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3 / 4)
到底按捺了住。
霍殷深吸口气,压抑了心中情绪。收回了目光,而后转身大步离去。
此刻还是不过去的好。
不见面尚还忍得住,若真见了面……摩挲着玉扳指他勾唇冷笑,那时能不能忍住便不太好说了。
左右不过几个月的事,他霍殷,还等得起。
第55章 刘细娘
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刘细娘都是沈晚这里的常客。每日天一亮她便早早的来沈晚卧房前候着,一旦听得里面沈晚起身的动静,便无比利索的推了房门进来,伺候沈晚洗漱更衣,然后雷打不动的替她梳个飞仙髻。
对此,吴妈似乎也无丝毫异议,任由那刘细娘施为,想来是从侯府那边得到了什么暗示。
沈晚见此也不过心中冷哂几声作罢,左右她身边要提防的人不过是从一个变成两个罢了,至此也无甚所谓了。
可能也知沈晚不喜,刘细娘在沈晚跟前时,多半是不太吭声的,仿佛就真的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仆人,端茶送水梳妆打扮无一不伺候的细致周到。平日里,沈晚闲暇时会读书作画,她亦默默在旁候着,只是偶尔几次也会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及建议,之后便不再多言。
毕竟是才冠汴京的惊艳人物,刘细娘无论琴棋书画亦或诗词歌赋,都有很深的造诣,饶是沈晚对她多有提防和不待见,也不得不承认刘细娘所指出的几些观点及建议往往是一针见血,简而严,精而透,令她受益匪浅。
看着那天生丽质偏又气质绝佳的娘子,沈晚不止数次起过惋惜之意,可一想到此女来的目的,便生生将此叹息给压了回去。
花褪残红青杏小,一晃又是两个多月过去,沈晚已坐胎七月有余。
刘细娘依旧是寸步不离的陪伴在沈晚身边,沈晚也从刚开始的不喜、抗拒,到如今的习以为常。虽说沈晚对她依旧心存警惕戒备,可两个多月的时间相处下来,刘细娘与她谈诗论画,诸多观点两人竟不谋而合,倒是令她对那刘细娘多了几分好感。再加之刘细娘那周身清冷淡然的气质着实是她欣赏的类型,饶是沈晚不愿承认,可她内心深处对着刘细娘倒也真起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意。
这日,沈晚拿上一话本翻了几页后,见那大概套路与之前那些话本如出一辙,猜也猜得后面情节,觉得无甚意趣,啪嗒一声合了话本,吐了口浊气。
刘细娘诧异:“娘子为为何不继续翻阅?此话本是当下最时兴的,书肆中甚为畅销,可都拓印了不下三五回了。”
沈晚指指那案上话本:“不过老生常谈之流。无外乎男儿建功立业,娇妻打理后宅,之后娇妻美妾团团圆圆一家亲的结局罢了,无甚新意。”
刘细娘从案上拿过话本,大概翻过几页,然后笑了下:“无怪乎娘子嫌弃。以夫为天,或者说以男儿为天,女儿家犹如附属的玩物般只能围着团团转,任由摆布,这样的话本,或许适合其他娘子,却唯独不适合娘子。”
见沈晚有些触动的看向她,刘细娘笑道:“娘子心思剔透,钟灵毓秀般的人,心中自有一番天地,岂会是那些个得过且过思想浅薄,任由其他人摆布自己的命运的无知鄙妇?可惜你我二人相识过晚,时机不适,否则,必可引为闺中密友。”
沈晚看了她许久,最终不知何意味垂眸轻叹:“可惜了。”原来在这个封建朝代,并非所有的娘子都活在男人所塑造的价值观中,却还有活的清醒的娘子。
如那刘细娘所言,如若不是在这种境地她们二人相识,则必引为闺中密友。只可惜时机不对,于那刘细娘,沈晚到底心存戒备,哪怕有所欣赏,亦不会对她畅所欲言倾心相待。
刘细娘也自知沈晚对她的戒备,似乎也不以为意,不知是被勾起了伤心往事还是难得碰到想倾诉之人,这一刻对着沈晚竟是毫无保留的倾诉起来:“娘子可知,细娘与那人究竟达成了何种交易,方能毫无芥蒂心甘情愿的来顾府替他做事?”
