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1 / 4)
阿羽就当她不存在,但看上去似乎有一瞬很想揍她。
乐韶歌扶额:……你们俩够了啊!
至少还知道来给她助阵,乐韶歌心里当然是高兴的。
横竖不能将他们撵回去,只得故作严肃的叮咛,“安安静静的跟在后面,不许对长辈不敬。”
——虽是她被叫到旁人的地盘上听问询,但也确实是她比较担心自家这两只砸了别人的场子没错。
师姐弟三人先后进入讲经阁。
讲经阁依山而建,半凿山壁半起楼阁。山壁上画的是舞律,楼阁中藏的是乐律。
大概因为比旁处更省建材的缘故,造得也比旁出更高大巍峨许多。阁内收着许多畏光怕潮之物,便也不那么亮堂。
人一进门,身处空旷昏暗之中,嗅到金石味儿冷香,便自觉己身之渺小。
——据说这也是人在“知”之一物面前,该有的正确体悟。
两侧石柱延伸向内。
足下青石按乐律排布,踏下去自有清响,和着回声,磬磬然,肃穆庄严。
待过了这段柱廊,便进入石窟也似的高耸方厅。
入门先见凌空一幅太极五音十二律吕图,两侧分列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大乐器,最后汇总于一组十二律吕管。
其下三阶上登。十二律吕图正下方,最高一级台阶上陈列一座莲花台——便是律讲师日常为外门弟子讲解乐律、舞律所坐的讲台了。
此刻讲经阁十二律讲师便以十二律吕图为中,左右两分,面色严肃的并列站立在台阶上。
乐韶歌走在台阶下,望着台阶上,一时还真有学生听训、犯人受审的微妙错觉。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晚八点~~
第9章
律讲师们见乐韶歌师姐弟三人一道进来,显然并未感到意外,面色却不免有些微妙。
毕竟是代掌门亲自前来,阴阳两位律主很快便率领众律讲师下阶相迎。
乐韶歌便也颔首为礼,问诸位师叔、师叔祖好。
“代掌门拨冗前来,老朽等未曾远迎,还请不要怪罪。”
“应该的。”
虽都是她的长辈,但内外门之间传承不同。内门师长指点外门弟子的机会多,外门师长指点内门弟子的时候却很少。乐韶歌同讲经阁委实算不上很熟,寒暄起来也颇觉得尴尬虚伪,便谦逊的直奔主题,“不知师叔们唤我过来,是有什么指点吗?”
律讲师们显然早已商议好了,依旧由阳律主出面,道,“指点说不上——代掌门有心整顿师门,锐意进取,我等老骨头甚感欣慰。掌门想把九韶乐改成外门弟子也能修行的心法,这想法,甚好,甚好……”
乐韶歌笑道,“万事逃不过一个‘但’字——看师叔们的神色,显然还有旁的顾虑。乐韶歌洗耳恭听,请但说无妨。”
虽是“但说无妨”,但传话叫的是她一个人,她却带了两个一看就不怎么通人情世故的护法来,律讲师们便也不敢太率直了。依旧言辞委婉的试探,“只是疑惑而已,韶乐有九篇,不知代掌门为何偏偏选了《大武》来改编?”
乐韶歌听他们口风,却不是对她更改外门弟子的课业不满,而是为她选择《大武》感到不安,心下便有些疑惑。
且先不急着直言相告,只道,“《大武》流传最广,变本也最多,改起来相对容易些,故而先从《大武》入手——可是有什么不妥吗?” ↑返回顶部↑
乐韶歌扶额:……你们俩够了啊!
至少还知道来给她助阵,乐韶歌心里当然是高兴的。
横竖不能将他们撵回去,只得故作严肃的叮咛,“安安静静的跟在后面,不许对长辈不敬。”
——虽是她被叫到旁人的地盘上听问询,但也确实是她比较担心自家这两只砸了别人的场子没错。
师姐弟三人先后进入讲经阁。
讲经阁依山而建,半凿山壁半起楼阁。山壁上画的是舞律,楼阁中藏的是乐律。
大概因为比旁处更省建材的缘故,造得也比旁出更高大巍峨许多。阁内收着许多畏光怕潮之物,便也不那么亮堂。
人一进门,身处空旷昏暗之中,嗅到金石味儿冷香,便自觉己身之渺小。
——据说这也是人在“知”之一物面前,该有的正确体悟。
两侧石柱延伸向内。
足下青石按乐律排布,踏下去自有清响,和着回声,磬磬然,肃穆庄严。
待过了这段柱廊,便进入石窟也似的高耸方厅。
入门先见凌空一幅太极五音十二律吕图,两侧分列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大乐器,最后汇总于一组十二律吕管。
其下三阶上登。十二律吕图正下方,最高一级台阶上陈列一座莲花台——便是律讲师日常为外门弟子讲解乐律、舞律所坐的讲台了。
此刻讲经阁十二律讲师便以十二律吕图为中,左右两分,面色严肃的并列站立在台阶上。
乐韶歌走在台阶下,望着台阶上,一时还真有学生听训、犯人受审的微妙错觉。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晚八点~~
第9章
律讲师们见乐韶歌师姐弟三人一道进来,显然并未感到意外,面色却不免有些微妙。
毕竟是代掌门亲自前来,阴阳两位律主很快便率领众律讲师下阶相迎。
乐韶歌便也颔首为礼,问诸位师叔、师叔祖好。
“代掌门拨冗前来,老朽等未曾远迎,还请不要怪罪。”
“应该的。”
虽都是她的长辈,但内外门之间传承不同。内门师长指点外门弟子的机会多,外门师长指点内门弟子的时候却很少。乐韶歌同讲经阁委实算不上很熟,寒暄起来也颇觉得尴尬虚伪,便谦逊的直奔主题,“不知师叔们唤我过来,是有什么指点吗?”
律讲师们显然早已商议好了,依旧由阳律主出面,道,“指点说不上——代掌门有心整顿师门,锐意进取,我等老骨头甚感欣慰。掌门想把九韶乐改成外门弟子也能修行的心法,这想法,甚好,甚好……”
乐韶歌笑道,“万事逃不过一个‘但’字——看师叔们的神色,显然还有旁的顾虑。乐韶歌洗耳恭听,请但说无妨。”
虽是“但说无妨”,但传话叫的是她一个人,她却带了两个一看就不怎么通人情世故的护法来,律讲师们便也不敢太率直了。依旧言辞委婉的试探,“只是疑惑而已,韶乐有九篇,不知代掌门为何偏偏选了《大武》来改编?”
乐韶歌听他们口风,却不是对她更改外门弟子的课业不满,而是为她选择《大武》感到不安,心下便有些疑惑。
且先不急着直言相告,只道,“《大武》流传最广,变本也最多,改起来相对容易些,故而先从《大武》入手——可是有什么不妥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