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2 / 4)
李瑁霍地站起,急声道:“她……她不回了,此为何道理?”
高力士面色平静,示意李瑁坐下,然后说道:“寿王妃今后不再回到寿王身边,就是这‘寿王妃’的名号,恐怕也要改一改了。请寿王少安毋躁,容咱家细细叙说。嗯,昨日圣上观寿王妃演舞之时,心中忽然涌出仁孝之心,圣上当时念起已逝的昭成皇后了。”
“昭成皇后已逝近五十年,她与玉环有何干系?”
“大有干系!圣上念其母后音容,就兴起了替昭成皇后祈福的慈念。其时寿王妃正在面前,圣上就对咱家说,欲将寿王妃度为女道士为昭成皇后追福。寿王啊,圣上金口,那是言出必践的。”
李瑁闻言顿时哭笑不得,颤声说道:“这……这又从何说起?”
高力士脸色严肃,凝视李瑁沉声道:“圣上治国,以仁孝为根本。圣上今生此慈念,寿王为皇子,难道不能遂圣上的这点心愿吗?”
李瑁被高力士的气势所慑,张了张口,终究说不出话来。
高力士知道李瑁性子有些懦弱,其强势的母亲逝后胆子更小,他觉得刚才说的硬话已足矣,就转而柔声道:“圣上说了,此次返京之后,要为寿王另行择妃。寿王啊,你若有心仪之人,也可禀报圣上照准的。”
李瑁此时颓坐座中,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如何回复高力士之话。
高力士明白他此时的心境,又劝道:“寿王啊,人言一日夫妻百日恩,寿王妃今度为女道士,她终究难忘与寿王的情分。她如今满足了圣上祈福母后的愿望,今后定能在圣上面前说上话儿,如此一来,实对寿王大有裨益啊。”
高力士如此说话,即为赤裸裸的威胁了。他想告诉李瑁,昔日武惠妃在世,可保李瑁荣华富贵,如今武惠妃已逝,你宫中又有何人可为倚仗呢?君不见,皇帝一日能杀三子,你李瑁若无相护之人,则今后结局,实为难料。
李瑁左思右想,终无得法,只好接受这种现实,遂答道:“阿翁说得对,父皇有仁孝之心,我为皇子,应效父皇之行。阿翁,今后的事儿全凭父皇做主,诸事也请阿翁多加看顾。”
“嗯,此为皇子本分。寿王啊,你知道此事就可以了,不用向外人说嘴。待朝廷颁下敕令,你须诫约府内口舌,不得妄说。”
李瑁只有满口答应,他起身将高力士送出门外,转身回到室内在那里独坐发呆良久,还悄悄地洒下一泓清泪。
后数日,李隆基颁下《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其中写道:“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瑁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虽居荣贵,每在精修。今距太后忌辰即近,咏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追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
敕文中所称,杨玉环之所以成为女道士,那是她自己的“由衷之请”,李隆基不过遂其愿而已。由此可知历来官样文章,那是当不得真的。
李隆基此前带人入住温泉宫,一般在旬日之内小住即返京。这一次由于得识杨玉环滋味,二人双宿双飞,不觉时光穿梭如飞,一口气在这里待了十八个美妙的日子。
返京之时,杨玉环独坐一辆密封的车儿紧随皇帝銮驾之后,寿王李瑁的车驾远隔后方。仅仅十余日前,杨玉环与李瑁同车而来,不料如今就人分两端。杨玉环端坐车中,心中多想与李隆基一起的神仙般的日子,对李瑁的面貌渐至模糊,只是偶然想起。
早晨起驾之前,高力士悄悄询问李隆基道:“陛下,臣已传话京中之人将南熏殿洒扫完毕,就将王妃安顿其中如何?”
李隆基闻言瞪起眼睛,斥道:“糊涂,她已是女道士,还为王妃吗?既为女道士,如何能入宫居住?”
