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2 / 4)
元宵节结束了, 年算是真正过完了,高珊和高强上学去了, 李俊毅也去上班了, 只有高凉的事业还没有着落,她知道自己该加快一点步伐。所以每天一早等高珊和高强上学之后, 她就出门去寻找店面。
为了方便走街串巷, 她买了一辆自行车,在以她家和李俊毅工厂以及弟弟妹妹学校为基准的范围内开始转悠, 通过李俊毅提供的一些信息,有针对性地考察经济效益比较好一点的工厂社区, 几天下来, 终于将附近的片区都逛熟悉了。
天河区设区不久, 百业待兴,不少地方已经规划了或者正在规划商业街,除去天河体育中心周围的商业街发展比较完善之外, 大部分地方都还在招商中。高凉如果想找一个铺面,那还是非常容易的, 但她必须从各方面考虑,包括商业街的发展前景、铺子的位置等。高凉并未在广州生活过,所以没有作为重生者的先知优势, 她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她最大的优势就是胆大、果断。
最后高凉选中了一条商业街,那条商业街位于几个村子交界处,相对于一些村内已经发展成熟的小街、商业街来说就欠完善了, 而且那一片正在修路修房子,环境也比较糟糕。高凉跟修路工人打听过情况,这条路一个月之内就会通车,别人可能不信这种办事效率,但是高凉知道深圳速度,知道这两年广东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所以她相信不出两个月,这一片就会以崭新的面目呈现在大家面前,到时候交通一便利,这而差不多就是一个交通枢纽,便会成为人流量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让高凉迅速做出决定的另一个原因是,她还得知友谊商店也在将在这里开设分店。友谊商店是这个年头广州最大的超市,有它在的地方经济想不繁荣都不可能。
高凉租的铺面楼房还没有完工,等到收尾竣工,起码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说,高凉如果自己还要装修店面的话,还有将近两个月才能开张。别人可能就要犹豫很久,毕竟很多地方只要租下来就可以直接开张,每一天都是钱啊,而且这儿将来能不能发展起来还是两说呢,高凉却认为等待是值得的,这相当于磨刀不误砍柴工。
李俊毅是全程参与高凉做这个决定的,甚至友谊商店在那一片开设分店的信息也是他从赵长青那儿打听到的。赵长青就是去年他们在火车上碰到的那对老夫妇的儿子,去年年底他调至天河区来了,李俊毅知道这个人脉的重要性,逢年过节都是主动问候拜访的,所以这会儿从赵长青那儿打听到这点信息还是很简单的。
李俊毅非常赞同高凉在那边开店:“好饭不怕晚。这两个月你就好好休息一下,从那年摆摊卖凉拌菜起你就没好好歇过,看你这么辛苦我也心疼。”
高凉闻言笑着说:“好。”好久没休息过这么久了,不过她不打算真歇着,铺面还没办法装修,那她就去摆摊卖点小吃吧,先摸一摸这片儿人们的口味。
高凉买了一辆带炉子的推车,这儿比老家好,起码推车不用定制,有现成的可买,这就是大城市的好处,这个推车将来就算是她开店也能用得着,她又置办了一些锅碗瓢盆。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买回食材和调料,感谢广东人爱吃,这里什么调味品和食材都能买得到,她在家熬了一锅酸辣粉汤,又卤了一些鸭掌鸡爪之类的,用一个大纸板写上“酸辣粉”的字样,贴在推车上,小吃摊就开张了。
高凉的这个酸辣粉小摊是悄悄儿地准备的,没有告诉李俊毅,怕他批评自己,第一天出摊的时候也是趁着弟弟妹妹吃了午饭去学校之后她才出门的。
高凉费劲地将一锅熬好的汤汁搬到楼下,这时候她觉得还是在老家好,什么都在地面上,不用费这么大的劲。她将一切准备停当之后,推着车出了小区,他们这个小区挺现代化的,还配置了保安,出门的时候,保安小哥难以置信地看着高凉,这里算是高档小区了,收入比较高的人才住这里,高凉这明显就是小摊贩主嘛,她怎么也住在这里,还是悄悄地溜进来做生意的?不对,这个女人他也见过几面,很眼熟,应该是里面的住户,这是什么情况?住小区的人还摆摊?
高凉站住了,笑着说:“大哥,麻烦你帮我开一下那个门,我要出去。”她的推车带了炉灶,体积有点大,走人行通道担心有点磕碰,便想走车道。
保安小哥给高凉开了门:“你这是卖酸辣粉?”
高凉一听对方的口音,典型的川普,便笑眯眯地点头:“对。”
“你是重庆人哦?”保安小哥口音换成了重庆话,他一边说一边给高凉开了门,这年头在外面见到老乡还是很热情的。
高凉笑着说:“我不是。”她出了门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将推车停在小区门口,打开锅子,抓了一把红薯粉进去,然后烫了一碗酸辣粉,送到保安室:“大哥你是重庆人吧?你尝尝我做的酸辣粉,给我提点意见,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保安没想到高凉这么热情,赶紧摆手说:“你太客气了,不用了,不用了,谢谢!”
