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3 / 4)
“那给我一盘瓜子好不好?”沈朝元问。
郑婵沉默片刻,对青宁说:“去拿些点心来。”
“我要瓜子。”沈朝元补充。
最近京城流行吃炒瓜子,不知是从哪里传来的,沈朝元试过一次后便喜欢上那味道,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一把瓜子,后来干脆随身挂一个口袋,口袋里装着满满的瓜子。这次她出去逛街时也磕了一路,全吃光了,正好缺货。
青宁快去快回,带着满满当当的托盘回来,还有一包瓜子。
沈朝元磕着瓜子就不吱声了,安心地听。做计划时,郑婵为主,其他人多是听,尤其是青宁和青薇,她们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呆在书房里,一头雾水,直到听了郑婵的宏伟计划才有些明白,略微激动。杨柳偶尔插话,跟她平时的唠叨比起来这次说得不多,但句句说在点子上,让郑婵以外的三人都深受打击。
她们现在还不知道杨柳的真实年龄,仍以为她是十岁出头的小孩。
小孩都这么机智,衬得她们有点白活呀,青黛是习武之人,受的打击影响不大,青宁和青薇则不同,作为负责在正月园处理内务的二人来说,她们都感觉到了威胁。不是因此就非得打击杨柳,但也意识到她们得更努力地追赶才行了。
在郑婵拉主线杨柳打辅助后,计划很快成型。
首先,施粥与办学需要同步进行,要办学就需要场地,京城寸土寸金,只能在城外买地盖房子。收容流浪的乞索儿,给他们吃饭住宿的地方。至于教授弟子,也需要老师,那些壮劳力肯定不行,但可以雇佣一些有经验的老人,他们无法继续做高强度工作,但可以让他们将基础知识教给那些孩子。大人愿意也可以旁听,给年轻的乞索儿一条新出路。
有些人不一定是不愿意工作,也许他没想过自己可以不做乞索儿。
大部分人对乞索儿有着严重歧视,很多人都相信一旦堕落便不可能回头,包括乞索儿自己。
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找一些零碎工作让他们进行尝试,又能获得实际经验又能赚到少许的钱,刺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好处多多。杨柳说这叫实习,简单解释一下大家很快听懂并接受,被郑婵写入章程里。
杨柳顺便提出收容这些乞索儿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让郑婵的双眼大放光明。
将计划雏形进行整理时,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人人都觉得自己即将名留青史。
唯一没笑的是沈朝元。
她磕着瓜子问:“为什么这种好事别人想不到?难道都是笨蛋?”
☆、扬名
沈朝元真没有别的意思,不是讥讽也不存在潜台词,她是真好奇。
难道,全京城——不,全棠国的聪明人,都在她的小小正月园里?
所有人同时朝她望来,并非故意地向她投射了强烈的压迫感。
沈朝元表示毫无压力。
她轻松地磕着瓜子,把剩下的话说完:“要做这么多事,需要多少钱?”如果她没记错,她的薪俸不算少,但是可调用的钱最多能每月供养一百人的一日三餐。现在不止要供养他们一日三餐,还要买地,建房子,养小孩,找老师……听起来她得卖点东西才够用。
那么问题来了,她有什么东西能拿出去卖?沈朝元认真地思考起来。
杨柳呆呆地说:“也许那些人真的没想到,谁会关注路边的乞丐?”