高力士心中不由得暗笑:事情已然做成了,皇帝还要将面子活儿做足。他脸现惶恐之色,答道:“臣糊涂,乞陛下责罚。”
李隆基笑道:“责罚你什么?我们此前已经说过,将她安顿在玉真观即可。嗯,玉真妹妹的性子愈来愈孤僻了,她面前多了一人说话,也不无好处。”
高力士躬身答应。他此时心中又想起另外一件事儿,瞧近来皇帝与杨玉环如胶似漆的缠绵劲儿,杨玉环若真的待在玉真观中不见皇帝之面,皇帝能够隐忍吗?他肯定不能忍耐!
玉真观建在大明宫内,其与兴庆宫有复道相通。若皇帝思念杨玉环,可将她载入舆中抬至兴庆宫,无非费一些周章而已。
玉真公主眼瞅着高力士将杨玉环带至自己面前,脸上似笑非笑,问杨玉环道:“杨玉环,你好好的寿王妃不做,偏要‘由衷之请’来做女道士,到底犯了哪一根筋?”玉真公主事先已知那道度杨玉环为女道士的敕令,心中正在大呼奇怪。
杨玉环此前也知玉真公主的脾性,玉真公主当初能够坚执在父亲睿宗皇帝面前请为女道士,到了皇帝哥哥面前也是毫无禁忌。如果李隆基待宁王李宪为敬重,那么对于这个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则是又爱又怕了。皇室之人都知道,若玉真公主到皇帝面前相请的时候,只要不违朝廷规制,李隆基是百依百顺的。如此一来,皇室之人见了这位道士公主便恭顺有加,杨玉环昔日多次随李瑁入大明宫内向她请安,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声的。
现在玉真公主出言质问,杨玉环还算伶牙俐齿之人,现在却为玉真公主的气势所夺,心中又怀有鬼胎,嘴巴张了几张,终究说不出话来。
高力士看到杨玉环的尴尬之色,急忙上前遮掩道:“公主,此女请为女道士,即是想为昭成皇后追福,实为一片仁孝之心。圣上令老奴引此女来此,想让公主赐此女一个道号,今后还望公主多多指引修道才是。”
玉真公主听到高力士提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其气势顿时收敛一些,叹道:“哦,若有此孝心,亦为不易了。杨玉环,你今后可以太真的名号在此修持吧。”
杨玉环躬身谢道:“妾敬谢公主收留。” ↑返回顶部↑
高力士面色平静,示意李瑁坐下,然后说道:“寿王妃今后不再回到寿王身边,就是这‘寿王妃’的名号,恐怕也要改一改了。请寿王少安毋躁,容咱家细细叙说。嗯,昨日圣上观寿王妃演舞之时,心中忽然涌出仁孝之心,圣上当时念起已逝的昭成皇后了。”
“昭成皇后已逝近五十年,她与玉环有何干系?”
“大有干系!圣上念其母后音容,就兴起了替昭成皇后祈福的慈念。其时寿王妃正在面前,圣上就对咱家说,欲将寿王妃度为女道士为昭成皇后追福。寿王啊,圣上金口,那是言出必践的。”
李瑁闻言顿时哭笑不得,颤声说道:“这……这又从何说起?”
高力士脸色严肃,凝视李瑁沉声道:“圣上治国,以仁孝为根本。圣上今生此慈念,寿王为皇子,难道不能遂圣上的这点心愿吗?”