似乎是好久没想起那人,乍然一听到别人提起,沈晚还懵了一瞬,紧接着就下意识的绷紧了身子,看向刘细娘的眼中就带了几分警惕。
刘细娘轻笑:“娘子不必如此,细娘并非有何阴谋,只是有些话憋在心里太久无处倾诉,左右娘子此刻得闲,若不嫌细娘啰嗦,便听上两耳朵,权当听了个趣事解个闷。”微微一顿,又道:“不知娘子可听说过永安公府?”
永安公府?沈晚下意识的开始回忆,几乎是片刻就想起了是哪个,大齐朝的一等一的世家。之前虞夫人还跟她们八卦过她们家庶女的事情,就是那忠勤伯爵府上的长媳,最终用了手段勾搭上了府上二公子,令二房不得不一肩挑两房的那个。
“想来娘子也是听说过得。只是有一件事怕是娘子未曾听说,便是永安公府的世子和细娘早已定了亲,若是刘家没这场意外的话,细娘如今只怕早已嫁入了永安公府做了世子妇。”
听到这沈晚便有些诧异,她之前怎么听说皇上是有意撮合她跟那霍殷的,怎么跟永安公府的世子还扯上了?莫不是她之前听说的只是谣言?
刘细娘嘲讽的一笑:“娘子怕也听说过霍刘两家要结亲之事吧?此事并非谣言,不过那人不肯点头,所以只得作罢。之前也的确是父亲做的不地道,瞒住了我已定亲给永安公府的事情,欲另结他亲。那事作罢之后,永安公府倒是不计前嫌,只道盟约犹在,并定好了迎娶日子。”
说到这,沈晚明显感到刘细娘的情绪有些波动,似怨似怒又似恨。
“我做好嫁衣,满心待嫁,可父亲一病倒,永安公府就开始借故拖延婚期。父亲一去,他们索性撕去伪装,公然毁约。如此倒也罢了,偏那永安公府的世子不肯罢休,几次三番上门苦求,要我与他再见上一面。可恨我当时天真幼稚,顾忌青梅竹马的少年情分,便应了与他一叙。”说到这,刘细娘眸中隐含泪光:“娘子可知后来发生了何事?” ↑返回顶部↑
霍殷深吸口气,压抑了心中情绪。收回了目光,而后转身大步离去。
此刻还是不过去的好。
不见面尚还忍得住,若真见了面……摩挲着玉扳指他勾唇冷笑,那时能不能忍住便不太好说了。
左右不过几个月的事,他霍殷,还等得起。
第55章 刘细娘
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刘细娘都是沈晚这里的常客。每日天一亮她便早早的来沈晚卧房前候着,一旦听得里面沈晚起身的动静,便无比利索的推了房门进来,伺候沈晚洗漱更衣,然后雷打不动的替她梳个飞仙髻。
对此,吴妈似乎也无丝毫异议,任由那刘细娘施为,想来是从侯府那边得到了什么暗示。
沈晚见此也不过心中冷哂几声作罢,左右她身边要提防的人不过是从一个变成两个罢了,至此也无甚所谓了。
可能也知沈晚不喜,刘细娘在沈晚跟前时,多半是不太吭声的,仿佛就真的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仆人,端茶送水梳妆打扮无一不伺候的细致周到。平日里,沈晚闲暇时会读书作画,她亦默默在旁候着,只是偶尔几次也会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及建议,之后便不再多言。
毕竟是才冠汴京的惊艳人物,刘细娘无论琴棋书画亦或诗词歌赋,都有很深的造诣,饶是沈晚对她多有提防和不待见,也不得不承认刘细娘所指出的几些观点及建议往往是一针见血,简而严,精而透,令她受益匪浅。
看着那天生丽质偏又气质绝佳的娘子,沈晚不止数次起过惋惜之意,可一想到此女来的目的,便生生将此叹息给压了回去。
花褪残红青杏小,一晃又是两个多月过去,沈晚已坐胎七月有余。