高凉说:“我这是第一次出来卖酸辣粉,还不知道合不合大家口味,大哥你就当帮我这个忙吧。”
酸辣粉的香味太刺激了,闻在两年没回家的小保安鼻子里,那完全就是浓浓的乡情,他口腔已经不由自主地分泌唾液了,手比嘴更诚实,到底还是接了过去。高凉也没急着走,等对方吃上了才问:“怎么样?”
保安的眼眶有些湿润:“太好吃了,像我奶奶做的。”
高凉就当这是最好的嘉奖了:“谢谢大哥,这下我就有信心了。大哥你慢慢吃,再见!”
保安赶紧问:“碗呢?”因为没有一次性碗筷,高凉用的是搪瓷盆,每个盆里套一个食品袋,这样就避免清洗了,虽然不太卫生,但至少避免了共用碗筷。
高凉笑着说:“我回来的时候再跟你拿。”
此时已经过了饭点,也不是周末,外面走动的人不多,但也不代表没有人。高凉找了个当街的十字路口停了下来,炉火烤着汤汁蒸发出浓郁的酸辣味,勾引着人们的味蕾,不少人都侧目而视。终于,有两个穿着时髦的漂亮女孩停下了脚步,年纪不会比高凉大多少,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孩说:“看,酸辣粉儿哦。”典型的四川话。
高凉笑着用四川话说:“是的,要不要尝尝?”高凉的语言天赋不错,会说粤语,也会说四川话,他们家乡的方言跟四川方言接近,而且她曾经跟一群四川同事共事了两年多,四川话很容易就学会了。
“真是老乡哦?怎么卖的嘛?”红衣女孩问。
高凉没否认自己是老乡,只说:“酸辣粉八毛一碗。鸭掌和鸡爪子四毛钱一个。”八毛钱一碗在老家绝对贵了,因为老家一碗米粉才四毛一碗,但在广东并不算贵,而且她为了保证口味,还吊了高汤的,成本不低。
“不贵诶。来两碗吧,你也尝尝,好久没吃到了。”红衣女孩对自己的同伴说。
高凉赶紧说:“稍等一下子,马上就好。”她手脚麻利地赶紧煮粉,粉条都是煮熟的,这会儿只要在开水里再煮一开就好。
很快,两碗酸辣粉送到了两人手里:“不好意思,要麻烦你们在这里吃,碗我还要回收的。” ↑返回顶部↑
为了方便走街串巷, 她买了一辆自行车,在以她家和李俊毅工厂以及弟弟妹妹学校为基准的范围内开始转悠, 通过李俊毅提供的一些信息,有针对性地考察经济效益比较好一点的工厂社区, 几天下来, 终于将附近的片区都逛熟悉了。
天河区设区不久, 百业待兴,不少地方已经规划了或者正在规划商业街,除去天河体育中心周围的商业街发展比较完善之外, 大部分地方都还在招商中。高凉如果想找一个铺面,那还是非常容易的, 但她必须从各方面考虑,包括商业街的发展前景、铺子的位置等。高凉并未在广州生活过,所以没有作为重生者的先知优势, 她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她最大的优势就是胆大、果断。
最后高凉选中了一条商业街,那条商业街位于几个村子交界处,相对于一些村内已经发展成熟的小街、商业街来说就欠完善了, 而且那一片正在修路修房子,环境也比较糟糕。高凉跟修路工人打听过情况,这条路一个月之内就会通车,别人可能不信这种办事效率,但是高凉知道深圳速度,知道这两年广东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所以她相信不出两个月,这一片就会以崭新的面目呈现在大家面前,到时候交通一便利,这而差不多就是一个交通枢纽,便会成为人流量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让高凉迅速做出决定的另一个原因是,她还得知友谊商店也在将在这里开设分店。友谊商店是这个年头广州最大的超市,有它在的地方经济想不繁荣都不可能。
高凉租的铺面楼房还没有完工,等到收尾竣工,起码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说,高凉如果自己还要装修店面的话,还有将近两个月才能开张。别人可能就要犹豫很久,毕竟很多地方只要租下来就可以直接开张,每一天都是钱啊,而且这儿将来能不能发展起来还是两说呢,高凉却认为等待是值得的,这相当于磨刀不误砍柴工。
李俊毅是全程参与高凉做这个决定的,甚至友谊商店在那一片开设分店的信息也是他从赵长青那儿打听到的。赵长青就是去年他们在火车上碰到的那对老夫妇的儿子,去年年底他调至天河区来了,李俊毅知道这个人脉的重要性,逢年过节都是主动问候拜访的,所以这会儿从赵长青那儿打听到这点信息还是很简单的。
