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他长兄(穿书) 第150节(1 / 4)
有了这样的成功先例,给了温善晋以信心,这般丰收的成果,亦是所有村人有目共睹的,他们一改先前那犹疑踯躅的态度,当下下定了决心,争先恐后地要来试上一试。
既是能防患海水倒灌,还能增大自己的产量,谁不愿意试上一试呢?
尤其是瞅见了最先试种的那一小撮村民,他们的田垄之上,所种植出来的大米,乃属贡米,颗粒饱满,色泽柔润,质感软糯,浅嗅上去,亦是弥漫着一阵浅淡的、纤细且纯粹的稻米香气,烹煮成米饭的时候,细细浅尝一番后,丝毫没有受到海水倒灌以后的恶劣影响,与之相反地是,还添了一番沉淀已久的、年深日远的米香,这就是稻谷榖米所独有的气息。
这就是温善晋种植技术的高明之处了,一般而言,要让稻米发挥出一阵淋漓尽致的香气,必须经过烹饪与后期的料理,但温善晋显然根本没有这般做,他是通过不断改良前期的种植培养技术的方式,利用天时与地利,利用光照与水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对水稻进行不断改良,一举让新收的贡米,发挥出了一阵蓬勃盎然的巨大生机,不光能够抵御海水的盐碱侵袭,还能够满足产量大这一指标。
如此一来,一众百姓就更是想要试种了
试种之后,果真是极大地解决了重大的民生问题,鹅塘县这一年以来的收成,创下了历史新高,不仅是提前完成了指定好的粮税,还超额完成了任务,家家户户庶几是都多出了好几百斤的粮米,知县看到后,笑得果真是堪堪合不拢嘴了。
为了酬答温善晋改善了各家各户粮产情状的恩情,各家各户皆是给温善晋送去了那超额的米粮,聊表了一番谢仪,自然的话,除了米粮,还有其他丰硕的粮食。
温善晋本来是意欲婉拒的,他襄助村民莳植米粮、解决粮食问题,只不过是出于一种愧怍之情,他先前遇到过鹅塘县知县上奏的奏疏,但他那个时候并未认真去对待与深究,易言之,在那个时候,没有去着手解决生民问题,对陷入水深火热当中的民众,视而不见,他如今流放至此,才切身地觉知到百姓们种粮的艰辛与坎坷,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做出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很自然地,他也有一种『为生民立命、为盛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感,虽然在目下的光景当中,他已然是个庶人了,但他有健全的身躯,他还是能够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的。
诸如改进稻谷的种植技术和产量。
受到了村民陆陆续续送来的粮米——他婉拒过很多次,但鹅塘县村的民风极为淳朴,家家户户皆是有彼此送粮的俗例,他峻拒不得——也是在这样一个时刻,温善晋意识到了,自己需要一个大米仓,因于此,待他将米仓真正修建起来的时候,再将所有村民所馈赠的贡米盛装进去,他称了一称,发现已经高达了近三万斤。
这是一个弥足教人惊撼的数字。
每一户多了好几百斤的收成,鹅塘县拢共有近千户人家,是以,这高达万斤的粮食,并不是一个夸张的数字。
让温善晋从大米仓里拨出两万斤粮米,对他而言,就像是寻腰缠万贯的富贾,朝他借一贯钱那般。
对他而言,并不构成丝毫的难度。
第191章
两万斤贡米一下子轻松到手, 对于温廷安而言,恍然置身如同梦境之中,她本以为这是一桩还需要历经多番周折的难题, 哪承想, 去鹅塘洲觅寻父亲时, 温善晋一下子就豁然利落地,替她将筹措米粮的难题摆布好了。
这些贡米用蛇皮袋,一袋一袋地盛装封好,光是用一艘筏船盛装还不够, 听闻大理寺前来筹措米粮,诸多村人,尤其是经常出海捕猎的渔民, 纷纷赁出了各家的货船, 联袂襄助温廷安与温廷舜,将这两万斤贡米, 偕同载运至广州府。
届时再从广州府,觅寻特定的商字号船家, 用专门的货船,将筹措好的两万斤粮米,一路往北呈送,一路要经过福州、扬州等沿海州路, 接着深入内陆, 抵达洛阳,大内皇城六部之中的户部与吏部,会专门遣人。
这就是温廷安的原计划, 只不过,在目下的光景当中, 筹措好了粮米后,她和温廷舜就要即刻离开鹅塘县了,一时一刻皆是不能滞缓停留,因为北地的荒饥之灾,委实十分严峻,数以万计的百姓们,皆是再等待着从岭南借出的粮米。
