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信专家,得永生(2 / 3)
马特乌斯今年四十三岁,从业近二十年,跟他合作过的米国明星数不胜数,包括当年的小天后布兰卡,当然,后来这位被查出患有精神病、露装癖、嗜甜、曾吸食大/麻等多种病状,最后把自己给玩儿坏了,以及有着“米国甜心”之称的女歌星亚当布莱斯,米国流行音乐天王维斯布鲁克等人。
不仅如此,他还是米国最具权威性的音乐杂志《时代之声》的一名专栏编辑,拥有众多忠实的信众,曾经为多张流行音乐专辑做过点评等等。
总而言之,马特乌斯在米国流行音乐圈内,是个大佬级的人物,只要他跺跺脚,估计三分之一个米国流行乐坛都会抖一抖。
马特乌斯找到他,向他述说了自己遭遇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并且言辞恳切的承认,虽然他很想报仇,但现在他已经被媒体给盯住了,如果他死不认输的话,很可能像卡恩一样名声扫地。
不,甚至比卡恩更加凄惨!
因为卡恩至少没跟吴良定下赌注,而他,则信心十足地订下了输掉的人要承认永远失败的赌注!
而要赖掉这个赌注的唯一方法,就是找一个更厉害的人转移媒体的注意力,同时彻底的击败吴良,让大家都明白,不是我军不努力,而是敌军太无耻!
卡恩认为,这个人非马特乌斯莫属!
wtf?
无缘无故被拉扯进来的马特乌斯,感到相当为难。
毕竟他如今是米国流行音乐圈的大佬级人物,无缘无故跑去和一个初出茅庐的华国小家伙打嘴仗,就算赢了,这是件很光荣的事情吗?
赢了都还好,要是输了,那可真是七十岁老娘倒绷孩儿,丢脸都丢到姥姥家去了!
马特乌斯本无心插手基尔斯特和吴良的事,但架不住基尔斯特苦苦的哀求,以及媒体咄咄逼人的态度,最终还是心软了。
没错,米国的媒体一向看热闹不嫌事大,而且他们和华国媒体相比,胆子更大,还更没有底线,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
据说当初曾经就有一家米国媒体的记者,伪装成总统给一位企业家打了电话,称只要这位企业家愿意做出一点儿“政治捐献”,他就会给他提供“特殊的方便”。
这位企业家也真是够天真,居然轻信了这位“总统”的话,按照记者提供的账号汇了一大笔款过去。
结果自然无须赘述,这位企业家身败名裂,他的企业因为涉嫌“政治行贿”被cia查了个底儿朝天,而他捐出去的那笔“政治捐献”,自然也一分钱都没能捞回来。
这种事,如果换成在华国,倒霉的肯定不会是那位企业家,而是那家媒体,以及那个自作聪明的记者,估计抓捕他们的罪名也很明确,一个“金融诈骗”是逃不了的。
可是换成在米国,那家媒体不仅安然无事,那个记者也是声名大噪,他此后又多次使用同样的计策试图诓骗其他的名人,最终有人实在受不了他,买通了几个小混混将他打得半身不遂,至今还躺在医院里,不知道差点儿弄死他的凶手在哪里。
有这样的媒体,基尔斯特能听到什么好的声音呢?
从他避开媒体,偷偷去找马特乌斯开始,媒体就在一天三十几遍的催他赶快出来认输,难道德意志人都是这么输不起的吗,一个输了躲在家里装鸵鸟,另一个输了则干脆死不认账,天天往朋友那里跑想要躲开记者。
显然,记者们误会了基尔斯特天天往马特乌斯哪里跑的缘由,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至今也没有履行赌约的意思,即使大家都公认他输了,可他还是咬紧了牙关不承认,一直在拿吴良的作品到底算不算“古典音乐”说事儿。
见过无耻的,可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还有没有点儿契约精神了?还有没有点儿愿赌服输的赌鬼操守了?
合着我们媒体跟大众期盼了这么久,狂欢了这么久,都到了大结局的节骨眼儿了,你跟我们说卡带?
可恶,真是可恶!
媒体天天追着基尔斯特要他履行赌约,不少人还找到了吴良,询问他对于此事的看法。
吴良能有什么看法,愿赌服输,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啊!
