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殿下成功之后 第41节(2 / 4)
阮问颖心中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她有点能理解当年皇后的想法了。
诚然, 长辈给她选定的这条路不能说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一条路,天底下有多少女子都对此梦寐以求。
她之所以会亲近杨世醒,对他笑脸以待, 数次容忍他的促狭逗趣, 并在他表明心意之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为的也正是这个缘故。
可是——她一直以为, 这些都是她自己的想法。
是她自己看中了杨世醒的前途, 想要坐上那个位置, 才会去主动讨好他、接近他。
所有的举动和想法,都是她自己的主张, 没有谁逼着她这么做。
她的祖母, 她的母亲,她的那些长辈们, 只是正好和她秉持了相同的心念而已。
然而仔细回想, 若不是她的祖母和母亲,这两名她最信任的长辈之一, 从她小时候开始就对她有意无意地灌输“后乃天下女子之尊”、“中宫母仪”一类的道理, 她也不会产生这样的念头。
她在皇宫中最初的记忆,也是和杨世醒玩闹休憩,仿佛她进宫就是为了他。
还记得后者因为年长她两岁,曾有一段时间不愿意陪着她这么一个小妹妹胡闹,她的母亲为此细细地教她,如何当一名讨人喜欢的表妹, 去和她的这位皇子表哥玩到一起……
“你呀, 要多笑笑, 多厚一点脸皮, 主动去找你表哥。他就是闹别扭,和你那两个哥哥一样,没事找事做。你多去找他两回,对他露个笑脸,不信他不带着你。不过千万不能哭,不然会落下乘。”
“他要念书练武?你跟着他一起啊,那些文师武傅既然能教他,如何不能教你?说来,娘也该给你找几个先生了……你们两个总有一天会长大,不能一直像现在这样玩耍嬉戏……”
那些看似无心的言语,实则都暗藏着一份深远的心思。
为什么哭了就会落下乘,是因为志在长久者,不能以示弱博同情。
为什么杨世醒念书习武,她就也要跟着找先生,是因为两心同,必要志趣相合,最起码也能接得上话,不能对方在那里论典道故、挥洒招式,她却只能傻呆呆地听着、看着。
这些道理阮问颖都明白,并且明白了很久,不是现在才意识到。
但她一直以为这是她母亲从人生中悟出的道理,是在无意间说与她听的,不是有意如此。
没想到事实截然相反。
阮问颖的心情格外复杂。
从小到大,她对于终身大事的态度只有一个,那就是非杨世醒不嫁。
更准确一点,是非天底下最好的一门亲事不允。
她有这样的底气。她的母亲是安平长公主,她的父亲是大司马兼镇国公,她是阮家嫡女,晋霍后人,无论是身份、血统还是家世,她在这天下的女子中都是一等一的。
她的学识也不比旁人浅,她师从宜山夫人,多番听讲徐、裴二公,得对方教导,且六艺皆通、略懂武艺,她还长得不错,虽然到不了楚端敏的程度,但也担得起沉鱼落雁这四个字。
她自信坐得了长生殿中的尊位。
她也一直在为着这个方向努力。
所以在许多时候,她对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对她的这份心思持默认态度、时不时还会出手推一把的长辈们,抱有亲近幸运的情感,觉得能够得到她们的认同与相助实在难得。
但现在,她却被忽然告知,其实并不是她的想法与长辈如出一辙,而是她就是这么被教养长大的,她所以为的主张、念头,都是在长辈有意的引导下形成的。
她就……会变得很混乱。
阮问颖感到一阵迷茫。 ↑返回顶部↑
她有点能理解当年皇后的想法了。
诚然, 长辈给她选定的这条路不能说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一条路,天底下有多少女子都对此梦寐以求。
她之所以会亲近杨世醒,对他笑脸以待, 数次容忍他的促狭逗趣, 并在他表明心意之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为的也正是这个缘故。
可是——她一直以为, 这些都是她自己的想法。
是她自己看中了杨世醒的前途, 想要坐上那个位置, 才会去主动讨好他、接近他。
所有的举动和想法,都是她自己的主张, 没有谁逼着她这么做。
她的祖母, 她的母亲,她的那些长辈们, 只是正好和她秉持了相同的心念而已。
然而仔细回想, 若不是她的祖母和母亲,这两名她最信任的长辈之一, 从她小时候开始就对她有意无意地灌输“后乃天下女子之尊”、“中宫母仪”一类的道理, 她也不会产生这样的念头。
她在皇宫中最初的记忆,也是和杨世醒玩闹休憩,仿佛她进宫就是为了他。
还记得后者因为年长她两岁,曾有一段时间不愿意陪着她这么一个小妹妹胡闹,她的母亲为此细细地教她,如何当一名讨人喜欢的表妹, 去和她的这位皇子表哥玩到一起……
“你呀, 要多笑笑, 多厚一点脸皮, 主动去找你表哥。他就是闹别扭,和你那两个哥哥一样,没事找事做。你多去找他两回,对他露个笑脸,不信他不带着你。不过千万不能哭,不然会落下乘。”
“他要念书练武?你跟着他一起啊,那些文师武傅既然能教他,如何不能教你?说来,娘也该给你找几个先生了……你们两个总有一天会长大,不能一直像现在这样玩耍嬉戏……”
那些看似无心的言语,实则都暗藏着一份深远的心思。
为什么哭了就会落下乘,是因为志在长久者,不能以示弱博同情。
为什么杨世醒念书习武,她就也要跟着找先生,是因为两心同,必要志趣相合,最起码也能接得上话,不能对方在那里论典道故、挥洒招式,她却只能傻呆呆地听着、看着。
这些道理阮问颖都明白,并且明白了很久,不是现在才意识到。
但她一直以为这是她母亲从人生中悟出的道理,是在无意间说与她听的,不是有意如此。
没想到事实截然相反。
阮问颖的心情格外复杂。
从小到大,她对于终身大事的态度只有一个,那就是非杨世醒不嫁。
更准确一点,是非天底下最好的一门亲事不允。
她有这样的底气。她的母亲是安平长公主,她的父亲是大司马兼镇国公,她是阮家嫡女,晋霍后人,无论是身份、血统还是家世,她在这天下的女子中都是一等一的。
她的学识也不比旁人浅,她师从宜山夫人,多番听讲徐、裴二公,得对方教导,且六艺皆通、略懂武艺,她还长得不错,虽然到不了楚端敏的程度,但也担得起沉鱼落雁这四个字。
她自信坐得了长生殿中的尊位。
她也一直在为着这个方向努力。
所以在许多时候,她对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对她的这份心思持默认态度、时不时还会出手推一把的长辈们,抱有亲近幸运的情感,觉得能够得到她们的认同与相助实在难得。
但现在,她却被忽然告知,其实并不是她的想法与长辈如出一辙,而是她就是这么被教养长大的,她所以为的主张、念头,都是在长辈有意的引导下形成的。
她就……会变得很混乱。
阮问颖感到一阵迷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