刘细娘依旧是寸步不离的陪伴在沈晚身边,沈晚也从刚开始的不喜、抗拒,到如今的习以为常。虽说沈晚对她依旧心存警惕戒备,可两个多月的时间相处下来,刘细娘与她谈诗论画,诸多观点两人竟不谋而合,倒是令她对那刘细娘多了几分好感。再加之刘细娘那周身清冷淡然的气质着实是她欣赏的类型,饶是沈晚不愿承认,可她内心深处对着刘细娘倒也真起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意。
这日,沈晚拿上一话本翻了几页后,见那大概套路与之前那些话本如出一辙,猜也猜得后面情节,觉得无甚意趣,啪嗒一声合了话本,吐了口浊气。
刘细娘诧异:“娘子为为何不继续翻阅?此话本是当下最时兴的,书肆中甚为畅销,可都拓印了不下三五回了。”
沈晚指指那案上话本:“不过老生常谈之流。无外乎男儿建功立业,娇妻打理后宅,之后娇妻美妾团团圆圆一家亲的结局罢了,无甚新意。”
刘细娘从案上拿过话本,大概翻过几页,然后笑了下:“无怪乎娘子嫌弃。以夫为天,或者说以男儿为天,女儿家犹如附属的玩物般只能围着团团转,任由摆布,这样的话本,或许适合其他娘子,却唯独不适合娘子。”
见沈晚有些触动的看向她,刘细娘笑道:“娘子心思剔透,钟灵毓秀般的人,心中自有一番天地,岂会是那些个得过且过思想浅薄,任由其他人摆布自己的命运的无知鄙妇?可惜你我二人相识过晚,时机不适,否则,必可引为闺中密友。”
沈晚看了她许久,最终不知何意味垂眸轻叹:“可惜了。”原来在这个封建朝代,并非所有的娘子都活在男人所塑造的价值观中,却还有活的清醒的娘子。
如那刘细娘所言,如若不是在这种境地她们二人相识,则必引为闺中密友。只可惜时机不对,于那刘细娘,沈晚到底心存戒备,哪怕有所欣赏,亦不会对她畅所欲言倾心相待。
刘细娘也自知沈晚对她的戒备,似乎也不以为意,不知是被勾起了伤心往事还是难得碰到想倾诉之人,这一刻对着沈晚竟是毫无保留的倾诉起来:“娘子可知,细娘与那人究竟达成了何种交易,方能毫无芥蒂心甘情愿的来顾府替他做事?”
似乎是好久没想起那人,乍然一听到别人提起,沈晚还懵了一瞬,紧接着就下意识的绷紧了身子,看向刘细娘的眼中就带了几分警惕。
刘细娘轻笑:“娘子不必如此,细娘并非有何阴谋,只是有些话憋在心里太久无处倾诉,左右娘子此刻得闲,若不嫌细娘啰嗦,便听上两耳朵,权当听了个趣事解个闷。”微微一顿,又道:“不知娘子可听说过永安公府?”
永安公府?沈晚下意识的开始回忆,几乎是片刻就想起了是哪个,大齐朝的一等一的世家。之前虞夫人还跟她们八卦过她们家庶女的事情,就是那忠勤伯爵府上的长媳,最终用了手段勾搭上了府上二公子,令二房不得不一肩挑两房的那个。
“想来娘子也是听说过得。只是有一件事怕是娘子未曾听说,便是永安公府的世子和细娘早已定了亲,若是刘家没这场意外的话,细娘如今只怕早已嫁入了永安公府做了世子妇。”
听到这沈晚便有些诧异,她之前怎么听说皇上是有意撮合她跟那霍殷的,怎么跟永安公府的世子还扯上了?莫不是她之前听说的只是谣言?
刘细娘嘲讽的一笑:“娘子怕也听说过霍刘两家要结亲之事吧?此事并非谣言,不过那人不肯点头,所以只得作罢。之前也的确是父亲做的不地道,瞒住了我已定亲给永安公府的事情,欲另结他亲。那事作罢之后,永安公府倒是不计前嫌,只道盟约犹在,并定好了迎娶日子。”
说到这,沈晚明显感到刘细娘的情绪有些波动,似怨似怒又似恨。
“我做好嫁衣,满心待嫁,可父亲一病倒,永安公府就开始借故拖延婚期。父亲一去,他们索性撕去伪装,公然毁约。如此倒也罢了,偏那永安公府的世子不肯罢休,几次三番上门苦求,要我与他再见上一面。可恨我当时天真幼稚,顾忌青梅竹马的少年情分,便应了与他一叙。”说到这,刘细娘眸中隐含泪光:“娘子可知后来发生了何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