李俊毅非常赞同高凉在那边开店:“好饭不怕晚。这两个月你就好好休息一下,从那年摆摊卖凉拌菜起你就没好好歇过,看你这么辛苦我也心疼。”
高凉闻言笑着说:“好。”好久没休息过这么久了,不过她不打算真歇着,铺面还没办法装修,那她就去摆摊卖点小吃吧,先摸一摸这片儿人们的口味。
高凉买了一辆带炉子的推车,这儿比老家好,起码推车不用定制,有现成的可买,这就是大城市的好处,这个推车将来就算是她开店也能用得着,她又置办了一些锅碗瓢盆。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买回食材和调料,感谢广东人爱吃,这里什么调味品和食材都能买得到,她在家熬了一锅酸辣粉汤,又卤了一些鸭掌鸡爪之类的,用一个大纸板写上“酸辣粉”的字样,贴在推车上,小吃摊就开张了。
高凉的这个酸辣粉小摊是悄悄儿地准备的,没有告诉李俊毅,怕他批评自己,第一天出摊的时候也是趁着弟弟妹妹吃了午饭去学校之后她才出门的。
高凉费劲地将一锅熬好的汤汁搬到楼下,这时候她觉得还是在老家好,什么都在地面上,不用费这么大的劲。她将一切准备停当之后,推着车出了小区,他们这个小区挺现代化的,还配置了保安,出门的时候,保安小哥难以置信地看着高凉,这里算是高档小区了,收入比较高的人才住这里,高凉这明显就是小摊贩主嘛,她怎么也住在这里,还是悄悄地溜进来做生意的?不对,这个女人他也见过几面,很眼熟,应该是里面的住户,这是什么情况?住小区的人还摆摊?
高凉站住了,笑着说:“大哥,麻烦你帮我开一下那个门,我要出去。”她的推车带了炉灶,体积有点大,走人行通道担心有点磕碰,便想走车道。
保安小哥给高凉开了门:“你这是卖酸辣粉?”
高凉一听对方的口音,典型的川普,便笑眯眯地点头:“对。”
“你是重庆人哦?”保安小哥口音换成了重庆话,他一边说一边给高凉开了门,这年头在外面见到老乡还是很热情的。
高凉笑着说:“我不是。”她出了门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将推车停在小区门口,打开锅子,抓了一把红薯粉进去,然后烫了一碗酸辣粉,送到保安室:“大哥你是重庆人吧?你尝尝我做的酸辣粉,给我提点意见,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保安没想到高凉这么热情,赶紧摆手说:“你太客气了,不用了,不用了,谢谢!”
高凉说:“我这是第一次出来卖酸辣粉,还不知道合不合大家口味,大哥你就当帮我这个忙吧。”
酸辣粉的香味太刺激了,闻在两年没回家的小保安鼻子里,那完全就是浓浓的乡情,他口腔已经不由自主地分泌唾液了,手比嘴更诚实,到底还是接了过去。高凉也没急着走,等对方吃上了才问:“怎么样?”
保安的眼眶有些湿润:“太好吃了,像我奶奶做的。”
高凉就当这是最好的嘉奖了:“谢谢大哥,这下我就有信心了。大哥你慢慢吃,再见!”
保安赶紧问:“碗呢?”因为没有一次性碗筷,高凉用的是搪瓷盆,每个盆里套一个食品袋,这样就避免清洗了,虽然不太卫生,但至少避免了共用碗筷。
高凉笑着说:“我回来的时候再跟你拿。”
此时已经过了饭点,也不是周末,外面走动的人不多,但也不代表没有人。高凉找了个当街的十字路口停了下来,炉火烤着汤汁蒸发出浓郁的酸辣味,勾引着人们的味蕾,不少人都侧目而视。终于,有两个穿着时髦的漂亮女孩停下了脚步,年纪不会比高凉大多少,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孩说:“看,酸辣粉儿哦。”典型的四川话。
高凉笑着用四川话说:“是的,要不要尝尝?”高凉的语言天赋不错,会说粤语,也会说四川话,他们家乡的方言跟四川方言接近,而且她曾经跟一群四川同事共事了两年多,四川话很容易就学会了。
“真是老乡哦?怎么卖的嘛?”红衣女孩问。
高凉没否认自己是老乡,只说:“酸辣粉八毛一碗。鸭掌和鸡爪子四毛钱一个。”八毛钱一碗在老家绝对贵了,因为老家一碗米粉才四毛一碗,但在广东并不算贵,而且她为了保证口味,还吊了高汤的,成本不低。
“不贵诶。来两碗吧,你也尝尝,好久没吃到了。”红衣女孩对自己的同伴说。
高凉赶紧说:“稍等一下子,马上就好。”她手脚麻利地赶紧煮粉,粉条都是煮熟的,这会儿只要在开水里再煮一开就好。
很快,两碗酸辣粉送到了两人手里:“不好意思,要麻烦你们在这里吃,碗我还要回收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