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抄家灭族!去复仇吧!(2 / 3)
他就是要让这些盐商们记住,别想着阻止自己这个皇帝要银子,只要皇帝没要走你所有银子,就老老实实地感恩戴德就行。
有本事就造反推翻这个皇帝。
……
“暴君已经到扬州!”
“这个残暴君王竟在扬州大肆勒索盐商,还动用酷刑,其凶残令人发指!”
“这暴君和他的大军犹如强盗匪寇一般!商民莫不怨愤!”
而朱由校到扬州以及在扬州做的事很快就也传到了应天府。
应天府一带叛乱的士绅们很快就在南京外城贴了关于朱由校南下的匿名揭帖。
而这些揭帖都没什么好话,因为处于叛军控制的地盘,所以,这些揭帖直接将朱由校以暴君称呼,都不用像此刻扬州的盐商一样只能在心里骂,甚至这些人也直接说朱由校在扬州所做的事和强盗没什么区别。
朱由校也很快就看到了这些揭帖,但他只是淡淡一笑,没有做任何评价。
历史上,多铎南下是靠来了个“扬州十日”震慑江南士民,使得江南士民大部分都主动归顺。
而朱由校自然不愿意像多铎那样做个屠夫,对汉人这么凶残,甚至鼓动同是汉人的帝国精锐屠杀汉人。
所以,朱由校只能用这种残虐盐商的方式震慑江南士绅。
“传谕江南各地,勿要像扬州部分盐商对朕不忠,朕虽是仁厚之君,不愿过多的杀戮天下子民,但如果真对朕不忠,别怪朕抄其家,夺其财!用以抵罪之银!”
朱由校此时给韩爌吩咐道。
韩爌忙因此下了旨。
而接下来,高邮、镇江等地的官员缙绅也就因此不敢再心存侥幸,也知道扬州都拦不住皇帝,自己这些人更加拦不住,也就都老老实实地在朱由校到时出十里外相迎。
“朱由校到高邮了,高邮官员士绅竟全部出迎,高邮致仕曾部堂竟请了江南最好的十五戏班取媚他!真正有背高邮大儒之名!”
朱由校一离开扬州到高邮州后,应天府叛军控制区的揭帖也及时更新了朱由校的动态。
而且在朱由校前脚刚抵达镇江,且镇江缙绅主动锁拿已投靠叛军的知府崔成元到城外迎驾后没多久,应天府叛军控制区就更新了朱由校抵达镇江的揭帖。
“皇上到镇江了!”
此时,南京正阳门外就贴了一张这样的揭帖,内容很简单,但透露出许多无奈的内容来。
而也因此,朱由校还没抵达到应天府,应天府的叛军就开始土崩瓦解。
因为萧近高和徐少良等应天府的叛军头目已经去南下攻城掠地,所以,留在应天府的叛军大都主动解散。
在朱由校过了镇江后,即将抵达南京城前夕。
南京外城的揭帖又变了内容。
“圣君已莅临南都,江南士民之幸也!”
“吾皇万岁!圣君之德可昭日月!圣君一到,叛军反贼皆可灭也,而江南百姓皆可得安宁也!”
“呜呼!江南士民盼圣驾至如盼甘霖!”
朱由校看着还留在城墙上颇为欢迎自己的揭帖,一时,都不敢相信这里刚刚发生一场叛乱。 ↑返回顶部↑
有本事就造反推翻这个皇帝。
……
“暴君已经到扬州!”
“这个残暴君王竟在扬州大肆勒索盐商,还动用酷刑,其凶残令人发指!”
“这暴君和他的大军犹如强盗匪寇一般!商民莫不怨愤!”
而朱由校到扬州以及在扬州做的事很快就也传到了应天府。
应天府一带叛乱的士绅们很快就在南京外城贴了关于朱由校南下的匿名揭帖。
而这些揭帖都没什么好话,因为处于叛军控制的地盘,所以,这些揭帖直接将朱由校以暴君称呼,都不用像此刻扬州的盐商一样只能在心里骂,甚至这些人也直接说朱由校在扬州所做的事和强盗没什么区别。
朱由校也很快就看到了这些揭帖,但他只是淡淡一笑,没有做任何评价。
历史上,多铎南下是靠来了个“扬州十日”震慑江南士民,使得江南士民大部分都主动归顺。
而朱由校自然不愿意像多铎那样做个屠夫,对汉人这么凶残,甚至鼓动同是汉人的帝国精锐屠杀汉人。
所以,朱由校只能用这种残虐盐商的方式震慑江南士绅。
“传谕江南各地,勿要像扬州部分盐商对朕不忠,朕虽是仁厚之君,不愿过多的杀戮天下子民,但如果真对朕不忠,别怪朕抄其家,夺其财!用以抵罪之银!”
朱由校此时给韩爌吩咐道。
韩爌忙因此下了旨。
而接下来,高邮、镇江等地的官员缙绅也就因此不敢再心存侥幸,也知道扬州都拦不住皇帝,自己这些人更加拦不住,也就都老老实实地在朱由校到时出十里外相迎。
“朱由校到高邮了,高邮官员士绅竟全部出迎,高邮致仕曾部堂竟请了江南最好的十五戏班取媚他!真正有背高邮大儒之名!”
朱由校一离开扬州到高邮州后,应天府叛军控制区的揭帖也及时更新了朱由校的动态。
而且在朱由校前脚刚抵达镇江,且镇江缙绅主动锁拿已投靠叛军的知府崔成元到城外迎驾后没多久,应天府叛军控制区就更新了朱由校抵达镇江的揭帖。
“皇上到镇江了!”
此时,南京正阳门外就贴了一张这样的揭帖,内容很简单,但透露出许多无奈的内容来。
而也因此,朱由校还没抵达到应天府,应天府的叛军就开始土崩瓦解。
因为萧近高和徐少良等应天府的叛军头目已经去南下攻城掠地,所以,留在应天府的叛军大都主动解散。
在朱由校过了镇江后,即将抵达南京城前夕。
南京外城的揭帖又变了内容。
“圣君已莅临南都,江南士民之幸也!”
“吾皇万岁!圣君之德可昭日月!圣君一到,叛军反贼皆可灭也,而江南百姓皆可得安宁也!”
“呜呼!江南士民盼圣驾至如盼甘霖!”
朱由校看着还留在城墙上颇为欢迎自己的揭帖,一时,都不敢相信这里刚刚发生一场叛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