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大院来了个绝色大美人 第157节(1 / 4)
顾承安忙起来确实沉迷工作,顾不上吃饭,现在呢,天天被胡立彬盯得再忙也要扒拉几口,倒是没把胃饿出毛病。
何松平见状也劝:“这回我支持老胡,你媳妇儿惦记你,为你好,工作再拼别坏了胃。”
他也是被媳妇儿叮嘱过的,不过他自己更积极,必须保重自己的身体,等披星戴月回家,回去逗逗孩子,看看媳妇儿,总觉得再累都是值得的。
媳妇儿贺春梅见他逗着儿子,说起家里的事儿:“过几天姑爷办寿席,你记得请个假早点回来。”
“好,我记得。”
“对了,还有松玲…”
“松玲咋了?”何松平听到媳妇儿提起妹子来了精神。
“我见到她好几回拿信,还跟人写信,宝贝得很,说是什么笔友,我担心她被人骗了!”
何松平闻言也有些担忧,自己妹子确实单纯,要是遇到骗子哪里是对手:“你见着寄信人叫什么不?我去打听看看。”
“说是叫贺大马。”
“行。我托人打听下。”
=
顾承安那边忙,苏茵这边的工作恰是有条不紊地开展,每天选题,敲定采访对象,出门采访,写稿,充实又自在。
直到四月底的一天,贺刚回到办公室,见里头只有苏茵一人正在发愁采访选题,倒是出起了主意:“苏茵同志,要不要去采访看看今天逮到的偷自行车车轱辘的贼。”
正在吃苹果的苏茵咬下果肉,嚼了嚼吞咽下去,有些惊讶:“偷车轱辘?”
她想起前阵子李念君就是被偷了车轱辘,报了公安也没抓到贼,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是啊,今儿上午才抓到的,我有熟人,消息灵通。”这种新闻,贺刚看不上,不值得跑一趟,对于苏茵这种新人倒是可以试试,“就是那些贼有些特殊。”
“有什么特殊的?”苏茵还没怎么涉及过偷盗的选题,她初入行,不像其他记者跑了社会多年,各行各业都有消息来源。
“是一帮几岁的小孩儿。”贺刚也惊讶,最近京市是出现了好多起偷自行车车轱辘的事儿,一般情况就偷一个车轱辘,大家就怀疑是不是邻居干的,熟人恶作剧,哪成想,居然是一群半大孩子团伙作案,“听说把偷来的车轱辘拿去卖钱,不知道卖了多少了,啧啧。这家里人怎么管的啊!”
苏茵听到这里确实来了兴趣,正好最近没什么新闻,便拎着包出门:“那我过去看看,是哪个派出所逮的人啊?”
“东门那个,你去吧,派出所旁边的火柴厂看门大爷跟我熟,你报我名字就成。”
原来这就是贺刚的“眼线”?!
等苏茵到了地方,看到市火柴厂斜对面就是东门派出所,而火柴厂门口的看门大爷视野正好在派出所跟前,确实是提供新闻线报的绝佳人选。
她找上大爷,报了贺刚的名字,听老大爷热情讲起最近的案子:“你过去看看吧,可热闹嘞,这么小的娃儿干这种勾当!等他们家里人来了,看看怎么收场!”
“谢谢大爷,我过去看看。”
派出所门口,这样的偷车轱辘的案子并没有引起哪家报社的记者闻风而来,毕竟没什么人看得上这种小偷小摸的新闻,除了苏茵。
听说偷车轱辘的是一群半大孩子,她便想来看看。
等出示了京市日报的记者证,她走进派出所,正好见到院子里四个约摸一米高,面黄肌瘦的小孩儿正被公安训话。
一般人见到气势威严的公安总得害怕,可这群孩子,三个男娃,一个女娃面上皆是一副不屑不耐烦的模样。
“你们家长怎么教的?小小年纪还偷人车轱辘!报上名字,父母名字和家庭住址,小刘,准备通知他们的家里人过来。” ↑返回顶部↑
何松平见状也劝:“这回我支持老胡,你媳妇儿惦记你,为你好,工作再拼别坏了胃。”
他也是被媳妇儿叮嘱过的,不过他自己更积极,必须保重自己的身体,等披星戴月回家,回去逗逗孩子,看看媳妇儿,总觉得再累都是值得的。
媳妇儿贺春梅见他逗着儿子,说起家里的事儿:“过几天姑爷办寿席,你记得请个假早点回来。”
“好,我记得。”
“对了,还有松玲…”
“松玲咋了?”何松平听到媳妇儿提起妹子来了精神。
“我见到她好几回拿信,还跟人写信,宝贝得很,说是什么笔友,我担心她被人骗了!”
何松平闻言也有些担忧,自己妹子确实单纯,要是遇到骗子哪里是对手:“你见着寄信人叫什么不?我去打听看看。”
“说是叫贺大马。”
“行。我托人打听下。”
=
顾承安那边忙,苏茵这边的工作恰是有条不紊地开展,每天选题,敲定采访对象,出门采访,写稿,充实又自在。
直到四月底的一天,贺刚回到办公室,见里头只有苏茵一人正在发愁采访选题,倒是出起了主意:“苏茵同志,要不要去采访看看今天逮到的偷自行车车轱辘的贼。”
正在吃苹果的苏茵咬下果肉,嚼了嚼吞咽下去,有些惊讶:“偷车轱辘?”
她想起前阵子李念君就是被偷了车轱辘,报了公安也没抓到贼,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是啊,今儿上午才抓到的,我有熟人,消息灵通。”这种新闻,贺刚看不上,不值得跑一趟,对于苏茵这种新人倒是可以试试,“就是那些贼有些特殊。”
“有什么特殊的?”苏茵还没怎么涉及过偷盗的选题,她初入行,不像其他记者跑了社会多年,各行各业都有消息来源。
“是一帮几岁的小孩儿。”贺刚也惊讶,最近京市是出现了好多起偷自行车车轱辘的事儿,一般情况就偷一个车轱辘,大家就怀疑是不是邻居干的,熟人恶作剧,哪成想,居然是一群半大孩子团伙作案,“听说把偷来的车轱辘拿去卖钱,不知道卖了多少了,啧啧。这家里人怎么管的啊!”
苏茵听到这里确实来了兴趣,正好最近没什么新闻,便拎着包出门:“那我过去看看,是哪个派出所逮的人啊?”
“东门那个,你去吧,派出所旁边的火柴厂看门大爷跟我熟,你报我名字就成。”
原来这就是贺刚的“眼线”?!
等苏茵到了地方,看到市火柴厂斜对面就是东门派出所,而火柴厂门口的看门大爷视野正好在派出所跟前,确实是提供新闻线报的绝佳人选。
她找上大爷,报了贺刚的名字,听老大爷热情讲起最近的案子:“你过去看看吧,可热闹嘞,这么小的娃儿干这种勾当!等他们家里人来了,看看怎么收场!”
“谢谢大爷,我过去看看。”
派出所门口,这样的偷车轱辘的案子并没有引起哪家报社的记者闻风而来,毕竟没什么人看得上这种小偷小摸的新闻,除了苏茵。
听说偷车轱辘的是一群半大孩子,她便想来看看。
等出示了京市日报的记者证,她走进派出所,正好见到院子里四个约摸一米高,面黄肌瘦的小孩儿正被公安训话。
一般人见到气势威严的公安总得害怕,可这群孩子,三个男娃,一个女娃面上皆是一副不屑不耐烦的模样。
“你们家长怎么教的?小小年纪还偷人车轱辘!报上名字,父母名字和家庭住址,小刘,准备通知他们的家里人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