“姑且算他们没想到,可一旦被人看出其中利益,能容许我们第一个摘桃吗?”郑婵道。
“这些人平时没想到第一个做,却不准我们做,太过分了吧?”青黛忍不住说。
郑婵无奈地说:“可我们毕竟不是棠国人。”
虽然沈朝元有县主之位,但她的封地在晋国涪陵,在棠国皇都里,她的社会地位可能还不如一些公侯之女,晋国仍在沦陷,这种身份使她们总比棠国人低一等。不是真的低一等,但免不了被看低。如果是棠国的公主,哪怕是王侯之女,都可以依托父辈的力量,有靠山就不怕被人欺负……等等。
“县主。”郑婵道,“不如我们把这个方法献给殿下?” ↑返回顶部↑
郑婵沉默片刻,对青宁说:“去拿些点心来。”
“我要瓜子。”沈朝元补充。
最近京城流行吃炒瓜子,不知是从哪里传来的,沈朝元试过一次后便喜欢上那味道,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一把瓜子,后来干脆随身挂一个口袋,口袋里装着满满的瓜子。这次她出去逛街时也磕了一路,全吃光了,正好缺货。
青宁快去快回,带着满满当当的托盘回来,还有一包瓜子。
沈朝元磕着瓜子就不吱声了,安心地听。做计划时,郑婵为主,其他人多是听,尤其是青宁和青薇,她们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呆在书房里,一头雾水,直到听了郑婵的宏伟计划才有些明白,略微激动。杨柳偶尔插话,跟她平时的唠叨比起来这次说得不多,但句句说在点子上,让郑婵以外的三人都深受打击。
她们现在还不知道杨柳的真实年龄,仍以为她是十岁出头的小孩。
小孩都这么机智,衬得她们有点白活呀,青黛是习武之人,受的打击影响不大,青宁和青薇则不同,作为负责在正月园处理内务的二人来说,她们都感觉到了威胁。不是因此就非得打击杨柳,但也意识到她们得更努力地追赶才行了。
在郑婵拉主线杨柳打辅助后,计划很快成型。
首先,施粥与办学需要同步进行,要办学就需要场地,京城寸土寸金,只能在城外买地盖房子。收容流浪的乞索儿,给他们吃饭住宿的地方。至于教授弟子,也需要老师,那些壮劳力肯定不行,但可以雇佣一些有经验的老人,他们无法继续做高强度工作,但可以让他们将基础知识教给那些孩子。大人愿意也可以旁听,给年轻的乞索儿一条新出路。
有些人不一定是不愿意工作,也许他没想过自己可以不做乞索儿。
大部分人对乞索儿有着严重歧视,很多人都相信一旦堕落便不可能回头,包括乞索儿自己。
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找一些零碎工作让他们进行尝试,又能获得实际经验又能赚到少许的钱,刺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好处多多。杨柳说这叫实习,简单解释一下大家很快听懂并接受,被郑婵写入章程里。
杨柳顺便提出收容这些乞索儿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让郑婵的双眼大放光明。
将计划雏形进行整理时,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人人都觉得自己即将名留青史。
唯一没笑的是沈朝元。
她磕着瓜子问:“为什么这种好事别人想不到?难道都是笨蛋?”
☆、扬名
沈朝元真没有别的意思,不是讥讽也不存在潜台词,她是真好奇。
难道,全京城——不,全棠国的聪明人,都在她的小小正月园里?
所有人同时朝她望来,并非故意地向她投射了强烈的压迫感。
沈朝元表示毫无压力。
她轻松地磕着瓜子,把剩下的话说完:“要做这么多事,需要多少钱?”如果她没记错,她的薪俸不算少,但是可调用的钱最多能每月供养一百人的一日三餐。现在不止要供养他们一日三餐,还要买地,建房子,养小孩,找老师……听起来她得卖点东西才够用。
那么问题来了,她有什么东西能拿出去卖?沈朝元认真地思考起来。
杨柳呆呆地说:“也许那些人真的没想到,谁会关注路边的乞丐?”
“姑且算他们没想到,可一旦被人看出其中利益,能容许我们第一个摘桃吗?”郑婵道。
“这些人平时没想到第一个做,却不准我们做,太过分了吧?”青黛忍不住说。
郑婵无奈地说:“可我们毕竟不是棠国人。”
虽然沈朝元有县主之位,但她的封地在晋国涪陵,在棠国皇都里,她的社会地位可能还不如一些公侯之女,晋国仍在沦陷,这种身份使她们总比棠国人低一等。不是真的低一等,但免不了被看低。如果是棠国的公主,哪怕是王侯之女,都可以依托父辈的力量,有靠山就不怕被人欺负……等等。
“县主。”郑婵道,“不如我们把这个方法献给殿下?” ↑返回顶部↑