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30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溥可是建文元年的榜眼郎,怎么会与你……”
  朱允炆皱眉道。
  小寒低着头,说道:“是我心甘情愿的,他并没有许诺过我什么。”
  朱允炆看着痴情的女子,哈哈一笑,道:“罢了,既然你有心侍奉他,那就好好等他吧,放心,他不是贬官去了山西,而是去山西历练了。”
  “当真?”
  小寒问道,语气中充满了渴望。
  朱允炆微微点了点头,问道:“你为何会来酒楼,做……陪酒之事?”
  小寒听闻,脸上露出了悲戚之色,道:“家父于洪武年间作战受残,无以为生,便寄身于江宁养济院,后不知所踪,查问官差,说是到了京师养济院,可小女到京师四处打听,也不曾找到父亲,身上盘缠用尽,不得已只好一边游唱一边找寻父亲。”
  “养济院?”
  朱允炆低头沉思。
  养济院即收养与救济之地,这种制度在明朝初期便被设置。
  朱元璋直言“吾在民间,目击鳏寡孤独饥寒困踣之徒,常自厌生。乱离遇此,此心恻然……”
  于是仿照宋代救济制度,设置了养济院,规定:
  县其访求无告者,给屋舍衣食。鲜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
  朱元璋关照弱势群体并非是开玩笑的,而是真正用心去做,并要求“天下郡县立孤老院(后改名养济院)”,同时广设惠民药局,漏泽园,幡竿、蜡烛二寺。
  老了有地方住,病了有药吃,死了给棺材,这就是朱元璋的救济之策!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将救助寡孤独及笃废之人写入了《大明律》之中,明文要求“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
  对于这一点朱允炆是清楚的,只是一直忙碌于朝政与革新,忽视了养济院。
  “后偶然遇到了杨编修,他答应小女帮忙找寻,只是还没消息,他又匆匆离开京师……”
  小寒有些悲伤。
  朱允炆看了一眼门口方向,低声说道:“我是杨编修的朋友,我帮你找父亲吧。”
  “你也是编修?当真可以帮我?”
  小寒惊喜地问道。
  朱允炆点了点头,道:“事关养济院,我总要问问才是。”
  苏秀走了进来,送来了衣裳,还没劝说两句,门口便传来了喧哗之声,嚷嚷地进入房间。
  “小爷,您吩咐的事,我定办好。”
  “呵,办不好你的脑袋就别想要了!”
  李墩带着酒气,威胁道。
  应天府通判何辉带着一干衙役窜了进来,左右看了看,见员外郎王度、邓世俊都倒在地上,不由也是一惊。
  这天子脚下,竟有人敢如此胆大包天,公然行凶,还殴打朝廷官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