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归去来兮(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敦煌,别名沙洲,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像一叶舟,在沙海中前行。
  它被沙漠戈壁包围,故有“戈壁绿洲”之称。
  唐朝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曾这样描述:“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从这话,我们不难看出两点:其一,敦煌在从前,隶属于西域;其二,敦煌地域广阔,且为经济文化繁荣之地!
  是的,那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河西的三苗人被迫西迁,他们就在这里落脚,繁衍生息。
  这些三苗人以狩猎为生,同时也有农业生产技术,这使得敦煌渐渐得以发展。
  夏、 商、 周时齐,敦煌又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人的后裔——羌戎族,在此地游牧定居。
  那段时期的敦煌,游牧民族留下了许多岩画。那可比莫高窟里的飞天要早得多!
  到了战国和秦朝,敦煌一带的居民多了起来。
  不仅有大月氏、乌孙人,还有塞种人。注意,这里有乌孙人。
  还记得乌孙吗?就是那个大小乌孙之争的乌孙。
  还记得当初他们争的什么吗?对,就是目神珠!
  很多事情,都是一个圈。
  当初目神珠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而现在,似乎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不过那个时候的乌孙,并没有汉时的乌孙那么强大。
  当时大月氏强盛,兼并了原来的羌戎。到了战国末期,大月氏人又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乌孙人就是从那个时候被迫离开了敦煌的月牙泉,一路迁到了罗布泊去生活,然后又在那里发生了全新的故事!
  当然,这些是后话了,我们这里主要还是要提一提当初敦煌发生的那些事。
  可以说,这敦煌位置特别,完全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两次挫败月氏,迫使月氏人西迁徙于两河流域。
  至此,整个河西走廊都被匈奴占领,“控弦之士三十余万”的说法,也就是那个时候传出来的。
  汉武帝继位后,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乌孙,以图夹击匈奴。
  为了办成这事,他先后两次排遣张骞出使西域,最终经历了不少波折,开算是打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说起这丝绸之路,大家想必就不陌生了,那绝对是壮举,格局之大,令人赞叹。
  汉代的丝绸之路,自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继而出玉门关和阳关,沿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为南北两条道路。
  南线从敦煌出发,经过楼兰,越过葱岭到达安息,西至大秦,也就是古罗马!
  北线由敦煌出发,经高昌、龟兹、越葱岭而至大宛。
  从这两天线,我们不难看出,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那就是一个极重要的枢纽站,所有的物流、文化、信息,都在这里交汇、集散、融合!
  不仅如此,到了汉唐之际,人们又沿天山北麓开辟一条新路,依旧由敦煌经哈密、巴里坤湖,越伊犁河,而至拂林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