他倒是没有继续炒作下去的意思了,毕竟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相信还会有人像基尔斯特那样傻乎乎的跳出来接盘,他也没有心思再去找下一个对手继续撕逼,毕竟金球奖的最终颁奖晚会,已经近在咫尺了。
该做的事,他都做了,要学会适可而止,否则很有可能让金球奖的评委对他产生坏印象,从而影响到最终奖项的评选。 ↑返回顶部↑
不仅如此,他还是米国最具权威性的音乐杂志《时代之声》的一名专栏编辑,拥有众多忠实的信众,曾经为多张流行音乐专辑做过点评等等。
总而言之,马特乌斯在米国流行音乐圈内,是个大佬级的人物,只要他跺跺脚,估计三分之一个米国流行乐坛都会抖一抖。
马特乌斯找到他,向他述说了自己遭遇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并且言辞恳切的承认,虽然他很想报仇,但现在他已经被媒体给盯住了,如果他死不认输的话,很可能像卡恩一样名声扫地。
不,甚至比卡恩更加凄惨!
因为卡恩至少没跟吴良定下赌注,而他,则信心十足地订下了输掉的人要承认永远失败的赌注!
而要赖掉这个赌注的唯一方法,就是找一个更厉害的人转移媒体的注意力,同时彻底的击败吴良,让大家都明白,不是我军不努力,而是敌军太无耻!
卡恩认为,这个人非马特乌斯莫属!
wtf?
无缘无故被拉扯进来的马特乌斯,感到相当为难。
毕竟他如今是米国流行音乐圈的大佬级人物,无缘无故跑去和一个初出茅庐的华国小家伙打嘴仗,就算赢了,这是件很光荣的事情吗?
赢了都还好,要是输了,那可真是七十岁老娘倒绷孩儿,丢脸都丢到姥姥家去了!
马特乌斯本无心插手基尔斯特和吴良的事,但架不住基尔斯特苦苦的哀求,以及媒体咄咄逼人的态度,最终还是心软了。
没错,米国的媒体一向看热闹不嫌事大,而且他们和华国媒体相比,胆子更大,还更没有底线,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
据说当初曾经就有一家米国媒体的记者,伪装成总统给一位企业家打了电话,称只要这位企业家愿意做出一点儿“政治捐献”,他就会给他提供“特殊的方便”。
这位企业家也真是够天真,居然轻信了这位“总统”的话,按照记者提供的账号汇了一大笔款过去。
结果自然无须赘述,这位企业家身败名裂,他的企业因为涉嫌“政治行贿”被cia查了个底儿朝天,而他捐出去的那笔“政治捐献”,自然也一分钱都没能捞回来。
这种事,如果换成在华国,倒霉的肯定不会是那位企业家,而是那家媒体,以及那个自作聪明的记者,估计抓捕他们的罪名也很明确,一个“金融诈骗”是逃不了的。
可是换成在米国,那家媒体不仅安然无事,那个记者也是声名大噪,他此后又多次使用同样的计策试图诓骗其他的名人,最终有人实在受不了他,买通了几个小混混将他打得半身不遂,至今还躺在医院里,不知道差点儿弄死他的凶手在哪里。
有这样的媒体,基尔斯特能听到什么好的声音呢?
从他避开媒体,偷偷去找马特乌斯开始,媒体就在一天三十几遍的催他赶快出来认输,难道德意志人都是这么输不起的吗,一个输了躲在家里装鸵鸟,另一个输了则干脆死不认账,天天往朋友那里跑想要躲开记者。
显然,记者们误会了基尔斯特天天往马特乌斯哪里跑的缘由,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至今也没有履行赌约的意思,即使大家都公认他输了,可他还是咬紧了牙关不承认,一直在拿吴良的作品到底算不算“古典音乐”说事儿。
见过无耻的,可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还有没有点儿契约精神了?还有没有点儿愿赌服输的赌鬼操守了?
合着我们媒体跟大众期盼了这么久,狂欢了这么久,都到了大结局的节骨眼儿了,你跟我们说卡带?
可恶,真是可恶!
媒体天天追着基尔斯特要他履行赌约,不少人还找到了吴良,询问他对于此事的看法。
吴良能有什么看法,愿赌服输,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啊!
他倒是没有继续炒作下去的意思了,毕竟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相信还会有人像基尔斯特那样傻乎乎的跳出来接盘,他也没有心思再去找下一个对手继续撕逼,毕竟金球奖的最终颁奖晚会,已经近在咫尺了。
该做的事,他都做了,要学会适可而止,否则很有可能让金球奖的评委对他产生坏印象,从而影响到最终奖项的评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