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乌鲁迪(1 / 3)
“原本呢出国培训要两个星期,不过考虑到这次你们都是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学习能力比较强、有一定外语基础,所以就把培训时间缩短了!但是必须的内容都要有,培训结束之后还要考试,考试通过才能出国!”孙祖杰将他们带到培训室,先做了一番介绍。
“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安全教育培训、外事纪律培训和文明礼仪培训,此外根据前往国家的不同,也会进行一些针对性培训;现在就由我先为大家解说,希望大家认真听讲!”孙祖杰拿出培训教材开始讲述。
下面,胡忠平、李庆熙和冯少平赶紧拿出笔记本,一脸严肃地准备记录,林楼也颇为好奇,八十年代的出国培训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他之前虽然也出去过好几次,但都是因为私事儿,并没有经过这种培训。
“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签证、护照的有效期,不要因为护照过期而影响出国行程,签证有效期是根据外国使领馆给的签证来确定……咱们这一次是集体行动,期限比较宽裕,也有人帮忙把控,但是也不能因此放松警惕!”
“另外还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法律法规、治安状况、气候变化、流行病疫情等信息,乌鲁迪的资料你们之前都看过,这里我再强调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乌鲁迪是一个文化财产较为丰富的国家,且较好地保持了文化的同一性;尊重人、诚实、正直是乌鲁迪社会教育的基础;团结互助是乌鲁迪人的行为准绳;但是,近十多年年来的部族冲突以及战争,也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
“和其他非洲人一样,乌鲁迪也非常热情好客;遇上乌鲁迪家庭办喜事,即使素不相识,只要表示祝贺,便可受到香蕉啤酒的热情招待。”
“生人问路,乌鲁迪人哪怕放下手中的活,走上几里地,也要把他引导到目的地;乌鲁迪人待人诚恳,乐于助人;为了使客人愉快高兴,乌鲁迪人可以奉献出家里的一切,甚至分享最后一根香蕉。”
“呦,这还真不错!”李庆熙在下面小声嘀咕着,这可比自己想象的好多了。
“呵呵,是不是觉得很好?这你可就想错了!乌鲁迪人的热情好客也是相对的!你去了人家家里,人家热情地接待,但是他们到了你家里,你也要对等招待,人家可以为你拿出最后一根香蕉,到了你家里,看上你家什么东西了拿走,你要是舍不得,那可就不好了!”孙祖杰听到了他的话。
“所以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和人交往要保持一定分寸,免得因为这些惹上麻烦、损坏咱们国家在乌鲁迪心中的形象!”孙祖杰的意思就很明白了,你要招待客人可以,但不想送人的东西最好收着,免得人家看上了,你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
“外事纪律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外交无小事,一切行动听指挥,遇事多请示,多汇报;如有意见不要随意表态,更不得发表有损国格、人格和不符合国家对外政策的言论。”
“遇到事情要及时向我驻外使馆请示,寻求帮助,我驻外使馆的电话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忘了!不要随意接受外国记者的采访,如有需要应请示领导后再做答复,最好不要单独接受记者访问,对外交谈不得涉及机密信息…….”
说完这些常规的东西,孙祖杰又开始讲述起乌鲁迪的礼仪习惯来,“乌鲁迪人很讲礼貌,在公共场所遇到碰撞时双方会互道‘对不起’、‘请原谅’,因此很少发生口角,打架斗殴则更为鲜见;这些简单的对话我们也会为你们进行培训,到时候你们照着说就是了。”
“乌鲁迪人的见面礼甚是有趣,与客相见有握手的礼节,男女无忌,但晚辈与长辈、下级与上级、百姓与官员握手时,为了表示敬意,前者向前倾身,用左手托住右胳膊肘,用右手与后者轻轻相握,显得非常谦恭礼貌。”
“来,小林,你上来我们模拟一下!”孙祖杰招呼林楼上台,俩人合作给大家伙儿进行了一番示范,然后冯少平等人也相互演练,最终都学会了才结束。
“在内地农村,乌鲁迪人见到外国人时总要友好地打招呼,并伸出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指头表示致敬,意即‘团结、劳动、进步’。”孙祖杰又示范了这一手势。
“对于朋友赠送的礼物,乌鲁迪人有当着客人面打开的习惯,然后或立即陈设于客厅内,或在下一次见面时将礼物佩带在身上表示礼貌和珍爱;你们在和人接触的时候,如果遇到赠送礼物,太过贵重的不能收,普通礼物也要上缴,如果价值不高又比较喜欢的话,可以收下,下次去拜访客人的时候佩戴,这样人家才高兴。”
“……乌鲁迪实行土葬,一般当天就安葬,如果有某人死亡,死者家属的邻居都会来帮忙;根据当地的风俗,在路遇灵车时,迎面来的行人须立正,车辆应停行,后面的也不能超越,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待其过去后,方能继续赶路。”
“你们遇到这种情况也必须照做,千万不能无视,不然死者家属会将其视为对自己的侮辱,来找你们的麻烦……”
讲述完乌鲁迪人的礼仪忌讳,林楼举手提问,“孙主任,乌鲁迪有什么特色建筑或者传统文化?我需要提前了解下,等去了之后可能还会前去体验一番,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传统地建筑来!”