李瑁被高力士的气势所慑,张了张口,终究说不出话来。
高力士知道李瑁性子有些懦弱,其强势的母亲逝后胆子更小,他觉得刚才说的硬话已足矣,就转而柔声道:“圣上说了,此次返京之后,要为寿王另行择妃。寿王啊,你若有心仪之人,也可禀报圣上照准的。”
李瑁此时颓坐座中,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如何回复高力士之话。
高力士明白他此时的心境,又劝道:“寿王啊,人言一日夫妻百日恩,寿王妃今度为女道士,她终究难忘与寿王的情分。她如今满足了圣上祈福母后的愿望,今后定能在圣上面前说上话儿,如此一来,实对寿王大有裨益啊。”
高力士如此说话,即为赤裸裸的威胁了。他想告诉李瑁,昔日武惠妃在世,可保李瑁荣华富贵,如今武惠妃已逝,你宫中又有何人可为倚仗呢?君不见,皇帝一日能杀三子,你李瑁若无相护之人,则今后结局,实为难料。
李瑁左思右想,终无得法,只好接受这种现实,遂答道:“阿翁说得对,父皇有仁孝之心,我为皇子,应效父皇之行。阿翁,今后的事儿全凭父皇做主,诸事也请阿翁多加看顾。”
“嗯,此为皇子本分。寿王啊,你知道此事就可以了,不用向外人说嘴。待朝廷颁下敕令,你须诫约府内口舌,不得妄说。”
李瑁只有满口答应,他起身将高力士送出门外,转身回到室内在那里独坐发呆良久,还悄悄地洒下一泓清泪。
后数日,李隆基颁下《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其中写道:“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瑁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虽居荣贵,每在精修。今距太后忌辰即近,咏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追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
敕文中所称,杨玉环之所以成为女道士,那是她自己的“由衷之请”,李隆基不过遂其愿而已。由此可知历来官样文章,那是当不得真的。
李隆基此前带人入住温泉宫,一般在旬日之内小住即返京。这一次由于得识杨玉环滋味,二人双宿双飞,不觉时光穿梭如飞,一口气在这里待了十八个美妙的日子。
返京之时,杨玉环独坐一辆密封的车儿紧随皇帝銮驾之后,寿王李瑁的车驾远隔后方。仅仅十余日前,杨玉环与李瑁同车而来,不料如今就人分两端。杨玉环端坐车中,心中多想与李隆基一起的神仙般的日子,对李瑁的面貌渐至模糊,只是偶然想起。
早晨起驾之前,高力士悄悄询问李隆基道:“陛下,臣已传话京中之人将南熏殿洒扫完毕,就将王妃安顿其中如何?”
李隆基闻言瞪起眼睛,斥道:“糊涂,她已是女道士,还为王妃吗?既为女道士,如何能入宫居住?”
高力士心中不由得暗笑:事情已然做成了,皇帝还要将面子活儿做足。他脸现惶恐之色,答道:“臣糊涂,乞陛下责罚。”
李隆基笑道:“责罚你什么?我们此前已经说过,将她安顿在玉真观即可。嗯,玉真妹妹的性子愈来愈孤僻了,她面前多了一人说话,也不无好处。”
高力士躬身答应。他此时心中又想起另外一件事儿,瞧近来皇帝与杨玉环如胶似漆的缠绵劲儿,杨玉环若真的待在玉真观中不见皇帝之面,皇帝能够隐忍吗?他肯定不能忍耐!
玉真观建在大明宫内,其与兴庆宫有复道相通。若皇帝思念杨玉环,可将她载入舆中抬至兴庆宫,无非费一些周章而已。
玉真公主眼瞅着高力士将杨玉环带至自己面前,脸上似笑非笑,问杨玉环道:“杨玉环,你好好的寿王妃不做,偏要‘由衷之请’来做女道士,到底犯了哪一根筋?”玉真公主事先已知那道度杨玉环为女道士的敕令,心中正在大呼奇怪。
杨玉环此前也知玉真公主的脾性,玉真公主当初能够坚执在父亲睿宗皇帝面前请为女道士,到了皇帝哥哥面前也是毫无禁忌。如果李隆基待宁王李宪为敬重,那么对于这个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则是又爱又怕了。皇室之人都知道,若玉真公主到皇帝面前相请的时候,只要不违朝廷规制,李隆基是百依百顺的。如此一来,皇室之人见了这位道士公主便恭顺有加,杨玉环昔日多次随李瑁入大明宫内向她请安,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声的。
现在玉真公主出言质问,杨玉环还算伶牙俐齿之人,现在却为玉真公主的气势所夺,心中又怀有鬼胎,嘴巴张了几张,终究说不出话来。
高力士看到杨玉环的尴尬之色,急忙上前遮掩道:“公主,此女请为女道士,即是想为昭成皇后追福,实为一片仁孝之心。圣上令老奴引此女来此,想让公主赐此女一个道号,今后还望公主多多指引修道才是。”
玉真公主听到高力士提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其气势顿时收敛一些,叹道:“哦,若有此孝心,亦为不易了。杨玉环,你今后可以太真的名号在此修持吧。”
杨玉环躬身谢道:“妾敬谢公主收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