时抵离别的时刻,在津渡的渡河前,温善晋折了一株翠碧柔润的芭蕉叶,专门为两人送别,这是化用灞桥折柳的习俗,一直是洛阳才有的礼节,今次竟是被温善晋沿用了去。
鹅塘县镇没有杨柳,但此县以盛产香蕉而得名,在今刻的光景之中,香蕉已然过了丰收的时节,沿着阡陌夹道,莳植有众多的芭蕉树,有着翠碧欲滴的蕉叶,叶子的尺寸与面积,亦是比寻常的蔬果植被要磅礴、宽厚一些,它被温善晋当做一株垂柳,从枝脉之上徐缓地折了下来,用作谒别的物事,看在温廷安的眼中,这难免会有一些滑稽与诙谐。
同时,亦是有一种没来由的感伤,在这一瞬间攫住了她,此番来鹅塘县借粮,是匆匆而至,复又匆匆而返,真真正正隶属于父女俩的相处时光,被借粮一事筛略掉了以后,竟是所剩无几。
鹅塘县的上空地带,本是霾云幽密聚拢,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至少前来鹅塘县的时候,大抵是一副暴雨倾盆的光景,但直至温廷安与温廷舜离开之时,一丛一丛的霾云,逐渐消弭散尽,浓墨重彩的天穹,酝酿了一宿的雨色,在此一刻淡化与褪色,成了一轴匀展地铺平于天际之间的水墨丹青。云絮如黏丝一般,细致地交缠于一,鎏金色的日光,质感暖熙如玉,充溢在空气之中,将栈桥之上的几个人,皆是烘照得格外薄暖。
待一切准备停当之后,温廷安驻足于筏舟的船头,温善晋则是修身直立于栈桥之畔,栈桥与筏舟之间,仅靠一根纤绳与钩锚,所紧紧地牵系着,温善晋执着一株宽硕匀厚的芭蕉叶,散淡地挥了一挥,算作谒别之礼,俄延少顷,思及了什么,温声道:“我们的少卿爷,要多食一些,看看,你都瘦成什么样子了。”
温廷安闻言失笑,正想接话,下一息,又见他默了一默,用一种愈发低沉而嘶哑的口吻,一字一顿地道:“若是今后勘案,能够途经扬州的话,记得代我寻你母亲问好。”
温廷安稍稍一怔,吕氏与崇国公府的其他女眷,确乎是流放到了扬州,扬州是祯州以北偏东的位置,距离福州很近。
温廷安听到父亲提及了母亲,这位濒至中岁的男子,素来平淡无澜的眸底,此刻露出了一抹褶皱般的涟漪,一圈一圈地朝外扩展而去,由浅至深,由远抵近,由淡及浓,这样的涟漪,让男人原是峥嵘的面孔,一下子焕发出了无比生动的少年意气。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翛忽之间,一首这样断章的诗,犹若一尾游鱼,伴随着簌簌簌一声,曳动尾鳍,浮现在了温廷安的脑海当中。 ↑返回顶部↑
既是能防患海水倒灌,还能增大自己的产量,谁不愿意试上一试呢?
尤其是瞅见了最先试种的那一小撮村民,他们的田垄之上,所种植出来的大米,乃属贡米,颗粒饱满,色泽柔润,质感软糯,浅嗅上去,亦是弥漫着一阵浅淡的、纤细且纯粹的稻米香气,烹煮成米饭的时候,细细浅尝一番后,丝毫没有受到海水倒灌以后的恶劣影响,与之相反地是,还添了一番沉淀已久的、年深日远的米香,这就是稻谷榖米所独有的气息。
这就是温善晋种植技术的高明之处了,一般而言,要让稻米发挥出一阵淋漓尽致的香气,必须经过烹饪与后期的料理,但温善晋显然根本没有这般做,他是通过不断改良前期的种植培养技术的方式,利用天时与地利,利用光照与水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对水稻进行不断改良,一举让新收的贡米,发挥出了一阵蓬勃盎然的巨大生机,不光能够抵御海水的盐碱侵袭,还能够满足产量大这一指标。
如此一来,一众百姓就更是想要试种了
试种之后,果真是极大地解决了重大的民生问题,鹅塘县这一年以来的收成,创下了历史新高,不仅是提前完成了指定好的粮税,还超额完成了任务,家家户户庶几是都多出了好几百斤的粮米,知县看到后,笑得果真是堪堪合不拢嘴了。
为了酬答温善晋改善了各家各户粮产情状的恩情,各家各户皆是给温善晋送去了那超额的米粮,聊表了一番谢仪,自然的话,除了米粮,还有其他丰硕的粮食。
温善晋本来是意欲婉拒的,他襄助村民莳植米粮、解决粮食问题,只不过是出于一种愧怍之情,他先前遇到过鹅塘县知县上奏的奏疏,但他那个时候并未认真去对待与深究,易言之,在那个时候,没有去着手解决生民问题,对陷入水深火热当中的民众,视而不见,他如今流放至此,才切身地觉知到百姓们种粮的艰辛与坎坷,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做出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很自然地,他也有一种『为生民立命、为盛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感,虽然在目下的光景当中,他已然是个庶人了,但他有健全的身躯,他还是能够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的。
