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寅铖向来不拘小节,他挺喜欢谢良钰这个人,也就愿意跟他平辈相交,可陈大人在一旁看了,却免不了有些暗暗心惊。
  不论这书生是谁的弟子,将来是否又会平步青云,总之,他现在还是个连秀才功名都没有的清贫读书人,在论资排辈最为严重的官场上,就是后学末进,明寅铖这态度,是不是有些太过亲近了?
  他难免会胡思乱想:那要不成,就是这位也跟那位叶将军有什么更重的牵连?
  这却是想多了,谢良钰淡淡地看了陈大人一眼,也没有点破,只接过明寅铖递给他的一封信,细细看了起来。
  越往后看,他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果然没错——真的是倭寇那边又有了动向,而且这次动静还不小,几个兵备力量薄弱的沿海城市近来屡遭劫掠,虽然都只是小股作战,但将这些小动静联系起来,却不能不怀疑对方是在故意试探军情。
  “朝廷已经密令一些州县开始征兵调粮了,”明寅铖摇头道,“咱们安平现在还没有收到正式通知,但我于京中有些渠道,上头可没忘了咱们这里,恐怕要正经派人下来——安平,恐怕太平不了多久了。”
  谢良钰心中一沉。
  他初见明寅铖的时候,就分析过安平的局势,如今叶将军不在,这里不管是地形、经济还是从其他方面其他方面来说,一旦开战,对面的将领只要有些谋略,恐怕都少不得从这里入手,明寅铖被派到这里来,恐怕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可……却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就来了,一旦被战火侵扰,他的家,谢氏族人,还有梅娘……
  他们该怎么办?
  第69章
  虽然战争很可能就快要来了,但该过的日子还是要过,该考的试也还是要考。
  童生试一共三场,二月县试,四月府试,六月院试,三场都过,才能算是秀才。
  那日谢良钰与明寅铖和陈提学在后衙说了会话,没多久的功夫,前头衙外头就贴出了此次县试的成绩单,谢良钰当时还在里头忧心忡忡,并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已经堂而皇之地挂在了榜首的位置上,接受一众考生的仰望。
  “这个谢良钰……这是什么人?好像在学堂里没听过这名字啊?”
  有人疑惑不解地问了出来,很快便有那消息灵通的人笑道:“不是吧,你们连他都没有听说过?”
  “还请这位学兄指点。”
  那人炫耀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侃侃而谈道:“他可不简单——这名字有时候能从夫子们口中听到的,说他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啧啧啧,连夫子都交口称赞的人,得到这一榜首,那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
  “咦,既然如此,我等怎么没有听说过?”
  “一看你们就不常注意听夫子讲话——说来,这位谢兄也实在是低调,很少参加聚会活动的,因此才名声不显吧……不过我听我兄长说,这才是做大学问的人呢。”
  其实并不,谢某人只是要补起自己太过薄弱的基础知识所拥有的时间太短,实在没有空出去参加那些华而不实的活动罢了。
  “不骄不躁,淡泊名利,实在是我辈之楷模啊……”
  此次考试,参试者七百余人,而有资格被选送参加两个月以后府试的只有一百三十余人,科举考试的残酷性,在这最底层的小试上便可见一斑。
  毕竟,如今这个年代,只要有资格来参加考试的,都是家里人用心供养、读过几年书的,像原本谢家那样的人家,倾尽全家之力,也只能送长子一个人读书,且在二老仙去之后,若只靠原身一个人的本事,是断断没有能力继续读书的。
  可是如今到了考场上,单是第一关便卡掉如此多的人,在之后还有更加严格的府试院试,真正能考上秀才的,说“十不存一”都有些多了。
  着实不易啊。
  闲话不多说,谢良钰这次回去之后,一边让梅娘开始收拾家里的家当,将一些散碎的银子浇熔成大些的锭子,还有不易携带的小件首饰也统统换成钱,同时还开始囤积一些米面粮食等等……他也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好在有明寅铖在旁指点一二,还不算乱了阵脚。
  明寅铖答应谢良钰,如果下半年情势真的不好,会帮忙送他家眷上外省避难——他自己前来赴任也携了一干家眷,明大人自己悍不畏死,提起抗倭来甚至两眼放光,但他是个孝子贤夫,是绝不愿意家人也跟着自己以身涉险的。
  谢良钰这才算放心些——只要到时候梅娘他们能跟紧县令大人护送家眷的顺风车,安全性应该是不用怎么担心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