“小林准备地很充分吗!”孙祖杰称赞了一句,想了想说道,“早上已经讲了这么多了,大家先去吃饭休息,等下午的时候再给你们将这些,顺便我回去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照片。”
就在外事部门的食堂里吃了顿饭,稍微休息一会儿,培训继续进行,这次孙祖杰带来了不少照片,“乌鲁迪城市化率较低,少数几座城市里的主要建筑多是殖民时代留下的,带有浓郁的德国、比利时风格!”
“喏,这就是乌鲁迪的首都鲁瓦加索,人口大约三十万左右,位于坦噶尼喀湖北岸,城市倚山面湖,气候宜人,有着花园城市的美称,吸引了不少游客到访。”
“这些建筑倒是挺眼熟的!”冯少平等人看了照片上那些欧式风格的建筑,心情颇为复杂,因为中国也有这样的建筑,而那些建筑固然漂亮,但背后承载的历史却并非那么美好。
“乌鲁迪超过九成的人口居住乡下,大多散居在山坡、丘陵地带,住房多为圆锥形泥土茅草屋,用木头搭架,以植物茎干和树叶覆盖屋顶;每家有院落,称作鲁戈(rugo),用荆棘灌木围起篱笆;孩子长大,即为其在院内盖较小的茅草屋,待其结婚时,则需另觅住处,建造新鲁戈;牛、羊圈则搭建在茅草屋附近。”
孙祖杰又换了几张农村的照片,这些房子看起来有些像农村的麦垛谷堆,规模都不大,也比较低矮。
“这么看的话,乌鲁迪的气候应该比较好,降雨不多,气候不冷也不热!”普通人只是看个热闹,建筑师却能看出很多东西,“要是潮湿的话,就得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吊脚楼一样悬空才能保持室内的干燥,降雨多的话,这种茅草的屋顶也扛不住!”
“这么薄的墙壁,冷了也受不了。”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按道理说这地方真适合发展旅游业,然而可惜的是旅游业也是要有一定基础的,交通配套、住宿餐饮配套、宣传推广都必须得有,乌鲁迪显然是没这个财力的。
“这种屋顶的圆锥结构有点过尖了,直接应用在体育场上可能有些不太合适,而且当地人是否接受这种形式也不好说,到时候还得和他们那边的负责人多沟通沟通啊!”林楼飞快地描绘了几张简图,准备作为素材储备。 ↑返回顶部↑
“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安全教育培训、外事纪律培训和文明礼仪培训,此外根据前往国家的不同,也会进行一些针对性培训;现在就由我先为大家解说,希望大家认真听讲!”孙祖杰拿出培训教材开始讲述。
下面,胡忠平、李庆熙和冯少平赶紧拿出笔记本,一脸严肃地准备记录,林楼也颇为好奇,八十年代的出国培训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他之前虽然也出去过好几次,但都是因为私事儿,并没有经过这种培训。
“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签证、护照的有效期,不要因为护照过期而影响出国行程,签证有效期是根据外国使领馆给的签证来确定……咱们这一次是集体行动,期限比较宽裕,也有人帮忙把控,但是也不能因此放松警惕!”
“另外还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法律法规、治安状况、气候变化、流行病疫情等信息,乌鲁迪的资料你们之前都看过,这里我再强调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乌鲁迪是一个文化财产较为丰富的国家,且较好地保持了文化的同一性;尊重人、诚实、正直是乌鲁迪社会教育的基础;团结互助是乌鲁迪人的行为准绳;但是,近十多年年来的部族冲突以及战争,也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
“和其他非洲人一样,乌鲁迪也非常热情好客;遇上乌鲁迪家庭办喜事,即使素不相识,只要表示祝贺,便可受到香蕉啤酒的热情招待。”
“生人问路,乌鲁迪人哪怕放下手中的活,走上几里地,也要把他引导到目的地;乌鲁迪人待人诚恳,乐于助人;为了使客人愉快高兴,乌鲁迪人可以奉献出家里的一切,甚至分享最后一根香蕉。”
“呦,这还真不错!”李庆熙在下面小声嘀咕着,这可比自己想象的好多了。
“呵呵,是不是觉得很好?这你可就想错了!乌鲁迪人的热情好客也是相对的!你去了人家家里,人家热情地接待,但是他们到了你家里,你也要对等招待,人家可以为你拿出最后一根香蕉,到了你家里,看上你家什么东西了拿走,你要是舍不得,那可就不好了!”孙祖杰听到了他的话。
“所以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和人交往要保持一定分寸,免得因为这些惹上麻烦、损坏咱们国家在乌鲁迪心中的形象!”孙祖杰的意思就很明白了,你要招待客人可以,但不想送人的东西最好收着,免得人家看上了,你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
“外事纪律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外交无小事,一切行动听指挥,遇事多请示,多汇报;如有意见不要随意表态,更不得发表有损国格、人格和不符合国家对外政策的言论。”
“遇到事情要及时向我驻外使馆请示,寻求帮助,我驻外使馆的电话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忘了!不要随意接受外国记者的采访,如有需要应请示领导后再做答复,最好不要单独接受记者访问,对外交谈不得涉及机密信息…….”
