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第189节(1 / 4)
皇后听了,柔柔道:“话虽如此,可若一点心眼儿也没有,也不是什么好事。”
天元帝听了,半晌不言语,埋头吃完燕窝粥,才幽幽道:“怕只怕心眼太多,收不住……”
倒也有没心眼儿的,所以他才敢派过去制衡。
当下天元帝并不怀疑苗瑞的忠心,可只要是个活人,就不可能没有私心。而一旦权力足够大,尝到了大权在握的甜头之后……
以前的高阁老,现在的卢芳枝,甚至于历史上千千万万个杀头抄家的贪臣佞臣奸臣,哪一个初入朝堂时不是满腔热血,大公无私,口口声声忠君爱国?
可后来呢?
所以就需要有一个刚入朝堂不久,根基不深却不畏强权,孔孟圣人之训犹在,忠君报国之心尚存,满身热血未凉的半新人过去。
可随便抓个人过去瞎指挥也不行。
隋青竹祖籍北直隶沿海,对于水上事远比其他同僚精通,这是天然优势。
且他只在翰林院待了三年,为人性格偏执,刚正不阿,私下从不与任何党派往来,也不与两大派系偏向。
哪怕是万金油秦放鹤也曾在此人身上吃瘪,后来虽关系有所改善,也不过泛泛之交。
当初程璧事发之前,他曾屡屡劝诫,事后也头一个公开表示惋惜的,绝对中立。
他对政治也并非毫无了解,只是相对来说更偏执,远不如秦子归油滑,经常一开口就叫人噎得慌。
偶尔天元帝就想,民间常说的吃糠咽菜恐怕就是这种难受劲儿了吧。
这样的人,最适合冲锋陷阵。
“派他过去,”天元帝轻声道,“何尝也不是在保苗瑞……”
有苗瑞在旁边,隋青竹就不敢贪腐;而有他在旁边看着,苗瑞也不敢独断专行。
皇后听了,点点头,忽又道:“臣妾记得陛下之前不是曾屡屡夸赞过一个叫赵沛的?”
天元帝失笑,“他去不得。”
论才干和自保之力,确实赵沛更合适,但他和秦放鹤的关系太过亲密,如果放过去和苗瑞在一块,保不齐就要沆瀣一气。
这些话天元帝都没说出口,而皇后也很聪明的没有追问。
夫妻二人难得和气地说了些家长里短,睡觉之前,天元帝却又幽幽叹道:“其实这次纵然去,也未必能查出什么来,只希望他们良知尚存,见好就收吧……”
这么多年君臣相伴,他对卢芳枝,到底还是有感情的。
“……见好就收吧,你手下那批人,未免太过操切,陛下岂能看不出其中文章。”卢芳枝低头摆弄一盆茶花,卢实就在旁边侍候,偶尔帮忙递个剪子什么的。
天气热,卢芳枝穿了一身半旧的提花四经罗衫,花样和裁剪都不是时兴的。因年岁久了,许多地方磨了毛边,瞧着实在不大气派,卢实和下头的弟子们分明进了不少新鲜花样的好料子,可他却仍是不换。
听了这话,卢实便浑不在意地笑道:“父亲忒冤枉我了,我远在京城,与他们相隔何止千里?中间有无书信往来,您老也不是不清楚,怎么就怪到我头上。”
卢芳枝哼了声,咔嚓一下剪掉一条斜枝,微微直起腰,从小眼镜上方斜他一眼,“你是没说,可这世上的许多事,非要靠嘴巴说出来才行么?”
卢实没有反驳,可瞧着眉眼神色,俨然不服。
卢芳枝继续低头摆弄那盆花,“若非你北上时千般不甘心,万般不情愿,流露出这个意思给他们,他们怎可冒着杀头的干系使绊子?”
很多事根本不必他们亲自动手,也不必刻意吩咐什么,只要一个眼神,就足以叫人心领神会,成为驱使他们的动力。 ↑返回顶部↑
天元帝听了,半晌不言语,埋头吃完燕窝粥,才幽幽道:“怕只怕心眼太多,收不住……”
倒也有没心眼儿的,所以他才敢派过去制衡。
当下天元帝并不怀疑苗瑞的忠心,可只要是个活人,就不可能没有私心。而一旦权力足够大,尝到了大权在握的甜头之后……
以前的高阁老,现在的卢芳枝,甚至于历史上千千万万个杀头抄家的贪臣佞臣奸臣,哪一个初入朝堂时不是满腔热血,大公无私,口口声声忠君爱国?
可后来呢?
所以就需要有一个刚入朝堂不久,根基不深却不畏强权,孔孟圣人之训犹在,忠君报国之心尚存,满身热血未凉的半新人过去。
可随便抓个人过去瞎指挥也不行。
隋青竹祖籍北直隶沿海,对于水上事远比其他同僚精通,这是天然优势。
且他只在翰林院待了三年,为人性格偏执,刚正不阿,私下从不与任何党派往来,也不与两大派系偏向。
哪怕是万金油秦放鹤也曾在此人身上吃瘪,后来虽关系有所改善,也不过泛泛之交。
当初程璧事发之前,他曾屡屡劝诫,事后也头一个公开表示惋惜的,绝对中立。
他对政治也并非毫无了解,只是相对来说更偏执,远不如秦子归油滑,经常一开口就叫人噎得慌。
偶尔天元帝就想,民间常说的吃糠咽菜恐怕就是这种难受劲儿了吧。
这样的人,最适合冲锋陷阵。
“派他过去,”天元帝轻声道,“何尝也不是在保苗瑞……”
有苗瑞在旁边,隋青竹就不敢贪腐;而有他在旁边看着,苗瑞也不敢独断专行。
皇后听了,点点头,忽又道:“臣妾记得陛下之前不是曾屡屡夸赞过一个叫赵沛的?”
天元帝失笑,“他去不得。”
论才干和自保之力,确实赵沛更合适,但他和秦放鹤的关系太过亲密,如果放过去和苗瑞在一块,保不齐就要沆瀣一气。
这些话天元帝都没说出口,而皇后也很聪明的没有追问。
夫妻二人难得和气地说了些家长里短,睡觉之前,天元帝却又幽幽叹道:“其实这次纵然去,也未必能查出什么来,只希望他们良知尚存,见好就收吧……”
这么多年君臣相伴,他对卢芳枝,到底还是有感情的。
“……见好就收吧,你手下那批人,未免太过操切,陛下岂能看不出其中文章。”卢芳枝低头摆弄一盆茶花,卢实就在旁边侍候,偶尔帮忙递个剪子什么的。
天气热,卢芳枝穿了一身半旧的提花四经罗衫,花样和裁剪都不是时兴的。因年岁久了,许多地方磨了毛边,瞧着实在不大气派,卢实和下头的弟子们分明进了不少新鲜花样的好料子,可他却仍是不换。
听了这话,卢实便浑不在意地笑道:“父亲忒冤枉我了,我远在京城,与他们相隔何止千里?中间有无书信往来,您老也不是不清楚,怎么就怪到我头上。”
卢芳枝哼了声,咔嚓一下剪掉一条斜枝,微微直起腰,从小眼镜上方斜他一眼,“你是没说,可这世上的许多事,非要靠嘴巴说出来才行么?”
卢实没有反驳,可瞧着眉眼神色,俨然不服。
卢芳枝继续低头摆弄那盆花,“若非你北上时千般不甘心,万般不情愿,流露出这个意思给他们,他们怎可冒着杀头的干系使绊子?”
很多事根本不必他们亲自动手,也不必刻意吩咐什么,只要一个眼神,就足以叫人心领神会,成为驱使他们的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