其他人自然也能想的到,于是便京都又刮起了一股“关系户”之风,不仅仅是外面的人希望自己能提前得到消息,就是禹国人,也想自己能有一份“先机”。
在这种气氛里,群英册上的几个可以出来交际的人,在这个年里,就过的更加的繁忙。每个人都有酒局,每个人在酒局上都要被问到迁都的事情。
孙香不耐其烦,开始拒绝迎客,跑到平安巷子里蹲着不外出,时不时跑到罗玉松的宅子里去,蹭一顿火锅吃。
说到罗玉松,罗家的人已经决定开始从燕国迁往禹国来了。本来是要迁到京都的,但是今年迁都这一出闹的,还挺让人意外。
所以便又写信回去让等通知,还让不要随意迁,毕竟如今罗玉松也备受人关注,要是他的父母家人迁到了其他的州,很多人便会怀疑他们是不是得到了消息,所以才迁去的。
反正,今年的京都,瞬间热闹起来,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讨论这个的。倒是没人反对,毕竟已经将鲁国都打下来了,要是再不迁都,那么一个大的先鲁,难以治理。
更有人提议,干脆就直接迁往西州。
为什么呢?
因为万一明年就将楚国也打下来了呢?
那到时候迁的离楚国远了,那不是又要迁都一次?不如就直接迁到边境去。
“今日的边境,就是明日的中心。”
这个理论一出来,便是引起众人的称赞和拥护。谁也不想再迁都一次啊,希望皇上和皇太女殿下直接迁去西州吧,就明明白白的人告诉人家,我们要来打你了。
被众人讨论的皇家父女两个,却坐在暖房里面看信。
这信是从秦国和燕国来的。两国说了很多客气话,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想借粮食。
禹皇笑眯眯的问折青:“借吗?”
折青就坚决摇头道:“不借,自己都没有了,哪里有粮食借给他们?自从将鲁国打下来,咱们之前做一国囤积的粮食如今是双倍的消耗,女儿都怕突然出了什么事情,将粮食给吃没了。”
如今的天老爷,可不像前几年风调雨顺。今年大旱,指不定明年就是洪水,一年又一年,之前也不是没有出过这种连续性的天灾。
禹皇就发现折青如今抠唆的毛病是越来越严重了。他笑着道:“此次大旱,受灾……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受灾面积对吧?这受灾面积最小的便是我们禹国,若是我们都步步维艰,想来他国,日子也不会好过。”
他这么说,倒不是为了要借粮食——对于禹皇来说,楚国等国最好饿死一批人,他将来接手的时候没压力。
“大灾之后必然是有大乱的,也就看明年几月的战争,借粮食给他们,相当于有去无回。” ↑返回顶部↑
晋商刚来禹国,还没有看报纸的习惯,所以并不知道。此时接过报纸一看,发现上面确实写了禹国如今的发展,需要迁往一个其他的位置,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
不过这个新京都还没有确定,要在来年的三月万民大会上决定。
然后看这则消息的最后署名为:皇太女折青。
晋商:“原来如此,看来以后,这报纸也是要经常买的。”
而且这上面的字,都是禹字,晋商最近才学会这些字,看的磕磕绊绊,不过倒是不影响他理解这个意思。
于是,掌柜的卖东西卖的不专心,他们买东西买的也不专心。
掌柜的在想要不要跟着迁,他们在想要不要回去之前,跟禹国的官员好好打听打听,看皇太女殿下比较喜欢哪一州,他们这一次回去,就正好可以先行一步,在这些州里面,买点地皮,开个铺子,做点生意。
也就不用像现在这一般,因为做生意慢了楚商秦商等一步,闹得最后,根本没有他们的位置。
于是也不急着买东西了,也不急着回去了,只一味的开始找关系。
他们能想到的事情,其他人自然也能想的到,于是便京都又刮起了一股“关系户”之风,不仅仅是外面的人希望自己能提前得到消息,就是禹国人,也想自己能有一份“先机”。
在这种气氛里,群英册上的几个可以出来交际的人,在这个年里,就过的更加的繁忙。每个人都有酒局,每个人在酒局上都要被问到迁都的事情。
孙香不耐其烦,开始拒绝迎客,跑到平安巷子里蹲着不外出,时不时跑到罗玉松的宅子里去,蹭一顿火锅吃。
说到罗玉松,罗家的人已经决定开始从燕国迁往禹国来了。本来是要迁到京都的,但是今年迁都这一出闹的,还挺让人意外。
所以便又写信回去让等通知,还让不要随意迁,毕竟如今罗玉松也备受人关注,要是他的父母家人迁到了其他的州,很多人便会怀疑他们是不是得到了消息,所以才迁去的。
反正,今年的京都,瞬间热闹起来,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讨论这个的。倒是没人反对,毕竟已经将鲁国都打下来了,要是再不迁都,那么一个大的先鲁,难以治理。
更有人提议,干脆就直接迁往西州。
为什么呢?
因为万一明年就将楚国也打下来了呢?
那到时候迁的离楚国远了,那不是又要迁都一次?不如就直接迁到边境去。
“今日的边境,就是明日的中心。”
这个理论一出来,便是引起众人的称赞和拥护。谁也不想再迁都一次啊,希望皇上和皇太女殿下直接迁去西州吧,就明明白白的人告诉人家,我们要来打你了。
被众人讨论的皇家父女两个,却坐在暖房里面看信。
这信是从秦国和燕国来的。两国说了很多客气话,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想借粮食。
禹皇笑眯眯的问折青:“借吗?”
折青就坚决摇头道:“不借,自己都没有了,哪里有粮食借给他们?自从将鲁国打下来,咱们之前做一国囤积的粮食如今是双倍的消耗,女儿都怕突然出了什么事情,将粮食给吃没了。”
如今的天老爷,可不像前几年风调雨顺。今年大旱,指不定明年就是洪水,一年又一年,之前也不是没有出过这种连续性的天灾。
禹皇就发现折青如今抠唆的毛病是越来越严重了。他笑着道:“此次大旱,受灾……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受灾面积对吧?这受灾面积最小的便是我们禹国,若是我们都步步维艰,想来他国,日子也不会好过。”
他这么说,倒不是为了要借粮食——对于禹皇来说,楚国等国最好饿死一批人,他将来接手的时候没压力。
“大灾之后必然是有大乱的,也就看明年几月的战争,借粮食给他们,相当于有去无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