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己当昏君 第87节(2 / 4)
**
上皇丧仪期间,天下缟素。
高朝溪亦是一身素白,奉召入乾清宫见景泰帝。
她神色很平静宁和,比起悲伤,早知晓所有的她,更多是怀念。挚友归乡,哪怕此生不见,也为之欣然有慰。
晌午入殿,待高朝溪自乾清宫出来时,已然是接近日暮。
她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喉咙:说了太多话,最后她的嗓子都是哑的,去找物柔要一剂药吃吃。
而兵部尚书兼少保于谦,于此日暮时分奉召入乾清宫。
他才走到院中,就从开着的半扇窗处,看到了坐在那里的景泰帝。
一如多年前,他们一并入此院,看到坐在窗后的‘正统帝’。
两人隔窗对望的须臾,于谦已然心有所感。
果然才入内,就听皇帝第一句话就是:“肃愍这个谥号不好!”
于谦更加确定:陛下,都知道了啊。
高朝溪如皇帝所言‘万勿隐瞒’,将她所知一一道出。
其实在她心里,也想为最好的朋友说出她曾经做的事情,曾经让这世上免于遭遇的灾祸。
于是,这景泰十四年的景泰帝,隔着遥远的时空不满道:“肃愍这个谥号不好,忠肃也不够好。”
《谥法》有言:貌恭心敬曰“肃”,“在国逢难曰“愍”。*
故而为国捐躯的臣子常得此谥。
明英宗死后,于谦得以平反,朝廷赐此谥号。
直到万历朝,再有官员为其鸣不平:于少保卫安宗社,实乃挽扶社稷定国之大功,更为奸臣所害,只得‘肃愍’二字为谥号,实不足矣。
于是经礼部议定,改于少保谥号为“忠肃”,为其修筑乡祠。
《谥法》:临患不忘国曰‘忠’;危身奉上曰‘忠’。*
这于臣子已然是上谥。
然而,于谦见皇帝拿起案上的黄纸,上面端正书写了“文正”二字。
“陛下实不必如此。”
自宋代以后,因司马光在《论夏竦谥状》中写过“今乃谥以‘文正’二者,谥之至美,无以复加。”,文正就成为了后面朝代阁籍特载‘不宜轻用’的谥号,大明开国至今,还没有一个臣子得此谥号。
然而景泰帝不肯再讨论这件事,表示朕偏要如此。
“若有世,朕不得帝陵宗庙,卿不得谥……”
甚至夺门之变后,君臣再也不可能见一面——太上皇朱祁镇重新登基的正午,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执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于谦等人于锦衣卫狱’[1]
六日后的正月二十三,于谦遇害。
不足一月后的二月十九,已被废为亲王幽闭的景泰帝过世。 ↑返回顶部↑
上皇丧仪期间,天下缟素。
高朝溪亦是一身素白,奉召入乾清宫见景泰帝。
她神色很平静宁和,比起悲伤,早知晓所有的她,更多是怀念。挚友归乡,哪怕此生不见,也为之欣然有慰。
晌午入殿,待高朝溪自乾清宫出来时,已然是接近日暮。
她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喉咙:说了太多话,最后她的嗓子都是哑的,去找物柔要一剂药吃吃。
而兵部尚书兼少保于谦,于此日暮时分奉召入乾清宫。
他才走到院中,就从开着的半扇窗处,看到了坐在那里的景泰帝。
一如多年前,他们一并入此院,看到坐在窗后的‘正统帝’。
两人隔窗对望的须臾,于谦已然心有所感。
果然才入内,就听皇帝第一句话就是:“肃愍这个谥号不好!”
于谦更加确定:陛下,都知道了啊。
高朝溪如皇帝所言‘万勿隐瞒’,将她所知一一道出。
其实在她心里,也想为最好的朋友说出她曾经做的事情,曾经让这世上免于遭遇的灾祸。
于是,这景泰十四年的景泰帝,隔着遥远的时空不满道:“肃愍这个谥号不好,忠肃也不够好。”
《谥法》有言:貌恭心敬曰“肃”,“在国逢难曰“愍”。*
故而为国捐躯的臣子常得此谥。
明英宗死后,于谦得以平反,朝廷赐此谥号。
直到万历朝,再有官员为其鸣不平:于少保卫安宗社,实乃挽扶社稷定国之大功,更为奸臣所害,只得‘肃愍’二字为谥号,实不足矣。
于是经礼部议定,改于少保谥号为“忠肃”,为其修筑乡祠。
《谥法》:临患不忘国曰‘忠’;危身奉上曰‘忠’。*
这于臣子已然是上谥。
然而,于谦见皇帝拿起案上的黄纸,上面端正书写了“文正”二字。
“陛下实不必如此。”
自宋代以后,因司马光在《论夏竦谥状》中写过“今乃谥以‘文正’二者,谥之至美,无以复加。”,文正就成为了后面朝代阁籍特载‘不宜轻用’的谥号,大明开国至今,还没有一个臣子得此谥号。
然而景泰帝不肯再讨论这件事,表示朕偏要如此。
“若有世,朕不得帝陵宗庙,卿不得谥……”
甚至夺门之变后,君臣再也不可能见一面——太上皇朱祁镇重新登基的正午,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执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于谦等人于锦衣卫狱’[1]
六日后的正月二十三,于谦遇害。
不足一月后的二月十九,已被废为亲王幽闭的景泰帝过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