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主在一个月前年满十六,在一周前大婚,迎娶了一位皇后纳了四位妃子。按照之前的约定,今天就是原主亲政的日子。摄政王和太后会在今天的大朝会上把政事全部交到自己的手上,前朝不再有摄政王,后宫的太后也没有了垂帘听政的权利。
  还没等周行知理清楚这些人和自己的关系如何,她就被带上龙辇抬到了宣政殿,在一大群人的陪同下,周行知被迎到龙椅上。
  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殿里的朝臣统一跪拜行礼,站在最前面的摄政王虽然不需要跪下,但也弯腰作了一揖。
  周行知用余光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身边的太后,从有限的记忆中翻找出了对应的资料。秦冉,二十九岁,先帝的继后,定国公的嫡女。
  免礼。周行知开口说道,按照记忆里的样子,把脸上的表情调整到温和无害的样子,避免被人看出什么端倪。
  陛下,臣有本要奏。礼部侍郎第一个站了出来。
  爱卿请讲。周行知虽然没有当过皇帝,但是按葫芦画瓢她还是会的。
  陛下如今已经大婚,摄政王和太后应当还政于陛下,各归其位。礼部侍郎说着看了一眼摄政王,不知摄政王觉得如何?
  柳大人说的是,既然陛下大婚了,本王自然会还政于陛下。摄政王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个微笑,不过最近北边的匈奴不太.安分,有些事情陛下年纪尚小,怕是没有什么处理的经验。
  摄政王说笑了,边关有钟元帅在还需要担心什么呢?礼部侍郎说道,心里提高了警惕,我周朝的三十万铁骑难道还打不过区区十万的匈奴?
  柳大人,有些话可不能乱说,匈奴虽然只有十万,但是这十万都是精兵,极其熟悉草原的环境。想要打败这十万人,单单人数上的优势可不够……摄政王笑着说道,总不能用我朝将士的血肉,去换取所谓的惨胜吧?
  摄政王的话让礼部侍郎想到了一些不怎么美好的记忆,一时间陷入了沉默中。
  摄政王说的话是有些道理,但这和还政于陛下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由摄政王管理朝政,我周朝的将士就可以大破匈奴了?坐在周行知左边的秦冉开口,锐利的眼神落在了摄政王的身上,还是说,这根本就是摄政王找的借口?
  听到秦冉的话后,摄政王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皇嫂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只是阐述了一些事实而已,怎么就变成找借口不还政呢?这个罪名我可担当不起。
  陛下,臣对您的一片真心,您应该看得到的吧?摄政王不想和秦冉正面交锋,就把话题转移到了周行知身上。
  陛下,臣也觉得摄政王是一片好心,边境的局势确实很紧张。兵部侍郎站出来以后,陆陆续续又有三个官员站出来附和。
  秦冉藏在袖子下的手不由得握紧了一些,这都到了皇帝要亲政的时候了,依旧有那么多的臣子依附摄政王,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发现朝臣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自己身上后,周行知清了清嗓子,看向了秦冉,母后,当初朕继位的时候,有关摄政王一职是如何商定的?
  秦冉笑了一下,自然是由我、丞相、尚书和宗室一起商定的,由嘉亲王担任摄政王,等到陛下大婚以后还政于陛下。
  七皇叔,请问朕大婚了吗?周行知微笑着问道,还是说,当时有定下什么规矩,朕是不知情的?
  摄政王脸上的表情因为周行知直白的问话有了一些变化,陛下说笑了,只是边防之事一向是由臣来的打理的,有些政策才刚刚推行下去,临时换人的话怕是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那皇叔需要多少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呢?周行知一脸不解的问道,一个月的时间够吗?还是要两个月三个月才可以处理好?
  陛下,这个时间不是我可以决定的,要看边防的具体情况而定。摄政王微微眯眼,小皇帝这是真的不懂,还是在装傻?
  那皇叔就去安排着吧,等到交接好了再说。周行知大方的说道,朕相信皇叔。
  摄政王,边防的事务移交起来或许有些麻烦,但是这朝政上的事务,交接起来应该就会简单很多了吧。作为文官之首的叶丞相站了出来。
  摄政王笑了一声,做出了表态,叶丞相说的是,从今日开始,臣就不插手朝廷上的事务。等到边防的局势稳定下来,臣一定把兵权双手奉上。摄政王说道,姿态摆得非常好,倒是皇嫂您,从今日开始应该不会插手奏折的批阅了吧?
  失去一个摄政王的虚职算不上什么损失,朝廷上的那些大臣效忠的人依旧是自己,只要他不同意,小皇帝就算颁布下了圣旨又有什么用?照样是废纸一张。
  从今日开始,奏折统一送到御书房去,我不会进行任何干预,嘉亲王你放心好了。摄政王都已经表示要还政了,秦冉自然是要配合一下,至于边境的事务,还希望嘉亲王早日安排好啊。
  这是自然,皇嫂您就不用费心了。嘉亲王一脸温和的说道。
  最重要的亲政定下来以后,剩下来的都是些琐碎的事情,一个大臣上奏汇报情况,另外一个大臣就会上奏解决方案,剩下一个大臣推荐人选,周行知要做的就是点头,然后往拟好的圣旨上盖个章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