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节(2 / 4)
苏锦拍手道:“这不就结了,便将你们智斗奸商的事情说出个三五件来,我稍加润色便是一桩大功劳了;问题不在于你能否将事情干好,而在于你是否采取了措施,发挥了聪明才智将事情办好,与其说是办事,还不如说是在展示自己的能力;否则教上面如何给你嘉奖?”
刘四郎心道:他娘的,当官还有这么多道道,也不知道是这小子悟出来的,还是官面上便是这套规则;但无论如何,这些事从没人跟自己说过,这小子总算还没拿自己当外人,就冲这一点,也该信他三分。
刘四郎垂头思索,苏锦在一旁启发他道:“屯粮最大的几家,是不是有些难缠?有没有和你们起了争执?”
刘四郎赶紧道:“那倒没有,屯粮最多的便是唐记、刘记、黄记了,这三人跟知府大人私交甚笃,据说囤积了粮食也是为了关键时候赈济之用,朝廷诏书一下来,知府大人请了这三位喝了顿酒,事情便成了;第二天他们便将粮食尽数粜卖给官家,一个不字也没说。”
苏锦心道:这厮撒起谎来也是眼都不眨一下,看来是知道内情的人。
但此刻不是惊扰他的时候,于是慢慢的顺着他的话走,笑道:“商会三位会长一向仁义,主动售粮倒也不足为奇;其他家呢?应该还有不少商户吧,你只管说,不必顾忌,哪怕是涉及我苏记也自不妨;不过苏记仓中之粮都被我运到扬州救济去了,怕是想闹也闹不起来。
刘四郎忙道:“那是,苏记是大人的产业,怎会有粮不粜,再说下官便是长着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往大人您家动主意。”
苏锦摆手道:“这话说的,好像我便是第一个违背圣上诏书之意的人一样,劝你明日还是去我家各处粮铺仓库看看去,我可不能给人背后说闲话。”
刘四郎忙道:“岂敢,岂敢,早已看过,并无屯粮,只是维持粮铺生意之量,属正常范围。”
苏记道:“这还差不多,我苏记主营布匹成衣,又是小本生意,怎及得上大户商贾有巨资囤积粮食?”
刘四郎道:“苏大人说的是。”
苏锦道:“可记起来谁家曾拒不粜粮么?”
刘四郎道:“有那么一家,当时他不愿意粜粮,商会的唐会长他们去相劝,他不但不买账,还跟唐会长他们闹了起来,气的唐会长等人拂袖而去,后来知府大人命我等带着两百厢兵强行将其粮食收缴进仓,还揍了他几十大板。”
苏锦眼睛一亮,忙道:“此人是谁?”
刘四郎道:“他也是商会中人,家业也不小,叫做郎永平,人称郎少东;原本也是庐州城中的厉害货色,不过这一下跟唐会长他们撕破脸,怕是今后立足都难了。”
苏锦道:“立足都难?”
刘四郎惊觉失言,赶紧住嘴道:“大人莫信我胡言,我这是随口猜想而已,不知这件事算不算功劳。”
苏锦正色道:“算……怎么不算,都动用厢兵了,这还不算大事么?这件事我记下了,要润色的更加紧张刺激些,才好上报请功。”
刘四郎道:“这次若能有机会高升,大人的提携之恩没齿难忘,今后必好生的孝敬您老。”
苏锦笑道:“同为庐州人,说这些作甚?还是那句话,本人也想咱们庐州多多出些人才,一来朝廷需要人才,二来在官场上也是我们庐州府的骄傲;你想想,世人都知道咱庐州府出了个包大人,再出个刘大人也未尝不可啊。”
刘四郎被苏锦绕的脑子糊里糊涂的,心里着实的高兴,浑没想自己何德何能能跟包大人比肩,只是咧着嘴一个劲的笑。
苏锦肚里暗骂,这家伙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此人身上疑点甚多,如何当上仓司这是一个疑点,刚才他竭力为商会等人回护是另一个疑点。
苏锦有些怀疑此人是否是商会安插进衙门之人,但转眼便否决了自己的猜测,商会不会这么干,而朱世庸也绝对不会答应,说到底朱世庸和商会之间应该是既勾结又防备,既密切又疏远的复杂关系,朱世庸可以为了商会杀人灭口,但绝不可能任由商会在身边安插钉子;此人应该只是纯粹的朱世庸的人。
苏锦欲待在多问些讯息,就听茶棚外一阵脚步响,一名衙役飞奔而来,凑在刘四郎的耳边一阵嘀咕。
刘四郎看了苏锦一眼,挥手叫那衙役离去,起身拱手道:“苏大人,实在是失礼了,刚才下边人来报,说知府大人急着见我,今日只能跟大人先聊到此处,不过大人这段时间都在庐州,过几日下官亲自摆酒宴请苏大人,到时候再聆听大人教诲。”
苏锦呵呵一笑,拱手道:“既是知府大人召见,想必有急事,刘仓司自便。”
刘四郎告罪一声,匆匆离去。
苏锦站起身来出了茶棚,身后传来乒乒乓乓的收拾桌椅之声,刘三开始拆除这个贼窝了,苏锦明白这是做给他看的,否则何至于自己还在门口,便开始乒乒乓乓的收拾,当下也不以为意,带着王朝顺着人流涌动,直往前面寻晏碧云等人去了。
一直走到城隍庙口中,转了好几个圈,才在一处香烟缭绕的进香铜炉前见到了晏碧云等人。
晏碧云和柔娘等人都虔诚的进香磕头,众伴当站在一边手拿点心指指点点的朝四周乱看。 ↑返回顶部↑
刘四郎心道:他娘的,当官还有这么多道道,也不知道是这小子悟出来的,还是官面上便是这套规则;但无论如何,这些事从没人跟自己说过,这小子总算还没拿自己当外人,就冲这一点,也该信他三分。
刘四郎垂头思索,苏锦在一旁启发他道:“屯粮最大的几家,是不是有些难缠?有没有和你们起了争执?”