说完这些常规的东西,孙祖杰又开始讲述起乌鲁迪的礼仪习惯来,“乌鲁迪人很讲礼貌,在公共场所遇到碰撞时双方会互道‘对不起’、‘请原谅’,因此很少发生口角,打架斗殴则更为鲜见;这些简单的对话我们也会为你们进行培训,到时候你们照着说就是了。”
“乌鲁迪人的见面礼甚是有趣,与客相见有握手的礼节,男女无忌,但晚辈与长辈、下级与上级、百姓与官员握手时,为了表示敬意,前者向前倾身,用左手托住右胳膊肘,用右手与后者轻轻相握,显得非常谦恭礼貌。”
“来,小林,你上来我们模拟一下!”孙祖杰招呼林楼上台,俩人合作给大家伙儿进行了一番示范,然后冯少平等人也相互演练,最终都学会了才结束。
“在内地农村,乌鲁迪人见到外国人时总要友好地打招呼,并伸出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指头表示致敬,意即‘团结、劳动、进步’。”孙祖杰又示范了这一手势。
“对于朋友赠送的礼物,乌鲁迪人有当着客人面打开的习惯,然后或立即陈设于客厅内,或在下一次见面时将礼物佩带在身上表示礼貌和珍爱;你们在和人接触的时候,如果遇到赠送礼物,太过贵重的不能收,普通礼物也要上缴,如果价值不高又比较喜欢的话,可以收下,下次去拜访客人的时候佩戴,这样人家才高兴。”
“……乌鲁迪实行土葬,一般当天就安葬,如果有某人死亡,死者家属的邻居都会来帮忙;根据当地的风俗,在路遇灵车时,迎面来的行人须立正,车辆应停行,后面的也不能超越,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待其过去后,方能继续赶路。”
“你们遇到这种情况也必须照做,千万不能无视,不然死者家属会将其视为对自己的侮辱,来找你们的麻烦……”
讲述完乌鲁迪人的礼仪忌讳,林楼举手提问,“孙主任,乌鲁迪有什么特色建筑或者传统文化?我需要提前了解下,等去了之后可能还会前去体验一番,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传统地建筑来!”
“小林准备地很充分吗!”孙祖杰称赞了一句,想了想说道,“早上已经讲了这么多了,大家先去吃饭休息,等下午的时候再给你们将这些,顺便我回去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照片。”
就在外事部门的食堂里吃了顿饭,稍微休息一会儿,培训继续进行,这次孙祖杰带来了不少照片,“乌鲁迪城市化率较低,少数几座城市里的主要建筑多是殖民时代留下的,带有浓郁的德国、比利时风格!”
“喏,这就是乌鲁迪的首都鲁瓦加索,人口大约三十万左右,位于坦噶尼喀湖北岸,城市倚山面湖,气候宜人,有着花园城市的美称,吸引了不少游客到访。”
“这些建筑倒是挺眼熟的!”冯少平等人看了照片上那些欧式风格的建筑,心情颇为复杂,因为中国也有这样的建筑,而那些建筑固然漂亮,但背后承载的历史却并非那么美好。
“乌鲁迪超过九成的人口居住乡下,大多散居在山坡、丘陵地带,住房多为圆锥形泥土茅草屋,用木头搭架,以植物茎干和树叶覆盖屋顶;每家有院落,称作鲁戈(rugo),用荆棘灌木围起篱笆;孩子长大,即为其在院内盖较小的茅草屋,待其结婚时,则需另觅住处,建造新鲁戈;牛、羊圈则搭建在茅草屋附近。”
孙祖杰又换了几张农村的照片,这些房子看起来有些像农村的麦垛谷堆,规模都不大,也比较低矮。
“这么看的话,乌鲁迪的气候应该比较好,降雨不多,气候不冷也不热!”普通人只是看个热闹,建筑师却能看出很多东西,“要是潮湿的话,就得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吊脚楼一样悬空才能保持室内的干燥,降雨多的话,这种茅草的屋顶也扛不住!”
“这么薄的墙壁,冷了也受不了。”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按道理说这地方真适合发展旅游业,然而可惜的是旅游业也是要有一定基础的,交通配套、住宿餐饮配套、宣传推广都必须得有,乌鲁迪显然是没这个财力的。
“这种屋顶的圆锥结构有点过尖了,直接应用在体育场上可能有些不太合适,而且当地人是否接受这种形式也不好说,到时候还得和他们那边的负责人多沟通沟通啊!”林楼飞快地描绘了几张简图,准备作为素材储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