诸如改进稻谷的种植技术和产量。
受到了村民陆陆续续送来的粮米——他婉拒过很多次,但鹅塘县村的民风极为淳朴,家家户户皆是有彼此送粮的俗例,他峻拒不得——也是在这样一个时刻,温善晋意识到了,自己需要一个大米仓,因于此,待他将米仓真正修建起来的时候,再将所有村民所馈赠的贡米盛装进去,他称了一称,发现已经高达了近三万斤。
这是一个弥足教人惊撼的数字。
每一户多了好几百斤的收成,鹅塘县拢共有近千户人家,是以,这高达万斤的粮食,并不是一个夸张的数字。
让温善晋从大米仓里拨出两万斤粮米,对他而言,就像是寻腰缠万贯的富贾,朝他借一贯钱那般。
对他而言,并不构成丝毫的难度。
第191章
两万斤贡米一下子轻松到手, 对于温廷安而言,恍然置身如同梦境之中,她本以为这是一桩还需要历经多番周折的难题, 哪承想, 去鹅塘洲觅寻父亲时, 温善晋一下子就豁然利落地,替她将筹措米粮的难题摆布好了。
这些贡米用蛇皮袋,一袋一袋地盛装封好,光是用一艘筏船盛装还不够, 听闻大理寺前来筹措米粮,诸多村人,尤其是经常出海捕猎的渔民, 纷纷赁出了各家的货船, 联袂襄助温廷安与温廷舜,将这两万斤贡米, 偕同载运至广州府。
届时再从广州府,觅寻特定的商字号船家, 用专门的货船,将筹措好的两万斤粮米,一路往北呈送,一路要经过福州、扬州等沿海州路, 接着深入内陆, 抵达洛阳,大内皇城六部之中的户部与吏部,会专门遣人。
这就是温廷安的原计划, 只不过,在目下的光景当中, 筹措好了粮米后,她和温廷舜就要即刻离开鹅塘县了,一时一刻皆是不能滞缓停留,因为北地的荒饥之灾,委实十分严峻,数以万计的百姓们,皆是再等待着从岭南借出的粮米。
时抵离别的时刻,在津渡的渡河前,温善晋折了一株翠碧柔润的芭蕉叶,专门为两人送别,这是化用灞桥折柳的习俗,一直是洛阳才有的礼节,今次竟是被温善晋沿用了去。
鹅塘县镇没有杨柳,但此县以盛产香蕉而得名,在今刻的光景之中,香蕉已然过了丰收的时节,沿着阡陌夹道,莳植有众多的芭蕉树,有着翠碧欲滴的蕉叶,叶子的尺寸与面积,亦是比寻常的蔬果植被要磅礴、宽厚一些,它被温善晋当做一株垂柳,从枝脉之上徐缓地折了下来,用作谒别的物事,看在温廷安的眼中,这难免会有一些滑稽与诙谐。
同时,亦是有一种没来由的感伤,在这一瞬间攫住了她,此番来鹅塘县借粮,是匆匆而至,复又匆匆而返,真真正正隶属于父女俩的相处时光,被借粮一事筛略掉了以后,竟是所剩无几。
鹅塘县的上空地带,本是霾云幽密聚拢,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至少前来鹅塘县的时候,大抵是一副暴雨倾盆的光景,但直至温廷安与温廷舜离开之时,一丛一丛的霾云,逐渐消弭散尽,浓墨重彩的天穹,酝酿了一宿的雨色,在此一刻淡化与褪色,成了一轴匀展地铺平于天际之间的水墨丹青。云絮如黏丝一般,细致地交缠于一,鎏金色的日光,质感暖熙如玉,充溢在空气之中,将栈桥之上的几个人,皆是烘照得格外薄暖。
待一切准备停当之后,温廷安驻足于筏舟的船头,温善晋则是修身直立于栈桥之畔,栈桥与筏舟之间,仅靠一根纤绳与钩锚,所紧紧地牵系着,温善晋执着一株宽硕匀厚的芭蕉叶,散淡地挥了一挥,算作谒别之礼,俄延少顷,思及了什么,温声道:“我们的少卿爷,要多食一些,看看,你都瘦成什么样子了。”
温廷安闻言失笑,正想接话,下一息,又见他默了一默,用一种愈发低沉而嘶哑的口吻,一字一顿地道:“若是今后勘案,能够途经扬州的话,记得代我寻你母亲问好。”
温廷安稍稍一怔,吕氏与崇国公府的其他女眷,确乎是流放到了扬州,扬州是祯州以北偏东的位置,距离福州很近。
温廷安听到父亲提及了母亲,这位濒至中岁的男子,素来平淡无澜的眸底,此刻露出了一抹褶皱般的涟漪,一圈一圈地朝外扩展而去,由浅至深,由远抵近,由淡及浓,这样的涟漪,让男人原是峥嵘的面孔,一下子焕发出了无比生动的少年意气。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翛忽之间,一首这样断章的诗,犹若一尾游鱼,伴随着簌簌簌一声,曳动尾鳍,浮现在了温廷安的脑海当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