刘四郎赶紧道:“那倒没有,屯粮最多的便是唐记、刘记、黄记了,这三人跟知府大人私交甚笃,据说囤积了粮食也是为了关键时候赈济之用,朝廷诏书一下来,知府大人请了这三位喝了顿酒,事情便成了;第二天他们便将粮食尽数粜卖给官家,一个不字也没说。”
苏锦心道:这厮撒起谎来也是眼都不眨一下,看来是知道内情的人。
但此刻不是惊扰他的时候,于是慢慢的顺着他的话走,笑道:“商会三位会长一向仁义,主动售粮倒也不足为奇;其他家呢?应该还有不少商户吧,你只管说,不必顾忌,哪怕是涉及我苏记也自不妨;不过苏记仓中之粮都被我运到扬州救济去了,怕是想闹也闹不起来。
刘四郎忙道:“那是,苏记是大人的产业,怎会有粮不粜,再说下官便是长着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往大人您家动主意。”
苏锦摆手道:“这话说的,好像我便是第一个违背圣上诏书之意的人一样,劝你明日还是去我家各处粮铺仓库看看去,我可不能给人背后说闲话。”
刘四郎忙道:“岂敢,岂敢,早已看过,并无屯粮,只是维持粮铺生意之量,属正常范围。”
苏记道:“这还差不多,我苏记主营布匹成衣,又是小本生意,怎及得上大户商贾有巨资囤积粮食?”
刘四郎道:“苏大人说的是。”
苏锦道:“可记起来谁家曾拒不粜粮么?”
刘四郎道:“有那么一家,当时他不愿意粜粮,商会的唐会长他们去相劝,他不但不买账,还跟唐会长他们闹了起来,气的唐会长等人拂袖而去,后来知府大人命我等带着两百厢兵强行将其粮食收缴进仓,还揍了他几十大板。”
苏锦眼睛一亮,忙道:“此人是谁?”
刘四郎道:“他也是商会中人,家业也不小,叫做郎永平,人称郎少东;原本也是庐州城中的厉害货色,不过这一下跟唐会长他们撕破脸,怕是今后立足都难了。”
苏锦道:“立足都难?”
刘四郎惊觉失言,赶紧住嘴道:“大人莫信我胡言,我这是随口猜想而已,不知这件事算不算功劳。”
苏锦正色道:“算……怎么不算,都动用厢兵了,这还不算大事么?这件事我记下了,要润色的更加紧张刺激些,才好上报请功。”
刘四郎道:“这次若能有机会高升,大人的提携之恩没齿难忘,今后必好生的孝敬您老。”
苏锦笑道:“同为庐州人,说这些作甚?还是那句话,本人也想咱们庐州多多出些人才,一来朝廷需要人才,二来在官场上也是我们庐州府的骄傲;你想想,世人都知道咱庐州府出了个包大人,再出个刘大人也未尝不可啊。”
刘四郎被苏锦绕的脑子糊里糊涂的,心里着实的高兴,浑没想自己何德何能能跟包大人比肩,只是咧着嘴一个劲的笑。
苏锦肚里暗骂,这家伙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此人身上疑点甚多,如何当上仓司这是一个疑点,刚才他竭力为商会等人回护是另一个疑点。
苏锦有些怀疑此人是否是商会安插进衙门之人,但转眼便否决了自己的猜测,商会不会这么干,而朱世庸也绝对不会答应,说到底朱世庸和商会之间应该是既勾结又防备,既密切又疏远的复杂关系,朱世庸可以为了商会杀人灭口,但绝不可能任由商会在身边安插钉子;此人应该只是纯粹的朱世庸的人。
苏锦欲待在多问些讯息,就听茶棚外一阵脚步响,一名衙役飞奔而来,凑在刘四郎的耳边一阵嘀咕。
刘四郎看了苏锦一眼,挥手叫那衙役离去,起身拱手道:“苏大人,实在是失礼了,刚才下边人来报,说知府大人急着见我,今日只能跟大人先聊到此处,不过大人这段时间都在庐州,过几日下官亲自摆酒宴请苏大人,到时候再聆听大人教诲。”
苏锦呵呵一笑,拱手道:“既是知府大人召见,想必有急事,刘仓司自便。”
刘四郎告罪一声,匆匆离去。
苏锦站起身来出了茶棚,身后传来乒乒乓乓的收拾桌椅之声,刘三开始拆除这个贼窝了,苏锦明白这是做给他看的,否则何至于自己还在门口,便开始乒乒乓乓的收拾,当下也不以为意,带着王朝顺着人流涌动,直往前面寻晏碧云等人去了。
一直走到城隍庙口中,转了好几个圈,才在一处香烟缭绕的进香铜炉前见到了晏碧云等人。
晏碧云和柔娘等人都虔诚的进香磕头,众伴当站在一边手拿点心指指点点的朝四周乱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